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从早上一直等到了现在,果然有意外收获。
周应龙也不怎么讲究,直接在王升身旁席地而坐;一旁迟雯连忙办了个矮凳过来,却被周应龙的手势拒绝。
就听圆朴真人缓缓说道:
“始行是我最钟爱的【创建和谐家园】,他醉心剑道,成就斐然。然而,如今也是我最担心的【创建和谐家园】,怕他太过醉心剑道,反而为剑所困。非语,你与始行倒是有几分相似,这也是我留下等你的原因。”
王升轻轻点头,低声道:“【创建和谐家园】会谨记师爷教诲。”
“有你师父在旁教你这些,我其实本不该担心的,”圆朴真人目光中流露出少许感慨。
这位老前辈继续缓声说道:
“你师父也算是我半个【创建和谐家园】,你这声师爷喊的也不算太冤。
你修剑道,你师父却只是粗涉此间,我着实怕他不懂装懂,雕坏了你这难得的璞玉。
故此,今日我会为你多讲述一些有关剑道修行之事,你若有疑难,也可问我一番。”
王升低头道:“多谢师爷指点。”
周应龙小声问了句:“师祖,那我呢……”
圆朴真人抚须而笑,“你也可随便提问,但若是问题失了水准,我也是要罚人的。”
周应龙顿时苦笑不已,他还真想问一问,他跟王升到底谁才是这位道爷的嫡传徒孙。
“左右闲来无事,今日便多与你们两个讲讲吧,嗯,先说这修道界中有名的剑修派别。”
圆朴真人也是想到哪就说到哪,刚才还说指点他们两个剑道修行,此时却说起了修道界中剑修出名的门派。
“剑修自古就有,但并非是什么独特的修道法门,其实只是近来这些年兴起的说法。放一两千年前,大家都是修道之人,用剑用刀没什么区别。
若说如今剑修门派,首推蜀中剑宗,我年轻时曾去蜀中拜访,虽那神乎其神的御剑之术已因天地元气枯竭而落寞,但其山门之内,习剑者甚众。
而后要论华山、崂山、青城山,我这一辈,用其一生修剑的道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周应龙小声问了句:“师祖,咱们武当排第几?”
圆朴真人笑骂:“看看,这问题就相当没有水准,去给我换杯茶来!”
周应龙刚要起身奉茶,一旁迟雯已经端着茶壶小跑着送了过来。
她刚要离开,却被王升喊住,示意她在一旁准备跑腿。
其实,这也是给迟雯的少许机缘,让她能听听这般高人的教诲。
虽然对迟雯来说没多少用就是了。
“非语,你来回答应龙这个疑问。”
“师爷所说都是主修剑道的道承,”王升笑道,“咱武当山却是融各家之长,并非剑宗,不能简单的去和这些道承相比。”
圆朴真人顿时扶须轻笑,“不错,非语这孩子当真有灵性。”
一旁周应龙忍不住扶额苦笑,顿觉人生之凄凉抑郁。
他想回去问问自家师父,师祖到底还记得您叫啥不……
第七十二章 剑道六境
老道爷门前安坐,三【创建和谐家园】左右听候,这道爷一开口,话语便是滔滔不绝。
周应龙听着听着,也没听到有什么对修道有关的指点,这位师祖一直都是在扯些跟剑修有关的杂谈。
王升倒是听的津津有味,上辈子别说是听这种世外高人讲故事了,想见这种修为在修道界顶尖、本身境界又奇高的白胡子老爷爷一面,那都是千难万难。
其实话说回来,王升并不觉得自己现如今和上辈子的自己有什么变化,本我依然,只是有了点先知的优势,自己改了命途,得了机缘,这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辈子他搞网络修道时也跟入了魔怔似的,甚至为此抛下了一切;或许正是这般,才有老天之怜,让他又能重来这一遭。
人老了,就是喜欢多说话。
圆朴真人一开口就什么都讲,说完门派说流派,说完流派说高手,甚至连师爷的师爷对师爷讲述的那些西洋、东洋的用剑好手都提了一些。
提起一百五六十年前的‘西洋’,也就是现如今的欧美地区,周应龙又有些好奇,故开口问了句:“国外也有修士啊?”
圆朴真人顿时笑了,把茶杯递了过去,周应龙连忙斟满。
老道爷轻声反问:“道门之外,岂无门乎?”
王升笑道:“佛门便是起源于古天竺。”
“不错,”圆朴真人轻轻点头,缓声道,“据我钻研古籍所知,修道最为盛行时,是在两千多年前至千年前。
春秋百家其实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修道宗门,但老子李耳前辈所传《道德经》最是玄妙高深,后道门兴盛,延续至今,成了修道的正统。
两千年前,如今的西方尚未繁盛,却也有不少修行之士,当时他们与咱们神州大地接触不多,其实略有些不熟。
但传入中土的佛门当时却与道门起了不小的冲突,两门修士曾有数百年争执,但不知为何,古籍中并未记载两门有过正面交锋,佛门也入了中原,与道门同样流传至今……
似乎,在当时修道界之上,尚有仙人调和此事。
仙人之说原本总觉得只是无稽之谈,但此时来看并非虚无缥缈,或许是修道有成之士不愿见血流成河,故出面调停。”
周应龙索性提着茶壶,又问:“那师祖,东边呢?”
提起这个,圆朴真人脸上笑容隐去,反而流露几分正色,言道:“秦时有彭祖出海,携五百童男童女去而不归,此事并非虚构。
后东有小国而起,窃我道门修道之皮毛,却不以道门外门自居,反以窃之物为荣,实为可笑。
唉,前些时日,我还听山中有【创建和谐家园】言说风火山林是别国之物,却不知那便是兵家之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此时每每提及,我心之幽憾。”
王升和周应龙对视一眼,都能感觉出圆朴真人提到东面那岛国时,情绪都有些变化。
仔细一想,这位道爷年幼或少年时,不正是神州大地遭外敌侵略,道门诸多修士出山救国死伤大半的年岁……
当下,王升和周应龙都面露正色的点点头,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圆朴真人轻叹了声,略微波动的情绪很快就恢复平和,“罢了,提这些也不合时宜,我刚才说到哪了?应龙,你莫要再打岔了。”
“哎,是,”周应龙低头应了声,提着的茶壶也不敢放下。
便听这位老道爷继续开口,缓缓言说。
王升和周应龙倒是听到了不少往日的趣事,也听到了天地元气尚未回归的这千年里,守着道承在山中寂寞一生的这些前辈的无奈与辛酸。
总算,讲了一个多小时闲话,圆朴真人讲到了‘剑’,原本都有些昏昏欲睡的周应龙立刻精神奕奕。
王升更是一字不漏的听讲。
圆朴真人此前便说过,他数十载岁月都沉浸在剑道之中,若这都不是剑道宗师,又有何人敢领此称谓。
“说回剑道本身。
剑,本就为兵刃,哪怕经常跟君子扯上关系,它依然是用来杀人的兵器。
凡兵皆凶,凡以兵行凶事,自会影响自身道心道性,若杀孽过多,必会影响自身修行,心魔乱纵。
故,我先将此话说与你们二人听。
修剑道,可行,但真正要得道的,却是你自己,而非你手中之剑。”
王升满脸正色的点头,一旁周应龙也是面露思索。
这道爷站起身来,负手而立,缓缓踱步。
那白发与白须随风轻轻飘舞,仿若下一刻便要羽化飞仙而去。
“剑道在我看来,总共有六个境界。
其一,便是剑有招之境,此境并非会几套剑法,而是要将剑招融会贯通,对敌时可信手拈来,着实要花费一些苦功。
其二,剑无招之境,又可称之为剑意之境。一切剑法皆有其意,修其套路招式,便是领悟其剑意。我这般说,非语应当明白才对。”
王升顿时点头,他此时正处于剑意之境,但因修行日浅,尚不能做到剑无招。
这般对剑道境界进行划分,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但能让王升少走许多弯路。
“第三个境界,名为剑势之境,乃是在剑无招之上的延伸。
剑势之境,与我们平时所讲的天人合一其实是一回事,你只是站在那,不必有任何动作,就可与天地相融,以剑势逼人,伤人心神于无形。”
剑势?
似乎前三个境界并非是简单的‘晋升’关系,而且剑意可多可少,修行的剑法越多,剑意也就掌握的越多,不存在‘极限’一说。
王升尚做不到剑无招,就已凝出了七星剑意,而剑势也是讲求自身与剑与天地之间的关联,是看自己对剑道的领悟。
果然,圆朴真人笑道:
“这三个境界,其实并非简单的修成这个才能修下一个,形、意、势,其实都是剑道的基础。
只是,但凡修为有成的剑修,大多都是先悟透的剑无招,又领悟的剑意,才能领略到剑势之境,故此排了个一二三步出来。”
王升顿觉心头畅快了许多,这师爷所讲的,正是自己最想知道的。
剑道六境,前三境界乃是形、意、势,后三境界又该是什么?
圆朴真人扶须轻笑,怡然自得,倒是等王升目光有些急迫,才继续缓声说道:
“第四个境界,名为御。”
周应龙脱口而出:“御剑术?”
“哈哈哈,”道爷一阵朗笑,“御剑之术,其实乃是御物道法的延伸,那个要另做他讲。所谓御剑……”
圆朴真人话一拐弯,又开始讲御剑术和剑道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王升顿时给了周应龙一个略带郁闷的眼神,周应龙尴尬的一笑,自己给自己斟了杯茶,低头喝了口。
虽然记得自己亲师父提起过,师祖年岁大了之后特别爱唠叨,没想到……
不过,了解下御剑术也是挺不错的。
御剑术兴起于蜀中道门,大概一千六百年前曾盛极一时。
御剑是御物之法的延伸,要修此术,必先踏入聚神境,而后选一剑胚,日夜以自身灵念滋养。
滋养个三五七年,剑胚便会脱胎换骨,而后需修士慢慢打造成‘飞剑’。
飞剑之上要刻画特定的禁制,御使这把飞剑也要有‘御剑之术’,除此之外还要有足够强的灵念支撑。
“但,这是从入门修御剑术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圆朴真人笑道,“若你们能踏入剑道第四个境界,再有幸能得御剑之法,自可事半功倍,甚至可以说一点就通。”
王升笑道:“还请师爷言明,何为剑御之境。”
“莫要急躁,且听我慢慢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