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档一九七八》-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围观的人又是笑。

      “司马相如喜欢吃王八,他就是王八吗?错了,因为司马相如经常吃王八,所以他很聪明。早先他是梁孝王的文学侍从,后来梁孝王死了,他落魄回到川省老家。川省有一个大富翁叫卓王孙,卓王孙有一个女儿叫卓文君,长相美丽,又有才学。无意中就被司马相如得知了,卓文君漂亮有才情,关键她有一个有钱的老子啊。司马相如便动心了,通过他朋友的关系时常来到卓王孙家做客。那天卓王孙不在家,他有意弹了一首《凤求凰》,通过琴声告诉卓文君,小姑娘,俺们喜欢你啊。”

      围观的人又笑得不行。

      至于李广平早闪到了后面,儿子不要脸皮,自己还得要脸皮呢。

      “卓文君就被他勾上手了,卓王孙不同意,司马相如继续勾引,让这个小姑娘神魂颠倒,与他私奔。但这不行啊,俺看中的不仅是你,还有你家的钱。老丈人不给钱是不行的,司马相如就在卓王孙家门口开始了一个酒肆,让卓文君亲自卖酒。卓王孙被这个不要脸的女婿弄得无辄了,只好给他们许多钱,让他们购买田地屋宅,从此司马相如过上幸福的日子了,后来还做了汉朝的大官。”

      前世李默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后来又写网文,写网文必须要查看许多资料。

      也许没有精的知识面,但论博杂,整个柳叶圩数万人也不及李默,眼镜哪里能辨过他?

      这一辨就辨过来了。

      但李默还没有停下,继续说:“知道油条来历吗?秦桧与王氏害死了岳飞,临安城中人人痛恨,又不敢说,于是有人捏两个小人放在油锅里炸,渐渐流传开来,捏人太麻烦了,人变成了两根面条,成了现在的油条。难道吃油条的人都是奸臣吗?难道司马相如是王八吗,如果这样算是王八,我也想做啊。”

      刘兰芳的《说岳全传》还没有开始,不过民间开始有了一些说书人,说《三国演义》、《杨家将》、《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岳飞传》……等评书。

      司马相如没有多少人知道,不过岳飞、秦桧、王氏,那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大伙又是笑。

      眼镜被他一套一套的说法,弄得惭愧抱头而走。

      其实呢,他是认为吃甲鱼与益智没有关系,正义感刚刚的,这才站出来指责。

      李默就反感了,这是卖一块两毛钱一斤,不是卖十二块钱一斤,不是指责,而是较真,吹毛求疵!

      一块两毛钱贵吗?

      以后猪肉卖到十几块钱一斤,野生甲鱼则卖到一百多、两百多块钱一斤,问题是你花了两百多块钱未必能买到真正的野生甲鱼。

      无论从美味的角度,还是从营养的角度,野生甲鱼也不止是猪肉的一倍半。

      “真厉害。”有人赞道。

      他们不知道李默这些知识从哪里学来的,但这么小的年龄,懂得这么多,是小天才啊。

      不管有没有效果,几只甲鱼又抢完了。

      李默带着父亲在街上买了一个手电筒,任务转到父亲手上了,父亲只能晚上钓,晚上钓效果还要更好一点,但就需要照明的手电筒了。

      然后又买了一杆称,时常买卖,没有称是不行的。

      但李默又花了三毛六分钱买了一包大江香烟,将它拆开,扔了一支给菜市边上的早点铺老板,将称寄放在他家中。

      李广平有些不解。

      李默做了解释。

      现在是大集体,家中有事,偶尔旷工是没关系的,可是为了钓甲鱼,时常旷工,麻烦必找上门来了。

      白天出去做活,是不可能让你打瞌睡的,傍晚出去下钓子,然后在野外找一个地方睡上一觉,在野外能睡得好吗?所以睡眠成了难题,能多睡一会是一会。背着甲鱼回家拿称,多走了不少路不说,还耽搁了休息时间。或者向别人借称,借一次没有关系,借两次也没有关系,天天借,人家就会不高兴了。放在早点铺,钓完了甲鱼直接上菜市,从早点铺将称拿出来,卖完了,再重新放在早点铺,大不了偶尔给两支香烟,宝贵的时间就节省下来了。

      同理,李默又买了一瓶蚊子水。

      在野外睡觉,不提睡不好,一个蚊子就让人头痛。

      在家里涂上蚊子水是不行的,几个小时后就失效了,必须带上蚊子水。

      至于露水湿气重,对身体不好,先将饭吃饱吧!

      若是下雨怎么办?那就淋了。这一代人多是这么过来了,不是那一个。

      李广平只是教育方法很粗鲁,但不是不讲道理,或者说他认为儿子是自己生出来的,养大的,不屑与儿子讲道理,但儿子懂事,他也感到开心。

      到了下午,李默合上了笔记本。一下子回想这么多事,让他头昏脑胀。

      他站了起来,替父亲将猪肝穿在锈花针上,得替父亲节约时间。

      穿好了猪肝,他拿出裁好的大白纸,想了好一会儿,用圆珠笔在上面写上一行大字:《侏罗纪公园》。

      ------------

      第十一章 领导

      “钓了多少,卖了多少钱?”李母紧张地问。

      “七只,卖了十块七角钱,”李广平兴奋地答道。

      十块钱,即便对于各个生产队长来说,也是一个大钱。

      李默在心中说,收获一般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默不仅讲了钓甲鱼的种种窍门,这些窍门可以李广平前世反复才摸索出来的,有的还是李默后来写书查的资料,综合而成的。同时李默还用了一些胡说八道的理由,指出了各个出产甲鱼的区域,就差一点指出具体的沟塘位置了。

      十块七角,不过九斤甲鱼,李默记得前世父亲最多的一晚上曾钓到过二十多斤的甲鱼,那时钓的人已经多了。

      并且因为自己炒作,从起点处,就将甲鱼价格炒了上去。

      当然,这些李默不会说出来了。

      不过李广平也有许多没有说,他一大早背着甲鱼上菜市,许多人问他儿子呢。

      他只好回答,我儿子在家中读书,学业重要,不能让他荒废了。

      也是。

      于是又有人问他儿子读几年级,考试如何。

      李广平如实地回答。

      一个个更听傻了,然后艳羡地看着李广平。

      李广平心中也有些小自豪,但以他的性格,不喜欢夸奖儿子。李默前世整整一生,也没有记起来父亲夸奖过自己几回。李广平又从篮子里拿出一刀肥肉,这是后世的人反复嘲笑的地方,这时代肥肉比瘦肉卖得更贵。实际真的错了,换李默去买,也会买肥肉,因为大伙肚子里都严重缺少油水!

      看着这刀肉,小妹都差一点又要流口水。

      但李默分明看到父亲宿了一夜后,略有些风霜之色。

      吃得好,不如睡得好,虽然李默替父亲做了种种安排,当真在野外能睡好?一夜熬过来,精神肯定变得很差。

      “再苦三年吧,”李默心想。

      三年后,不是他这本书能卖掉,而是那时候更宽松的环境,以及李家可能拥有的财富,李默可以用其他方法,使一家人生活变得更好。

      但依然是苦得不能再苦的辛苦钱,希望还是在他这本书上。

      前世时书与电影他都看了好几遍。

      书只有两本:《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

      电影有四部,但从第三部开始,因为缺少原著的帮助,情节出现了许多漏洞。第四部电影票房高得吓人,可情节漏洞更大,远不及第一部与第二部。

      李默打算抄袭出这两本书,再根据电影情节,编出第三部。

      至于第四部,则不需要了。

      可有一个问题,前世时李默英语不大好。

      但问题不严重,李默智商远不及科大少年班那群天才了,不过也属于高智商的一群人。之所以英语差,不仅是在语言天赋上,也是那时候他学习兴趣下降之故。

      学外语也像学手艺一样,慢慢磨,就会熟能生巧了。况且不是考试,真遇到不懂的单词与语法,可以查词典。

      而且这是畅销书,非是世界名著,对文字要求比较宽松,只要能达到流畅就可以了,要求的是故事情节。比如《哈利·波特》,真论文笔恐怕就是中学生水平,但人家就是火啊。

      再如这两本书,他没有看到过英文著作,不过想来文字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吧,之所以畅销,一是故事情节,二是奇思妙想,三是科普知识。

      李默先打算将第一部的汉语版写出来,冬天央求着奶奶带着他到鸠城,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科普知识,再记录下来,毕竟他只是记了一个大概,不可能将原著完全记住的。

      然后再将汉语版完善,完善后一句一句翻译成英语,最后进行反复润色加工,这本畅销书就变成他的了……

      一家人还在兴奋中,一晚上挣了十块钱,那么一个月岂不是要挣三百块钱。即便不能天天出去,也能挣上两百块钱吧。有了两百块钱,就算被抓到街上批斗也值得了。

      哪里会?

      不会麻烦还是找上了门。

      时光一天天地过去,随着父亲这笔收入,李家情况渐渐好了,李广平还替李默买了一个书包。

      二十几天过去,村子里来了两个中年人。

      李默认识,一个是大队的吕书记,一个是大队的袁队长。

      两人来到李家,对李广平说:“广平,听说你这段时间在钓甲鱼?”

      李广平脸色立即变了,都吓得不敢回答。

      李默从屋中跑了出来,拦在父亲前面说:“两位伯伯,你们是大队领导吧?”

      不能说我认识你们哉。

      “我们是大队的书记、队长。”吕书记笑【创建和谐家园】地说。李默两次卖甲鱼在街上闹得大,以至周边都有些传闻,他们是领导干部,“不信邪”,传闻嘛,都会严重偏离事实的,不过李广平家这个儿子可能确实很聪明。

      “书记领导好,队长领导好,听我说一说,我读书还有点聪明,就在家里看看书,然后看到其他孩子上学了,我一个月前去南岗小学参加二年级考试,考得还不错。”

      “小默子,你胡闹什么!”李广平喝叱。

      “爸,听我说完。”李默反过来声音更大,这可不是开玩笑,事情说大,也确实能让父亲喝上一壶。但说得好,事情也会瞬间烟消云散。

      “书记领导,队长领导,这是我的成绩单,还有奖状。只要我以后继续认真读书,相信大学不成问题吧。”

      两个领导无话可说。

      一是年龄,二是自学,更关键的是李默父母亲不识字,所以李默是真正的自学。一旦上学后,成绩岂不是更好。但他们是有见识的,就是能持平,这个分数也高得怕人。

      难道那些传闻是真的?两人心中茫然地想。

      “两位领导,上了大学,我就能报答D,报答各位领导关怀了。可是你们看看我家的情况,连上学的钱都没有,爸也是没有办法,才钓甲鱼,给我挣一个学费钱,应当没错吧,国家也会准许吧。”

      这是讲道理。

      但话背后则有深意了。

      他们是领导,比普通百姓见识更远一点,多少也能察觉到政治风气的动向。

      现在也不可能像李广平夫妇所担心的那样兴批斗游街了,顶多说李平广违反大队规定,带着一班人马抄掉李广平的家,将李广平这段时间挣的钱罚没,还能怎的?能不让李默上学读书吗?

      但这个梁子就结下了。

      现在大学生可是很了不得的,他们能做得出初一,李默有出息后,能不能做出十五!

      ------------

      第十二章 盖房子

      文、革才过去没多久,两个领导真有些疑神疑鬼。

      这是时代的产物,就像李默动不动喊着D与领导,不会有人觉得肉麻,反而认为李默是早熟懂事。

      李默从家中将那包大江香烟拿出来,递了两支给两个领导,然后拿出火柴替他们点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8: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