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国策》-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管是谁,都没将中国国内的“廉政风暴”与间谍联系起来。

        美国国内也发生了两件大事。

        7月24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切萨皮克湾北部海域发现了死在私人游艇内的中央情报局前局长乔纳森,并且初步断定乔纳森死于他杀。因为丢失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贵重物品,所以联邦调查局认为游艇遭到抢劫,乔纳森在反抗的时候被劫匪杀害。

        两天后,纽约州联邦参议员迈尔斯在长岛的私家别墅里因突发心脏病逝世。

        也就在这一天,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1票对18票的结果,批准了总统贾培尔对韦斯利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提名。

        此时,一场反情报风暴刚刚刮起。

        按照帕墨尔提供的资料,军情局、外情局与国安局联合行动,在26日夜间出动上千名特工,与总参谋部派来的数百名特种兵配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端掉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印度联合调查局布设在共和国境内的十多个谍报网,共抓获与击毙了数百名谍报人员。

        2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印度联合调查局展开“反制”措施。

        在这场见不到硝烟的战争中,仓促应战的中央情报局与联合调查局输得更惨。用韦斯利的话来说:一夜之间,美国不但完全丧失了从中国获取情报的途径,损失更无法用金钱衡量。

        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夸大其词,因为按照潘云生的意思,军情局故意留下了几个CIA的情报网,准备今后以此向CIA提供虚假情报。但是美国的损失确实无法用金钱衡量,比如一名在军情局潜伏了三十多年、快要接触到“炎黄计划”的高级“鼹鼠”被铲除之后,在未来三十年之内,CIA的谍报人员将难以打入军情局高层。

        如同所有见不得光的事情一样,双方的情报战争并没有公布于众。

        纪佑国充分信任潘云生,他也不是情报人员。当时,纪佑国甚至不太关注中巴经贸合作,把相关的工作都丢给了总理庞兴龙。

        27日晚,潘云生送来了第一份报告。

        对最终结果,纪佑国比较满意。潘云生并没有让他失望,不管是在对付叛变的官员,还是铲除敌人的谍报网络时,潘云生选择的时机都很恰当。难能可贵的是,潘云生还利用了帕墨尔提供的几条重要渠道,故意泄露了一批叛逃人员的名单,让CIA替军情局处决掉了这些叛徒。

        与五年前的那次情报战如出一辙,潘云生为他的传奇经历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只是,这场情报战很快就会因为一次重大事件而黯然失色。

        7月31日,纪佑国先后召见了总参谋长彭茂邦、国务院总理庞兴龙等人,告知了即将推行的军事改革。

        纪佑国没有征求意见,只是提前告知,打下预防针。

      第七十一章 一大步

        8月的第一天,共和国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上午,纪佑国在建军节纪念大会上宣布:共和国将在未来两年之内裁军五十万、将常备兵力由二百二十万缩减到一百七十万,改组总参谋部与国防部,撤消第二炮兵,战术导弹部队与战略导弹部队分别并入陆军与空军,空军与海军的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充百分之二十五。

        下午,国防部长赵润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共和国军事改革蓝皮书》。

        全世界顿时哗然了。

        虽然早有人料到,纪佑国将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推行军事改革,但是没人想到,纪佑国的动作这么快、改革力度这么大。

        外界最为关注的还是改革内容,也就是《共和国军事改革蓝皮书》的内容。

        《蓝皮书》首先强调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性质与改革目的:共和国武装力量是捍卫共和国【创建和谐家园】与领土安全、完整的坚实基础,是保卫共和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外来侵略的主要力量;军事改革是为了让共和国武装力量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责,捍卫共和国【创建和谐家园】、保卫共和国领土、保护共和国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抵御外来侵略。

        与类似于“口号”的纲领相比,《蓝皮书》的实质内容更加值得关注。

        军事改革主要分成了三个方面:一是军队行政与军事指挥体制改革,二是军兵种调整,三是军职与军衔改革。

        军队行政与军事指挥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强化了国防部的职责,并且明确了国防部部长只能由文职官员(包括退役军人)担任。国防部的职权得到加强,由单一文职部门转变为共和国武装力量最高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军费预算、军备采购、职务调动、人事任免等事务。总参谋部的权限受到明确界定,由集管理与指挥于一身的综合部门转变为军事指挥部门,仅承担制订作战计划、安排演习演练、指挥作战等事务。完成改革后,国防部将成为仅次于财政部与外交部的国务院第三大部门,总参谋部则成为独立于国务院、直接向元首负责的纯军事部门。

        其次削弱了地方军区的权力。完成改革后,国防部掌握海陆空三军的行政管理权,总参谋部掌握海陆空三军的行动与调动权,地方军区转变为卫戍部队,不再拥有人事任免与军队调动的权力。

        可以说,这是此次军事改革的核心内容。

        不管是强化国防部的职权、明确总参谋部的权限、还是削弱地方军区的权力,目的只有一个:加强中央对军队、特别是主力作战部队的控制,让每一支军队都直接听命于共和国元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军队的编制做出调整。

        陆军总兵力将由现在的140万裁减到70万,作战部队由18个集团军、35个师、42个旅以及40多个炮兵、地对地导弹、防空炮兵师(旅)整编为6个集团军、12个师、55个旅以及56个支援师(旅)。兵力规模大幅度缩减的同时,陆军各作战部队的编制也做出了相应调整。6个集团军各编有2到4个师,4到8个旅与8到10个支援师(旅)。12个师中,4个坦克师的规模比之前扩大百分之三十,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重武器数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五;8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规模比之前扩大百分之二十五,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重武器数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55个旅全为快速反应旅,编有5到8个装甲营、步兵营、炮兵营或后勤保障营,总兵力在3500到5500人之间。56个支援师(旅)中,24个炮兵师(旅)的规模比之前扩大百分之二十,自行火炮、牵引式火炮、火箭炮等重武器数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12个地对地导弹师(旅)的规模比之前扩大百分之二十,战术弹道导弹、远程火箭炮、陆基巡航导弹等重武器的数量增加百分之二十;20个防空师(旅)的规模比之前扩大百分之二十,高射炮、防空导弹等重武器数量增加百分之二十五。

        完成改革后,原本偏重本土防御的共和国陆军将转变成一支攻守兼备、强调快速反应能力、重视支援火力、能够适应边境战争与冲突的地面劲旅。表面上共和国陆军总兵力削减了一半以上,实际上战斗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能适应未来的低强度地区战争与冲突。

        海军总兵力将由现在的28万增加到55万,三大舰队的编制基本保持不变,作战力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百分之五十,重点建造三支航母战斗群。

        这也是共和国海军改革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按照《蓝皮书》提到的规划,在未来五年之内,共和国海军将拥有第一支航母战斗群,以及第一支固定翼舰载机部队。到2025年,共和国海军将至少拥有三支航母战斗群,并且争取在2030年为三大舰队各配备两支航母战斗群。到此时,共和国海军将至少拥有六支航母战斗群!

        海军陆战队的改革也备受瞩目,原本的2个陆战师将扩编为4个陆战师与4个陆战旅,总兵力增加了近三倍。完成改革后,陆战队将成为共和国的“第二陆战力量”。

        与陆军相比,海军的改革之路更加漫长,也更加艰辛。

        这是海军的性质所决定的,即便共和国有足够的实力建造航母,打造航母战斗群,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打造出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不花上十五到二十年,共和国海军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海军。

        空军总兵力将由现在的40万增加到45万,作战部队由22个航空师、24个防空旅、18个独立雷达团整编为4个战略航空队、18个战术航空队、8个支援航空队、以及18个防空集群,作战力量由现有的3200余架作战飞机、800余架支援飞机、360套防空导弹系统、2100门高射炮、300余部防空雷达调整为1800余架作战飞机、1400余架支援飞机、300套防空导弹系统、1200门高射炮、以及240部防空雷达。

        完成改革后,原本偏重本土防空的共和国空军将转变成一支攻守兼备、强调对地(海)支援、重视精确打击能力、能够适应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初步完成军事网络化的空中劲旅。表面上空军的战机数量有所缩减,实际上战斗力并没有减弱。1800余架作战飞机中,第三代战机的数量达到了1400架,更为强大的支援机群赋予了共和国空军更加全面的作战能力。

        空军改革重点是整合各兵种,建立以军事网络化为基础的联合作战体系。

        相对而言,空军改革最复杂、最关键。作为现代化军队的中坚力量,空军改革直接关系到了共和国军事改革的成败,甚至关系到了共和国的安危。

        撤消第二炮兵,主要是为了缩减编制,裁减人员。

        随着三大军种进行体制改革,唯一的独立兵种被撤消,共和国军队的军职与军衔体制也将发生变化。可以说,这项改革对共和国军人的影响最为重大。

        军职与军衔改革主要分成了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军衔意识,明确军衔与军职的区别。军人的津贴、福利等待遇主要由军衔决定,军人的指挥权限则由军职决定。为此,共和国将取消大校军衔、新增准将军衔,设立三级七等士官与军士长、提高技术军人与职业军人的地位与待遇、鼓励技术军人与职业军人长期服役。

        二是大规模裁减中高级军官,提高基层军官与士官的比例。按照《蓝皮书》的规划,在未来两年之中,上将人数由33人削减到22人、中将人数由745人削减到340人、少将人数由3785人削减到1200人、新增准将2700人,削减大校4874人、上校人数由8563人削减到6500人、中校人数由15563人削减到9500人、少校人数由22659削减到12500人,上尉人数由28942人增加到35000人、中尉人数由55982人增加到65000人、少尉人数由78732人增加到85000人,新增军士长145人、各级军士达到388000人。完成改革之后,将领规模将削减6.6%、中层军官规模将削减44.81%,基层军官占到总兵力的10.88%、士官占总兵力的22.83%。

        军职与军衔改革主要是针对未来高科技战争对人才的高要求,通过扩大基层军官与士官的比重,提高军人待遇、增加志愿兵所占比重。

        所有没有被裁减掉的官兵都通过改革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按照外界的普遍猜测,纪佑国推行军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中央控制军队的能力、提高元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将共和国的义务兵役制转变为志愿兵役制、打造出一支精干强悍的武装力量。

        也有部分人认为,军事改革只是共和国诸多改革中的第一步。

        完成军事改革、牢牢控制住军队后,沉寂了八年的共和国元首将在最后两年的任期中继续推行其他改革,让共和国以崭新面貌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

        变革刚刚开始,未来仍然是未知数。

        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离辉煌的顶点仍然很遥远。只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中华民族才能洗刷百年耻辱,重登世界之巅、重铸华夏盛世。

      卷二 赤子回归

      第一章 联合国风云

        公元2015年10月24日,纽约曼哈顿,联合国总部。

        包括共和国元首纪佑国、美国总统贾培尔、俄罗斯总统内德梅夫、法国总统雷诺、英国首相哈里逊在内,总共192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者高级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

        上午,庆祝活动结束后,联合国秘书长公布了会费调整与2016-2019年分摊情况。

        单个会员国的会费占联合国经常性财政预算最高额度由22%降低到了20%。新的会费分摊情况为:美国20%、中国17%、日本12.9%、德国8.8%、英国6.5%、法国6.4%、意大利4.9%、加拿大2.7%、西班牙2.68%、墨西哥2.1%、巴西2.08%、俄罗斯1.92%。

        一组简单的数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联合国会费的标准由成员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决定。为了防止联合国在经费上过度依赖某个国家,每财年度的会费设了“封顶”价格,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每三年做一次调整。2000年的时候,单个会员国的会费占联合国经常性财政预算最高额度由25%降低到22%,这次又将最高额度降低到了20%。

        虽然美国仍然是联合国的最大“赞助”国,但是美国所占份额降低了一大截,表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为降低。因为联合国对美国的“依赖”有所降低,所以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也有所削弱。

        最受关注的还是中国所占份额的变化。

        2010年时中国交纳的会费仅为2.667%,2013年时为5.37%,现在一下提高到了17%。除了表明中国经济在这几年内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之外,还表明中国乐意承担与履行大国责任。

        如果仅仅只是交纳一笔费用,恐怕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当“大头”。

        联合国秘书长刚刚公布了会费分摊情况,记者立即对中日两国的变化做了对比。

        日本的会费份额从2004年到2013年,分别为19.63%、19.46%、18.6%、18.2%,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现在陡然降低到12.9%。除了表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在下降、且这几年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之外,还表明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遇到了重大困难。

        十多年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用多位日本前任首相的话来说:作为第二大会费承担国,日本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现在,这个理由站不住脚了。

        中午,全球数十家电视台集中报道了联合国会费分摊情况,十多家电视台还邀请特约评论员,对联合国会费变化情况进行评论。

        焦点只有一个:中国是否在阻止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结论很明确:中国的会费份额提高了近两倍,就是为了阻止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总部外的记者并没离开,因为安理会正在闭门磋商增加两个常任理事国的事情。

        按照联合国的议程安排,先由安理会确定两个新增常任理事国,再由联合国大会进行表决。因为这不是选举,所以安理会只提名两个国家。虽然提名安理会新增常任理事国为“程序问题”,五个常任理事国没有否决权,但是常任理事国在“程序问题”还是“实质问题”上产生分歧时,就可以把该问题认定为“实质问题”,从而拥有否决权。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反对,日本就不可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闭门磋商从下午两点持续到六点。

        随即,安理会新闻发言人宣布将在半个小时后召开新闻发布会。早已聚集在联合国新闻发布中心的记者立即振奋起精神,做好现场直播的准备工作。各大电视台的后方演播室也马上调整节目了安排,为现场报道预留时间。

        六点二十分,消息灵通的CNN电视台发布了相关新闻,宣称安理会闭门磋商以失败告终,五个常任理事国没能就新增席位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程序问题”转变成“实质问题”,安理会将在近期进行第二轮闭门磋商。

        十分钟后,安理会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同样的消息。

        因为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新增常任理事国的义务、权力与特权上产生严重分歧,所以新增两个常任理事国的议题被暂时搁置,安理会将于近期就增加安理会理事国数量、修改安理会章程等问题进行讨论与磋商。

        虽然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门并没被堵死,但是几乎所有评论家都认为日本基本上丧失了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机会。

        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纪佑国与贾培尔进行了简短的磋商。

        与外界猜测的一样,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姜誉晨在安理会上投出了否决票,认为新增常任理事国为“实质问题”。随即,姜誉晨提出将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数量由十个增加到十四个,并且修改安理会章程的提议。

        面对底气十足的纪佑国,贾培尔也得退让三分。

        下午六点四十五分,纪佑国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刚刚走出联合国总部大厦,一大群记者隔着警戒线就铺天盖地的抛来提问:

        “元首阁下,能够解释一下中国的会费份额一下增长近两倍的原因吗?”

        “元首阁下,中国是否愿意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元首阁下,中国今后是否会在联合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各位……”黄国巍出来替纪佑国挡驾,“各位,我们随后会召开记者招待会,现在不回答任何问题。”

        面对十多个如狼似虎的保镖,记者仍然前仆后继、无所畏惧的涌了上来。

        一名身材娇弱,却胆大无比、爆发力惊人的美国女记者冲开了保镖筑成的警戒线,将麦克风递到了纪佑国面前。“元首阁下,是不是中国在安理会上投了否决票,阻止日本成为新的常任理事国?”

        纪佑国走了两步,突然停下了脚步。

        “元首,不用理会记者。”黄国巍立即拉住了元首的胳膊。纪佑国不是普通人,他的话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共和国。如果不小心说错了什么,就将成为别人的把柄。

        见到纪佑国有回答问题的意图,女记者使出吃奶的力气,再次靠了过来。“元首阁下,能够回答我开始的问题吗?”

        很有挑衅意图,也很别有用心。

        “你的问题根本用不着回答,我只想说,”纪佑国摆脱了黄国巍的手,神色严肃地说道,“如果一个国家连正视历史、承认错误、敢于道歉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成为举足轻重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