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国魂》-第1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黎院长被他这么一抢白,正待反驳,底下的帝制派人士们却使劲拍起掌来,震响全院,窘得那黎院长也只好默默退回原座,继续做他的黎菩萨。

        其实袁世凯的这个宣言书是话中有话,梁士诒等人搞的这些【创建和谐家园】把戏袁世凯心里透亮。因而此等【创建和谐家园】只能做个序幕,不能当成正戏。倘若非要搞拥戴,那正戏就应该是多数国民之公意,那就应该召集国民会议,以示名正言顺。

        搞【创建和谐家园】拥戴的方法有失妥当,但如果经过“国民会议”或“国民代表大会”之类机构加以公决,那本大总统是可以考虑加冕称帝滴。

        等到梁士诒等人摸透了袁总统的心思,那帝制运动又继续鼓喝前进了,参政院也很快制定出国民代表选举办法,袁总统也就半推半就,同意在10月20日开始国民选举,并将选举办法发各省操办。为加速帝制进程,国民代表直接在各省投票决定国体,无需来北京召开国民会议。

        按说之前也搞过几次选举了,各地应但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这次的选举办法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因为这些“国民代表”大都是已经指定,首先在京的军政人员便占了一大部分,这些人当然都是拥袁的,不过这次是按照他们的籍贯分回各省去投票。

        至于那些给各省留出的名额,也是由各省将军、巡按使来决定,方法便是每个县官推选一个选举人前往本身指定的场所报道,而在投票前,办事人员都会先招待选举人,试探下他们对帝制的态度,如果碰到支支吾吾、不明确表态或者干脆就反对的,随后便有密令给原县官,指斥他办事不力,并限令重新推举选举人。

        在如此方法下,终于在全国范围内选出1993名国民代表。

      ¡¡¡¡ÔÚåàÑ¡¹úÃñ´ú±íµÄʱºò£¬Ò»¼þÓÐȤµÄÊÂÇéÈ´·¢ÉúÁË¡£

        袁世凯竟然让护国军政府选派一名代表,代表军政府前往北京投票!

        这让人哭笑不得,军政府早就已经宣布独立,这次称帝把戏根本就是持坚决反对立场,又用派什么代表?

        但在袁世凯的信里,说的情真意切,一会怀念当日在安阳时候,自己和萧天如何垂钓河上,一会又是说自己当年和萧天父亲如何肝胆相照……

        “大帅这是要演戏啊。”前来送信的段祺瑞讥讽地笑了一下:

        “这全国选举,少了谁都不能少了你萧存毅!你是民族英雄,在全国民众心里声望无双。军政府虽然独立,但其实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有数。你萧存毅手握三省之地,如果不派代表去,大帅称帝则名不正言不顺那,这中华版图上可不能少了河南、山东、江苏那……”

        “大帅这是明知前面是个火坑,偏偏还要往里跳啊!”萧天长长叹息一声:“段长官,你们为什么不再劝说大帅?”

        段祺瑞苦笑一声:“老头子早就对我们不信任了,把我和华甫手里的权都拿回去了,你萧存毅现在还叫我一声段长官,可那些帝制派谁把我们放在眼里?

        袁克定上蹿下跳,视我、华甫、还有你萧天为眼中钉、肉中刺,杀了你我的心都有,有这么个太子,咱们还谈什么其它的?”

        “那些劝大帅称帝人的勾当你我一清二楚。目前国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现在又走回头路,对国民如何交代?那些所谓的民意,都是小人所捏造,为的是自己升官发财!”萧【创建和谐家园】容满面:

        段祺瑞却显得有些心灰意懒:

        “项城看来真是要做皇帝了,无可救药啊!想当年,我领衔诸位将领发拥护共和之通电,如今我要是拥项城为帝的话,我在国人眼中还算人吗?试问二十四史,还能找出我这样的人物吗?所以无论公与私,我都宁死也不参与帝制,我打算归隐山林,决不多发一言。”

        “段长官不可!”萧天大声说道:

        “你我都是大帅部下,大帅对我等有再造之恩,无论如何,请段长官与我一起再次通电,反对称帝!”

        段祺瑞死死看着萧天:

        “萧天,萧存毅,今日我段祺瑞便和你一起通电,反对称帝,就算老头子要砍下我的脑袋,也顾不得许多了!”

        萧天用力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蒋介石:

        “介石!”

        “到!”

        “既然大总统要我们选派代表,你去,代表我,代表军政府,去投票,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是,决不辜负大都督期望!”

        蒋介石大声应了下来。

        此去虽然危险,但却是毅帅对自己的信任,若是能够完成此次任务顺利归来,必然在毅帅心中地位再次大大增加。

        段祺瑞慨然说道:“介石此去,安全自然有我负责!我虽然受到排挤,但在军中还有一些部下,谁要是敢碰介石一根毫毛,我拿枪甭了他!”

        随后,由萧天和段祺瑞领衔,蔡锷、蒋百里、张孝淮、蒋杰……共二十八人,联名通电,反对帝制。

        但这一通电,却遭到了帝制派的强烈攻击,说萧天和段祺瑞等二十八将,违背民意,逆流而动,是要置国家前途于不顾。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无可挽回!

        10月,蒋介石到达北京,同月,护国军开始总动员。

        在称帝表决前,萧天最后发给袁世凯的电报中这些写道:

        “……职萧天受大帅恩宠良多,萧天今日,皆大总统所赐,然萧天死不敢赞成称帝!若大总统不称帝,不搞所谓民意表决,则萧天取消护国军政府,重归大总统领导。大总统三思!”

        这份电报发出后,北京方面没有任何回电。

        袁世凯称帝的决心已经无可动摇!

        萧天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次抉择终于到了,其实萧天早就已经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抉择。

        可是真的不忍心看到对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大帅,就这么轰然倒塌在“称帝”这一丑事之上!

        然而,历史有的时候真的不能随着自己心愿改变!

      第221章 称帝闹剧

        北京,1915年10月19日。

        “你就是蒋介石?”

        面对突然出现的客人,蒋介石点了点头。

        “我是袁克定。”

        这人一自我介绍,蒋介石很快反应过来,这位“大太子”是为了什么事情来的。

        袁克定坐了下来:“听说你是此次军政府全权投票代表?这个,萧天对此次投票有何态度?”

        蒋介石的声音温文而雅:

        “大公子,我们大都督的态度,早就已经表明了,反对帝制!”

        袁克定的面色一下沉了下来,随即笑容又堆到了脸上,从怀里拿出了一张银票:“这是花旗银行的二十万本票,你来北京花销不少,留在身上用吧。”

        “大公子,来的时候大都督已经给我了川资,请大公子收回,中正不敢收。”蒋介石淡淡说道。

        “既然这个不要,那我还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袁克定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结果,拿出一个盒子,放到了蒋介石面前。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把左【创建和谐家园】,一颗子弹。

        袁克定冷笑一声:“明日投票,我不希望看到有什么反对意见。军政府早晚是要取缔的,萧天一个人的力量,难道可以和全国抗衡吗?反对,那就是违背民意!反对,那就是犯上!这颗子弹,我先帮你留着!”

        蒋介石的声音却依旧从容镇定:

        “大总统一个人的力量,恐怕也对付不了全国。中正这次既然来到京城,就知道应当怎么做,大公子可以不允许我进去投票,也可以派人杀了我。但中正自己是一定会去的。”

        “你凭的什么,就依仗一个萧天吗?”袁克定再也忍耐不住,拍案而起。

        “中正的确靠的是毅帅,但中正背后,还有护国军,还有全国民众。”蒋介石显得如此淡定:

        “相信大公子这次来,大总统一定不知道。中正想劝大公子一句,如果大总统在,一定不会选择这么做的。大公子只有一颗子弹,但我护国军却有千千万万的子弹!”

        袁克定整个人都怔在了那里,哪里会想到面前这个眉清目秀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蒋介石心里却是冷笑不止,袁世凯英明一世,到头来非但做了要称帝这样的糊涂事,居然还生了这个一个愚蠢的儿子出来。

        袁克定根本不配当自己的对手,更加不用说站在自己身后的毅帅了……

        ……

        10月20日,国民选举正式召开!

        选票上早已印着“君主立宪”四个大字,代表们只需在下面空白处写上“同意”或者“反对”二字,然后签上自己的大名,便可投票了。

        在投票之前,每名代表都收到五百大洋的川资和公费,加上又是记名投票,谁要乱写保准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投票结果可想而知:

        1993张选票都清清楚楚、工工整整的写着“同意”二字。

        “护国军政府全权投票代表蒋中正到!”

        随着这声声音,一个年轻军官大步走了进来,所有人的眼光一齐落到了他的身上。

        蒋介石走到位置前,看了一眼选票,然后拿起笔,毫不迟疑的落笔:

        “反对,蒋中正!”

        在一片错愕的目光中,蒋介石正了一下自己的军帽,然后又大步离开了这里……

        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在自己的身后,是数十万整装待发的护国军将士!

        在自己的身后,是四万万民众!

        “下面,进行皇帝选举……”

        这个声音,干涩、无奈……

        在随后的皇帝选举中,程序也与国体投票完全一样,只不过选票上印着“选举袁世凯为【创建和谐家园】皇帝,以国家最上完全【创建和谐家园】之皇帝传之万世”的字样,也是写上“同意”或者“反对”,然后签名投票。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壮观的,全国1993名国民代表,赞成帝制并恭戴袁世凯为皇帝的票数一张不少,整整1993张,既没有一张废票,也没有一张反对派。

        喜剧既然开场,想收脚已经来不及了。

        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代行立【创建和谐家园】召集各参政开会,在审查了国民代表的投票情况后,参政院决定以全国总代表的名义上推戴书,拥立袁总统为【创建和谐家园】之皇帝。

        那秘书厅的秘书员早已是胸有成竹,不消十分钟便拟就了【创建和谐家园】百字的劝进书,一气呵成,通过也就不在话下。

        当天下午,当参政院将劝进书的大红喜报送到总统府时,袁总统尽管已是心花怒放,却还得要效仿下先贤的“三揖三让”,以示谦恭。

        在第一份劝进书被退回后,参政院也不气馁,随后又命秘书厅重新拟定一份拥戴书。令人吃惊的是,秘书厅的秘书员竟然在十五分钟内拟就一份2600字的新劝进书,倘若不是提前准备,定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才子。

        本来“三揖三让”应该是三道程序,但不知何故,袁总统竟然省去了中间第二道,在第二次拥戴书送来后的次日便急吼吼的加以接受,实在是让参政院的大人们觉得意犹未尽,第三份劝进书还没来得及写呢。

        至此,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帝制派终于是大功告成了。

        在承认帝制后,袁克定催促老头子赶紧举行登基大典,以免夜长梦多,但袁世凯认为登基仪式事关重大,应当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挑个良辰吉日,也好从容筹备,免得届时仓促行事,有失体面。随后,袁世凯便任命朱启钤为大典筹备处主任,并准备在1916年1月1日正式登基。

        在正式登基之前,袁世凯决定先举行了一次百官朝贺会,并让袁克定挑个好日子。袁克定急不可耐:“就明天,12月13日就是个好日子!”

        12月13日上午,袁世凯在中南海举行百官朝贺会。由于时间仓促,事前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前来朝贺的官员只包括在京的官员,地方大员们都没有参加。

        更滑稽的是,这次朝拜也没有统一服装,有的穿着长袍马褂,有的则身着西装礼服,武官更是戎装入贺,而有的闲职人员干脆穿着便服就来了。

        仪式由袁皇上的御干儿段芝贵主持,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皇上竟然命朝贺时行三鞠躬礼,他想象中的三叩九拜竟然无从施展。

        9点整,在四名武官的引导下,袁世凯身着大元帅戎装来到居仁堂,而不是大家所猜想的那身价值百万的龙衮服和皇冠。这一天,袁世凯甚至连帽子都没有戴,反衬得他那大脑袋油光锃亮,仿佛紫气东来,洪福齐天。

        尽管文武百官已经分成班次,但由于那御干儿段芝贵是个武人,也不懂得什么司仪的规矩,还没有等袁皇上就座,他自己抢先拜了下去,而旁人也因无人指挥,参拜时乱七八糟,有鞠躬的,有下拜的,也有喊“皇帝万岁”的,参差不齐,反弄得袁皇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踌躇半天,只是左手扶着御座龙椅,右手还手掌向上,频频向鞠躬叩拜者点头示意;遇到年长位高的,袁皇上还上前搀扶,以示谦逊。

        朝贺仪式结束后,袁皇上便让大家散去,各自回去上班,就连筵席都没有请大家吃一顿。

        不管怎么说,袁世凯虽然没有举行登基仪式,但也算皇帝即位了。

        新朝,自然得有点新气象,譬如觐见礼就由跪拜改成鞠躬,也算是一大进步。

        想当年,清朝为了这个问题和列强们死掐,弄到最后连圆明园也给人家烧了。另外,按照外臣有贺长雄的意见,宫中永远废除太监制度和宫女制度,改设女官,也算是与之前的王朝划清界限。

        在这“欢快”的日子里,也有不和谐音,譬如朝贺仪式上,前陆军总长、老部下段祺瑞和前副总统黎元洪就不曾前来,而这次封爵中,段祺瑞也是榜上无名。

        这其中原因,大约就是段祺瑞和萧天联名反对称帝所致。

        在称帝后,袁世凯决定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并派人将做好的亲王服给“黎亲王”送去,但这个前副总统却很有骨气,屡加拒绝,就是不肯接受,惹得前去送衣的步军统领江朝宗几乎要打上门去,但袁皇上却命暂且姑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1 21: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