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档一九七八》-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默子,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奶奶担心地大声问。

      “奶奶,奶奶,”李默激动地看着眼前这个老妇人。

      前世他这一生穷也好,富也罢,不能怪别人,自己种的什么花结什么果,但扪心自问,自己不欠别人什么,唯独欠的就是奶奶的恩情与亲情。

      “奶奶,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你这孩子说什么话,你病好啦?”

      “好啦。”

      也没有好,是李默强行回来的。

      前世不懂,只看到父母棍棒的一面,没有看到父母劳心的一面。就像他小时候,看了多少回病,花了家中多少钱,这也是负担。能省几毛钱是几毛钱吧。

      奶奶又用手摸李默的脑门,看李默的烧有没有退。

      …………

      “小妹,别闹。”李默端着稀饭说。

      李庄现在的伙食是两稀一干,早晚吃的是稀饭,只有中午才能吃干饭。副食多是腌制的辣椒,或者是臭咸菜。

      至于鱼肉,一年罕见到几回,也不是真心吃不起,肉是真心吃不起的,但还有鱼。

      曹镇地区是鱼米之乡,不仅圩外傍依着大河,圩内更是沟塘交错。

      沟不是下水沟,有的沟能宽达四五十米,深达近十米。

      塘也不是巴掌大的池塘,有的大池塘面积能达到上百亩。

      但一个大集体,好像使得农民一起变成了黑蜀黍,智商整下降了三十个点,鱼就在哪里,没有人去捕,沟塘在哪里,没有人想到养殖。

      几年后大家伙食稍稍改变,实际也没有改变多少,以至于李默到了发育之时,一顿能吃四五碗干饭,还是那种大碗。那时李默成绩开始下降,父母亲看到他饭量大,便惩罚他,轻则打骂,重则不让他吃饭。于是李默心里产生更大的抵触,成绩越来越差。不识字,只好用这种粗暴的手段了。

      不但如此,吃水更是问题,现在农村到处都在用六六粉、敌敌畏,然后这些农药一起流到沟塘里。农民吃的就是这些沟塘的水,许多人便生了癌症,就像李默所在的生产队,四个小村子,三十几户人家,在李默记忆里,就有四个人得了癌症或肿瘤死了。直到几年后,大家条件好了起来,家家打了水井,食用水经过泥土层层过滤,十几年后,又通上自来水,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对于这种极其糟糕的生活,李默抱着书从陈医生家回来时,便准备好了。

      他现在是回想着前世所能记得起来的大事件,这些事件不是信息,而是财富,记得多少事件,很可能意味着他未来能获得多少财富。

      但被调皮捣蛋的妹妹打断了。

      吃过饭,父母亲与奶奶带着小妹下田劳动,现在还是……大集体!

      家中只剩下李默一个人了。

      至于六岁的李默安不安全,没有人操这个心的。现在孩子多,不稀罕,也没有功夫去管,家家都是这样。即便时不时传来有小孩子被淹死的消息,也没有引起任何人警惕。

      李默瞅了瞅,便离开了家,也不关门。

      这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年代。不是大家道德上升到了这种高度,而是路上没有什么可拾的,家中也没有什么可遗的……

      “改变命运,从今天开始。”李默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中想道。

      ------------

      第三章 考试

      李默前世读小学经历有点复杂,若继续按前世发展,下半年他就要上一年级了,至于幼儿园……见鬼去吧。然后他小学一年级二年级时是在李庄前面孙村读的私塾,老师姓王,是一个女老师,姓王,说话温声细语的,不过隔了很长时间,李默已经记不起来王老师的样子了。

      到了三年级四年级时,李默又转到了马路边上的南岗小学,离他家有将二里多路远。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多好的道路,天晴还好一点,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一片,来回的几里路就成了李默的恶梦。

      等他上五年级时,则变得更远了。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南岗小学取缔了五年级编制,李默只好去三里开外的镇小学读书。每天来回两次。得走十二三里地。

      李默这次去的就是南岗小学。

      走了一段路,他还看到父母亲在劳动。

      大集体嘛,劳动是开心的,是轻松的,一边劳动,一边扯蛋聊天。

      有人看到了他,但没有人注意,多数孩子在他这年龄段,都玩疯了,到处瞎跑。

      这时候他还小,身体又不好,一口气来到南岗小学,李默都有些气喘吁吁。

      他看了看日头,心想:“还好,来得及。”他直接找到了办公室,就一间办公室,几个老师全在这间办公室里改作业,批试卷。

      “几位老师,你们好,我要参加二年级期末考试。”

      几个老师全懵逼了。

      过了一会,吕校长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默。”

      “你是那一个村子的?”

      “李庄。”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李广平?”

      吕校长扭过头看着郑老师,他是镇上人,对方圆各村庄的百姓不是太熟悉,而郑老师则是本大队人,家就在南岗小学边上,对周边几个村庄的人比较了解。

      郑老师想了一下说道:“是李庄人,去年从河东那边搬过来的。”

      吕校长又问:“李默,你今年多大啦?”

      其实问了半天,这才是重点嘛。

      “七岁。”

      实际李默是六岁,按照周岁则是五岁,不过农村与城里不一样,一出生,那怕是除夕,也要算上一岁。

      但六岁七岁重要吗?

      前几年,老百姓根本不将读书当成一回事。只有少数一些有远见的人,比如陈医生,才会让孩子上学。从去年起,政策扭转过来,才渐渐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上学。于是造成一个局面,李默读一年级时,班上还有十一二岁大的孩子。岁数大未必读书好,反而很小的李默十之六七占据着班上的第一名。可是他们大,打架就厉害了,李默悲催了……

      上镇小学时,他被打得走投无路,气愤之下,拿起一个蔑片,将他班上的大同学鼻子刺穿。老师不问情由,不问大小力量的差距,只知道农村来的土八路居然打了镇上的宝贵孩子,立即将李默父亲叫过来,一顿狠批。

      李默老实巴交的父亲不听李默解释,反而相信老师的话,赔了医疗费后,将李默打得死去活来。这件事给了李默一个深刻的教训,上初中时知道“抱团”自保了,这样,成绩哪里能好得起来。

      老师也是人,有好老师,有坏老师,有势利眼,有辛勤的园丁,但当时的李默,怎么可能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李默才决定跳级。

      比普通人略微聪明一点,没有人害怕的,但天才,会让同伴畏惧的。

      如果不是害怕表现太妖异,又担心他读书识字无法解释,李默都打算直接来一个四年级期末考试,下半年直接上五年级,明年直接上初中,省得浪费光阴。

      正是这种情况,听到李默要参加二年级期末考试,几个老师都有些懵逼。

      “你为什么要参加二年级期末考试?”

      “二年级的知识我全会,我下半年就要上学了,想上三年级,怕各位老师不同意,所以今天我考给各位老师看看。”

      “考给我们看到……你都会了吗?”

      “三年级的我都会不少呢。”李默拿起三年级的语文书,翻开,大声朗诵其中的一篇课文。

      “还真会啊……”

      几个老师更懵逼了。

      吕校长问:“郑老师,他父亲是什么来路?”

      “贫下中农。”

      “贫下中农啊……李默,你从哪里学来的读书识字?”

      “我有一个舅公,他是河东那边的大队干部,认识不少字。”

      “这样啊,那你就考考看吧。”

      作为老师,不管好的,坏的,九成九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很聪明,最好像李默这样了。

      “徐老师,有没有多余的卷子?”

      徐老师是一个女老师,这几个老师李默全认识,而且全对他不错,但现在李默只能装傻了。

      “正好多了一份。”

      这时试卷还是油印版,经费超级紧张,都舍不得浪费,多是数着学生人头印的。不多,问题也不大,只是李默一个人,老师可以在前面写,李默在后面写答案就是了。

      吕校长看了看手表,到上课时间……不对,是到考试时间,他敲响了上课铃,外面一片人慌马乱的,一百多名玩耍的孩子纷纷向各个教室跑去。

      “李默,你随徐老师到二年级班上考试去,对了,徐老师,搬一个凳子给他。”

      这时学校环境也很差,同样是土墙草屋,只是比李家宽敞一点罢了,另外一南一北各开了两扇玻璃窗户,但窗户也不大,一到下雨天,光线昏暗,坐在后面的学生视力又不好,连黑板上的粉笔字都看不清楚。

      另外就是每一个上学的孩子必须在开学时自己带上板凳,到期末考试结束,再将板凳扛回去。

      对此,李默也早有了心理准备。

      他说道:“能不能给我一支铅笔。”

      真的没有笔,好生生地向他父亲要钱买笔,那是要挨揍的。

      吕校长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他说道:“徐老师,给他一支铅笔。”

      徐老师一手拿着试卷,一手提着板凳来到教室。

      一教室的学生都奇怪地盯着李默看,李默也看着他们,差了两个年级,而且李默上小学时,又不在一个学校,肯定不认识他们了。不过有的人长大了,相互也有往来的,只是样子变化大,李默只依稀地确定了两三个人。

      无所谓了,也许十几年后,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侃大山,但现在,那有什么共同语言?

      徐老师找了一个空位,将板凳放下来,说:“李默,你就坐在这里考。”

      “徐老师,谢谢。”

      “这孩子,还真懂事。”徐老师摸了他一把头,开始发放考试卷。

      上午考的是语文,拼音解词造句的什么,李默是不用担心的,但还有填空题,填的是语文课上的选文,所以李默才向陈医生借来他儿子小学课书,这几天迅速充电,不然真填不出来,早忘记了。

      另外还有一道作文题,要求一到两百字,当然,只写了几十个字也不怪,甚至还有学生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李默拿起笔答写试卷,徐老师就站在边上观看,越看越惊讶。

      她在看李默答卷子,其他学生来了精神,各种作弊,徐老师不得不大声喝阻。

      但一会儿她又转到李默身边,因为李默开始写作文了。

      《早晨》:

      今天天气真好,早晨的天空蔚蓝一片,就像一颗蓝宝石。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蓝宝石,但想,即便蓝宝石,也没有现在天空这般美丽纯净。

      天气好,空气新鲜,鸟儿便来了精神,在门口梧桐树上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4: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