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夏天。
那我问你,什么时候桃花与荷花一道开放的。
其实这问题不难,关键是大家没有细想。
郭父也没有细想,大不了让女儿下一回多观察不就行了吗?他没有细想,就有些怒,女儿难不成读成了书呆子,居然被这个简单的道理骗住,于是他将女儿狠狠教训了一顿。
李默听后哈哈乐了起来:“这个傻孩子。”
他准备伸手摸郭紫蓉的头,不过手伸到半空中,落了回来,毕竟郭紫蓉比青梅又大上两岁,而且也不熟,不能像摸青梅脑袋那样随便地摸她的头。
想到这里,他有些惋惜,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他是一个极念旧情的人……
------------
第六十三章 绝句
“郭紫蓉,我问你,黄天之水天下来,当真是从天下降下来的吗?这是比喻,比喻,懂吗?”李默诡辨道,然后在心中又默念了好几遍,傻孩子,傻白甜。
“李默,比喻与撒谎一样吗?”廖全宝在边上说。
李默反感地皱了皱眉头。
今天大伙在一起吃饭时,李默对他也做了进一步观察。确实是学霸,据他所说,他小考成绩是267.5分,若不是作文扣掉了两分,基本理论上,三门课已经达到了满分。
连李默都吓了一大跳,当然,如果李默不写东西,即便廖学霸,也照样能踩到脚底下,上了初中,他感到难度加大,但其他学生也一样。
成绩好是好事,实际上李默还希望同班同学多出几个超级学霸,反正未来高考是全省争名次,不碍他的事。关键是这个廖学霸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好像地球离开他就不转似的。
别看小胖子,只要小胖子学习上不丢下来,以后出息必然胜过廖全宝,尽管廖全宝可能进入清大北大的什么。
美国人性格是外向自信开朗,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有自我为中心的人成功的,乔布斯,但几个人能达到乔布斯的高度?就是乔布斯那样的能力,过几年还被苹果扫地出门,若不是十几年后苹果市值掉惨掉了,乔布斯都不可能重新进入苹果。
李默耸了耸肩,走进教室。
虽然他是学习委员,廖全宝是班长,话不投机,那就半句多了。
晚自习开始。
两节课时,李默认真地做作业,做完作业,将白天的功课复习一遍,那就好了。
至于政治,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能背多少是多少吧。
他拿出白纸,继续誊抄小说。
小胖子悄悄地问:“李默,你在写什么?”
巢市小学没有英语课,那怕是学霸,上初一时也乖乖地从二十六个字母学起。
从这个角度来讲,小胖子与于青梅一样,二十六个字母全认识,组合起来,则成了天书。
李默也低声说:“我是用英语写作文。”
“乖乖,真的假的。”小胖子直吐舌头。
郭白甜的座位就在小胖子的后面,看着这两人说话,她也竖起耳朵听,听到了,在后面拽李默衣角:“李默,给我看一看。”
“行。”李默将纸递给她,心想,你能看得懂吗?
他们这个小动作就被老师看到了……不准交头接耳!
“李默,杜正伟,郭紫蓉,你们在说什么?站起来!”
不怪老师这么严,确实就这么严。
三人站起来,李默只好说:“谷老师,我写完作业了,也将白天功课温习了一遍,然后抽空用英语尝试着写作文,杜正伟和郭紫蓉好奇,要看一看。”
他也不怕,谷老师就是他们班级的英语老师。
“你用英语写作文,真的假的?”
“是真的,反正我看不懂,”郭白甜果断地将李默出卖,主动走上讲台,将李默写的东西拿给谷老师看。
都是好孩子啊,李默想翻白眼。
谷老师拿起来看,写的这一段,是孵化室这一段,若是看过这本书的人会知道,它已经到了第六章的结尾部分,原著共分七章,一个尾声,每一个章节都很长。
可能是八十年代末的书,作者没有太注意,其实这么长的章节,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看得都很累,李默大约地细分成三十二章,这是第二十七章的内容。
当然,与原著相比,这本书也做了很大的改动,有些是李默记不得了,不得不改,有些是李默有意修改的,特别是到了第二部,修改的会更多,比如恐龙中的杀人机器,两部书与四部电影里主要就是霸王龙与迅猛龙,其他的多是食草恐龙。所以越往后拍,越没有悬念感与期盼感。
李默打算在后面弄出几种更厉害的怪兽,三十多吨的沧龙,以及与它同等级别的克柔龙,以及《侏罗纪4》里的滑齿龙,还有风神翼龙,这种恐龙以霸王龙为食物,可想其残暴,《侏罗纪公园3》里的棘龙比起它都弱爆了,不提战斗力,关键人家能飞啊。
再取第四部电影的场景设置,几万人在侏罗纪公园参观,然后这些克隆出来的凶兽暴动,海陆空对几万游客,对援救的军队进行灭杀……相信老美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个。
当然,连风神翼龙与沧龙这种级别的怪兽都弄出来了,往后也没办法写了,三部结束。
但谷老师看这一段,没头没尾的,也没有多想,不就是写了恐龙吗,小孩子喜欢幻想的,他到是对李默的英语能力产生了兴趣,问:“你这英语从哪学来的?”
“谷老师,我是自学的,阅读书写没有多大问题,就是听读能力很差,连二十六个字母发音都不是很标准。”
“你上来。”
李默老实地走到讲台上。
谷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完后,对李默说:“将它翻译成英文。”
李默苦笑。
有人说唐朝最好的诗是崔颢的《黄鹤楼》,还有人说是张若虚的《春花江月夜》,杜甫的《登岳》、《登高》,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李商隐的《锦瑟》……
但论韵律、对仗、意境与工整,七言中当属杜甫这首《绝句》,五言中当属李白的《静夜思》,这两首诗可以当成五言与七言的样板。
翻译出这首小诗很容易,想将其中的意境也翻译出来,简直太难了。
李默想了一下,不能直译,直译这首诗什么味道也没有了,于是他采用了意译。
虽然离原来的意境差得还是太远,比直译要好,也押着韵,长短上也差不多。
谷老师讶然,呆了一下说:“译得不错,但考试时千万不能意译,最好是直译,否则遇到不理解的老师,反而会扣分,那就成了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谢老师指教。”
“你听读能力很差吗?”
“真的很差,翻译我可以就着词典来学习,语法也可以通过一些英文小说来学习,可听读没有人教,想学就不可能了。”
“这样,你每天下午放学后,来我办公室,我抽十几分钟空,教教你。”
这就是传说中的开小灶了。
“谢老师,”李默开心地说。能在一中教英语,英语还能差吗?他最担心的口语能力,马上就解决了。还有呢,这两三年来,他的英语真正是自学了,确实还有一些地方,模棱两可,他也弄不清楚。现在有了这个借口,可以正大光明向谷老师请教。
“下去吧。”
李默回到座位上重新坐下,小胖子竖起大拇指,虽然他看不懂,也不是他看不懂,班上所有学生都看不懂,包括廖学霸,不过廖学霸学起来应当很快,再过两年,他虽翻译不出来,但能做到看懂了。
郭紫蓉也在后面看着李默,心想,这个小屁孩真厉害。
比她想象的还要厉害,如果将李默在家乡所做的一切说出来,准会将她吓趴掉了。
不要说一中这些学生,换作科大少年班哪些更妖异的天才过来都做不到,他们能在小学时……或者说在十岁以前,带着一个村子发家致富吗?
------------
第六十四章 找场子
下了晚自习,小胖子拉着李默的手说:“李默,以后哥哥我的英语就交给你了。”
他成了李默哥哥,但李默不得不承认小胖子这种厚脸皮、自来熟,以后绝对的管用。
“初一上学期英语简单,如果这半年你也要问我,乘早息吧。到了下半年,若有什么不懂的,敬管问,但不要抄作业哦,那不是帮你,是害你。”李默诚恳地说。
不要小看了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就是认真复习的过程。
“行。”
暂时这一两年内,大家学习热情都非常地高,但过了初二,可能会有少数人渐渐淘汰下去。
来到学校门口,李默看到许多人来接自家的孩子。
确实这两年治安有点乱,前世李默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是总设计师去黄山,被几个小流氓将他的车子拦住要打劫,总设计师一怒之下,这才发起了严打。
那不是瞎扯么,再说时间也不对,总设计师是去了黄山,那是前年,与省里的那个老书记商讨责任田与改革开放的。
但有这样的小道消息出来,可想治安的差劲。
往后还有一次,九八!
这次更严重,回城的知青太多了,一个个找不到工作,有的人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李默父母不放心,李广平找房子,还刻意注意了这一点,不能太偏僻,苏家老两口的房子虽然老,但都是大路,人多,李广平这才租的。
他也是纯粹瞎担心,再乱,谁打一个穷中学生主意?当然,作为一个女孩子,夜晚太深了,确实得当心一点。
李默从人群中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推着自行车,将郭紫蓉接了,大概是郭紫蓉的父亲吧,郭父又用眼睛在学生里找了找,难道是找自己的?李默一机灵,躲在一丛矮树下。
郭父找了一下,似乎没有找到,用自行车载着女儿回家去。
李默从树丛后钻出来,挠着头,心想,这事儿整的?不就是一个桃花荷花一起开吗?
…………
“李默,奶奶给你做了一顿早饭。”房东苏老太说,同时端来一碗稀饭,上面堆着一些咸菜,下面还有两个鸡蛋。
“苏奶奶,真的不用,我在外面买着吃就好了。”
“傻孩子,外面吃的能放心吗。”
“苏奶奶,你家条件不好,不能破费。”李默说。
她有两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带着孙子回来过一次,与李默随意聊了聊,应当条件不是很好,虽然夫妻两都在上班,两人月工资加到一起,还不满六十块钱,又养了三个孩子。
如果只一个孩子,巢市物价总体还不算太高,日子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养三个孩子,生活必然就会有点困难。好在他父亲苏伯与苏老太还有一些退休工资,勉强支撑下来。
农村渐渐彻底改革了,城市改革依然很缓慢,甚至停滞不动,更要命的是农村改革也遇到了瓶颈,面积有限。现在地理书上说中国地大物博,地确实大,物未必博。如土地资源,将西部的高原沙漠戈壁,以及大量山区扣除,还有多少耕地面积?就像李默家,标准亩八亩半耕田,外加门前几分田面积的水塘,将它们种出花来,也就那么一回事。在李默带动下,以李家现在的耕地面积,有了这个收入,已经几乎是这时代的极限。
农村拉动不了全国的经济,城市一直在拖啊拖,拖到九八年,不得不动手了。但那次动手,真的痛到共和国的骨子里,当真上面的人不知道啊?
为什么李默重生后,就将眼光转到了美国。别以为美国的钱好挣,尽管接下来是美国时代,到二十一世纪,才是中国时代。但想一想华为吧,即便钱挣到了,将它弄出美国,同样十分地困难。
可是放在国内,即便他有着一些先进的眼光,政策呢?甚至弄不好,就有吃劳改饭的下场。
苏老太是好心,看他乖,学习认真,嘴甜,懂事,懂事也重要,就像李默每天早上起来,都自动地将院子打扫一遍,让苏伯老两口如何不喜欢?
但这个鸡蛋稀饭,李默吃得不忍心哪。
李默去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