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完,吴乾让出了位置,显然是让崔焕之讲话。
崔焕之点点头,也是开口说了一番让众学子刻苦读书,报效天唐的话语,说完,才环顾一周,道:“我正好是贡院卷判,主判今年乡试之卷,你们当中,谁是今年乡试学子,出来,我看看。”
在场学子,立刻是有三十多人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欣喜。
毕竟,崔大人叫他们出列,这可是有机会在崔大人这里留下印象的好机会,所以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
看到这三十多人,崔焕之是挨个看去,心想,那写出一科五术试卷的学子楚弦,不知道是哪一个。
第二十八章 扑哧一笑
崔焕之很期待,但他不会问,他想猜猜,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对方做出的诗来猜出来哪个是楚弦。这时候,崔焕之看到白子衿,先是一愣,随后面带狐疑,似乎话到嘴边,但却没有问出来。
白子衿则是一脸淡然。
“可能是认错人了。”崔焕之一心中暗道,仔细一比较,越发觉得是认错人了,当下是松了口气。
然后他这时候心生一计,便道:“你们作为参加今年乡试的学子,那才自然是都不差,不如这样,现在,你们每人作一首诗,只说诗,但不要道出你们的姓名。”
众多学子不知崔焕之这是要做什么,但也不敢问,只不过一个个都是激动无比,显然,如果能做出一首让崔大人看重的诗,想必,就能得到这位大人的青睐。
这当中,冯侩一脸胸有成竹,而苏季,更是激动的抓紧袖口。
这是一个机会。
一旦能让崔大人称赞,那么,就有可能改变命运。
原本苏季自己是有一首诗的,但他觉得,他的诗,比楚弦那一首要差远了,如果用他自己那一首,肯定难以出彩,更别想压过其他学子。
所以,这时候,苏季已经是做出了决定。
他要剽窃楚弦这一首诗,毕竟,楚弦不在,谁知道自己用了他的诗?就算是事后楚弦知道了,自己也可以装作不知情,只要抓住这一次机会,那从今以后,楚弦那种人,就没资格再与自己结交。
想到这里,苏季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
“好了,你们便挨个作诗一首,我和崔大人一起评判。”吴乾搞不明白崔焕之要做什么,但他根本不问,崔焕之比他官级高,而且马上就要担任巡查御史,所以他只要配合就好。
接下来,这些今年参加乡试的学子一个个上前,摇头晃脑,道出他们所做的诗句,这第一个,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没想好,居然只念了一句“未见雪飘花已谢”就卡壳了,支支吾吾说不出下一句。
其他学子自然乐见于此,当下是小声笑出声,这样一来,那学子更是紧张,头脑一片空白,最后是沮丧退了回去。
这就是弃权了。
“无妨,诗讲灵感,有事便是如此,想不出,就是想不出。”崔焕之摆摆手,示意不要在意。
但,这能不在意?
紧接着,后面的学子也是一一上场。
轮到冯侩,他是拄着拐棍上前几步:“学生见过两位大人,小诗一首,还请两位大人指点。”
说完,便开口吟诗:“月夜觉枕冷。”
随后眉头一挑又道:“又见窗外明。”
沉思片刻,见周围学子和两位大人都注意过来,这才道:“听风知雪重,时闻折枝声。”
说完,就有几个学子称赞道:“好诗啊。”
“月夜觉枕冷,又见窗外明。听风知雪重,时闻折枝声。的确是好诗,有意境。”
有人称赞,冯侩自然得意,尤其是看到吴乾大人也是点头,那更是高兴无比。
这诗,可是他花了银子从别人手里买来的,对方才学颇高,远超一般学子,至少都是榜生前三名的程度。
这诗,能差得了吗?
平心而论,冯侩这一首诗的确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其他学子的诗,无论工整押韵还是意境,都要差一些。
接下来几个,也是平平淡淡,甚至吴乾连头都不点一下。
这时候,白子衿上前道:“雪落灵城一尺寒,闺门忧叹无花庵,城头春风吹三月,一觉惊觉梅花开。”
崔焕之立刻眼睛一亮,暗道不错。
难道说,这个长得白白净净柔柔弱弱的学子,就是楚弦?
崔焕之又仔细将这一首诗嚼味一下,摇了摇头。
不是。
楚弦章老道,谋术,施政,律法,诗,都有极高见解,若是楚弦来作诗,不会这般。但这一首诗也不算差了,至少目前为止,在已经出场的学子里,这人当属第一。
最后一个,轮到苏季。
苏季刚才听的仔细,不说白子衿的诗,就是冯侩的诗,他自己就比不了,想要出头,想要压过众多学子,看起来只能用那一首诗了。
当下苏季是上前一步,装模作样的将那一首诗道出。
“风吹叶落暮色沉,
秀色如玉雪纷纷。
成王踏月梦舞剑,
奸邪一出斩乾坤。”
苏季念诵的极富感情,可以说将诗中那一股胸怀抱负都表现了出来,听到这一首诗的瞬间,崔焕之眼睛一亮。
他甚至激动的上前一步。
没错了。
就是这一首诗,崔焕之甚至可以肯定,能做出这一首诗的,就只有那个楚弦。
别说崔焕之,就是吴乾都是心头一跳,连连点头,暗道这诗的确不错,尤其是其中意境还有那种天道为公匡扶正义的蕴意,更是了不起。
显然若无意外,这一首诗,必然可成今日诗会的魁首。
崔焕之尚且如此,就别说其他人了,吴乾此刻是开口称赞,不吝赞美之眼,看向苏季也是面带善意。
这让苏季激动的浑身颤抖,暗道这是要时来运转了。
只要能得到两位大人的青睐,哪怕他没有中得榜生,也应该能凭借这一层关系,在衙门里谋个差事,哪怕只是一个笔先生,也要强过那些贩夫走卒。
虽然心中激动,但苏季还是装模作样的躬身道:“大人谬赞了,学生愧不敢当。”
其他学子也是品味出这诗的蕴意,的确,是胸怀满志,他们不如。
冯侩却是脸色不好看,有一个白子衿压过他,他是没法子,白子衿的才,那是和楚弦相差无几,而且人家家世也不差,不好惹,但苏季凭什么?
这家伙平日里的才,还不如自己,别人说这诗好,冯侩却觉得一般,有什么可赞美的。不过这话他没法子说,就连吴乾大人都说好,他还不至于胆大到当众唱反调。
便在这时候,一直默默品味着一首诗的白子衿却是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
众人皆赞美,唯有一人笑,可想而知,这有多明显,当下众人目光,包括崔焕之和吴乾,都看向白子衿。
第二十九章 藏头诗
实际上不光是白子衿的反应奇怪,就是一旁学堂的教书匠蔡先生,还有在远处当做护卫的许捕快许段飞也是一样的表情。
尤其是许段飞,除了想笑,脸上还有另外一个表情,那就是惊讶。
“老弟他当真神机妙算,果然和他说的近乎一模一样。”许段飞想起今早他去楚家时,楚弦与他交待的那些事情,此刻心中只有震惊。
但他震惊归震惊,此刻却是按照楚弦所说的,什么都不表现出来,所以也没有人在意一个捕快的反应。
众多学子诧异于白子衿的笑,因为,他就像是听到一个笑话,看到好笑的事情一样,就是那种笑。
可,现在有什么事,能把他逗笑?
似乎,也就是苏季刚才说的那一首诗,但这一首诗,又有什么可笑的?
众人不解,但也不好询问,而让他们更为不解的是,一个白子衿倒也罢了,学堂教书的蔡先生,居然也是一副想笑又得憋着的表情。
这首诗,当真这么好笑?
吴乾是眉头一皱,崔焕之也是一脸好奇。
“这首诗,有这么可笑吗?”说话的是吴乾,他觉得在这么严肃的场合,这么笑实在有失斯,况且,这的确是没什么可笑的,那一首诗很有意境,又隐喻志向胸怀,若这都能引来一笑,那实在是太没有道理了。
所以,吴乾不悦之下,开始质问。
问的,自然是白子衿。
看到吴乾发火,那边蔡先生也是不敢多说,偷偷看了一眼白子衿,而白子衿却丝毫不怕,只是点头道:“是啊,这首诗,的确是好笑。”
语气肯定。
“哦,哪里好笑?你且说说。”吴乾压着火,他觉得,这个学子是在故意捣乱,但白家神秘,吴乾作为本县父母官,也是了解一些,就连他都查不出白家的底细,所以对这白子衿,他还是尽量控制脾气。
但如果对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吴乾也不能放任对方捣乱。
苏季此刻也是脸色难看,他觉得,白子衿就是故意在针对他,难道是因为楚弦?还是说,白子衿看出来,这是楚弦的诗。
想到这里,苏季又觉得害怕。
不过他心里却是明白,就算白子衿揭发了他,他也绝对不能承认,否则他这辈子就完了。
此刻苏季紧张的盯着白子衿,心里已经在想一会儿该如何咬定这就是自己做的诗,如果白子衿说在楚弦那里见过这一首诗,他只能是反咬一口,说是楚弦抄了他的诗。
只能这么做了。
这时候白子衿在众人注视下,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将苏季刚才的那一首诗完完整整的写了下来。
白子衿的字,带着一种清秀灵气,众人上前一看,的确是刚才苏季念诵的那一首诗。
“风吹叶落暮色沉,
秀色如玉雪纷纷。
成王踏月梦舞剑,
奸邪一出斩乾坤。”
“不错,一字不差,但看不出有什么可笑的。”一个学子看到后,开口说道。
白子衿显然不打算再卖关子,而是看了一眼苏季,然后拱手道:“苏兄采出众,胆量过人,只不过有话大可明说,又何必写这藏头诗骂人。”
说完很有深意的笑笑,居然是又看了一眼那边的冯侩。
“藏头诗?”
众人一愣,随后仔细看纸上那一首诗,再这么一看,当下,有不少人都看出了问题,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之前如果不注意,的确是很难发现,但如果以藏头诗的标准读这一首诗,那么,只要将每一句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
这时候有人读了出来。
“风秀成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