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档一九七八》-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上就要过年了,是要回去了,可我没有看到你买什么书。”

      “我都找好了,明天一下子买。”

      第二天,李默开始大肆购买各种书籍,几十本参考资料书,十几本英语书,还有几本素描书,一共合起来达到了六十多本,直到他带来的五十块钱几乎花得差不多了,李默才停下购买的步伐。

      书很重的,其中一半书还很厚,为了将这些书搬回舅公家,李默前前后后跑了五趟。

      三表姨感到诧异,问:“你买这么多书干嘛?”

      “看。”

      “看得懂吗?”

      “没事,看不懂以后慢慢看。”

      “你这不是在糟蹋钱吗?”三舅公在边上责备道。

      ------------

      第二十二章 拜年

      三舅公也是好心,李默买这些书他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想来不会少。

      农村一天工分才多少钱?

      恐怕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外甥一年所争的工分,不吃不喝,也买不起这些书。

      但他也许是好心,可是说话语气怎么听怎么不中听。

      根本还是他的心态问题。

      其实现在城市情况也不大好,像三舅公家,一大家子挤在一栋老宅子里,孩子一个个大了,成家立业都得花钱,并且还担心着几个孩子未来的工作。

      不过无论怎么说,比农村强多了。

      奶奶辨解:“这些钱大多数也是他钓甲鱼挣来的。”

      “那就能乱花啊?”

      到是三表姨心中产生了一些疑惑,第二天他送李默奶孙两走。

      书多,又重,奶奶只好向三舅公要来一根扁担,将书分成两堆打成捆,准备挑着走。不过奶奶也老了,李默又拿下十几本书,另外打成包裹,准备背在身上,以便减轻奶奶的负担。

      怎么着,也是自己的亲姐姐,三舅公便让还没有成亲的三表姨送奶孙两到小轮码头。

      路上三表姨便问:“那些书你有看得懂吗?”

      昨天晚上他有意翻了翻,许多书内容都很深,连他也看不懂。虽然因为鄙视,这十来天,他也没有多关心自己这个农村的侄子,但李默一些早熟的表现他是看到的,他不大相信李默敢用几十块钱买一堆无用的书回家去读。

      “表姨,大半能看得懂,但我不仅是为了看得懂,有特殊的用场,几年后你就知道了,并不是像舅公所担心的那样,胡乱花钱。”

      “真能看懂大半?”

      “这有什么好撒谎的?而且表姨,告诉你一件事,我每次考试两门课分数都不低于一百九十五分,不仅如此,小学的课程,我即便不上学了,也基本懂了。”

      李默说完,在三表姨一脸愕然中,扛着书进了检票口。

      回到家,李广平夫妇也产生了怀疑:“小默子,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书?”

      “爸,妈,你们放心,这些书几年后就会派上大用场。”

      但李默在心中说,幸好父母不识字,不然真不大好解释。

      两天后,除夕就到了。

      父母狠狠心,买了许多菜回来。不过两人回到家中,数着瓦罐里的钱,唉声叹气。

      虽然埋在地下,今天拿一点,明天拿一点,只剩下一百五十块钱了。

      漫长的贫困生活,导致他们对金钱十分重视,不是他们两个人,很多人都有这个心态。所以政策一放开后,渐渐的,许多人彻底地拜倒在金钱的脚底下。

      李默很想说一句,钱是好,可人更好。

      新年到来,要拜年了。拜年也有很多讲究的,如有的地方初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初五拜姑妈、姨妈。还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叔伯,初二拜舅舅,初三四拜丈人。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所以后来夫妻两若是异地的,若没有沟通,往往会因为这个拜年的次序而产生矛盾。

      曹镇的风俗是初一拜舅舅,初二拜丈人。

      大年初一,李母说道:“小默子,你去梁村拜年吧。”

      梁村也是由四个村子组成,但村子很大,一百多户人家,李家有四个重要的关戚在哪边,两个堂舅,一个亲舅舅,还有一个二姨夫。

      堂舅“堂”得不远,与李母共一个爷爷奶奶,也就是仅隔了一代。

      二姨夫就是李母二姐的丈夫,是大队一个小领导。是领导,那怕是一个不重要的领导,就会有许多或明或暗的福利。不过二姨娘死得早,农村收入很低的,死了一个重要的人,无论二姨夫是什么领导,也就那样了,况且他一条腿还有些残废。

      二姨夫家有两个孩子,可能因为他们死了母亲,李默前世对二姨夫家这两个表姐表哥,对姑夫家两个表弟表妹,十分看重。

      有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金钱,什么事都敢做。还有的贫困家的孩子,会产生极度仇富的心态。

      李默读了许多书,不会有这两种极端的心理。

      但李默的心态也有些不对,越穷越要面子,铁骨铮铮,不攀富贵不求人,固然气节有了,可是在未来如何吃得开?同情弱小更是美德,可关键你得有那能力,没有那能力,谈个鬼啊。

      重生以来,李默也做过深刻的反思,但以他的脾气,固然这一世能让他稍稍折一下腰,可让他跪下,恐怕还是办不到。

      舅舅脾气不好,始终认为母亲嫁给父亲委屈了母亲,因此前世李默对这个舅舅既是畏惧,又不亲近。

      现在无所谓了。

      李母主要看儿子比较懂事,因此让他单独拜年,当然,也是向她娘家几个亲戚亮一亮,我这个儿子有出息了。

      李默提着拜年礼物出发,有点远,足足十里路开外,还要过一道河。

      他气喘吁吁地来到梁村,第一个得拜舅舅家的年。

      所有亲戚中,舅舅为大,摆酒席时,舅舅必须坐在首桌首席,否则就是这家人不懂礼数。

      李默来到舅舅家,立即看到熟悉的一幕,舅舅正在打四表兄。原因还与李默有关,李默比四表兄小一岁,上三年级了,成绩还那么好。但四表兄大一岁,才上一年级,成绩还差得一塌糊涂。大过年的,舅舅教训四表兄,说着说着就来气了,于是直接开打。

      李默放下了拜年礼物,连忙说:“停,停。”

      “大舅,你知道朱元璋吧,小时候替地主家放牛,十六岁做和尚,【创建和谐家园】要饭,二十四岁造反,从未读过书。书读得好未必有出息,书读得不好也未必没有出息。”

      “小默子,你说的是什么话。”舅舅不悦地说。若不是李默成绩好得吓人,不是不悦,而是要喝斥。

      “舅舅,我替两个表哥两个表姐算一下命,未来必然是三姐最有出息。”

      算命是假的,但没有大的意外,他这个三表姐将来出息会十分地大,与表姐夫共同创业,最后拥有亿万家产。

      不仅三姐有才,还有貌,年青时长相不亚于明星,即便现在只有十二岁,虚岁是十三岁,已经是一个小美人胎子,在李默家所有老表中,她长相是最好看的。

      三表姐咯咯地笑。

      她什么都好,就有一门不好,特别要面子。

      不过心地不错,即便以后发达了,也从来没有看不起各个穷亲戚们。

      “大舅,知道为什么吗?我再说一个故事,爱迪生小时候最喜欢问老师,老师们都不喜欢,数次责问爱迪生的母亲。他母亲一怒之下说,你们教不好我儿子,我自己来教,于是爱迪生成了最伟大的发明家。原因简单,信心。打着打着,就没有了信心,成绩变得差不说,将来做人也不会成功。”

      好了,三表姐未来有出息原因出来了,舅舅也偏心,偏爱这个古怪机灵的三表姐,因此三表姐信心最强,这个信心最终变成她成功的源泉。

      当然,溺爱过头了,比棍棒教育法还要坏。

      但因为自身的经历,李默对棍棒教育法比对溺爱教育法更痛恨之。

      舅舅更不悦,说:“那你意思是你爸爸经常揍你,还揍坏掉了?”

      ------------

      第二十三章 春(一)

      李默心想,我前世就差一点被父母打残了。

      他还好一点,这个四表兄才叫糟糕。

      四表兄后来去了鸠城做临时工,谈了一个对象。女方家长来到舅舅家看,那时三表姐离发达还早着呢,舅舅家也贫穷。女方家长一看,不行,女儿不能嫁到这样的人家,不过四表兄长得高高大大的,又勤快老实,女儿非得要嫁,怎么办呢,于是中和一下,让四表兄入赘到女方去。

      若是在农村,一旦入赘,要么居住在一起,要么临近居住,会发生很多事。

      但城里有什么区别,早晚还得分开住。况且女方家庭不错,那个少女长相也不错。

      舅舅认为丢了面子,不同意,反而追着儿子打。

      某些方面,舅舅的性格与李默父子十分地相似,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英雄。

      眼看这门亲事就要毁掉,四表兄一急之下,脑袋出现了问题,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不用说凶多吉少了。

      小时候这个四老表与他十分要好,听到这个消息后,李默十分惋惜。

      但让李默怎么说?

      愣了愣,李默说道:“舅舅,请相信我,为什么我要跳级读书,是想早点上初中,只要我努力了,必然会进市一中或县二中,那时就可以寄读了。我同样也被爸妈打寒了心。或者这样说吧,你原来也是干省一个大厂的领导,应当听说过这两个成语,恩威并用,刚柔相济。”

      其他的就不说了,说得多,舅舅发起怒来,能将他撵出去。

      然后转过头,向外婆施礼:“外婆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外婆拉着他的手,关爱地说。

      是亲外孙子,作外婆的都会痛爱。

      所以在这上面,母亲做得是极不对的,将外婆心比奶奶心。外婆放心不下自己兄妹三人,奶奶又岂能放心姑夫家两个表弟表妹?

      道理他能讲得出来,可敢不敢与父母讲道理?

      舅母拿出来两个茶叶蛋,这时候茶叶蛋真是比较奢侈的东西……后来海峡那边一群人说起茶叶蛋,确实有来历的,敢情他们以为中国还是活在七十年代。

      李默夹起一个,放在外婆的碗里,说道:“外婆,我祝你健康百岁。”

      “这孩子,我不吃。”

      “外婆,以后日子越来越好,我有吃茶叶蛋的时候,但你越来越老了。”

      漂亮的三姐在边上眨着美丽的大眼睛,然后努力地挠头发,怎么这个小表弟说话就那么中听?她想不明白了。

      舅舅脸色也转平和。

      懂事的孩子,都喜欢。

      李默看到他心情变好了,才说道:“舅舅,关于四哥,你就不要担心了,能读好书最好不过。若是读不好,以后我带着他混。”

      这一世,他必然比三表姐提前发达,甚至用不了几年,就能发达。

      “你说什么呢。”舅舅责怪道。

      李默也不解释,放下碗,说:“我去其他两个舅舅家拜年去。”

      接着拜两个堂舅年,二姨夫年。但都没有要压岁钱,四户人家,户户都苦哈哈的。几个长辈非要给,李默拼命地不收。

      然后李默回到家,就没有再出去了。春节人来人往,李默没有写小说,始终解释不清楚的,而是借着这辰光,将寒假作业抢着做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7: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