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剑》-第9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常思豪侧身放眼,但见四处花灯吊顶,穗如血剑,翰墨缀壁,画满华堂,很有过年的喜庆,北方中央有个戏台,一歌妓正自唱曲,彩声此起彼伏。周遭女侍们清一色的十六七年纪,红衣如火,乌髫亮丽,往来之际,扬洒着笑意,穿梭着青春,点头道:“很好,热闹得很。”

        刘金吾道:“别家跑堂伙计都用男的,唯此处专用女侍,也算特立独行了,因此也比别处要热闹许多。您也瞧见了,这独抱楼对面就是贡院,当年严世蕃在时,赶上春闱科考完毕,便在此设宴款待各地举子,网罗羽翼,招纳幕宾以为己用。那时节才子云集,燕语莺声,这边写诗作词,那边吹拉弹唱,热闹劲儿更胜现在一筹。严氏父子倒台之后,这风光便让倚书楼抢了去,不过倚书楼清茶淡曲,格调甚高,便不如独抱楼酒香色浓,平易近人了。”

        常思豪心想:“倚书楼我倒去过,论规模确是比这边差了不少。”

        只听刘金吾道:“这两年考中的举子有的图个雅致,多去那边。考不中的,则直奔这儿来,浅斟低唱,聊慰失意之情,不过,也倒有一些人,词写得颇好,教歌妓们一传唱,反成其名的。春闱秋试,总是落榜的比考中的多,所以独抱楼虽无过去的声威,热闹劲儿却也一直没跌得太远。”

        常思豪道:“原来严世蕃也很懂得招贤纳士,了不起呀,我还道他只是会吃喝玩乐而已呢,看来做奸臣也得有能耐才行。”话说一半,忽有所悟:“百剑盟旗下设个倚书楼,其用意是否也在于此?他们在地板下设盗听秘室,莫不是为了偷听那些将来的国家栋梁,倒底是个什么心态想法,看看将来能否收归己用?”想到这里,心中便有一扇暗窗豁然打开:“那徐三公子有钱有势,为何不把这独抱楼盘兑下来,反而特意到倚书楼对面开馆?用意也是不问自知了。那日在百剑盟晨会之上,有我在场,高扬他们只说双方生意竞争和徐阁老的敌意,郑盟主也是如此应付,原来说话都没全露白,底下还暗含着这么一层竞争,只是当时只有他们自己明白,我却全然被蒙在鼓里,听再多也是白听。”

        刘金吾道:“咳,什么奸臣忠臣,是奸是忠,是好是坏,有时候很难分得清楚、算得明白。您是没在皇上身边常待,其实做皇上容易,做臣子的最难。秦桧是千古第一奸,难道宋高宗就没有责任?”

        常思豪暗笑:“昨儿隆庆哭穷说皇上不好当,今儿你又说做臣子难,算来我这心里苦水也不少,嘿,这世上又有谁活得容易呢?”点头淡应道:“嗯,高宗下金牌害死岳飞,当然不是好人。”

        刘金吾道:“如此则又稍有些粗暴了。当年宋朝也算富足,不过宋高宗生活上却很俭朴,自己是皇上,吃饭一大桌菜,根本吃不完,扔了自然是浪费。于是就赐给宫里的下人们吃。这倒不算什么,难得的是他吃饭一向准备两副筷子,一桌子菜自己想吃什么先拨出来,然后用另一双筷子吃,自己碗里的都吃干净,绝对不剩。这样其它的菜拿下去,还很干净,这小小的体贴,却让下人们都很感激。你说这举动,说不说明他是个好人?”

        常思豪道:“他生活小事上是好人,国家大事上是坏人,总的来说,还是坏处多些。”

        刘金吾点头道:“您这可是说到点子上了。昨天听程连安说话时,我便想到了这些,当时便觉得,这孩子讲话大有道理,很多生活中的好人,其实眼光短浅,没有大局观念,一旦搁的位置不对,便错出滔天祸来。”

        常思豪眼皮微合:“你好像话中有话?”

        刘金吾一笑:“我可没本事弹出弦外之音。但是,说句题外话,其实很多时候,人都是在演一场戏,演戏有可能是为了取悦别人,也有可能是自有目的,有些人入戏之后难出戏,被角色感动,却没了自己。有些人则见戏插戏,借戏演戏,成就了自己,戏弄了别人。还有些人则是身在戏中不知戏,错过了好戏,还容易在戏台上把自己给伤了。”

        常思豪道:“看来……我多半是在戏中而不知那类。”

        刘金吾笑而举杯:“悲欢离合,开场日即收场日;男女老少,看戏人亦做戏人。喝酒吧!”常思豪陪了他一杯,漫不经心地夹了口菜搁在嘴里,细嚼一阵,咽下说道:“你的话其实我倒也听明白了一些,你是说秦桧和严嵩是一样的,宋高宗有责任,老皇爷嘉靖也有责任,这比喻很好。有机会我跟皇上说说,让他小心朝中大臣,吸取经验,不要再犯类似错误才好。皇上知道我是粗人一个,不懂政事,到时候问起来,我便趁机给你美言几句,说你见识不凡,皇上一高兴,必然升你的官,说不定弄个什么军机大臣之类的当当,你就不用再羡慕那些太监了。”

        刘金吾脸色登时变了,手在颈间一比:“您要是这么一说,那我可就不是割小鸟的问题,而是要割脑袋了!”

        常思豪笑道:“那怎么能呢?啊,你大概怕我嘴笨,说不太好,你放心,这点小事还算不得什么。我就说,你对皇上忠心耿耿,认为皇上俭朴,在湖里抠泥鳅吃、给大炮封将军这些事情,和宋高宗给下人吃剩饭一样,都是大好人的表现,虽然好人多数目光短浅,搁的位置不对便易闯祸,但和高宗相比,皇上总算还没闯出滔天祸来,已经是相当明的明君了。”

        刘金吾眼睛发直:“哥,我哪儿得罪了您?您要这么害我?”

        见他如此,常思豪越发地皱起眉头:“哎,你这又是何必?我不也是为了你好吗?”说完不再看他,自顾自地低头夹菜吃。

        刘金吾酸鼻皱眼地,几乎要哭出声来:“您这哪是为我好?这是要我的命啊!”瞄他半天没有反应,忽有所悟,探身低道:“千岁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下来,金吾定效犬马之劳,绝无二话!”

        常思豪等到从容地咽完了口里的菜,这才伸手,在他肩头虚按,笑道:“坐,坐,你认了我做大哥,说这话不就见外了吗?”

        刘金吾缓缓坐回,【创建和谐家园】却沾的不实,两眼不错神扫着他的脸,不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常思豪给他把杯斟满,笑道:“我来京师时间不长,对京中人物不大了解,兄弟若有兴趣,不如给我讲讲如何?”

        刘金吾眼睛转转,知道他必有什么勾勾心藏在后面,赶忙陪上一笑:“那还不容易?”双手将酒接过,一饮而尽,道:“东厂的人您已经熟悉了,要说京中其它人物,那头一位……就得说是徐阶徐阁老。”

        常思豪点头:“嗯,我倒是听了不少闲话,说徐阁老现在大权在握,如日中天,也不知是不是真有这么厉害。”刘金吾有些画魂儿,道:“他是首辅,如今内阁第一重臣,论权势,哪还有人盖得过他?”常思豪漫不经心地道:“他大概也是科举出身罢?从一个书生爬上这样一个位子,可不容易。”刘金吾道:“那是自然,他的势力能到现在这个地步,很大程度是因为斗倒严嵩打下了基础。”

        常思豪道:“哦?那肯定是有一番好戏喽。”

        听到这里,刘金吾已然有些心照,露出笑容,道:“这说起来话就长了,徐阁老是嘉靖三十一年入的阁,那时候我还未成年。当时严嵩相继斗倒害死了夏言、杨继盛、沈练等人,势力强盛之极,徐阶曾经过夏言的举荐,故被疑为其党羽,严嵩因此对他抱有敌意,无事便挑他的毛病。”说到这儿抬头瞧了常思豪一眼,补充道:“我这话可没有别的意思,千岁切莫误会。”

        常思豪一笑举杯:“自家兄弟,哪那么多误会?来,喝酒。”

        刘金吾见他笑得越发亲切,反倒有些拘谨,生恐对方挑理似地,酒到杯干。亮过杯底后,又主动给常思豪也满上,继续道:“那时徐阶自知无力与之对抗,只好小心伺候,隐忍了十年,终于熬得严嵩老迈昏沉,失去皇上宠信,他自己这时则成为嘉靖帝的新宠,这时候他的人马也培植得差不多了,于是展开动作,指使御史邹应龙上告严嵩父子,嘉靖果然下令逮捕了严世蕃,勒令严嵩下野。当时不少受过严嵩父子欺压的官员都准备上告陈说二人罪状,而且多提到严嵩残害杨、沈等忠良之事,可是徐阶却极聪明,知道严嵩害人都是偷机取巧,不自己出手,而是旁敲侧击,撺动嘉靖去害,如果告严嵩提及此事,嘉靖皇上必然护自己的短,便不会治严氏父子的罪了,于是指示众臣上书中只告世蕃通倭作乱,果然一下告倒严嵩,要了严世蕃的性命。”

        常思豪点头:“我明白了,这和我头里说那些话是一个性质,若教皇上听见,那你就成了揭老皇爷的短。”

        刘金吾见他懂了自己的意思,心头暗喜,苦着脸强笑:“是啊,可不是吗。”

        常思豪笑道:“原来如此,我差点好心办了坏事。”刘金吾忙道:“不碍的,不碍的。”常思豪嗯了一声,道:“这么说徐阶是个大聪明人。斗倒了巨奸,他就是众望所归的英雄了,是不是?”刘金吾道:“正是。”常思豪又递过一杯道:“都说英雄莫问出身,一般当上大英雄,都要别人为他做出些牺牲。英雄干些坏事,也不叫干坏事,那叫从权。”刘金吾一饮而尽,似乎喝得猛了些,眼神有些发散,含糊道:“差不多,可也不能说完全是一回事。”

        常思豪道:“你之前说忠奸、好坏,很多时候难以分清算明,这话我很赞同,那严嵩未被扳倒之前,想必朝廷之中绝大多数人都要盛赞他是治国的大忠臣。所以只要没倒,就是好样的。等到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好人也变成坏人了。”

        刘金吾琢磨着话音,似乎没大听出重点。

        常思豪笑了一笑,眼神斜斜扫来:“徐阶这面英雄墙立起来,没人敢推,来扶的人倒是不少吧?”

        刘金吾点头:“遭到过严嵩排挤陷害的人自然都心向徐阶,他这些年来手底下的人也培养安插了不少,像张居正和海瑞,都是跟着徐阶起来的,如果说他是一面墙,倒不如说是一根杆,想来扶的人围成圈子,远处的早已沾不到他的身,只能一个接一个地扶在前人的背上了。”

        常思豪一笑:“扶的劲儿不大,可是人一多,不也便成了推么?朝廷是块沙地,根基扎得再深,只怕也不牢靠。”

        刘金吾脸带僵笑,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常思豪道:“我刚才逗你玩儿的话,你也不用往心里去,我是想告诉你,把话往拐弯抹角里说,我也会,只是觉得没那个必要。演戏看戏都是图个乐呵,大家一笑而过最好。我也知道,其实皇上是个大聪明人,他在颜香馆走一圈,心里什么都明白了。长孙笑迟的身份,徐阁老会不知道?聚豪阁的实力,皇上会不清楚?一个人能和大奸臣和睦相处十年,眼睁睁地瞧着他干坏事而无动于衷,又暗自勾连旧日皇子,在江南组织帮会,招兵买马,总不会是为了繁荣漕运、振兴农耕罢?”

      第二十四部

      第一章 说戏

        刘金吾张口结舌,隔了好一阵子才道:“如今皇上在国事上对徐阁老多有倚重,此事非同小可,可不敢乱说。”

        常思豪笑道:“昨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徐阁老年岁大了,贻误军机,纵容子弟,事实俱在。冯保的用意被看破了,可是皇上也没怪罪,说明他心里对徐阁老已经相当不满。他能看破冯保,难道看不透徐阶的心思?徐阶做首辅坐镇内阁统揽政务,外围有聚豪阁在江南蓄锐养兵,手底下再有个太监把持内廷,岂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比严嵩的日子还滋润么?”

        刘金吾打了个突儿,酒便醒了一半。内外勾连图谋不轨,向来是无可饶恕的重罪,最为皇家所忌。当年严嵩整夏言的罪名之一就是交近结边,说夏言支持边将要收复【创建和谐家园】所占的河套失地是假,其意却在谋反,最终整得他身死弃市。

        常思豪又瞧了过来:“你想升官发财,用不着做太监,眼前便是一桩最大的富贵。”

        刘金吾眼睛转转,声音压到极低:“徐阁老位高权重,办事谨慎,向无差池,动他不是易事。”

        常思豪道:“延误边防军机,本身就是大错。”

        刘金吾缩了缩身子,琢磨一阵,说道:“官场之中无对错,站着不倒的是英雄。程允锋确实死得可惜,然而朝廷救兵迟到,也非某一个人的责任。冯保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哥哥别忘了皇上是今年初登基,你们被困愁城之时,老皇爷嘉靖正在病中,当时宫里宫外,上上下下人心惶惶,哪还顾得上军事?”

        常思豪知他看破了自己心思,也不遮掩,一笑道:“为何那个张阁老就能重视此事,急派救兵支援?”

        刘金吾道:“您有所不知,张居正虽是徐阁老提拔上来的,但是他入阁之后,却因在裕王府共过事的缘故,渐渐和高拱走得较近,徐阁老与高拱向来不睦,自然对张也开始反感,后来挤走高拱,虽没对张动手,但两人关系早不如前。张在内阁负责主持边防军务,徐阁老压下此事,摆明了是要看他的笑话。”

        常思豪双目凝光,面容骤冷。程大人在边关一众军民心中何等重要,然而放在朝堂,却卑微得像只死在沙滩上的蚂蚁。真正的狂风巨浪,原是来自这几条搅海恶龙。如此看来,张居正能着急此事也未必是为国着想,多半更是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绩效无差。其实大家争来斗去,谁也算不上是好人。至于徐阁老,则更是最大的祸根。

        他暗自在心底切齿痛骂,眼角余光却感觉到刘金吾在观察着自己,登时眉心一舒,表情又变得轻松自在起来,端杯靠上椅背,仰头一饮而尽,笑道:“好酒!”

        刘金吾提壶笑道:“酒好,那就再满上一杯。”

        常思豪捻转着空杯,手臂微摆,避开了壶口。道:“哎,对了,昨【创建和谐家园】上弟兄相认的事,我怎么觉得不大对味呢?”

        刘金吾一呆,目露讶色:“是吗?我怎么不觉得?”常思豪冷笑道:“兄弟,我说出这话,可是没拿你见外。你心里早就清楚,又来和我装模作样,人生如戏,又要开演么?”刘金吾咧嘴一笑,一边替他满酒,一边说道:“小弟怎敢呢?您觉得怎么个不对法儿?”常思豪道:“昨天你的话不多,表情可都在我眼里。当时皇上认下兄长,你大觉突然,而后又有所领会,一切顺着来,当我看不出么?”

        刘金吾嘿然一笑:“哥哥目光如炬,小弟这点儿心思都没逃出您的眼去。我是有点明白,但也只是揣摩,说不太准。”

        常思豪暗笑,心想在这点上咱俩也差不多。道:“你是怎么猜的,说来听听。”

        刘金吾搁下壶道:“嗯,皇上前两天让我查了些江湖的事情,对于聚豪阁的情况也做到了心里有数,在三清观里,我们来时在冯保后面,开始没动声色,也听到了些,对于长孙笑迟的身世大出意料之外。当时皇上沉吟好久,决定上楼,我还拦着,在楼梯上遇上冯保下来,他也拦,都让皇上挥斥开了,我没办法只好跟上去。现在想来,长孙笑迟原对皇上有杀心,皇上在颜香馆和他碰过一次面了,不会没有后怕,可是却敢上去和他碰头,这份胆色,着实让人吃惊。”

        常思豪点头:“皇上不会武功,仍敢如此,显然是有把握应付得了他。”

        刘金吾道:“我当时可没想到此节,后来才有点明白。朝中的官不管多大都得听皇上摆布,可是江湖人可不一样,说个翻脸,天王老子头上都敢砍三刀,对付这种人,当然也不能用寻常的办法。长孙笑迟这个人懂得统率之道,在江南招揽贤人,经营有方,把个聚豪阁弄得风风火火,在江湖上显然是号人物。可是江湖人物也有其致命的缺点,只有极少数人避得开,所幸的是,长孙笑迟不在例外。”

        “致命的缺点……”

        常思豪心下一揪。目光放远了些:“情义。”刘金吾仰头干了,笑着亮杯致意:“正是。”常思豪喃喃道:“江湖人脑筋灵便,思路敏捷,很难骗得倒,可是在他们心里,情义这二字,却是万万不可扔的,最终也多半死在这上,真是不值呢。”淡淡一笑,又提壶替他满酒。刘金吾带着恭敬扶杯相接,口中道:“是啊,这种人能快意一时,却终究无法笑到最后,活着只不过是运气罢了。”

        常思豪搁下了酒壶:“皇上认下长孙笑迟,确是一步妙棋。一来解除了自己生命的威胁,二来又翦除了徐阁老的一条臂膀,安内定外,一举两得。”

        刘金吾道:“依您的意思,皇上已有了对付徐阁老的心思?”

        常思豪笑道:“所以说这是一桩富贵。顺水推舟,最容易不过。”

        刘金吾一阵干笑:“您太瞧得起我了,我一个小小的侍卫头领,岂能撼得动徐阁老这棵大树?”

        常思豪道:“其实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你也是练武之人,还不懂得借力使力的道理吗?你撼不动,有人撼得动,水流千遭归大海,中间想灌哪块地得靠你自个儿引了。何况现在树大招风,这皇天厚土都松了,就看谁能看得懂这时势,伸出这把手去。”

        刘金吾沉吟一阵,道:“此事非一人所能为。”

        常思豪道:“非一人能为,并非不可为,富贵在前,总有先看见的人会取去。你常在皇上身边,应该能比我更准地揣摩出上意。依我看即便长孙笑迟不是这个身份,皇上也一定会想方设法拉拢结识。他是个聪明人,不会让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游弋在自己的对立面。”

        刘金吾眼中有讶异之色:“说得太对了,您不在皇上身边,却好像比我了解得还清楚彻底。”常思豪笑道:“这话太夸张了。”

        “不不,一点也不夸张。”刘金吾道:“要说咱们这皇上,只怕是天底下最会当皇上的人,那才真叫高深莫测。长孙笑迟的鹰犬之说,其实都是皇上早就熟烂用惯了的,他最大的本事,就是不管你有多大才学、多大能耐,他都能让你替他办事。”

        常思豪一笑:“于他来说,这种事情岂非容易得很?毕竟他是当今天子,跟着他什么都有,这个诱惑太大了。”

        刘金吾连连摇头,身子往前蹭了蹭道:“不然不然。皇上用人,自有一套。你看他当着面说冯保的好处,其实内心对他并不十分喜欢,宫里头陈洪、李芳、孟冲这些太监和皇上的亲近程度,哪个也不比冯保差了,尤其孟冲做的驴板肠是一绝,颇合皇上的口味。可是他表面和谁都亲近,一阵阵的好像和谁又都挺远,底下的人相互之间都猜不透谁更得宠些,于是便只能对他更尽心尽力地讨好。内阁那边也是一样,皇上专挑几个差不多的人入阁,有的资历老,有的功劳大,有的能力强,他们相互之间争斗不断,天平左上右下,起起伏伏,大家争着把事办得漂亮,皇上适时或夸奖两句,或贬抑两句,什么都不用做,就天下太平了。”

        皇上的好恶、宫中的秘辛,对于外人来说遥不可及,多少官员想破脑袋,花费巨金,为的不过是在宫中近侍内臣口中“得句话儿”、“给个方向”。常思豪却丝毫未意识到自己已然受了这样一份“厚礼”。心想:“如此说来,皇上听了长孙笑迟的话高兴,不是因为受教,也不是觉得英雄所见略同,而是觉得这个大哥头脑也不过如此,去了心头一患,所以轻松。”眼见刘金吾说得摇头摆脑,似乎犯了酒劲,心中不禁暗笑,频频举杯相劝。

        喝了几轮,刘金吾舌头渐短,被常思豪一逗,兴头又飙了起来,得意挂眉地道:“其实我看呐,长孙笑迟把聚豪阁经营得红火,不是因为他有本事,而是他底下都是些粗豪的江湖汉子,只懂喝酒吃肉,抡刀砍杀,这种人统驭起来还不容易!其实江湖……不过如此,要让皇上去带他们,只须使出三分力气,聚豪阁的规模实力起码比现在要大上十倍,而且他还能每天游山逛景,轻轻……松松。”

        常思豪顺着他道:“是啊,上面的人越懒,底下人就越勤快,他是深明此道的。”

        刘金吾大笑,自斟了杯酒一饮而尽,乜斜着眼道:“这话是说到点子上啦!其实懒才是聪明,大懒才是大聪明。所以程连安说破此事,皇上便不高兴,因为他看出了程连安的聪明劲儿,这才对他有了忌讳。那小子毕竟还是孩子,有些东西该说不该说的,处理起来还不够妥当。对自己狠算个什么?自残再狠点儿最多【创建和谐家园】,那不叫能耐,聪明才是最可怕的。”

        常思豪叹道:“能被人看出聪明的人,只怕也不够聪明了,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的聪明,便是像你这般,表面不动声色,其实事事看得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好戏子。”

        “嘿嘿嘿嘿……”刘金吾嘻笑之际摇着手自谦:“我不成。我这跑龙套的傻到不能再傻,哪像您大智若愚,胸有成竹,正经是四平八稳的老戏骨!”

        常思豪闲闲举杯自饮,道:“哦?我如何聪明了?”

        刘金吾嘿嘿笑道:“那还用说吗?这世上倒下去的都算不上英雄,只有最后站着的才是好汉,您以一边城小卒的身份,结交上秦家总管,继而成了这晋中第一富户家的姑爷,大同一战,秦家人折了骨干,您却毫发无伤,杀败俺答全身而退,获尽全功,名传天下。昨日在无肝老贵妃面前那一跪,更是独出机杼,恰到好处,让小弟见识了一回大……大戏子的风采。”

        “哈哈哈哈!”

        常思豪仰面笑得畅意,嘴角边有微光闪出。

        刘金吾被他这白森森的牙齿一闪,像是骤然想起些什么似的,寒毛直竖,酒劲立消。

        常思豪这一笑余韵未逝,余光里瞥见他变颜变色,也明白他想到了什么,嘿然一笑,眯眼举起杯来:“好,说你聪明,果然不假,有了这般心计脑子,离将来荣华富贵、飞黄腾达也不远了,来,干了这杯。”

        刘金吾听出了他“飞黄腾达”四字背后的意思,怔怔间忽意识到对方擎着杯正等自己,忙又堆起笑容欠身:“哈哈,借您吉言。别的都是虚,以后还得靠您的栽培提点啊。”举杯仍毫不迟疑地饮尽,又紧补了几口凉菜。

        常思豪知他一再引开话题避过徐阁老,不谈这桩富贵,也不再多言。饮尽杯中之酒,仰在椅背上佯笑道:“痛快!咱们都是年青人,胸中都有一番雄图伟梦,可是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若能相互帮扶,携手并肩,那走起路来,就容易得多了。”

        刘金吾眼睛亮起,摇着脸道:“哟,以您的机智敏捷,雄才大略,哪还需要我这痴人来帮扶?您若不弃,金吾愿在您身边随听候调,驱策马前。”说着拱手过眉。

      ¡¡¡¡³£Ë¼ºÀÇÌÆð¶þÀÉÍÈÀ´µ§µ§Ò½ó£¬Ð¦µÀ£º¡°Õâ»°²»¼ÙÂð£¿ÄãÊÇÊÌÎÀ×ܹܣ¬ÎÒÄÄÓÐÇý²ßÄãµÄ×ʸñ£¿¡±

        刘金吾道:“嗨,您是有真本事,又受皇上喜欢,将来前途无量。我这叫什么?两头受气罢了。”常思豪摆手:“能在皇上身边,已经威风得紧啦。”刘金吾道:“近者为奴,有威风也是小人的威风。我生平之愿,便是能做大元帅,统兵御将,调得动天下千军万马,那才叫大威风。”

        常思豪一笑:“刀头舔血,可不容易。”

        刘金吾摆手道:“真正的大帅哪有亲自上阵的?官再好也不值得拿命拼。很多人为了自己以为是有意义的事,敢于为之去死,而且死得慷慨,好像这条命是大风刮来的,这是莽士行径,不是智者所为。”常思豪道:“你口中的智者,只怕更近乎于权奸。”

        刘金吾道:“都差不多,狐不露尾,谁知其为妖?别的不说,咱大明的俞龙戚虎,您也听过吧?”

      第二章 听戏

        常思豪点头:“俞大猷和戚继光是世之名将,很了不起。人们都说,龙虎佑明,天下太平,可见他们俩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刘金吾笑道:“英雄豪杰,名不符实的最多,真翻起来,只怕谁的家底都不干净。拿戚继光来说,我原也是很仰慕的,可是前阵子他带人进京来,一见之下,也不过尔尔,他四处拜望显贵名流,大散其财,出手阔绰,也不知在南方平倭捞了多少好处。治军也只靠军法严酷、装备精良,战绩都是拿钱砸出来的。而且为人好色无厌,偷偷娶了小妾,东塞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一个,不敢声张,原来这么大个人物,却怕极了老婆。”

        戚继光当初在胡宗宪、谭纶部下,沿海破倭,屡立战功,他写的《纪效新书》更是兵家必读,常思豪在军中时便对他事迹早有耳闻,一直十分敬仰,心想他做人如何,我是不知,可是人家的战功是生生打出来的,岂是你这靠祖宗福荫的少爷羔子所能想见?嘿然一笑,顺着他道:“这你就不懂了,为什么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关’是说美人被关在家里,那不就是老婆?”

        刘金吾一拍大腿:“好解!好解!可不是吗,做老婆哪如做美人儿风光?心里一定是难过的了,还不能光自己难过,难过起来便折磨丈夫,谁害我难过我便要谁难过,要难过大家一起难过,哈哈!”

        他酒意虽浓,说这几句绕口令般的话,居然吐字很是清晰。常思豪瞧得出他是在努力奉迎自己,举起杯来,陪他相笑了一回。饮罢搁盏,耳听得周围喊好声高涨起来,注意力便被吸引过去,只见北面唱曲的姑娘不知何时早换了下去,此刻小小戏台上花旗卷幡错、三弦起剑声,几个小兵正和一个老武生大战,那些小兵身着斑皮衣甲,近似【创建和谐家园】,老武生白须及腹、服色鲜亮,正是明将打扮。一时间刀来枪往,笙紧琴急,煞是好看。

        刘金吾讶异道:“咦,我才瞧见,几日没来,这独抱楼又多了乐子了,这北昆班子也不知哪请来的,身手不错!”

        常思豪问:“什么北昆?”

        刘金吾道:“哦,这昆腔小戏本是南方江苏一带的曲种,原是唱些才子佳人的东西为多,传到咱这边来之后,北方人性情豪烈,改些曲调,编了不少武戏进去,作派也有变化,便形成了‘北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8 15: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