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因为哨兵提前报告,所以现在兵工厂的一众主要领导都到门口等候。
“参见总统,欢迎总统考察兵工厂。”
“大家辛苦了,不必如此。我今天就是看看新装备。大家各忙各的去吧。”
说着就在厂长耿嘉的引导下进入了兵工厂。耿嘉是大匠师王冲千老先生的大【创建和谐家园】。以前在火器局做主簿,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是却偏爱兵器制造,明清以来的兵器制造书籍基本上都被他研究透了。后来又从上海购得一些西方的兵器书籍杂志,自行研究。
董书恒的兵工厂缺乏专业的人才,成立书院前夕,王老先生就把这个大【创建和谐家园】,介绍给了董书恒。后来耿嘉到了兵工厂看到了这么多专业的设备,就赖着不走了。
整个兵工厂占地面积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分为大大小小十几个车间,后面还有一片武器试验厂还没算进去。
通过接连不断地砸钱进去,这个兵工厂单论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董书恒直接来到了试枪场,他首先要参观的是新定型的53式步枪。这个就是咱们中国一直用到朝鲜战场的汉阳造了,它是一款经典的栓动步枪。
约翰·拉德福德以及几个技术人员正在实验场等待着董书恒的到来,对于这个老板,约翰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对枪械懂得真多,恨的是他懂得太多,以至于让他们技术人员都感到无法超越的绝望。
约翰现在是兵工厂的首席工程师,签订了保密协议后,他已经准备把家人都迁到中国来,加入中国国籍,他的家人在中国将会过上富豪一般的生活,要知道他在美国的时候只是一个贫穷的工匠。
在美国像他这样的技师实在太多了,而美国并没有多少的常备步兵,所以兵工厂竞争压力很大,根本养不了那么多的技师,这次写信让自己的家人过来,他甚至喊了自己的几个朋友一起来中国,他们在美国也过得不好。
董书恒乐呵呵地走了过来,看到台子上摆着的流线型的步枪,以及边上那闪着金属光泽的枪栓拉手,他的眼睛都放光了。
这个样式在无数的影视剧中反复地出现过。它打过八国联军,打过日本鬼子,还在朝鲜战场上打过美国鬼子。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我要的枪。他径直走向前去,从试枪员手中接过这把步枪,习惯性地拉开枪栓,这是前世考【创建和谐家园】时教官教的。拿到枪先拉开枪栓检查一下,防止弹仓里有残留的子弹。
看到董书恒的动作这么熟练,约翰感到非常震惊,这个老板不仅懂枪,还会玩枪呢。
董书恒手中的53式步枪,使用的是汉阳造改进后的五发固定式弹仓,它的枪机采用的是手动旋转后拉式枪机。
射击前,先把枪机旋转后拉打开机匣,将装有五发子弹的桥式弹夹插在弹仓装弹接口处,用大拇指按压子弹,使子弹脱离弹夹进入弹仓,再插除桥式弹夹,向前旋转推动枪机完成闭锁,同时,在枪机上的送弹卡铁推动第一发子弹进入弹膛成待发状态。
董书恒拿起一个弹夹,熟练地放了进去。子弹是用黄铜拉制的弹壳,由于还是使用黑火药,所以弹头用的是铅芯包壳圆弹头。该枪的标尺射程为1000米,实战射程为300到500米,最佳射程要进入200米内。
董书恒没敢托大,瞄准了一个200米的靶子,一枪命中7环。“啪啪啪……”董书恒连续拉动枪栓,把五发子弹全部射了出去。还不错一套动作10几秒钟就能完成。
“约翰,这枪我们的产量如何?”
“哦,总统先生,我们原来的德莱塞生产线全部改成53式的生产线,一个月大概能够生产一千多支。要想增加产量就要重新建立新的生产线。”
“这个数量太少了,我给你一个月时间,再新建五条生产线,把产能扩大三倍。另外原来的来复枪还有滑膛枪生产线也不要停,先用旧枪列装部队给士兵们使用,53式,生产多少就换装多少。反正以后这些旧枪咱们也能卖出去。”
这时候另外一边火炮实验场也准备好了。淮海军终于要有自己的步兵支援武器了。
这次实验展示的是75毫米加农炮和50毫米榴弹炮。不是董书恒不要大口径,而是中国现在的道路要是用大口径的话,那么炮兵的运动一定会是工兵的噩梦。现在兵工厂能够造出150毫米的舰炮,但是再大的炮技术上还不过关,这得等与克虏伯公司的合作开始再想办法。
火炮实验完了,两个士兵抬着一堆零件,迅速的组装起来,这是董书恒一直心心念念的60毫米迫击炮,这种迫击炮炮身长618mm,身管长550mm,全炮质量15.5kg,炮身质量7.5kg,炮架质量4.6kg,座板质量3.4kg,最大射程950m,最小射程70m,最大射速30—35发/分,高低射界40°—80°;方向射界左右各4.2°最大炮口初速140m/s,最小炮口初速70m/s,携行方式为一人背负,炮班人数5人。
在中国的落后的道路状况,以及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这种迫击炮才是最佳的支援武器。
“迫击炮的炮弹难题是谁攻克的?一定要好好的奖励。”董书恒向耿嘉问道。
“是弹药厂的罗伯特解决的,主要引爆系统的问题,以前的精度不够。”耿嘉说道。
第六十四章 约翰·塞纳
董书恒在兵工厂转了半天,当着全厂职工的面,奖励了几位为新武器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这些人除了现金奖励以外,每人还得到了台北新城的一栋别墅。
台北新城是为了配套工业区而建造的,就位于工业区的西边不远。
“总统,下午您约了约翰·塞纳先生在黄海楼见面,您得准备回去了。”趁着周围的人没注意,李存训小声地凑在董书恒的身边提醒道。
“嗯,知道了,这里的事也差不多,等下我去跟老耿他们打个招呼就回去。”
“耿厂长,为了表彰这次新武器研发,回头给厂里每人发10元的奖励。这笔钱由总公司给你拨过来。”
“那我老耿就代全厂职工谢谢总统了!”耿嘉高兴地说道,一个好领导就是要能为底下的员工带来福利,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真心支持。
“好了,回头你跟大家宣部一个事情,就说公司会设一个奖励基金,每年都会选出五名在科学研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研人员,这些人每个都将得到一次性五万银元的奖励。”
“总统,这真是太振奋人心了,相信有了这个政策,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一定会更加的高涨。”耿嘉激动地说道。
自汉唐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缓慢,跟统治者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保守的儒家思想控制了舆论以及阶层的上升通道。
迫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埋首进了故纸堆里,不屑于去研究那些被他们视为奇淫异巧的科学技术。让中华民族明明有那么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基础,却被西方新兴国家后来居上。
后世的人每每谈到此处,无不扼腕叹息!
其实还是人的趋利性在作怪,如果研究科学的人能够过得比普通的读书人更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更高的社会地位,那么董书恒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向那个领域发展。
其实随着各地匪乱,西方势力的渗透以及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恶化,科举制度正在逐渐崩坏,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捐官,还有许多人办团练剿匪得官,就像董书恒这样。还有些读书人改学西学,在租界跟洋人打交道也混的风生水起。
匆匆跟兵工厂的人告别之后,董书恒快马加鞭回到了东台家中,今天他跟塞纳先生约好了在黄海楼一起共进午餐。
昨天回来的时候,董书恒给小丫头慧儿带了一身西式的长裙,这会儿他好说歹说才让慧儿把这身行头换上。还别说,小丫头换上这身还真有些萝莉的感觉。他今天准备带着小丫头去开开眼,看看洋人长什么样子。
小丫头自然是很高兴,就像小朋友要跟家人去动物园一样,就是这身裙子让他感到别扭。
黄海楼位于东台的中心位置,本就是董家的产业。塞纳先生身边跟着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这是刘青北派的,此人负责陪同塞纳先生一路来到东台。
塞纳先生大概四十几岁,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的正派,他的头发微微卷曲,身材微胖,穿着一身牧师的袍服。董书恒看到他时,他的眼睛含着微笑。
“很高兴见到您,亲爱的塞纳先生。让您跑这么远来到东台,实在过意不去。”董书恒用汉语说道,他知道塞纳先生是会汉语的。
“将军,您好,您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得多。”塞纳先生上前打招呼道。
两个人亲切地握手。董书恒邀请塞纳先生落座。
“塞纳先生,今天请您尝一尝我们地道的淮扬菜。”
“非常感谢,我在上海吃的大多是浙菜,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光菜系就有这么多种,不得不说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是的,塞纳先生,不光是饮食文化,其他方面也是这样,中国毕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中间都没有间断过,这五千年来中国积累丰厚的文化。”
“而且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先生你知道佛教吗?”
塞纳点头示意。
“佛教在两千年前传到中国,在中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演变出了不同的宗派,甚至于比在它的发源地还要兴旺发达。这说明中国文化不仅仅能够包容其他文化,而且能够滋养这种文化,让它在中国得到发展。”
“将军,您说得真好,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传教总是没有进展呢?请恕我冒昧,这次过来见将军,我是带有私心的。我是一名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传教士,我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播主的教导,这次过来希望能够得到将军的帮助。”约翰不好意思地说道。
“塞纳先生,问题就出在这里,你们想传教,来到中国后就直奔主题去传教,这样不可能为中国人接受,大家会以为你们的目的动机不纯,在中国如果你想传教,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不能把它说出来。”
“而且塞纳先生应该知道,中国的官员大多数学习的都是儒学。”
塞纳点头道:“恩,这个我知道,我还读过论语,里面很多内容都非常有哲理。”
“那么,塞纳先生可能不知道,儒学在中国可不仅仅是一个学派,他就跟宗教差不多,我们叫他儒教。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很多儒教的内容,因此中国的读书人能够包容佛教的存在。我的话您听明白了吗?”
约翰·塞纳睁大了眼睛震撼地看了看董书恒:“哦,将军,您太让我震惊了,原来您还是一位研究文化的学者。听了您的话,我的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我们以前做的都错了,怪不得几百年了,都没有人能够在中国传教成功。”
“虽然我听懂了一些道理,但是先生您能够教教我如何做吗?如果您能够教我,我本人以及整个南方卫理公会都会向您表示最真诚的感谢!还有,将军阁下,恕我冒味,您为什么愿意帮助我们,要知道大部分清国官员都不愿意跟我们打交道。”
“塞纳先生,你误会这些人了,他们不愿意跟你们打交道,是因为对你们不了解,事实上他们甚至分不清楚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有些人曾经做了伤害中国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对洋人有不好的印象。”
“是的,我能够理解,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心怀主的仁慈。尤其是那些信奉旧教的保守人士。”塞纳咬牙切齿的说道,对于他们来说教派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而我愿意帮助您,是因为我曾经在上海得到过一位美国牧师的教导,他告诉了我很多西方的知识,让我能够了解你们,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见面。”这句话董书恒是用蹩脚的美式英语说出来的。
“一定是主引导我们今天的见面,就像你们中国人说的缘分。”塞纳根本没有怀疑,因为董书恒确实很了解西方,从他的言谈举止就能看的出来,他肯定是跟过一个美国人学习。
“塞纳先生,下面我们说一下重点。因为我的老师的原因我愿意帮你们,但是要一步步来。首先你们要了解中国,现在的中国人显然不相信西方,而且最好由中国人自己来传教,你们只是传输一种教义,这样效果会好很多。这一点从现在南方正在叛乱的那个组织可以看出来,他们只是把你们教会的一些书籍做了修改,然后自己去传播,就获得了大量的信众。”
塞纳深深地点了几下头,他觉得董书恒好像是真的要帮助他们。他不晓得董书恒早就打定了主意,先画一个大饼给塞纳,把他吊住,他的目的是通过塞纳获得美国南方卫理公会的支持,帮助淮海书院从美国输入一些优质的教师。他看中了卫理公会控制的几所综合性的大学。至于宗教,他真的不在意,什么宗教到了中国都要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同化融合。
这一点,董书恒作为一个后世来人,深信不疑。
“塞纳先生,不知道您知不知道魏源?”董书恒问道。
“就是那位写《海国图志》的魏先生吗?”塞纳反问道。
“正是,魏先生现在马上要成为江苏巡抚,相当于你们美国的一州之长。魏先生跟其他人不一样,他精通儒学,也研究你们的学问,我们称之为西学。如果你能够得到他的帮助,我想你们就算是迈出了在华传教的第一步了。”
“可是他这样一个大官,我又怎么去帮助他呢?”约翰无奈地说道。
“这个不难,我跟魏先生有很大渊源,所以这事有谱。”
“哦,还请将军明示。”约翰学着中国人的样子拱手道。
“这样的,魏先生不光是一个巡抚,还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他在扬州建立了一所大学,推广自己的学问。你知道他是学贯中西,但是他手下缺乏足够的西学老师。我不知道你们卫理公会能否帮助到他呢?”董书恒看着约翰说道。
“呃……将军,我想我们可以的,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南方卫理公会在南方有几所综合性的大学。派遣一些教授过来,完全没有问题。”
“那真是太好了,塞纳先生。我想你们那些教授一定都是信教的,他们在教授自己学科知识的时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甚至使用魏先生。那么你们很快就有了能够帮你们传教的中国牧师。”
“是的,将军,真是他太感谢您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不知道魏先生能不能允许我们建立一个神学院?”约翰试探地问道。
“不,塞纳先生,您这样太心急了。不过如果你在上海新建一所大学的话,倒不是不可以,我可以帮你搞定地方上的事情,但是你还得得到你们公会的支持才行。”
“将军,真的可以吗?”
“是的,但是这所大学不能是一所神学院,他必须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不然我敢保证你们招不到学生。至于你们在学校传播教义,我想应该是没问题的。”
……
第六十五章 南洋攻略
两人都说的冠冕堂皇,毫不功利,但是对话之中却都是满满的利益交换。
这虚伪的对话,连慧儿这个丫头都能听得出来,不过自己今天是出来帮助少爷撑门面的,可不能表现出无礼。
李存训这里确是听出了两人交换的条件。
董书恒这里:一、帮助约翰·塞纳搭上魏源的线,打开传教的大门。
二、与南方卫理公会合作建立一所综合性的教会大学,名字叫圣约翰大学,地点选在上海租界外面,董书恒负责大学的招生、土地、手续以及基础建设。美国南方卫理公会负责学校的建设资金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
三、董书恒允许南方卫理公会在中国赴美劳工中公开传教。
四、淮海公司在对外贸易方面向美国倾斜,优先考虑美国的贸易利益,淮海公司在这半年时间里,摔出了近千万的订单,约翰这里帮马沙利争取一点,自己以后再在公使面前也好说话。
……
约翰·塞纳这边:一、通过南方卫理公会帮助淮海书院介绍一批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
二、引荐董书恒跟美国公使马沙利见面。并且要帮助董书恒争取到马沙利的支持。
三、支持并且保障淮海公司直接在美开展商业活动,实际上就是保障淮海公司在美国西部南部,地多人少的地方圈地。董书恒显然是不满足于一个代理人公司的规模。
四、南方卫理公会的牧师要保障赴美劳工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南方卫理公会的力量,推动美国出台《保护华工权益法案》。
这一点,作为一个南方人,约翰举双手支持,用他的话说,那些北方佬一个个说的冠冕堂皇要废除奴隶制,自己却在贩卖华工到工厂免费劳动,岂有此理!
当然了,这件事董书恒也就是持试试看的态度。
……
这次和约翰·塞纳的会面,双方都非常满意,可谓是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