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袁世凯的性格,他是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厉害角色!他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叱咤风云,是个视权力如生命的人!
如今,少不更事的摄政王载沣一纸诏令就要剥夺他经营多年的政治权力,袁世凯能甘心吗?换了谁,谁都不会甘心!不过,目前情况确实也是很棘手,满洲亲贵已经动了杀袁的心,只是缘于把握不大,才没敢动手。
作为袁世凯自己,此时能保住一条命已经算是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别的什么!所以,在接到开缺回家养病的圣旨后,袁世凯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也就即日进宫谢恩去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敢站出来为老袁鸣冤叫屈,学部侍郎严修就上了折子,请求朝廷收回将袁世凯开缺的成命,结果严侍郎遭到了一顿严厉的申斥。
逆境面前,袁世凯只能选择暂时退却了。1月6日,心中满是怅惘和辛酸的袁世凯苍凉地登上了北京开往河南的火车。或是因为避嫌,或是因为袁世凯自己低调,没有几个人去车站送行,就连火车也是普通客车。
昔日的威风排场一变而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场面。袁世凯心里肯定在流泪,这难道就是他仕途奋斗的最后结局吗?就这样服输了吗?
对于袁世凯下台,列强的反映也不完全一致。由于袁世凯在主持外务部期间有明显地亲英美倾向,日本人认为袁世凯罪有应得,而英国则表示同情袁世凯,并对清廷强烈不满。
1月4日,英国《泰晤士报》发了一个很长的社论,赞扬袁的不寻常的才能、进步的观点以及对朝行之有效的忠诚。最后,愤愤不平地说:
“就是这样一个官吏,居然被满洲政府用侮蔑的方式放逐了。”
袁世凯这次回河南,并没有回到老家项城,而是带着两位姨太太到了卫辉府的所在地汲县住下了。
没有人来看望袁世凯,京城里的那些人为了避嫌,北洋将领一则路途遥远,二则在这个时候去探望大帅,未免也会给自己和大帅招来天【创建和谐家园】烦。
昔日的门庭若市,变成了今日的冷冷清清……
只有两个人却全然不顾这些,一个是把袁世凯视为中国唯一救星的杨度!
杨度本来就生性孤傲,独来独往,满朝文武,除了一个袁世凯,谁都不在杨度眼里。
袁世凯被罢官之后,杨度日夜都通过各种途径为袁世凯鸣冤。袁世凯在汲县定居之后,杨度也时常前来探望。
还有一个就是萧天,这更加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
兵谏电报之后,满清为了息事宁人,平息北洋将领不满,仅仅是拍去了电报严厉训斥了萧天,连之前准备派往安阳控制十一协的良弼都不敢再去安阳。
安阳,在载沣集团的眼里,已经成了龙潭虎穴!
一个连东洋人都敢杀的人,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我啊,有个哥哥,和我素来都有矛盾,这也是我不愿意回项城的原因。”坐在门口,袁世凯笑着对杨度说道:
“矛盾的起因是我的生母刘氏的安葬问题。我有兄弟一共六人,除了大哥袁世敦是父亲原配夫人刘氏所生,是嫡出之外,其余五个人都是继室夫人刘氏所生。所以,对袁世敦而言,我的母亲不过是他的庶母而已。
我在直隶总督任上回祖籍项城安葬母亲的时候,就想让母亲死后风光点,想安葬在祖坟的正穴中。这点要求,作为嫡长子的袁世敦断然地拒绝了我的这个要求,我为这件事和他争执了好几次,但始终没有结果那……”
“你那兄长,看来也是个固执的人。这点我看和你倒是相似。”杨度笑了一下,忽然问道:“宫保,准备就这么下去了?”
“不然又能怎样?”袁世凯叹息一声:“朝廷这次不杀我,已经算给了我很大恩典了,算了,朝廷既然不想用我,我也不能厚着脸皮回去,免得人家看了笑话。现在想想,还是如此这般轻松自在的好那。”
杨度笑了一下,袁世凯如果甘心这么沉沦,那是打死自己也都不相信的。但是袁世凯下面会怎么安排,杨度却一点也都猜不出来。
正在那说话,远处忽然尘土飞扬,袁世凯和杨度一起站起了身。
尘土中,十几个穿戴着北洋军服的将士出现在了视线之中,快马飞奔到前,一起勒马停住,最前面的那名军官下马,小跑到袁世凯面前,一个立正,大声说道:
“大帅,北洋混成第十一协标统蒋杰,奉萧协统命前来迎接大帅!”
第146章 远见
“全体都有,立正!”
“军乐队,奏乐!”
乐队奏响的是袁世凯最喜欢听的《马赛曲》,远远看到袁世凯到来,萧天大步上前,“叭”的一个敬礼:“大帅,河南暂编陆军第十一混成协协统萧天,欢迎大帅到来!”
“河南暂编陆军第十一混成协全体将士,欢迎大帅到来!”
整齐划一的呼声,在安阳城外显得分外嘹亮。而在这一瞬间,失去的一切似乎一下又都回到了袁世凯身边。
整齐的队形,威武的士兵,雄壮的乐曲,袁世凯看着眼前一切,微微点了点头:“存毅,我已经不是大帅了……”
“在十一协全体将士心里,大帅永远都是大帅!”
萧天说着,马鞭朝着身后一挥:“十一协协训!”
身后将士一齐大声说道:
“不怕死,不贪钱,爱国家,爱百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报效国家,报效大帅!”
“好,好一个不怕死,不贪钱,爱国家,爱百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杨度赞叹不已:“存毅,你练的好兵那!宫保,你提拔的好将才那!”
袁世凯大是满意,这个萧天,从来也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那些京城里的不快愤怒,在这一刻好像消失得无影无踪。
把萧天安排的安阳,原以为经过安阳恶战之后,加上十一协刚刚扩充,人员良莠不齐,非得要个一两年的时间,才能练出一支精兵。
谁想到这才多少时候,萧天的十一协已经大有规模。光从这些士兵的精气神上来看,当得起“威武雄壮”这四个字。
检阅完了士兵,萧天原想请大帅和杨度休息,不想袁世凯今日兴致甚高:“不累,不累,带我看看你办的新式工厂去!”
萧天也客气,先带袁世凯去了中美合作公司,美方总经理托米听说中国赫赫有名的袁世凯来了,急忙带着手下各部门负责人在公司外列队欢迎。
这些负责人中美人员交杂,左面的一排都是中方成员,领头的一个年纪不大,袁世凯点了下:“这是谁啊?”
“回大帅,这是我任命的中方总经理,安阳同知陈昱!”
“恩,好,好,年轻有为。”袁世凯勉励了几句:“给我说说工厂办得怎么样了?”
陈昱也不畏惧:“大帅,公司目前运转流畅,第一批矿石已经开挖出来,目前正在加工。如果一切顺利,本月即可进行销售……”
陈昱和托米一边陪着袁世凯的厂区内视察,一边向他介绍情况。袁世凯听的非常认真,遇到不太明白的事还会仔细询问。
中美合作矿业公司拥有中外员工七百一十二人,算得是一个大公司了。机器又是清一色从美国购买回来的机器,从规模和实力来看,在中国也是数得上的了。
袁世凯大是高兴,从矿业公司出来,又在萧天陪同之下马不停蹄到了安阳煤矿公司,视察了一圈,忽然问道:“那个萧志远呢?”
“大帅,萧志远前番去了上海,原想去拜访盛宣怀的公子盛天行,不巧没有遇到,回来后处理了枪炮工厂和银行方面事物,前日听说盛天行已经从美国归来,又急急忙忙去了上海……”
听到盛宣怀这个名字,袁世凯的眉头皱了皱。
当初自己主政之后,为了北洋利益,和盛宣怀不知经过了多少明争暗斗,最后盛宣怀终于败给自己,两人之间的怨恨也算是结下了。
当初,北方各省的路矿企业大都是李鸿章创办,盛宣怀是全权经纪人。李鸿章死后,盛宣怀想继续把持,而不愿拱手交给袁世凯。袁世凯和其几番争斗,终究全部接收过来,并且加以扩充。
1896年清政府设立铁路总公司起,盛宣怀一直担任督办大臣,他通过出卖利权,举借外债,大发横财。袁世凯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利益,况且铁路又被视为“新政之主脑”,自在必争之列。
1902年1月袁世凯被派为接收关内外铁路督办,8月又担任了督办津镇铁路大臣。经他荐举,1905年12月唐绍仪兼督办京汉、沪宁铁路大臣,使盛宣怀的铁路总公司无事可作,终在1906年2月被裁撤。
还有盛宣怀负责的轮船招商局和邮电局,也是在无数争斗之后,袁世凯终于把它们从盛宣怀的手里夺取到了自己手里。
因此萧天一说到要和盛宣怀的儿子合作,袁世凯心里当时就有一些不太乐意。
萧天知道大帅心思:“大帅,我们在银行方面所知甚少,而盛家却精通此道。再加上盛家久在商界,交游广阔,财力雄厚,因此若能得到盛家鼎力相助,必然事半功倍。萧天清楚盛宣怀为人,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自然会谨慎小心的,决不会出卖了咱北洋利益。”
“恩,你能明白这点就好。”袁世凯点了点头,颇是欣赏:“存毅,成熟些了,这样很好,要懂得用人,会用人,这点上,我反而倒有些退步了……”
转了这么半天,有些累了,萧天请大帅和杨度休息了会,几人用了些点心,杨度慢吞吞地问道:
“存毅,大帅被那些满人赶出了京城,你认为未来局势如何那?”
萧天心里透亮,这是通过杨度的嘴在那考验自己。
自己大败日本军队,给大帅长了脸,勇闯京城,营救大帅,算是大帅救命恩人,可这些加在一起,在袁世凯和杨度眼里,顶多算个勇将,还是不堪重用。杨度这么一问,许就关系到未来许多事情。
萧天张口说道:“我以为朝廷离开大帅,决然会乱成一团!”
“哦?为什么那?”袁世凯淡淡问道。
萧天整理了下思路:“大帅,眼下这个局势,是非新政不能挽回的了。咱们弄新政,搞了大概也将近十个年头了,看上去好像也有了点新气象,有了点振作的意思。但是,新政是个大工程,是大工程就得花钱,朝廷哪里还有什么收入来源呢?应付洋人的赔款,这就要了朝中那帮老爷们的老命了,怎么办呢?只能还是从老百姓头上刮!
中国的老百姓很老实,很善良,你不刮得太过分,他们是不会反抗的,可是一旦朝廷榨得太过了,老百姓也只能铤而走险,跟官家干上了。
大帅在的时候,对这些事情应对自如,游刃有余,该需要银子的地方,一两也不会少,不该用银子的地方,一两也不会加。可是载沣可就没有这个本事了。所以萧天以为,载沣摄政之后,除了大肆盘刮百姓,再无别的办法弄到银子。如此一来,必然会弄的全国各地民变蜂起。
在海外和咱们的南部,孙文那帮革命党,根本不理会朝廷什么改革的姿态。孙文那帮人,都是些崇拜暴力革命的人。不是煽动新军造反,就是搞暗杀、爆炸之类的恐怖袭击。
大多数造反虽然失败了,但着实也让朝廷,头疼得要命!大帅在的时候,咱有北洋,北洋也就听大帅一个人的,和大帅不在了,难道载沣能够调动得了咱们北洋?”
见袁世凯和杨度听的仔细,萧天也变得轻松了不少:“孙文是个愈挫愈勇的人,失败并不能阻止他继续暴力革命的步伐。属下以为,一旦孙文知道大帅被罢免了,最强劲的敌人北洋威胁暂时消除,那么孙文和他的那些革命党人,必然会进行更大的,更激进的暴动!
在属下看来,缺少了北洋支持的载沣,绝对无法应付这些革命党!
¡¡¡¡Èç´Ë¶àµÄÒòËØ¼ÓÆðÀ´£¬³¯Í¢Àë²»¿ª´ó˧£¬ÉõÖÁÔØããÒ²Àë²»¿ª´ó˧£¬ÔØãã±Æ×ß´ó˧£¬ÊÇËû×öµÄÒ»¼þ×îÓÞ´ÀµÄÊÂÇ飬ÔçÍíÓÐÒ»Ìì£¬ÔØãã»á»ÒÁïÁïµÄÇ××ÔÇë´ó˧³öɽµÄ£¡¡±
袁世凯面上露出微笑,原是想考验一下萧天,不想萧天却能说出如此道理,句句都是自己心里所想的:
“那么,你看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那?”
“大帅。”萧天面上也露出了微笑:“属下帮大帅做了一根鱼竿,大帅必然喜欢。”
袁世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听莺垂钓,泛舟碧波,扶杖漫步,下下棋,唠唠嗑;同文人墨客吟吟诗,谈谈风月,喝点小酒,真乃人生一大快事也!”
萧天稍稍欠了下身:“大帅,您在洹上村的园子我都帮你打扫好了,并且调了一个步队营前去护卫大帅安全,只要大帅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过去。”
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只觉得萧天简直就好像能猜到自己心思一般,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用说出来,萧天早就帮你办妥当了。
洹上村原有天津的一个何姓富商的一座豪华园子,占地二百多亩。当初袁世凯觉得这是个好地方,这个别墅规模大,环境又很静谧。如此佳处,简直就是首选养生居所。
于是,袁世凯就出高价从何家人手里把这个豪华园子买了下来。得到这个美宅之后,又大兴土木,重新装修。还在宅子外面砌上了高大的院墙,院墙周围筑起了几个炮楼。
眼下在那“隐居”,静候局势变化,外面又有萧天卫护自己安全,当真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第147章 垂钓
碧波荡漾,一叶小舟泛在河的中心。
萧天戴着一顶斗笠,船头放着一张小凳子,萧天就坐在船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河里的浮标。
浮标动了一下,萧天屏住了呼吸,等到浮标朝下一沉,萧天赶紧收杆,一条大鱼被拉了上来。
萧天看起来大是得意,把鱼取下,放进了边上的水桶里,鱼钩上换上新的鱼饵,又朝水中扔了过去。
“协统,协统。”
那里又是一条船飞快地划了过来,萧天身子动都没有动下,眼睛依旧直愣愣地盯着河面,仿佛现在手里的这杆鱼竿比什么都要重要。
那条船靠近,蒋杰和萧志远跨到了萧天的船上,船身晃动了下,萧天赶紧“嘘”了一声。
“我的协统大人,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在这钓鱼?”蒋杰哭笑不得。
“坐,坐。”萧天不回头,反手指了指船上:“我和大帅打赌,大家一起出来钓鱼,大帅在洹上村,我在这里,谁钓到的鱼多,谁就算赢了。整整赌十两银子啊……”
蒋杰和萧志远面面相觑,这一个袁大帅,加一个萧“小帅”,倒还真是不错,外面乱成了一团,这两人倒有心思打赌钓鱼。
袁世凯似乎真的要就此隐居了,闭门不出,整天就在洹上村钓钓鱼,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什么事情都不闻不问,什么事情都交给了萧天处理。
萧天更好,打从袁世凯到了安阳之后,整个人都变了,以往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一天没见他能消停多少时候,可从袁大帅到了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懒散起来。
也不知道协统什么时候爱上了钓鱼,每天再忙都要抽出最少一个时辰垂钓。这段时间要想找协统大人,您到河中心去找吧。
蒋杰在那等了一会,还是忍不住说道:“协统,京城那来的消息,大批朝廷要员,各地士绅名流,纷纷上书朝廷,为大帅鸣冤,但摄政王载沣一概不理,相反还大加训斥。北洋诸镇将领一时找不到大帅,电报全都拍到了咱们这里,你也不在,这电报怎么办?”
“电报也没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为大帅叫屈,表示誓死站在大帅一方而已,你们整理一下,抽个空我给大帅送去。”萧天身子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