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档一九七八》-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翻译,不管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我想请你替我办一件事,我爸去了美国后,你能否继续替他当翻译,当然,我会给报酬的,对了,别灌输一些中国不好的道理,否则我爸反感,他是一个恋家的人。”李默用英语对王翻译说道。

      “行。”

      “你与他嘀咕什么,为什么不说中国话?”李默母亲问。

      “我让他做我爸的翻译,他说OK,OK就是可以,行的意思。”

      李默说着,又将这两套书放进书包里,表舅与父亲差不多,见识有限,万一让领导看到,这本厚的书,弄不好就会做文章大肆宣传,况且后面还有定价,扉页上还有李默照片与相关的宣传资料。这两套书还会带回去,然后搁在箱子底下,也不算纪念吧,若是嫌烦,李默说不定能将它们烧掉。因为他潜意识里,也没有认为是自己创作的作品,虽然他为这几十万字花费了四年心血。

      表舅与表舅母吃完饭走了,李广平还在迟疑着。

      李默说了一句:“爸,这样吧,乔治是美国哪边出版社的责编,你问一问他,这套书能为我带来多少收益?”

      这得问的,不然只听着儿子忽悠了。

      李广平没有问乔治,而是问王翻译,他在心里说,这个美国中国人还是不错的,至少会说中国话,敢情他认为粤语不是中国话……李广平问:“王同志,这本书……”

      “爸,是套。”

      李默指的是一套三部,李广平也误会了,以为是一套两本,也没有多问,继续问:“套就套吧,王同志,你能不能问一下美国同志,这套书能挣多少钱?”

      这个懂的,也就是这套三部书总收益能达到多少。

      王翻译便问乔治,乔治在心中琢磨了一下,收益得分很多了,如纸质发行的收入,看来大火是谓必然,但火到什么地步,只是勉强的大火,李默纸质收益不过几十万美元,还要纳税呢,若是真正大火,可能会达到几百万美元。当然,他也不想象以后它的全球发行量能达到几亿册。

      另外几家好莱坞电影公司都心动了,这个版权也能卖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元。

      还有其他的收益呢。

      不是一部,而是三部,合起来会是多少呢,他在心中略盘算了一下说:“税后少则五百万美元,多则可能三千万美元,大约就是这样吧。”

      李广平身体一歪,连带着大板凳都倒了下去,他一【创建和谐家园】也坐在地上,李默母亲脸色发白,身体发抖,差一点被吓得心脏病发作。

      ------------

      第九十四章 一个女人

      若不是李默提前说了这件事,估计李广平夫妇能吓得去医院。

      李默说道:“爸,妈,至于吗?再说,这些钱是分成十几年二十几年,才到手的。不过,你们千万不要对其他人说。王先生,这件事你也不要对其他人说,淡化它的影响力,不仅关系到我的学习,毕竟我们国内仍很穷……”

      “李默,我懂,一路上我也看到了。”

      李默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带着父亲去派出所,这些证明都要开的,然后跟下午的车子到巢市。

      曹书记带着几个干部深一脚浅一脚赶过来了,他说道:“李默,我们中午时翻过报纸,说我国已经开始招商引资。”

      这是一个新概念,如果李默不提,他们就是看到了也不会关注。

      “曹书记,国家为了稳定,得一步步放开,现在招商引资是特区,一些沿海的开发区,暂时与内陆并无关系。”

      李默是搪塞了。

      这关系到一个沉重的话题,那便是往后去的三十几年五个重大失误。

      第一个失误便是引资的对象,外资的进入确实产生诸多弊病,特别垄断了一些致命性的产业,但确实也有许多有利的一面,看到人家先进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大量就业,也带来了现在国内最紧缺的外汇与技术……技术。

      后来一些偏激的人往往会怦击这断时间的外购,花了大量的钱,没有买回来真正的技术,往往买什么,什么就发展不起来,不买什么,什么产业与技术反而发展起来了。

      这说法不对的。

      更有人说前几十年国家已经建设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呵呵,好完善的工业体系。

      准确地说,前几十年两大功劳,一是抗美援朝,狠狠地震慑了西方,以至美帝一直不敢对中国真正动手。二是两弹一星,使国家有了与苏美叫板的资本。工业体系,那简直是一个笑话。

      眼下工业落后到无法想象的地步,确实,被美国人与RB人忽悠了不少,也不能完全怪人家,自己就像一个大傻一样,送上门让人家忽悠,为什么不忽悠?这是必然付出的代价。

      外购过程中,忽悠有的,但许多技术确实在中国改革之初发挥了作用。

      另外是美国与RB人的心态,他们不可能对中国有好心的,美国人是利用中国对抗苏联。

      RB人更复杂。

      RB这段时间经济欣欣向荣,很像我兔几十年后的翻版,大量出口顺差,经济迅速发展,与各国贸易摩擦加剧。美帝便不停地逼着RB将日元升值,RB不爽,想将日元变成强势货币,跟美元对着干……真的像,包括后来的房地皮。

      于是RB人打算让日元走出去,无疑一下子看到了中国,你们缺外汇,我们贷给你们,免息,低息……不要日元要美元?……那好吧,我们再搭送一些技术送给你们中国。

      中国才打开大门,看到与人家差异了,也确实缺少外汇,想了想,那好吧,RB商品浩浩荡荡来了,RB企业也浩浩荡荡来了。

      RB想日元走出来,想企业走出来,这才是他们帮助中国的原因,与战争赔款没半根毛的关系。

      但无论RB还是美国,这时候对中国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帮助作用。然后一些领导就像大傻一般,什么也不懂,以RB人的德性,送上门的机会,自然要动手脚了。

      如景泰蓝,如CDV,稀土,这还不是可恨的,机器卖给中国便宜,但坏了得修吧,中国眼下还没有这个维修技术,一个零件就敢收几万美金。是对中国发展起了一些帮助作用,他们本身也赚海了,甚至可以说,九十年代RB经济危机,若不是中国大市场在背后支持着他们,RB说不定就破产了。

      失误与日商并无关系,确实人家提出了许多让人垂诞的好处。

      这个失误便是招商的重点对象放在港澳台同胞上了,澳门商人少,主要就是港台,这个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港商赚钱了,【创建和谐家园】了,台商支持赚钱了,支持【创建和谐家园】了。

      重点应当放在美国商人身上,美商越多越好,才能将美国绑架起来……这样说有些长他人志气,但没办法,未来确实是人家最强大。

      第二个失误民营企业开放得太晚,想赚钱,最早的跑马圈地是很重要的,结果一起让RB人,港台商人圈了地。这些商人有几个爱国的?能圈到钱呆在中国,圈不到钱,立马跑腿走人,拉都拉不回来。

      而且就是开放了,各种刁难,各种的不公平,各种难看的吃相……

      第三个失误,忽视了对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恶心的一幕来了,用牺牲无数零售商的代价,成就了阿爸爸,然后马爸爸每年乖乖地将从国家赚来的大笔钱送到RB人孙正义手中,孙正义再用这个钱支持韩国,支持美国……但不能怪马芸,他当时确实需要资金支持,银行又不贷给他,让他怎么办?

      第四大失误便是那个四万亿。

      若是当时像铁腕总理那样狠心一下,说不定乘机将房地皮泡沫挤破,将一些不良小企业淘汰下去,中国会痛一阵子,但欧美肯定掉在大海里,没有十年八年爬不起来。

      第五大失误,许多人被美国人资助的,一个女人所拍的《苍顶之下》似是非是的言论所迷惑,赶紧去工业化,赶紧将国有企业私有化,不能再污染环境了。去工业化那是不可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也是不可能的,得立即让企业走出去。

      好了,大批工业走了出去,国内只有房地皮了,产业越来越空心化,人口越来越老龄化,也越来越接近九十年代的RB一个普通的女人,立了大功!

      也就是在这几年内,美资是国内不欢迎的对象。

      因此,裤里蹲才敢在未来对中国啪啪地打脸,因为到了九十年代,美国在中国也没有多少投资。

      也不要痛心疾首,所有国家都犯过错误,数一数往后去美国犯下的错误,那将会更多。

      李默也没有痛心疾首,大的方向上走对了就行,但这关系到他自身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美元带回来,不能当真汇回家哉。

      李默明白曹书记等人的心理,这两年他们似乎做得不错,到了明年开春后,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承包鱼塘也有了一些收益,政绩更明显了,这时再有一个意外的政绩来个锦上添花,到时候必然有几个领导要升迁,其他人也高兴,有人升走了,后面会留下一些空缺位置等着他们填补,等于一半领导会升职。

      不过李默可不会因为他们,而轻举妄动的。

      他忽然也想到了两个问题。

      明年春天他们还不调动,到了夏天,圩一破,什么功劳也没有了。

      另外是李默自身户籍问题,其实就是他以后【创建和谐家园】到美国,只要带回来充足的资金,还能将户籍转回来的。

      以李默的脾气,不可能这样去做的。

      还有一个地方……香江。

      将户籍落实到香江,到了九几年,他压力会小得多。在国内投资,也会有各种的方便。

      可想到以后香江那摊子事……让李默感到很恶心。

      还早着呢,反正在里根与老布什手中,问题不大,李默心中想到。

      几人来到派出所,派出所的人也听说过李默的名字,但李默没有耽搁了,他得赶回巢市。

      还是耽搁了许多……许多天,国庆节,早就过了,期中考试都结束了,签证才办了下来。乔治为了这两张签证,整个人都折腾得感觉不好了,甚至开始神经失常了。

      李默带着李广平找到方老师。

      “你家有什么事,要李默请十天长假?”方老师惊诧地问。

      “真的有事,”李广平不喜撒谎,嚅嚅地说。

      “方老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真的有事,”李默在边上说,只要他将真相说出来,方老师会立马答应,但这就不是李默所想的了,初中还好一点,到了高中,如果他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学习,学习多半会挪下来。

      安静的学习环境真的很重要。

      又不能说家里有人生病,那样,他爸马上能当着方老师的面,对他开扁。

      “方老师,你放心,就是我回去,也不会放下学习,抽空自学,不让自己课程丢下。”

      方老师还是不悦。

      “方老师,我这次期中考试考得如何?能将廖学霸打倒吧?”

      试卷没有发下去,但成绩出来了,这次李默政治考得确实不错,八十六分,只要李默政治分数能跟上去,总分就不会低。并且新课程物理,李默也考了九十多分。

      方老师才露出笑意说:“什么学霸,打倒,说得多难听,你不要骄傲,廖全宝这次考得比你好,谢雨荷恐怕还是比你好。”

      “有这两个学霸在班上,我将吃奶的劲使了出来,也难考第一名哪。”李默故作可怜状。

      “你不用气妥,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你继续努力,还是有第一名的希望。”方老师安慰道。

      班上有几个学生,他是很看好的,不说清大北大,那个难度太高,在八十年代初,两所高校在晚省招生的总名额还不足一百人,不过这几个重点生,只要能将成绩保持住,以后重点大学是能稳上的。

      方老师这才同意,但就是同意了,还千叮咛万嘱咐的。

      父子两走了出来,李广平说:“小默,看来真有可能影响你的学习。”

      “爸,让你选择,如何选择?”

      李广平不能吭声,一边是重要的学习,一边是天文数字的收入,他真的弄不清轻重。

      “所以呢,只能两就就了,你带乔治他们吃饭去吧,吃过饭,到湖边上转一转。也不要舍不得钱,我们两人一来一去的飞机票,就够你挣好几年。”

      为了表示对李默的尊重,来回路费是由矮脚鸡图书公司出的,现在机票会比后来的便宜,但与人均收入相比,那则是一个天文数字,况且乔治订的还是商务舱。

      “唉,唉,”李广平叹了一口气,反正因为儿子所带来的收入,这段时间让他很是迷茫……

      ------------

      第九十五章 茅台

      八十年代初出门在外流行什么衣服呢?

      老实的人一身中山装,下面着一条平裤,新潮的则是蝙蝠衫与喇叭裤,女同志则是连衣裙,要么是短袖衬衫搭配一条健美裤。至于牛仔裤,连新潮青年都不敢穿,那是“不良青年”的专利。

      李默从箱子里拿出几套衣服,说:“爸,换上这几件衣服吧。”

      还是很普通的衣服,秋衫秋裤,不过布料比李广平身上的秋衫秋裤好多了,里面是一件长袖衬衫,外面则是一套很正规的西装,外加皮鞋帽子。

      是李默暂时向乔治借来的钱,在街上找一些手工店铺,拿出他画的图纸订做的,不画图还真不行,裁缝们真的不会做,甚至有的人都没有看到过西装。即便做出来了,如果李默不说,弄不好没有肩衬,也没有丝质内层。

      西装就算是很新潮的了,唐装的什么,想都不要想,穿出去人家不是说你宏扬民族服饰,而是说你是神经病。

      “这……”李广平忸怩地不肯穿。

      “爸,我自己也订做了,咱们要出国,不能丢中国人的脸,是吧?”

      李广平也爱国,最喜欢听《岳飞传》与《杨家将》,一边听着一边会骂秦桧与潘仁美。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