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会吧,这是一言不合就要收徒弟啊。不过魏源虽然官做的不大,在学界的名声却是极大的,隐隐可以称为一届新学泰斗。这个师必须得拜,更何况这家里还有一个小师妹呢!自己算不算开山大【创建和谐家园】呢?

        说着择日不如撞日,纳头便拜,魏源也不是穷讲究的人。师徒之义便是结下了。

        说着魏源神秘地走到书架上打开一个暗格,拿出一个本子。

        董书恒不禁惊讶的瞪大眼睛。

        “瓦特?复兴会?本子封面上分明写着三个大字“复兴会”。竟然还有这么个组织?”董书恒心中暗道,:“历史上从来没听说过啊!估计是随着魏源辞官遁入空门,这个组织就自然消散了。”

        不等董书恒说话,魏源率先解释道:“你不用惊讶,复兴会确实是一个组织,但是不像外面那些天地会什么的,我们只是一个学派。”

        “当年,我与龚定庵一起整理林公书籍,引进西学,开创新学。那时我们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士林中人,大家一起讨论西学,讨论改革八股,发扬经世致用之学。”

        “但是大家深知,我们为主流士绅阶层所不容,因此成立复兴会,寓意以学问复兴中华之意。另外,大家在仕途上也能互相帮扶。”

        “书恒,你觉得你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魏源继续问道。

        “呃……”

        董书恒想了想,继续道:“缺钱,缺人!办洋务投入大,收益慢,需要大量的起始资金,这个我想我能慢慢解决。但是懂洋务的人,董新学教育的人,我却是无从找起。”

        魏源神秘地笑了一笑道:“我们复兴会是没钱,没权,但是我们人还是不少的。他们有的精通西学,有的研究格物,有的精通杂学,甚至还有医学天才……”说着,把那个小册子摔在桌子上。

        董书恒下意识地想伸手去拿。可是刚伸出去就被魏源拦住。只见魏源呵呵一笑,此时的他看起来颇有几分老奸巨猾。

        “现在还不行,这是我们复兴会的最高秘密,不能就这么给你。你想要就得满足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还请师傅明说,先说好了就一个条件,不能加了啊。”董书恒连忙道。

        “嘿嘿,为师也不为难你,你只要能帮为师建一座书院,要四大书院那种规模的。为师复兴会之人任你驱使,当然必须符合我们复兴中华的宗旨。”

        啥也不说了,董书恒就一句话:“干了!”嘿嘿,师傅还不知道,徒弟我最大的长处就是搞基建。

      ¡¡¡¡Ê¦Í½¶þÈËÁÄ×ÅÁÄ×Å£¬¶¼Íü¼ÇÁËʱ¼ä¡£Í»È»£¬¶­ÊéºãÒþÔ¼Ìý¼û£¬ÆÁ·çºóÃæÓиO¸O¸@¸@µÄÉùÒô¡£¡°ß×£¿Ê¦¸µ£¬ÄãÕâÊé·¿Àïβ»ÊÇÓÐÀÏÊ󣿡±

        “哦,啊,咳咳……书恒啊,我看今天就到这里,明天你再到为师这里一趟。我们继续聊。”魏源尴尬地说道。

        董书恒一脸疑惑地离开了知州衙门。

        董书恒走后,只见一个少女快速从屏风后走出,忙着往院中赶去。原来是魏玉珍一直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结果师徒俩聊得时间太长,让人家姑娘家一泡尿憋到现在。

        魏源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十三章 进击的特战队

        回到了镇上住的客栈,董书恒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吃了点东西。此时才想起来,魏源好像都没留自己吃饭啊!

        不过自己好像也没给人家带点束脩。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便宜师傅好像对自己当前的处境没什么助益。不仅如此,还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还是要搞钱啊!在这个清末的大环境中有什么办法来钱最快呢?

        太平军为什么能够快速积累出来那么巨大的财富呢?

        抢啊!

        后来的十几万湘军为什么会被一大笔财富弄得直接腐化堕落?

        答案是抢太平军。

        太平军的财富主要是从民间搜刮而来。要知道洪秀全带领太平军搜刮民财,有些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此时的中国民间很富,这种富主要体现在贵金属的保有量,而不是说他们真正掌握的实物的价值。

        从明朝开始就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西班牙人在美洲挖的白银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中国。明末动荡,虽然生灵涂炭,但是金银还是在中国,并没有就出去,只是在不同人口袋里转罢了。

        现在这些金银大部分在民间的地主士绅手中,但是他们基本上不会用,或者说不知道该用在何处?

        这么多钱拿来搞洋务,多买一些先进机床、蒸汽机,多请一些技术人才,难道不香吗?

        什么?技术封锁?这个不存在的。英国人不卖咱可以去跟美国人、普鲁士人买,此时的地球上成熟的消费市场就没几个,只要你肯出钱,还有什么买不到?况且,西方列强也不是铁板一块,现在还没有什么技术壁垒的说法。

        什么?安土重迁?君不见,现在满世界的都是欧洲的探险家,有些技术大拿现在连饭都吃不上。再说就生活质量而言,我大清的江南小城甩了许多欧洲城市半条街。至少这里你还能看到小桥流水、青瓦红墙。等设想中的书院建好,董书恒保证让复兴会的老学究还有西洋的学者乐不思蜀。

        正在心中想着,突然门外响起了一声:“报告。”

        董书恒抬头望去,原来是警卫班长蔡树森。

        蔡树森二十出头,长得十分帅气。他原来是董家商队的一名护卫,为人机灵又识文断字,同时他跟随商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因此董书恒把放在身边做了警卫班长,不乏栽培之意。

        “进来,树森,什么事情?”董书恒问道。

        “特战队来报,复仇者计划一号将在今晚子时展开。”蔡树森贴在董书恒耳边小声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董书恒说道。

        “另外,季部长在外面求见,说有重要情报向您汇报。”蔡树森继续道。

        “你让他进来吧,树森。”

        蔡树森离开房间,过了一会儿一个猥琐的中年油腻大叔走了进来,与蔡树森的年轻帅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哎,我说老季,你怎么越来越猥琐了,还有你在我这儿走路的时候能不能别拽呀,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过来收保护费的呢!看样子,我得把你送到军中去修理几天了。”

        “董事长,您可别呀,我这一天天东奔西跑的,半条命都快跑没了。”季明山苦着脸说道。

        “我看你是被青楼的姑娘掏空了吧。一天天的公费逛窑子,爽吧?就不能换个地方接头吗?”董书恒戏谑道。

        “哎呀!董事长,咱还是说正事吧。”

        “第一件事,我们盯着黄家的人报告,黄浩通过张巡检,傍上了杨文定手下的兵槽主事李光,弄到了一个绿营千总的差事,据说此时已经带着手下的团练去了江都杨巡抚账下。”

        “第二件事,我们发现黄家的一个管事来了高邮,我们的人一直跟着他到了乔家尖,据说那里盘踞着一伙水匪,为首的人叫赖善成,具体情况不详。”

        “第三件事,是关于扬州的,胜保的骑兵到了,钦差大臣琦善现在胆子大了,开始逐步向扬州逼近。太平军也许是感觉到了压力,正加紧在城中的搜刮。他们把全城的男女强行分开,男的上城协防,女的集中劳动。我们的一个外线上报,近期太平军正准备送一批少女还有五百万两金银财货去天京城。”

        “多少?”董书恒不进瞪大了眼睛。到底还是抢钱来的快啊!

        “无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搞清楚这批东西运输的时间路线。”董书恒看着季明山的眼睛严肃地说道。

        哈哈,这真是天助我也啊,董书恒仿佛看到了这笔钱进入了自己的腰包,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牙口够不够硬啊。

        “是,董事长,现在扬州主事的太平军将领叫曾立昌。我们的人买通了他四姨太的哥哥,这家伙以前就是扬州城的一个混混,现在也成了太平军的一个小头目。我们抓住了他的把柄,有把握从他口中获得具体消息。”季明山保证道。

        送走了季明山。董书恒把蔡树森留了下来与他一翻交代。

        东台县城黄家大院。四月的东台已经到了多雨的季节。子夜时分,猛烈的东风夹杂着雨水打在房顶、树梢劈啪作响。黄家的门房,两个守夜的家丁,正在打瞌睡。

        兵荒马乱的时候,大部分的大户人家都会豢养家丁打手。此时黄家后墙的一个阴影处,一队人马正蹲守在此。他们全部黑衣劲装打扮,头上用特质的紧身布套套着,只露出两只眼睛。

        “甲队负责控制门房家丁,并且看守大门。乙队负责清理左右厢房,丙队随我控制后院的黄家老爷还有各房家人。注意全程尽量不要发出声音不要用枪,不配合的全部灭口。”一个矮壮的黑衣人正在做做后的部署。

        “开始行动!”随着一声令下,整支队伍无声地散开。一名高瘦的队员踩着两名队友的肩膀,一个借力跳上墙头。

        观察了一下动静随后打了个手势。又有三名队员跳上墙头。

        门房之中,两名黄家家丁还在打瞌睡。突然,两名黑衣人从其背后的阴影中靠了过来,熟练地捂住这两名家丁的口鼻,两把匕首噗嗤一声,从他们的喉头划过。

        轻轻地,后门被打开,三支小队快速进入,按照计划潜入自己的行动位置。

        一刻钟后,所有黄家的家人被带到了一个宽敞的房间之内。矮壮的黑衣人,拔出黄老爷口中的布头,并且做出了一个小声的手势。

        黄老爷看了看身旁的家人,终是未敢大喊大叫。

        “黄老爷,明人不做暗事,我们台北盐帮顾大当家手下。今天大家伙收成不好,所以想跟您借点银子花花。”一个黑衣人用熟练的苏北口音说道。

        “好,我出五千两,希望你们不要伤我家人性命。”黄老爷咬着牙说道。

        “哈哈,黄老爷,你还真是只铁公鸡,不见棺材不落泪啊!”那黑衣人说着,对着旁边一人做了个割喉的动作。立即有一个黑衣人拉出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用匕首当着黄老爷的面,慢慢割开他的喉咙。

        看着这个放慢的割喉动作。看着那名管事因为喉咙被切开,无声地挣扎着,喉头的鲜血,随着他的挣扎有节奏地涌动着。黄老爷顿时就湿了,一股屎尿之味传来。

        “把他们分开来,谁先供出传家银藏匿位置,谁就能活。”那黑衣人又说道。

        立时,黑衣人把这些黄家家人、管事带到不同的房间。

        ……

        一炷香后,几名黑衣人,打开黄家祠堂的门,在排位架的后方找到了一个暗门,几人进去看了看后上来禀报:“找到了,二当家。”

        招供的是黄家大公子。事实上,这些人只有大公子和黄老爷知道密室。黄老爷这些年溺爱老三,似有要把家业传给老三的架势。大公子自然怀恨在心。

        大公子心想:传家银子没了,家里还有土地商铺等产业在,至少这些还是自己的,要是到了他那个小气的弟弟手中,还有自己啥事呢?于是,黄大公子招了,不过有个条件就是这帮人要干掉黄老爷。

        娄志刚看着那装满了石室的大银锭,口水差点没流出来。一瞬间,他甚至生出了带着弟兄们把钱分了的想法,可是马上就给自己否决了。有那么多钱自己有命花吗?跟着少爷,自己以后也一定会飞黄腾达。

        来不及清点,娄志刚带着手下先把黄家的人料理了,他果真留了黄家大公子的命,并且干掉了黄老爷。事实上,那个黄老爷已经吓得只剩下半条命了。所有黄家的人都被捆好关进地窖。

        把所有金银搬出地窖,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么多金银怎么搬走。还好当初董书恒带着他们做了详细的预案。娄志刚命人,把黄家所有的马车套上,所有金银装车,转移到城中的一处秘密据点。又将车子装上准备好的铁定。第二天一早大摇大摆地出门向北而去。

        等到一天后,黄家有人从外面回去,发现异常,并且将黄家被困的人救出来,再去寻找线索,也只会认为金银被运到北边。

        这件事后,留在家中的黄大公子一方面去县衙报案,只说是盐匪上门杀人抢财,至于逼供一块自然略过。另一方面没等三公子回来,就帮黄老爷把后事办了,并且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家主之位。

        重点中的重点是这次行动,董书恒共得白银95万两,黄金10万两。还有50余件珠宝字画。可谓收获颇丰。真是古有曹操摸金校尉,今有董家抢劫特战队。

      第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身在高邮的董书恒还不知道自己发了一笔大财。

        当初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黄家在东台存了这么大一笔钱。

        一般的大家族是不会把家族所有财富放在一个地方的,毕竟狡兔三窟的道理大家都懂。也许这笔钱只是黄家的一部分,但绝对是大部分。

        第二天一早,董书恒刚刚洗漱好,蔡树森就走了进来,给他递了一张纸条。董书恒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日出雾散盐河畔,凤凰台边与君言。”下面署名为魏玉。

        看着这张纸条,董书恒笑了,他不怀好意地想起了昨天屏风后的一幕。他甚至想起了前世高中时,下课铃响起,女生跑步去厕所抢位置的场面。

        ……

        本来他准备同蔡树森一起去抓“老鼠”,可现在有一只美丽的小白猫等着自己,本喵只能去赴约了。至于抓老鼠,在自己的面授机宜之下,小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着镜子好好整理了一下自己,顺便花了五分钟欣赏了一下自己帅气的脸庞。董书恒反复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同步发展的大美青年。

        凤凰台位于高邮城东盐河中间的一个沙洲上,距离卸甲镇不远。小蔡要去抓老鼠,今天只有副班长张大彪带着五名团丁跟着他。张大彪跟蔡宇森刚好相反是个粗人,不光人长得粗放,心也很粗。

        要到凤凰台,就要先过河。此处常有游人,因此董书恒很容易就雇到了一条渡船。

        船行河上,晓风渐渐吹散浓雾,透过雾气,已经可以看到太阳的轮廓。此时,董书恒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董事长,你听,好像有人喊救命。”一旁的张大彪小声提醒道。

        董书恒仔细听了一下,好像真的有女子的喊叫声。但是隔着老远,有些听不大清楚。

        “船家,往那边划。”董书恒指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说道。

        声音好像越来越清晰了,“船家加快速度。”说着,董书恒随手扔出一锭银子。

      ¡¡¡¡¡°ºÃàÏ£¬¿Í¹Ù¡£¡±ÄÇ´¬¼Òʹ³öÁËÈ«Á¦¡£

        董书恒隐约看到一个穿着绿裙子的女孩在向这边招手。这会儿雾气又散去了些。他已经能看清楚了女孩的样貌。

        这女孩长得小巧可人,看起来有些面熟。哦,对了,好像是魏玉后面跟着的小书童。

        “怎么回事?”远远的,董书恒大声问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5: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