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该如何做?
挥了挥手,让暗卫退下。
房间内只余他一人,他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满脑子都是明菲的倩影风姿。
……
翌日
清晨,被众人打砸哄抢的明家米店已经收拾一新,各种米面粮食也已灌满粮瓮,现已正式营业。
米店门外围满了人,纷纷往米店墙上的那张告示上瞧。
告示大意是指,现已查明米店被抢系人为谋划所致,无辜百姓不明就里哄抢米店,已然犯罪。因明家家风一向仁义为先、生意童叟无欺,故此不予追究此事,百姓所抢米面亦不收回,权当明家赠送,但下不为例,且所抢之人名单明家已掌握,希望他们好自为之。
一位中年大叔道:“哈哈……明家手里有抢夺米店之人的名单,定不会有我。”
“为何?”他身边之人问道。
“抢夺米店那日*我在场,但我并未参与,所以不会有我的大名。”大叔沾沾自喜道。
“你当时咋不抢?”身边之人好奇问道。
“笨啊!福国公是谁?那可是有名的事后算账的活祖宗,你抢他的东西,事后他不把你坑的一无所有,他就不是福国公了。”中年大叔道,显然对福国公明百万很是了解。
“大叔,有远见。”有人对他竖起大拇指。
有人却道:“大叔,这不没事嘛?告示已经张贴,不会责难哄抢之人。怎的?你可后悔当时没抢?”
“那是你们不了解福国公这个人。”中年男人没有一点后悔的神色,反而越发觉得自己没抢是明智之举。
“福国公是啥样的人?”众人好奇。
“我讲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中年男人说道。
“大叔快说来听听。”众人催促,好奇心被勾起。
“那是十七八年前,福国公还年轻时发生的事。”他刚开了个头,便吊起了众人的胃口,众人无人说话,仔细听着。
中年大叔缓缓道来:“那时大邹刚建国,福国公还只是一个青年,家底甚少。那时的京城,前朝富贾豪绅众多,虽国破,但咱们当今圣上并未对他们为难,依旧允许他们在京生活,不动他们家产。这就使得京城这些富贵了几百年的大族世家认为咱们圣上是穷苦出身,不敢对他们怎样。久而久之,前朝富贾们野心也就膨胀了,密谋了一场利用商业产业控制京城钱脉,从而挑起战争的商战。”
听到这,众人直接傻眼。
这……中年大叔怎敢当街谈论前朝旧事?
虽惊讶于中年大叔的直言,又怕听了会惹祸上身,但众人好奇心被吊起,是以,众人秉着有事一起扛的心态继续听着大叔讲往事。
“福国公在当时那场商战中成为了一匹黑马,他利用自身的经商天赋,及敏锐的嗅觉,早早便开始关注京城商业走向,是以在商战发生时,福国公便跳了出来,带领新生商业势力,与前朝老牌世家一争到底。最终,福国公赢了这场商战,明家开始壮大,渐渐成为大邹第一皇商,位置无人可以取代。”
听完,有人问道:“大叔,这和抢米店有何关系?”
“关系甚大。”中年大叔道:“你看如今的京城,商铺林立,有几家老牌商号?凡是参与那次商战的世家、商贾,甭管身份多尊贵,家底多殷实,结果统统被福国公收拾的一干二净。试问,那么多的家族,福国公收拾起来如同老鹰逮鸡仔般容易,可想而知,抢他店铺的没有家族庇护的个人的下场。”
有人害怕,问:“真有这般严重?告示不是张贴了嘛!不会再追究抢夺之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年大叔道:“家中有这些米,不见得致富,家中无这些米,亦不会饿死。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不偷不抢,心安理得,快哉人生。”说完,中年大叔悠哉走远。
¡¡¡¡¡î¡¢µÚ040Õ ³ö¸®
巳时,虽然大理寺卿昨日已言明命案审讯现场不得听审,但依旧有许多人在大理寺门口徘徊,等待第一手的结案消息。
一个多时辰后,大理寺大门打开,司务手持告示张贴在告示栏上。
在大理寺门口守候的人立马围了过来,纷纷查看告示内容。
有人飞速看了便告示内容,大喊道:“花楼五名女子不是明家雇人所杀,凶手另有其人。”
“凶手是谁?上面可有写明?”外围围不进去的人着急问道。
“只说是被雇佣的江湖杀手杀害,并未写明雇主是谁。”
“是否是大理寺卿故意包庇明家所为?”有人小声说道。
“胡说。”他身边听到的人立马反对道:“大理寺卿是最正直的好官,他断不会做出包庇之事,你莫要瞎说,否则某不会放过你。”
“对,谁敢编排大理寺卿的不是,小心我王彪与他过不去。”有人出言力挺大理寺卿。
被众多人恶言相向、冷眼相对,提出质疑之人忙回道:“在下失言,诸位兄台莫计较,在下不说便是。”
“算你识相。”众人这才放过他。
经此一闹,再也无人质疑大理寺卿的官威,同时众人也接受了明家不是凶手的结案。
毕竟大理寺卿的人品他们很相信,所以大理寺卿审过的案子,不会出错。
……
命案结案,明菲得知结果,顿感压力消失。
这下,明家的嫌疑,算是彻底清除了,明家的声誉,也渐渐恢复。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她命人去大理寺送了一千两银子,给五名女子买棺木所用,剩下的钱则请大理寺的兄弟们喝酒。
若没有明菲的捐赠,五名女子定会被随意扔入乱坟岗,没有人会为她们这些无身份的贱籍姑娘破财。
一连几日,京城人对明家钱庄案的兴趣渐渐消失,但却对明家米店起了兴趣。
这不,明五觉得事情挺有趣,便来禀报了。
“大小姐,这几日米店净出怪事。”明五禀报道。
“何等怪事?”明菲好奇问道。
“每日清晨米店开门营业时,门外总会多出一些粮食,有些粮食袋上配有字条,写着谁谁谁归还哄抢粮食,请福国公赎罪云云,有的则没有字条。”明五答道。
“确实怪。”明菲表示不理解这些人的心思,抢都抢走了,为何还要再送回来?而且她已经张贴告示,表明不会计较他们的错误行为。
她当然不知,一切全是因为那位中年大叔所讲福国公年轻时的往事所致,哄抢粮食之人怕被福国公惦记,才主动归还了所抢粮食。
别说,有人觉得自从归还了粮食后,自身气运变好,内心一片清明。
真应了那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明菲道:“既然送来了,便收着吧!”
“是。”明五领命。
“父亲何时到京?”明菲问道。
“后日晌午。”
“国公府可准备妥当了?”
“请大小姐放心,一切准备妥当,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且府中人得知国公爷要回京,都高兴的紧,干活比往日更加勤快。”明五笑道。
“那便好。”明菲很期待与便宜父亲的相聚。
……
“王妃,您今日真好看。”端着水果拼盘进屋的小致看着正在梳妆的明菲,忍不住赞道。
¡¡¡¡Ã÷·Æ×øÔÚ»¯×±¾µÇ°£¬Ð¡ÑÅΪËýÍì·¢÷Ù¡£
今日的明菲确实漂亮,她画了淡妆,挽了个稍微精致一些的发髻,既不失庄重,又显青春洋溢。
她眉眼带笑,打趣小致:“依你所言,本妃以前不好看?”
“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小致赶忙解释:“王妃每日都好看,今日特别好看。若是国公爷得知您这般重视他的到来,国公爷定会很高兴。”
“是啊!国公爷肯定很高兴。”正在给明菲梳妆的小雅也接话道。
明菲一笑,她懂这俩小丫鬟的心思,不就是怕她像从前那样对明百万呼来喝去,不给他好脸色,讨厌他是重利的商贾嘛!
那是以前的明菲这样对待父亲,她却不会。
单冲明百万为了她不续弦,不生育其他子嗣便能看出,明百万有多爱她,生怕她受一丁点的委屈。
所以,这个父亲,她明菲甘心认下。
“王妃,您比温侧妃美一百倍。”就在明菲走神时,小雅已经挽发完毕,她赞道。
明菲往镜中一瞧,果真美极。
肤若凝脂、吹弹可破。
明眸皓齿、仪态万千。
明菲浅浅一笑,道:“是你手巧。”
“哪啊!都是王妃底子好,依奴婢看,王妃比京城十大美人好看多了。”小雅真心实意道。
“就是就是。”小致也说道:“奴婢也这么认为。”
“行了,别溜须拍马了,本小姐不在意这些虚名。”明菲一笑,当真是美人如玉,一笑倾城。
明菲起身,走向圆桌,用签子插了一块果肉放入口中咀嚼,动作优雅,犹如品尝美食的艺术家。
吃了几块果肉,明菲便放下了签子。
眼看时间到了,她便吩咐小雅小致带着包袱,她怀抱女儿,四人走出西苑。
四人皆打扮喜庆。
明菲一袭玫红色刺绣春衫,高贵典雅、气质淡然。
女儿的小包被是大红底色绣黄色桃花图案,女儿包在里面,显得女儿萌萌哒,十分可爱。
¡¡¡¡Á©Ñ¾÷ß´©×Åͳһ³ÈɫѾ÷ß×°£¬ÒàÊÇϲÇìÑÕÉ«¡£
四人一路走过,吸引了府中所有人的注意。
多日不见,众人感觉王妃又变了。
沉稳大气,丝毫不见以往的骄纵跋扈。
“参见王爷。”明菲一行快要抵达王府正门口时,便听到大门外众人请安的声音。
“谁要出门?”大门外莫未清刚下马,便看到府门口旁边停着一辆宽敞的马车。
“回王爷,是王妃。”门口的护卫说道。
莫未清停下已经迈上台阶的腿,问道:“今日是福国公回京的日子?”
身后的护卫莫名禀报道:“是。”
这时,明菲抱着女儿已经抬步走上了出府的台阶。
莫未清听到动静,抬眸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