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档一九七八》-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次不是每户都派一个人去的,毕竟现在出行成本太高,就像上次,车费、旅馆、吃喝外加香烟,每人花了近十块钱,太浪费了。

      九户人家只派了李实布、李强与六斤与李默一道出行,同时还有张干事,不提政绩,就是那五千块钱贷款,公社也要随时跟进的。

      李强问:“小默子,礼物呢?”

      “就在这里面,”李默拍了拍布袋子说道。

      “什么礼物?”

      “几小时候你们就看到了,也许你们不稀奇,但它们可能会管用。”

      ------------

      第三十八章 干娘

      李实布块头大,力气大,有震慑力。

      李强识字,会算账。

      六斤去省城卖过一段时间黄蟮,有见识。

      至少在塘湾四个村子,他们是最优秀的人才。

      事实上他们能完全领手后,李默就会退到幕后了。而且时间多宝贵啊,他已经为了这个大棚蔬菜浪费了许多时间。

      加上张干事与李默,四大一小又来到石头城。

      一行人直接去了市蔬菜局,主要是为了钾肥、硼肥、农用薄膜与一些稀缺的农药。他们也带了不少现金过来,问题是有钱不行,得有票。即便李默也未必有把握弄到这些物资,还得去蔬菜局想办法。

      到了蔬菜局,李默先行打开布袋子,拿出成绩单,各个期中期末的考试卷,耳听为虚,眼见为识,得看看这个早熟的小家伙到底考了多少分?

      “哇,哇,”一大群领导看着绩单绩,发出惊叹声。

      这是苏省的省城,大城市,许多成绩好的孩子也经常考出来九十多分,数学考满分的孩子同样大有人在。

      但他们都是领导,知道农村的教育水平,况且李默还跳了两级。

      果然聪明的孩子成绩也必然好……

      “张局长,你看他这个字写得多好啊。”

      “作文也不错,老气横秋的,果然是小大人写的作文……”

      “数学更好,次次一百分,竟然没有一回做错的。”

      一群人越看越是喜欢。

      李默又说道:“各位领导,你们都是大领导,承蒙你们不嫌弃我们这些农民,给了我们一次劳动致富的机会。互助组几户人家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于是画了一些画,送给各位领导。”

      这就是李默准备的礼物。

      画得也不算太好,不过李默本身就没有想当个画家。

      虽不是特别好的画,但对于他这个年龄,这些画就不简单了。

      不但画得萌哒哒的,边上还合着画意配上精美的温馨诗句或励志名言。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少年不努力,老大空伤悲。”

      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画好写好后,李默又让父亲锯了一些木棍,请木匠刨光,漆上漆,就着画子边缘的空白处,简单地裱了起来。

      心意可能是有价的,也可能是无价的。

      至少这些领导基本上都很喜欢,别的不说吧,将它们带回家挂在儿子的房中,无疑是替儿子树立了一个好好读书的最佳目标,用钱买都买不到。

      那个美丽的黄阿姨更心痛,说:“李默啊,你现在小,不要忙着挣钱,要努力读书。”

      “美丽的黄阿姨,我知道的,岳飞就说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时候不努力,长大后想应用知识时,就后悔了。不过我家哪边的农村真的很穷,饭都吃不上,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营养不良的。今年还好一点,去年更惨,连衣服都没得穿。小时候可能我早熟吧,竟然很小时候就识了许多字,也读了书,许多书是能看懂的,不过有的书我还是看不懂,特别是高中以上的书,我看得头痛了。”

      “李默,你还看高中书啊?”李局长好笑地说,不过懂事,又乖又聪明又可怜,他眼中也闪过一丝怜爱。

      “嗯,有时候也看的,就是看得半懂不懂,然后看到一家人生活贫困,包括乡亲们同样贫困,我就在想啊,学知识看书是干什么的?是学以致用,那么能不能从书本上找出使一家人生活变好的办法。去年我懂事了……”

      去年你就懂事了?

      大伙又是笑,不过美丽的黄阿姨笑着笑着,眼泪水就滴了下来。

      想一想一个六岁大的孩子,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然后坐在家里,替家人想着过好生活的办法,能不让人伤心又难过吗?

      “美丽的黄阿姨,你别难过,一哭就不美丽了,我认为这还是好事呢,孟子不是说过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记得不大清楚,好像是说苦难生活也不是坏事,能磨练人的毅志。”

      “你还孟子呢。”黄阿姨在他脑袋上打了一下。

      “黄阿姨,孟子这话说得是不错啊。不过还真让我琢磨出来了,我利用黑鱼甲鱼蟮鱼的特性,发明了几种钓它们的方法。但这还不是长久之计,钓的人多了,它们会越来越少,我就想出这个大棚蔬菜,用它来改善我家与乡亲们的生活。不过我学习真的很努力的,不但几门功课成绩还行,我还自学了英语。”

      “真的假的?”

      “各位领导,你们看。”李默随意拿起一张报纸,指着新闻说:“我用英语翻译它,就是有些单词记不住,不过大约的我能翻译出来。”

      然后拿起笔,在纸上翻译着。

      有一个青年人还懂得一些英语,趴在边上看:“还真是唉,大多数翻译对了。”

      “真是天才。”

      “他不但是天才,也很努力,夏天热得不行,又有许多蚊子咬,他就趴在家里看书写字,从来也不玩。语文考了九十七分,数学考了一百分,成绩不错吧。”李强在边上说。

      “很不错了,”张局长说。

      “他爸不识字,还以为考得差,将他打了一顿,连小学校长都惊动了,跑来劝说。你们不知道,看他发奋读书的样子,我们都看得心痛。”

      这一说,黄阿姨更是爱惜,问:“李默,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干儿子?”

      这时候干爹干娘可是很认真的,不像后来,整变了性质。

      黄阿姨想认李默做干儿子是好心,是想帮助李默。女人嘛,总是感性的生物。

      但李默傻眼了,我只是卖聪明、卖可怜、卖同情,好来办事的,怎么卖出来一个干娘?

      不但风向让他刮歪了,他已经有了一个干娘,难道能认两个干娘?

      他在【创建和谐家园】,黄阿姨说:“小默,难道你看不起干娘?”

      张干事与李强几个人也急了,有一个在石头城蔬菜局的干娘,那以后得省多少事啊?最简单的,价格就好谈了。那怕涨几分钱,也是一笔大钱。

      李强说:“小默,你在发什么呆?黄领导在与你说话呢。”

      ------------

      第三十九章 家国(上)

      李默反应快,立即说:“美丽的黄阿姨,你不要误会啊,我在想一个问题。干娘干娘,可不能乱认的。一个干娘等于半个亲娘,长大了也要孝敬。可你都是大领导了,我就是以后读书聪明,考上大学,顶多在城里分配一个工作,又有什么资格来孝敬你呢?”

      这一转,就转过来了。

      “这孩子,真懂事,”张局长说。

      不是懂事,是太懂事了。

      “我要你什么孝敬……你认不认,不认我就翻脸了。”

      “好吧,黄阿姨,你不嫌弃我,我就认了,我就喊了。”

      “喊吧,喊吧。”一起在边上凑热闹。

      “干娘。”李默别扭地喊了一声。

      好了,自己整有了三个娘,一个亲娘,两个干娘。

      “哈哈,这回才像一个孩子吗,”一起又笑了起来,是指他别扭,是别扭了,就是害羞了。以前表现太过老成,整像一个小大人。

      “好,好,”新干娘高兴地将手腕上的手表摘了下来,说:“李默,这是干娘的见面礼。”

      李默又迟疑了一下。

      他还弄不清这个干娘担任什么领导,不过岁数在这儿呢,想来官不会太大。

      可能工资比普通工人高一些吧,不过这时候工人工资就这么一回事。只能说呆在蔬菜局,福利比较好。

      而一块手表好一点的要一百多,普通的也要好几十块钱,对于干娘来说,一块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礼物。

      李家还是在李默读五年级时,他父亲花了四十多块钱买了一块手表,也就是三年后的事了。

      李默上初中时,李广平又将手表给了儿子。

      可是李广平也弄错了,李默那时需要的不是手表,而是适当的鼓励。

      这块手表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激励作用。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李默“开窍”得太晚,严格说直到三十多几岁,经历过种种浮浮沉沉,才能称为完全开窍。他还继续保持着那种贫困可怜的骄傲心,不过什么道理都理解了。

      因此他特佩服那些天才,特别是懂事早的天才。

      怎么说呢,非是他智商不高,智商还是高的,也勤快,品性更不会差,问题差就差在情商了。不但他,他一家人多是如此。

      新干娘说了,李默也就大方地收下来,并说:“干娘,我现在小,无以回报,但长大后一定会加倍报答干娘,最少给干娘买一条大大的钻石项链。”

      大家又笑,又恭贺黄阿姨。

      聪明未必有出息,必须能努力,聪明又努力也未必有出息,必须知礼懂事。

      这三样占全了,别以为这个小家伙是农村孩子,以后出息会非常大,美丽的干娘收下这个干儿子,不吃亏。

      但他们不知道李默是少年的身体,成年人的灵魂,智商不差,但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高。

      不过性质一个样,虽然大伙高估了李默智慧,但以后李默出息是一样的远大,甚至比他们想的还要远大。

      而且他说的也不是一句小孩子话……

      但也是应该的,滴水之恩,没有出息罢,有出息就应当涌泉相报。

      黄阿姨又说:“各位老乡们,马上我们就要下班了,你们到我家吃一个饭吧。”

      虽然因为一些知青找不到工作,导致治安变差,不过现在总体人们还是比较淳朴的。再过二三十年,即便认了干亲,她也未必敢将一群陌生人带到家中。

      张干事暗中拉了一下李默衣袖,吃饭的不急,得办正事。

      李默想了想说:“好啊,不过干娘,我们来还有一件事,求各位领导帮忙。”

      他说出了此行的任务。

      是干儿子,这几样小事还不得一句话。也不用黄阿姨开口,张局长就吩咐人去替他们办理了。

      黄阿姨将几个人带到她家中,张干事要买礼物,被她强行阻止。

      她家里有一个婆婆,刚刚退休,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文静,似乎是一个知识分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7: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