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总觉得,帕斯阿德上将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计划,他不喜欢过于冒险的计划。更不喜欢有人调动东部的兵力。”布拉马斯少将说道。
“陆军参谋部会同意的。我保证。”辛格坐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说道,似乎斗志十足地在等待一场恶斗。
===70 迷惑===
最新的侦察卫星照片很快就送到了位于中国西部的情报分析中心,林淮生现在负责一部分情报分析的工作,他将自己队综合情报的分析与判断上交后,一如以往的杳无音讯,也许高级军官根本没怎么看这些多的像雪片一样的分析报告。想到这些,还真是让他寒心。
已经快半个月了,林淮生的老师徐景哲少将仍然没有出现,不过林淮生接到了少将的一个电话。电话里少将只说了几句话,第一是让他务必戒骄戒躁,说的林淮生一愣一愣的,他想自己这辈子一直谨慎,何曾有过骄和躁这两个毛病?第二点,少将告诉他,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南下调研。不过,也没说去哪里调研。藏南?阿克塞钦?或者回巴基斯坦?不待他多问,电话便挂了。这个电话,比林淮生期待的最好的结果,与预测的最坏的结果都不一样,似乎说了一通简短的废话,但是起码内容大致上是积极的。
5月上旬,世人都猜到印巴之间在这个也月会有一场地面冲突。更有甚者,不少人甚至巴规模和地点都圈画了出来。如果把国际间观察家的大部分判断放在一张地图上看,可以发现,林林总总的观点具有极大的重合性。首先他们大都认为巴基斯坦会因为本次冲突失去一块10至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说几座高地或者一片山头所能控制的领土。其次,他们认为这个地区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的南部或者北部。分析家们的意见由此产生了一点儿分析。其一认为进攻地点,会在卡苏尔北部,设身处地的判断,印度在上次冲突中,在这一带得到一片新领土,但是也造成的一个突出部地区,如果印度在这一带动手,可以抹平控制线上的突出部,从军事看十分的合理。但是有人批评说,在拉合尔重兵对峙下,这种进攻将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另一种看法认为,印度显然会从北部锡亚琴冰川动手,以此彻底将整条冰川夺取,这里是整条克什米尔控制线的制高点,从长远看利益最大,而且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空军交火就在那一带。但是也有反对者则认为,那里太靠近中国,印度不会不考虑政治因素而在那一带乱来。
无论如何,最后两种观点最后得到了和解,大部分人最后倾向于判断,印度会在两三个方向同时进攻,通过评估,最后在某一个军事上更可行的区域进行重点的突破,然后,如同前几次冲突一样,适可而止的停下。
林淮生,每天都在看这些评论。他承认,如果帕斯阿德继续当陆军参谋长,所谓的进攻很可能就是这几个版本中的一个。当然,世界的各地,各种各样不着调的预测也在不断涌来,即使是不太懂军事的财经评论员,也敢于在电视上在判定,本次冲突导致的南亚以及印度洋周边的关系紧张,一定将在6月份得到缓解,届时,国际贵金属价格必然将有所回落,而原油价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真的会是如此吗?这个问题林淮生每天至少问自己二十遍。他很担心,自己的专业分析能力到头来不如一名期货分析师。不过有时候,所谓的分析就是一次赌博,和买大买小非常接近,尤其帕斯阿德上将至今仍然在生龙活虎地巡视各处战线和各级军官们交谈、合影,不象是一个快失业的老家伙。
让林淮生林外不解的是,最近几天新的情报(主要是卫星照片)显示出了高度的混乱性,印度军队在每一条战线上都进行了复杂的调动,包括在德瓦卡海军基地集结了海军陆战队。这是虚声恫吓,还是转移视线?印度的三个装甲师调动已经查明,都在向北,起码已经侦察到的师部位置,都在旁遮普北面。而整个中部地区的沙漠地带,印度陆军也加强了戒备,增加了一些二线的摩托化的部队和准军事人员,但是相对来说还算安静,没有进攻的迹象。
林淮生并不知道几天前,一名印度中将准确地预言了这些真真假假的调动将使得判读情报的参谋人员无所适从,现在,这些纷繁复杂的表象却是让林淮生的头越来越大。
“情况还真是复杂,不是吗?会有什么真正的意图。”丁参谋出现在一旁,请教道。
“没错,眼花缭乱的调动背后,一定有一个目的。”
“你还是认为,印度会在一个预想不到的方向进行地面进攻?”
“不是预想不到的地方,我认为,这个地方快出线了。几天以后,我就可以在地图上将这个地方指给你看。”
“哦?”
“这两天,印度对杰赫勒姆大坝新的轰炸行动一直在进行,据我所知,他们出动了遥远的巴雷利基地的精锐苏30进行掩护,这些飞机为此已经撤出了在锡亚琴冰川的出动,这很反常。另外有至少3个中队的米格27参加了轰炸。这些攻击,显然是大有战略意图的。表面上只是空军的战术攻击,但是真正等待大坝垮掉的一定是印度陆军。”
“但是到今天为止,大坝依然坚如磐石。”
“它已经千疮百孔了,巴基斯坦也已经渐渐放弃防卫了,很快就见分晓了。”
“你认为,这就是印度陆军从南部某个地方进攻的征兆?”
“哎,没错吧。”林淮生叹了口气说道。
“难道巴基斯坦参谋部会解读不出?我想他们更了解实际情况吧?”丁参谋十分小心地否定了一下林淮生,在他看来,林淮生虽然对这些区域十分了解,实际上,他偏激观点已经使其变成了孤家寡人。
“他们当然看得出印度的一部分用意,只是作出了完全错误的解读?”
“说说看。”
林淮生坐直了身子开始讲解他的看法:“从现在的情况看,巴基斯坦显然已经知道了印度空军破坏大坝的目的在于破坏巴基斯坦由南至北的公路很明显,因为巴方的公路在这一段处于低洼地带,会被洪水延东西方向分割成很多段,所以他们也有所行动。”
“是啊,只是目前看来,他们在加速将南部的人马调动到北面。与你的分析正好相反。”
“你说的没错,很明显,他们现在担心的,正是公路被洪水截断后,会失去南北机动的能力,所以事先将卡拉奇方向的兵力调集过来。”林淮生说道。
“但是,他们这样判断好像也没错啊?以往的战争还不都是这样。所以争议地区都在北方。”
===71 反复攻击===
老丁挠了挠头,又看了看地图,踌躇了好一会儿,然后站起来在地图上指了指,他指的这个地点大约在边界后180公里的地方。
“木尔坦以南地区,要我说,这里可以一试,地形稍微平坦,当然了,要正面对碰第1装甲师。这个师有一个装甲团最新装备了我们的坦克,另一个团是哈立德ii。呵呵,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是啊,对于一个纵深不大的国家,如果形势变成这样,而第一装甲师又抵档不住的话,在想补救就变得很困难了。”林淮生说道。
“但是这一带多山,推进不便,而且大军在边境集结的话,我们也会提前几天知道。”
“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他们也许会从更南部动手,这样第一装甲师的机动,会受到萨特来杰河的阻挡。另外,我相信真正的大行动不会不考虑卫星的因素。总有一些办法,对手会有一些让你对他们的集结视而不见的手段。”
“视而不见?”
“对,一定有办法的,也许会故意让你看到让你放心的东西,比如一个不太明显的,实际上却是故意留下的破绽,嗯……比如火车上停着一列假的坦克或者高射炮,让人误以为,他们在故弄玄虚。这种事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真的会如此?”老丁还在摇头,他实在难以接受林淮生跳跃的思维和奇怪的结论。不过林淮生的思路他也很清楚,信息战争与以往的战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对抗,侦察手段必然导致出现反侦察手段。最后依据情报做出正确或者不正确决定的依据是人,而非其他因素。
“那你认为,战争会在什么时候开始?”
“这就看他们对水坝下手的进度了,另外么,还有印度高层的人事。”
“还是陆军参谋长的去留?”
“我想很快就会见分晓了,除非现任的那个老头子屈服于辛格,否则他很快就赶到头了。”
老丁笑着摇了摇头,林淮生的顽固实在让他记忆深刻。对这种人,他采取不争论的态度,必须等事实来说明问题,也许林淮生是对的,那也未可知。
对杰赫勒姆大坝的攻击进入到了第2个星期,印度空军已经出动了至少400架次的飞机进行轰击,总共有至少600吨的炸弹落在了大坝的正面和周围地区,大坝表面的几条巨大的裂缝已经开始渗水,但是大坝本身依然伫立在那里。事实上,无论巴基斯坦陆军还是空军都已经无力守卫这座大坝,除了诉诸国际社会,并无其他抵御良策。除了第一次偷袭狮子中队的行动,对袭击大坝的印度战斗机的截击行动没有进一步进展,自从第24老鹰中队接手空中防御以后,印度战斗机群又重新变得强势起来,很少能让巴基斯坦空军逮到机会。2天前,24中队的一架战斗机,还利用远程反辐射导弹,对巴基斯坦的预警机进行了1次攻击,迫使萨伯2000仓惶离开战区(占区司令,伊斯拉姆少将就在上面。)这些新的战术,使得印度空军得以巩固了这一地区的制空权。
戈亚中尉在前两次轰炸行动中,并没有如愿撞上驾驶101号雷电的那名巴基斯坦飞行员,不过他执行任务时,偶尔会在电台里听到罗尔上尉的声音,罗尔一直在电台里唠叨,必须时刻注意敌人战斗机从后方杀出来,可见仍然心有余悸。戈亚知道为了打垮这座水坝,印度空军已经精锐尽出,但是火力似乎仍嫌不够。为此空军参谋部修改了原计划。根据新的计划,掩护攻击机群的苏30战斗机,也将携带炸弹参与攻击;因为看起来,巴基斯坦空军似乎已经放弃守卫它了。但是在戈亚看起来,事情并不会如此的简单。也许,敌人正在研究24中队长途奔袭的路线,研究弱点,打算进行一次伏击也说不定。他想,要是自己处于对方指挥官的位置,一定会如此考虑的。
第5次攻击按照预定时间开始,如同戈亚担心的那样,行动计划不再有大的改动,起飞时间也已经固定在临晨十分,攻击航线也没什么变化,如此敌人的空军指挥人员,即使没有远程雷达,也可以猜到印度飞机会在大致什么时候,出现在目标附近。这说明空军参谋部的轻敌情绪正在蔓延,这对于空中的飞行员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检查氧气面罩压力接头。”一个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到了苏30的座舱内,提醒了正在走神的戈亚行动已经开始了。可以看到莫希特上士正站在前方,示意放下襟翼和前轮转向。然后上士要求检查方向舵面左右转动。一切检查完结之后,在一台压缩空气车的帮助下,2台发动机开始轰鸣起来。戈亚看到,吊儿郎当的卢加尼下士最后一个从飞机一侧跑开了。
“老鹰队长,请最后修正航向偏差。”
“明白。”
“滑跑距离可以长些,今天的起飞重量有一些大。”中队长提醒道。
“好的,我知道了。”
“跑道清空了,可以起飞。”
戈亚说完松开刹车,慢慢划向前方。剧烈的震动中,他突然有一个预感,今天的任务不会如同前两次那样,无功而返;那些偷袭狮子得手的家伙。蛰伏不出的够久了,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了。
苏30mki飞到空中绕行了一圈,等待其余5架飞机起飞,收起了起落架和襟翼,简单的检查了武器系统开关。中队长莫辛在电台里提醒他,攻击时不必冒险飞得太低。
空军参谋部让苏30减少2枚导弹,却增加常规航空炸弹的想法,实在是难以理喻。中队长听说,鉴于政府与俄罗斯在武器价格问题上的谈判正在进入新一轮扯皮,库存的精确制导武器正在火速消耗中,所以目前很多先进的战术飞机起飞时,都必须携带一部分的非制导的武器,倒也不是24中队一家得到了这种待遇。
===72 寂静的战线===
“修正航线255。进入下一个导航点。”戈亚念叨着。晴空中,6架飞机开始转弯。动作犹如不断重复的排练一般,这些天一直在使用同一条航线。如果敌人一直在暗中观察的话,这套战术已经完全没有突然性可言了。
“老鹰队长,好消息,战神中队的a50已经起飞了。马上你们就可以与她的数据链连接了……”
“我知道了。中队长,我只是在想,那些26中队的雷电战斗机现在在哪里?他们不至于几天都不露面吧?”
“别担心。他们从任何方向出现,我们都会提前知道。依我看,他们未必有胆量升空。”莫辛说道。在他眼里没有中距弹的飞机升空,纯属活得不烦烦了,视距内空战凶险无常,没有飞机能与导弹比转弯速率,所以应该尽量避开。
“中队长,其实我担心的不是他们出现,而是他们不出现,还有那些新近进入他们序列的苏27,就是那些中国的仿制品。真的很想会一会。”
莫辛愣了几秒,他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个年轻人在战争中已经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了,似乎变得更加成熟,但是也更加的好斗;后一个变化是莫辛中校始料未及的。大部分飞行员被敌机或者导弹追逐过一次以后,会有一个在心理上不适应的阶段,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是戈亚好像是个反常例子,他从没有表现出半点怯战的样子,反倒是更加地求战心切,并且屡战不败。也许他天生就是这块料也说不定。莫辛想着。
一个月内,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飞行员的记录,已经变得非常的优秀,在空中击落了3架敌机,同时还摧毁了锡亚琴冰川上的2部机动搜索雷达和一个地空导弹阵地。在其指挥下完成的战果就更多了,包括卫星证实的一些北彻底摧毁的前线机场跑道,还有一些无法确定的地面设施。几天前,他还开创了印度空军向预警机开火的先例,并且正在研究进一步的打击预警机的办法。
6架苏30mki分成2个3机队形,按照指定线路,在阿姆利则上空转弯向西南飞一段距离,这是为了迷惑敌人,同时也为了在境附近等待攻击部队加入的动作,苏30油料充足,所以总是等其他机群。
电子告警平台一直有效地监视着敌方的电子异动,不过并没有什么发现,敌人如前两次行动时的表现一样,即没有进行雷达跟踪,也没有战机靠近。上尉想,木尔坦的警界雷达怕是已经看到自己的这对苏30了,不过这些苏30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掩护其他低空的机群,震慑敌机,所以暴露无妨。
戈亚知道,最近巴基斯
坦的地面防空体系一直在偷偷加强,不过在拉贾斯坦邦或者旁遮普的边界附近,他们不敢贸然部署。他们也许会把这些装备藏在纵深的山区偷袭一下,就象上次偷袭狮子那样,但是如果故伎重演,一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编队进入塔尔沙漠地带后,戈亚可以看到下面的拉贾斯坦运河,几天来,他一直靠这条运河进行简单的导航。运河两侧大约各有几百米宽的防护树林,可以看到西侧树林的边缘,有一列卡车正在不停地往返。他想,如果步兵把军队部署在这里,也实在是太靠后了。可见,关于陆军会在中部突击的传闻并不可靠。
“老鹰队长,【创建和谐家园】堡机场有2架飞机起飞,可能是歼7p。不过正在向西飞。”
“明白。看起来,今天他们又不敢靠近了。”
难道,巴基斯坦没有什么战斗机敢起飞迎战了?上尉心里想,不过又一转念,觉得不可大意。自己必须时刻注意那些从夜里偷偷修复的前线机场起飞的轻型飞机,要不然,他们一下子就出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老鹰,蝎子中队4机正在你们下方。”
“我看到他们了。我会紧跟他们,然后跟在他们后面投弹。”
戈亚花了一点时间,终于看到了下面的“蝎子”这些鬼鬼祟祟的米格27全都喷涂成了暗黄色沙漠迷彩,要不是机体轻微晃动,造成座舱罩反射阳光,还真不容易发现。他们总是喜欢躲在老鹰中队的下面,贴着地面飞,投弹后立即转身逃走。总的来说,是些可怜的家伙自身的空战能力不会比米格21高多少。
此时下方的米格27座舱内,潘迪特上尉也正在抬头观看,上面整齐拍成2排的苏30mki。
“瞧瞧这些耀武扬威的大家伙,载弹量可真是惊人。但愿他们注意力集中些,不要让巴基斯坦的那些苏27溜过来。”上尉说道。他至今对那些和苏30mki长得很像,只是没有鸭翼的中国制战斗机心有余悸,他见过那架飞机是怎么追击飞行子弹中队小队长的座机的,用一个内行的眼光看,他觉得那架战斗机在爬升速度上可能要强过苏30mki。当然,远距离上,苏30也许更厉害,不过这都不关自己的事,蝎子中队现在的每次行动,都只在最外侧挂架,携带2枚装装样子的p60导弹,无论对方的什么飞机接近,蝎子都只有立即丢掉炸弹,转弯逃走的份。
“队长,如果敌人袭击,他们不会丢下我们不管吧?”一个声音在电台里问道。
“听着,如果敌人飞到附近,你可能分不清,他们谁是谁,所以最好不要指望别人,立即朝东转向。但愿老鹰的飞机在上面能够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潘迪特说道。他一点儿也不怕中队长在指挥所里听到他消极的话,因为这也是中队长自己的意思,目前为止,蝎子中队已经七零八落了,除了被击落损失的飞机,还有更多因为发动机寿命到期,或者缺乏零件趴窝的米格27;听说,如果作战飞机再减少几架,蝎子中队就很可能与另一个残破的米格27,或者美洲虎中队,合并成一个联合攻击大队。这是中队长马昆达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所以他一直告诫飞行员不要大意,既然那座水坝如此的结实,就必要为了提高那么一点点命中率而刻意降低高度和速度。如果面对敌人战斗机,更不要有非份的想法,就让那些更先进的护航战斗机去逞能好了。
===73 隐藏的威胁===
“队长,今天又是大阵仗吗?”
“没错,至少有2个苏30中队会和我们一起参与轰炸,你瞧,上面这些傲慢的家伙现在也得挂上普通航空炸弹。”抬头看到老鹰也挂在炸弹,让上尉稍微舒心了一点,“听着,准备穿越边界。检查各个系统,你们得留点儿神,多回头看几眼。你们知道,我们的飞机可不比那些时髦的新玩意儿,随时都不能大意。”潘迪特一边提醒别人,一边检查了武器保险和告警装置。他知道,米格27落后的电子告警装置盲区很大,如果敌人雷达从机身后下方(地空导弹的雷达常用的方向)照射自己,或者从侧后上方(战斗机火控雷达常用方向)扫描的话,这部老式的“塞琳娜”系统很可能不会有任何反应,这一点他也早已经领教过了,所以他得提醒弟兄们别着了道。
“瞧,我看到犀牛的苏30了,就在2点钟方向。”一名飞行员说道。
潘迪特低头看了看仪表上的时钟,现在并不是犀牛应该出现的时候,而且实际上,犀牛和狮子中队总是一个德行,很少接近或者穿越边界,上尉至今没见过任何一只犀牛,他们总是躲在比自己更远的地方进行掩护。
“2点钟?”上尉定睛仔细看了看。过了一会儿他也看到了空中几架浅色的轮廓。
“傻瓜,这是三叉戟的米格29b型。如果你认不出我们自己的飞机,我猜你多半也认不出敌人的飞机。从现在开始,不是每架双垂尾的飞机都是我们的,你们可不能重蹈我的覆辙,所以,把招子放亮一点儿。”
“明白。”
鉴于蝎子中队的飞机上缺乏数据链,同时各种传感器又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实际上这些飞机起飞后,经常处于两眼一摸黑的状态,潘迪特所言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开溜的说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我还有一件事要提醒你们,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必折返基地,那样在地方境内停留的时间太久了,你们可以就近在亚当布尔降落。就像我上次做的那样。”
“亚当布尔的这些米格29可靠吗?”
“我觉得比犀牛中队要好一些,三叉戟的飞行员可是与敌机正经打过几次硬仗的。”
“但愿,他们不至于丢下我们逃走。”
东南低空中,罗尔上尉正在指挥着一个5机编队向西飞行,亚当布尔离轰炸区域最近,他的机队几乎是笔直飞向那里,这种航线唯一的战术考虑就是航程。按照要求,这次攻击,罗尔的米格29也携带了近一吨的航空炸弹。在印度空军内部,对于这种战斗机空战能力的怀疑正在与日增加,由于远距离空对空能力上的技术限制,目前空军参谋部倾向于将这种制空战斗机当作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轰炸机使用。所有的三叉戟中队的飞行员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这使得航程有限的米格29b,在攻防以及航程,三个方面的折中当中选择了下下策,即限制了灵活性,也限制了航程。但是目前,空军上层认为苏30mki在空中足可以独挡一面,装备较落后的三叉戟中队必须转型开始对地面攻击。
“告诉我,你们的燃油情况。”罗尔上尉问道。三叉戟中队的飞机外部机体老化程度各不相同,内部设备的升级阶段液不尽一致的境地,甚至发动机都略有不同,在这样航程十分勉强的攻击任务中,上尉得经常过问一下,免得有那架飞机出现飞不回去的局面。
果然,有一架飞机的机腹下油箱已经快用完了,这个中队很少携带炸弹,也很少低空飞行,所以地面预计的航程有一些偏差也在所难免,如果在航线的远端遭遇敌机,还能剩下多少空战时间,实在存疑……“这叫什么事啊?”上尉心里想。让米格29用非制导炸弹进行轰炸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从往年轰炸训练的成绩看,整个编队在1500米进行无制导的水平轰炸,能有一颗炸弹能落在大坝上,就算是谢天谢地了。为了这样的攻击效果,竟然放弃挂载中距弹,简直是本末倒置。不过今天好歹也有一件让他高兴的事,他在电台里听到了戈亚的声音。虽然老鹰中队目前是整个旁遮普前线最受飞行员嫉妒的部队,不过能与戈亚并肩作战,上尉还是感到挺高兴的。
“三叉戟呼叫老鹰,我看到你们了。”
“罗尔上尉,很高兴听到你的声音。”戈亚回答道。
“老鹰,我们必须先行跨过边界进行攻击,我们的油料不多。你们必须掩护我们。”
“老鹰明白。我听说,你又遭遇了那个巴基斯坦王牌飞行员,我是指那个101。”戈亚把话题转到他感兴趣的方面。
“没错,我差点被他击落,不过我已经发现了这种飞机的弱点,你可以在垂直面进行加力爬升,足可以拖垮那架雷电。然后么,在斤斗的末端,就会有机会进行瞄准……不要与他进行水平盘旋的格斗,也不要用头盔米瞄准进行大离轴角射击,对别人也许有用,不过这个家伙很鬼,对他很难其作用。”
“就像我上次说的,很强的前线战斗机。”戈亚说道。他知道罗尔的说法都是对的,这与自己琢磨出的结论一致,自己第一次与这架雷电周旋时,这架动力远远逊色的飞机在水平面上的机动能力让他记忆犹新,从时俗300公里到800公里,这架飞机的转弯都很出色。他与罗尔的这些经验都是源于各自的挫折,好在当时,戈亚没有被击落,现在戈亚自信,自己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可以再较量一次了。
“嗯,确实如此。不过这些前线飞机有很大的弱点,最近他们已经很难从任何前线机场起飞了。”罗尔说道。其实这个弱点无非是相对于老鹰中队那样的重型战斗机部队的,对于航程有限的三叉戟中队而言,其也是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