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国魂》-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了,说正事吧。”袁世凯迅速把话题拉了回来:“芝泉,此次秋操事关重大,准备的如何了那?”

        “回大帅,一切准备妥当。”段祺瑞欠了下身子:“昨日已经和湖北方面派来的联络官通过气了,只是还少一个秋操审判员。”

        萧天听在耳朵里,想在心里,这个少的秋操审判员不用说了,很快就有答案,那人就是被袁世凯一眼看中,年仅二十四岁的蔡锷了。

        袁世凯点了点头:“此次秋操,朝廷远比河间秋操更加看重,朝廷已经任命我和铁良担任检阅大臣,署军令司正使王士珍为演习总参议,军学司正使冯国璋为南军审判长,军学司副使良弼为北军审判长,徐世昌负责秋操参谋处。芝泉北军总统官,黎元洪南军总统官,大家务必都要打起精神,不堕了我北洋之威!”

        “卑职等谨奉大帅帅令!”

        袁世凯继续说道:“上次河间秋操,大家心里有数,其实练的不怎么样,但那没有关系,第一次做事,谁能够做到完美?可这次漳德秋操不一样喽。上次咱们自己和自己练,这次是咱们和湖北练,谁赢了,谁在朝廷眼里的分量就更加重,谁赢了,谁就是朝廷第一新军!

        张之洞练兵还是很有一套的,湖北新军聘请的也大多是日本教官,日本人已经放出话来,说日本教官一定比德国教官优秀,听说这次日本人还会亲自参谋,为湖北新军出谋划策,咱们北洋要是败了那在皇上和老佛爷心里是分量大减那!”

        “北洋新军,天下无敌!”

        那些北洋军官一齐大声说道。

        看着北洋军官意气风发的样子,萧天心里颇有几分感慨。

        袁世凯、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锟……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这些未来的总统、总理!还有冯玉祥等等等,很快都将汇聚于漳德秋操。

        自己能够亲眼见证这一段历史,也算不枉此生了。

        可是自己在北洋中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未来风云动荡的中国大地又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一个在未来军阀割据时代,听命于各路层出不穷的“总统”、“大帅”的旅长、师长?还是同样当一个割据地方的军阀?

        萧天不知道,也无法回答自己。

        可是不管怎么样,自己已经来过、走过、见过了,起码在这段历史上,也一定会书写下自己的名字:

        萧天,1905年加入北洋,1906年参加漳德秋操……

        后面呢?在历史上,自己还会留下一些什么事迹?

      第40章 头狼

        在那说了一会秋操的事,袁世凯单独留下段祺瑞、张还芝、曹锟三人,其他军官一一走出。萧天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袁世凯在背后说了一声:

        “萧天,遇事沉着,不急不慌,方能成就大事!”

        “萧天谨遵大帅教诲!”萧天大声回答,大步走了出去。

        段祺瑞看着萧天背影笑道:“大帅,你对萧天那可是器重得很那。”

        袁世凯也笑了一下:“我如此看重萧天,一是因为他的予才的后人,虎父无犬子,第二个原因,恐怕你们都不知道了。”

        在那沉默了一下:“你们都以为萧天一口气杀了两个东洋人,凭的是一勇之力,其实你们错了,都错了。在和腾野陆川对决的时候,情况如此危急,生死只在一线之间,根本容不得人有分毫考虑,可是萧天却做到了,他成了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在那样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如此冷静头脑的人,他的心,他的肝胆都是铁打成的那!

        你们都看不起辎重营,是不?我为什么那么看重?不是鼓励萧天,而是真的看重。你们大家伙都想一下,萧天要被砍脑袋了,他的那些兄弟居然都想着和他一起死,这样的勇气,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将来上了战场,最重要的是什么?敢死!谁敢死了,谁就占了上风!

        有人说萧天和他予才一样,是狼。我看这话也对也不对,萧天的确是狼,可他是条头狼,什么是头狼?狼群中领头的那个!而他的那些兄弟就是一群狼!一只狼不可怕,一群狼也不可怕,可是有了头狼的狼群,就是最凶猛的狮子老虎也不是他们的对手那!”

        段祺瑞三人沉默在了那里,起初以为大帅如此看重萧天,不过是因为其父的缘故,谁想到大帅心里居然还想着如此多的事情。

        头狼?

        不错,看萧天现在这样子的确有些头狼的味道。

        袁世凯忽然一笑:“我看,用不了几年,我北洋三杰龙、虎、狗里,又要多了一只狼了……”

        ……

        “萧兄弟!”

        顺着这声声音看去,萧天笑着迎了上去:“蔡兄!刚才还在说起湖北方面派来的联络官,我猜着别是你吧,不想心想事成了!”

        蔡锷笑了几声:“这次秋操动静大,我本来管着新军训练,谁想到上峰给我派了这么个差使,想着萧老弟你也参加了此次秋操,我这可一门心思在琢磨着能不能再遇到你呢。”

        忽然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说道:“那次救了杨天云,我脚底抹油跑了回去,保定官府后来没有来找你的麻烦吧?”

        “那关我什么事?”萧天一本正经地说道:“那是本人做的事情,和我一点关系也都没有。”

        两人相视而笑,蔡锷说道:“我充当联络官到达之后,观看北洋训练果然与我湖北大有不同。湖北是学科(理论)重于术科(应用),北洋却是术科重于学科,两者孰优,我看也只有等到秋操结束之后才知道了。”

        “论学问,可是你湖北新军比北洋要高得多了,听说湖北招募新军的时候,要求招纳‘实能识字写字,并能略通文理之人’,张之洞大人湖北练兵第一条就是要求‘入营之兵必须有一半识字’,这一点北洋可就不如你湖北了。”

        两人在那讨论了会,蔡锷说道:“此次秋操,我湖北方面专门聘请了一个日本教习团做为参谋,领头的日本人叫山木太正,是个上尉,专门负责为湖北出谋划策,日本人这次可是下决心要打败你们由德国军官充当主要教官的北洋了。”

        萧天冷笑了下,也没有说什么。

        正在这时,袁世凯在段祺瑞几人的陪同下走了出来,见到萧天正和一个年轻军官说话,朝前走了过去:“萧天那,说什么说的那么热闹呢?”

        萧天一个立正:“回大帅话,萧天正和湖北联络官蔡锷讨论秋操事宜!”

        “湖北联络官?”

        段祺瑞赶紧在袁世凯耳边低语了几句,袁世凯打量了蔡锷一番,这个年轻英武的军官让袁世凯大生好感,忽然恍然大悟:

      ¡¡¡¡¡°°¡£¬ÎÒÖªµÀÁË¡£Á»Èι«µÄµÜ×Ó²ÌôÞÒú£¬×Ô¼º¸ÄÁ˸öÃû×Ö²ÌïÉ£¬ÁôѧÈÕ±¾¹éÀ´µÄ£¬ºÃ£¬ºÃ£¬ÄêÇáÓÐΪ£¬ÄêÇáÓÐΪ£¡¡±

        蔡锷朝袁世凯敬了个礼,心里却大不以为然,许是因为老师梁启超的缘故,蔡锷心里对虽然并不厌恶,可也没有多少好感。

        袁世凯却越看越是喜欢,忽然回头对段祺瑞说道:“芝泉那,你不是说秋操还少一个审判员?我看这个蔡锷就很合适!”

        段祺瑞听的怔在那里,让一个二十来岁的低级军官充当秋操审判员?

        萧天心里却笑了一下,这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袁世凯终究还是按照历史进展,任命蔡锷当了秋操审判员。

        这一道任命,也算是袁世凯慧眼识人,当真平地一声雷了,不知要引起多少非议,可也正是借着此,蔡锷之名从此之后名满天下。

        不管历史上对袁世凯有什么评价,可袁世凯这份识人功夫放眼当今天下却再没有一个人能够及得上的。

        蔡锷也是愣了一下,哪里会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到赫赫威名的练兵大臣袁世凯,对方竟然会委以自己如此重任?

      ¡¡¡¡¡°²ÌïÉ£¬²ÌïÉл¹ý´óÈË£¡¡±

        “好,好。”袁世凯赞不绝口,指着萧天和蔡锷说道:“我袁世凯手下有个萧天,张之洞手下有个蔡锷,都是当世俊杰,当世俊杰那!芝泉,要是我看的不错,这两个年轻人,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代名将那!”

      ¡¡¡¡ÏôÌìÐÄÀïÓÐЩ»Ì¿Ö£¬²ÌïÉÊÇÒ»¶¨»á³ÉΪһ´úÃû½«µÄ£¬¿ÉÊÇÄÃ×Ô¼ººÍ²ÌïÉÏàÌá²¢ÂÛ¾ÍÓÐһЩÉúÊܲ»ÆðÁË¡£

        萧天哪里想到蔡锷心里也是一般想法,萧天手刃日本陆军拼刺之王,名满天下,自己虽然从日本归来,有“中国史官三杰”之称,可是说穿了在国内还没有几个人认识自己。

        现在袁世凯把自己和萧天并论,也是抬举自己了。

      第41章 大幕拉开

        1906年10月21日。

        由北洋新军第三镇统治段祺瑞任总统官之北军,由湖北新军第八镇统治张彪任总统官之南军的秋操大典,拉开大幕。

        北军驻安阳城南,南军驻汤阴城北,全副武装,计有马、步、炮、工、辎重各兵种人员三万三千余人。

        在这三万人的庞大队伍里,像段祺瑞、黎元洪这样的高级官员早已成名,反倒让观摩嘉宾习以为常,而南北两军各有两个年轻人特别引人注目。

        曾经让北洋新军名扬天下的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莫里逊在自己的报道中如此写道:

        “短短一年不到时间,中国的第二次军事演习开始了,或许这的演习更带一些火药味,因为这是由中国最精锐的两支军队之间的比试……

        演习前,中国的实权派人物,练兵大臣袁世凯出人意料的让一个二十四岁的,之前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湖北军队中的一名低级军官蔡锷,充当了演习的裁判。袁先生总是以能识人而著称,也许这次也能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吧……

        在北军方面,一颗将星正在冉冉升起,这个人就是深得袁先生以及北洋的高级将领段祺瑞喜爱的萧天。这个十八岁的中国军官尽管年轻,但却有着一段非常传奇的经过,我会用专门的文章来叙述这个年轻人的故事……

        由于萧天的原因,负责演习后勤保障的辎重营,反倒成为了焦点所在。对于萧天和他所指挥的辎重营,中国人的心态是爱恨交织。

        萧天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但他所指挥的那些士兵,更加严格意义上来说,和北洋格格不入,甚至都不能算做士兵。中国人现在抱着这样一个奇怪心态:希望看到萧天能够在这次演习中再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大放光彩,而另一方面,却又乐意看到辎重营的人出丑,好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如果萧天和他的兄弟们能够看到这篇报道,不知道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这篇报道的确已经反映出了辎重营在演习中扮演的角色,以袁世凯、段祺瑞为首的北洋高级官员,希望看到萧天有杰出表现,可是其他人就更乐意看到辎重营出洋相,好杀一杀北洋的威风了……

        “张大人。”

        “袁大人,铁大人。”

        “王大人。”

        “冯大人。”

        招呼声此起彼伏,袁世凯、铁良、张之洞、王士珍、冯国璋、良弼、徐世昌这些个朝廷重臣,一个一个出现在了观礼台上。

        张之洞和袁世凯这一南一北两个新军领袖互相请着坐了下来,张之洞笑着说道:“袁大人,北洋精锐,那是天下闻名的,就连洋人也闻北洋之名,此次秋操还请袁大人千万手下留情那,别让我们湖北输的太难看了。”

        “哪里,哪里,张大人这是太谦虚了。”袁世凯赶紧恭恭敬敬地说道:“北洋不过是借着莫里逊的一枝笔而已,徒有虚名,徒有虚名。湖北新军那是张大人一手练出来的,旁人都说,从湖北新军中随便挑个兵出来,那就能考上秀才,相比之下我手下的那些人可都是大老粗了。”

        这两人互相恭维了几句,张之洞话锋一转:“袁大人用人鬼神莫测,我手下的那个蔡锷,虽然曾经留学日本,可资历太浅,不想袁大人却以其为审判员,惶恐的很,惶恐的很。”

        “蔡锷虽然年轻,可我看来其人将来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此次提携一下,将来或可成为美谈。”袁世凯对任何官员说话的时候,神态语气总是那样谦逊恭敬。

        “多谢袁大人玉成。”张之洞说着忽然问道:“不知袁大人这次准备把那个萧天如何安置?论起单打独斗,我湖北只怕没有人是其对手。”

        袁世凯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边上铁良已经冷哼一声:“萧天?上次没有掉脑袋已经很幸运了,老佛爷前次还问到了此人。哼哼,徒有匹夫之勇,又能成何大事?我看其人连做个管带也都勉强得很了。”

        “铁大人教训的是。”袁世凯应了一声,也没有把铁良的话放在心上:“萧天此次秋操,不过是指挥辎重营做些后勤保障而已,不会有什么出色表现,恐怕要让张大人失望了。”

        “我看未必。”

        顺着说话声音看去,正是即将再度出任驻美国、墨西哥国、秘鲁国、古巴国的公使伍廷芳。伍廷芳冷笑几声:

        “我大清好容易出了萧天这么个血性男儿,二十不到年纪天下知名,正该好好培养,袁大人却只使其做个辎重营管带,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伍大人教训的是,伍大人教训的是。”袁世凯连连应着,也不反驳。

        伍廷芳性子耿直,可对自己心里所想知之甚少,袁世凯也不辩解,任凭伍廷芳冷嘲热讽。袁世凯涵养极好,又善隐藏自己,对于这些朝廷大臣,那是半点也都不会得罪的。

        忽然看到后面次观礼席上一对男女青年,袁世凯急忙把话题岔开:“伍大人,这两位就是贵公子伍朝枢和贵千金伍芸吧?”

        见伍廷芳点了点头,袁世凯大是赞叹:“不想已经如此大了,朝枢贤侄身兼朝廷重任,却还从广东赶着回来观看秋操,那是实在给世凯面子了。伍芸侄女更是出落的和一朵花似的,将来不知哪家少爷有福气把伍侄女娶过门那。”

        伍廷芳无言以对,这位朝廷堂堂重臣,居然对晚辈也是如此客气,这让自己还怎么讥讽袁世凯用人之道?

        “回诸位大人,南北两军完成准备!”

        此时,南军总统官段祺瑞,北军总统官张彪齐齐出现,大声说道。

        袁世凯和铁良、张之洞交换了下意见,袁世凯面色一正:“秋操开始!”

        1906年10月21日,随着袁世凯的这一道命令,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漳德秋操正式开始。

        这一年,萧天年仅十八岁,他的人生也随着漳德秋操的到来再度发生重大转变。

      第42章 枭雄

        1906年10月21日,漳德秋操拉开大幕。

        中国人有在金秋时节阅兵的习惯,名为“秋操”。一来,金秋能给军队后勤提供充足的粮秣;二来,战马到秋天长得膘肥体壮的,正是拉出来检阅和作战的时候。

        10月21日,南北两军进入演习区域,翌日正式对垒。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和北洋新军、湖北新军的德国、日本教官都来观摩。

        先由北军总统官段祺瑞背诵演习总方略和特别方略。段祺瑞声音洪朗,对章法熟练。之后轮到南军总统官张彪背诵。张彪业务不行,由背后的参谋长念一句,他在前面背一句,样子相当窘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8: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