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一些生活困难的读书人,学校给他们开的工资足够他们读书养家。而且,淮海书院还对这些老师有优先录取的政策,所以许多年轻学子选择去新式学校做老师。
这些学校的老师都要参加专门的培训,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够上岗。他们必须得学会怎么使用这些新教材,而且学校会安排他们集中备课,避免了有些老师还使用老套路教学。
董书恒路过一间由祠堂改成的大教室,里面塞满了将近一百个学生,虽然有些拥挤,但是里面倒是很亮堂,这是一个大班级,学生们正在上数学课,学的是教材上第二单元的十以内的加减法,他们第一单元的课程是学习了【创建和谐家园】数字的书写。
董书恒的计划是让他们用两年的时间认识3000以上的汉字,能够熟练书写,完成算术加减乘除的学习以及基础几何应用。然后他们会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当然这只是针对少年军校,江北的其他学校还是会给孩子们五年时间完成小学学习。所以这些少年军校的孩子注定要比普通的孩子辛苦一些。
董书恒一眼就在教师的最前面看到了小郭岩,他的身材瘦小,因此坐在教室的最前面。董书恒示意校长去把郭岩喊出来,但是不要打扰到老师上课。
校长会意,进入教室跟老师嘀咕了两声就把郭岩喊了出来。
郭岩看到董书恒眼前一亮,敬了一个学生礼道:“总统好!”
“小郭岩,你还记得我啊,你怎么知道喊我总统啊?”
“总统,我们每天上课都要先向您敬礼啊!你看教室前面就挂着您的画像呢!”
董书恒一看,还真是的,教室的黑板上方真的有一张自己的画像,画像中自己骑在马上身着常服。
董书恒不知道,画师也是扬州的特产,那天入城时有人偷偷将自己的画像画了下来。后来那名画师见到很多人向自己索购,于是就聚集一帮子朋友,大批量地绘制,后来还刻了印版大批量地印刷,有钱人就买手工绘制的,没钱的百姓也会买一张印刷的贴在家里。大家都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董书恒的感谢。
董书恒一阵狂汗,但也不好说什么。
“郭岩,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总统,我过得很好,现在每天只要学习就好,也不用再干活了,还能够吃饱饭。就是不能天天看到妹妹了。明儿在孤儿院那边,不过那边有婆婆照顾她,我一点也不担心。”
“你们的课业紧吗?能不能跟得上?”
“可以的,我们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出早操,然后吃早饭七点半开始上课。到了太阳下山教室里看不到就会下课了,我觉得上学比挖煤轻松多了,也不会有危险。”
“每天傍晚我们还有半个小时的玩耍时间呢,老师会带我们去园子里转转,那里真漂亮。”
“郭岩,你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董书恒问道。
“总统,我长大了想当军人,像那些穿着军装的叔叔一样威武。”小郭岩睁着清澈的大眼睛,一脸向往地说道。
“好,等你考上了陆军学堂,我送你一把【创建和谐家园】。”
……
离开了少年军校,董书恒带着护卫来到了城东,这里的一大片开阔地将会建造全国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淮海集团建设部的一名项目经理看到董书恒来了,赶紧跑了过来。
“总统好,您怎么来啦?”
“我过来随便看看,你们的进度怎么样。”
“我们这几天已经完成了基础的测量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土方作业了。”
这个经理名叫陈金成,是淮海公司自己培养的管理人才,让他来做这个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此人有祖传的建筑营造知识。
董书恒跟着陈经理来到了一个临时的项目办公室。在办公室的正中放着一个巨大的模型,跟淮海军使用的沙盘差不多。
“总统,您请看,这就是我们找人临时赶制的模型。按照您的设计意见。整个市场分为仓储区以及交易区。仓储区主要是砖混结构的连体仓库。仓库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大型仓库是的100米长,20米宽,中间由一排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整个仓库都是联通的。这边是交易区,由两层楼房围城的一个个四合院组成,每个四合院都是一个大类商品的交易区,每个四合院可以分成了家商铺,商铺的楼下是商品展区,楼上是商户的生活区区以及贵宾接待区。这些楼房同意采用白墙黑瓦的苏式建筑样式。整个交易中心将建设统一供水官道以及排水排污系统。由四座水塔负责供水。”
“为了避免污染,牲畜的仓储区将放在运河东面,那里也将建立一个码头,并且有渡船和西岸相联系。”
“您再看这里是码头区,我们将把现有的码头扩大十倍。以满足将来船舶停靠的需要,而且还会建造十个两千吨以上的轮船泊位。”
“嗯,别的我不多说了,工程质量一定要把关好,这里以后可能就是我们的聚宝盆了。”董书恒叮嘱道。
第五十七章 长江商报
巡视完扬州,董书恒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地东归了。他此次回去,也不是单纯地回家探亲,实际上他想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地验收一下自己这几个月以来的成果。
他第一站回到了高邮,高邮现在就是一个正在逐步工业化的城市,城北的工业区以及城东的新城区一天一个样子。城西靠近高邮湖一侧现在基本上都是归属书院所有。现在的高邮县令一直空缺,反正政令都由协响办来处理,大家有【创建和谐家园】也可以找【创建和谐家园】,所以有没有县令对百姓来说都无所谓。
董书恒先到了书院,书院第一次招生,一共从五千多学子中录取了两千多人,由于一些房舍还没建好,书院里显得有点拥挤。魏源在扬州呆了没几天,就回到了书院,他一直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本职。
“师傅,最近学院有什么困难吗?”董书恒看着自己的老师心情好像不大好,于是问道。
“困难太多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太少了。我已经把自己的关系都用了,才凑了这点教师队伍。尤其是那些理工类的学科,我们大清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了。”
“师傅,要不这样吧,我们去聘用一些洋人来教这些专业,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可能就都要学习一门外语了。”
“那么就把英语作为一门基础主课吧。洋人大部分都会说英语。”魏源说道。
“成,您等着,师傅,我很快就会帮你把人请回来。”
接着董书恒又去找书院的财务了解一下书院的开支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办学还真是花钱啊,每个月自己都要倒贴进去万把两银子。
离开了书院,董书恒回到了高邮城,去看了看魏玉珍和妹妹们,姐妹俩和三夫人都搬到了董书恒给她们买的宅子。
这个宅子中一直都有董书恒的住处,只是他很少过来住。跟他一起的还有魏玉珍,书局现在还高邮,这姑娘事业心很强,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白天董书恒见到她的时候。魏玉珍上来就给他炫了一段法语,原来她最近在跟着书局的翻译学习外语。而且是同时学习英法德三门外语,让董书恒不得不赞叹她真是一个女学霸。
董书恒把魏玉珍带过来是因为,老魏现在基本上都住在书院,魏玉珍一个人住在州衙不方便。索性让她搬过来和自己的妹妹们搭个伙,反正都是女人,也方便,主要是这儿有他设置的保卫力量。
在宅子的门口董书恒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
“华尔,你怎么会在这里,今天陆军学堂不上课吗?”
“哦,总统先生,你好,我在这里找人。今天是我的休息日。”华尔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一脸的尴尬,扭扭捏捏地说道。
“你要找的人就住在这里?”董书恒指着自己家的宅子说道。
“是的,总统阁下,我之前在大街上参观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天使,她对我笑了一下,我当时就想把我的灵魂奉献给她。”华尔用生硬的汉语说道,但这还是让董书恒还有身边的魏玉珍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好了,华尔你也太直接了,我们中国的女孩可不喜欢这么直接的男士。”董书恒赶紧把他打断。
“走吧,跟我一起进去吧,我倒是要看看谁是你的天使?”
“进去?可以吗?”华尔疑惑地看着董书恒。
董书恒没有理他,抬脚走了进去,守门的卫士自然是认识他的。
白氏知道董书恒今天要来,做了一桌子菜,现在董书恒身份不同了,整个白家都要仰仗他,白氏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都比之前对董书恒客气多了。
书云和书梅跟在她的后边一起迎接哥哥,这俩姑娘穿着相同款式的长裙,一般人还真有点分不出来她们俩谁是谁。
当看到董书恒身后的华尔时,三人都是一阵惊讶,怎么会有一个洋鬼子?
董书恒连忙解释道:“这位是华尔,他是我们淮海军聘请的教官。”
“女士们好!”华尔也鞠躬行礼道。
他的眼睛还不时撇向姐妹俩,内心无比凌乱:“怎么突然出现了两个天使。”外国人看中国人本来就有一些脸盲,如何能够分得出一对双胞胎的区别呢?
书云相对保守一些,看到这个洋人看自己,连忙把头扭过去。倒是书梅走到了董书恒身边,跟董书恒还有魏玉珍打了个招呼。
这丫头俏皮地喊了魏玉珍一声嫂子,把魏玉珍弄了个大红脸。董书恒心里美滋滋地瞪了她一眼。
“哥哥,你怎么把这个洋人带回家了啊?我好像前些天在街上见过这个人。”书梅接着说道。
“哎呀,大家快别站在这里了,魏姑娘请到里边坐,我都已经烧好晚饭了。”
一行人这才朝着饭厅走去。
“丫头,以后在大街上可不能对着洋鬼子笑,你看人家都堵到家门口了。”大家走向饭厅的时候,董书恒笑着对书梅说道。
“哎呀,哥哥,你说的什么呀,这不是我们这儿洋人少,我看他长的奇怪就看了一眼嘛。”
旁边的华尔一脸黑线:“大人还有我的天使女士,我可是会说你们中国话的,你们这么说考虑了我的感受了吗?”
“呃,sorry!华尔,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妹妹书梅,她刚才只是跟你开个玩笑,你们美国人不是最喜欢开玩笑吗?”董书恒歉意地说道。
“大胡子,你好。”董书梅也跟他打了个招呼。
华尔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笑着点头致意。
今天白氏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大家吃的很开心,尤其是吃久了军营里大锅饭的华尔。董书恒不喜欢老规矩,所以大家不分男女都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说说笑笑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
当听到了书梅他们的刺绣厂一个月盈利了将近十万两,华尔感到无地自容。他感觉自己离梅天使的差距好大,大到自己都自悲了。
两姐妹听说魏玉珍要搬到家里来住,也都非常的开心。魏玉珍在书局工作,见识广博,能够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外面的事情。
“玉珍,我准备办一份报纸,你觉得我们现在有这个条件吗?”董书恒放下筷子说道。
“以我们书局的条件,办报纸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担心引起朝廷的注意,毕竟报纸的影响面大。”
华尔插话道:“我们美国有很多报纸,只要去政府报备一下就可以了。难道现在中国这里还不给办报纸吗?”
“华尔,你不了解我们现在的朝廷,他们是一群保守的人。随意发表言论有可能会触犯朝廷的律令。”
“这样吧,我们先办一份商报试试水,名字就叫《长江商报》,可以命人去上海收集洋人的报纸,翻译里面的商业信息,登在我们的报纸上,还可以找人写一些介绍西方的文章刊登在上面,注意不要有涉及国内形势以及政治的文章就好了。”
“对了,既然是商报,报纸上要留一定的版面刊登广告,这将是是你们报纸的主要的收入来源。”董书恒补充说道。
“哥哥,我们云梅刺绣也可以在这个报纸上面的刊登广告吗?”一直没有说话的书云突然问道。
“那是方然,不过你们也得付给玉珍的报社广告费。”
“书云妹妹,到时候我给你放到报纸上最好的位置哦!”魏玉珍笑着说道,这两个未来的小姑子,她更喜欢这个娴静的书云。
“还有书云,我上次跟你说的商标,你弄得怎么样了?”董书恒又问道。
“哦,已经好了,哥哥,你看。”她拿出一个手帕,这是一张刺绣厂出产的手帕,在手帕的一角,有一朵祥云包裹着的梅花。非常写意,也十分美观。
“嗯,蛮好的,以后你们产品都要绣上这样的标志,这就叫商标,人家一看到这个标志就知道是你们的产品了。等以后有条件了,我们还要出台法律,打击那些假冒他人商标品牌的商家,这样你们的商标就会更有价值了。”
“书恒,你还真是个精明的商人。”魏玉珍笑道。
“那是当然,我们盐商可都算是商人中做到极致的了。”
……
吃好饭,众女都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书云、书梅带着魏玉珍去挑选房间。
董书恒则带着华尔去了书房。
“华尔,有个事情想问你一下,你认识美国来华的传教士吗?”
“总统,你还真是问对人了,现在在华的美国传教士,大都是顶着传教的名义想过来捞钱的。不过我倒是认识一个真正的传教士。他叫约翰·塞纳,是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在华全权代表。曾经在我最落魄的,塞纳先生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华尔低头回忆道。
“哦,那你能帮我引荐一下这个塞纳先生吗?”
“这个很容易,总统阁下,你不知道这些传教士想要见你们中国的官员都想疯了。”
“好吧,华尔,你想不想成为一名富翁。”董书恒突然转移话题。
“哦,总统,您这个问题问的,不想发财,我为什么要满世界地乱跑。我本来就是想出来赚足了钱,然后回去买一个农场,然后娶妻生子,延续我的家族。”
“华尔,不得不说你的目标真小。不过我可不会让妹妹跟你去美国,在农场里帮你挤牛奶。”
“总统,现在我已经改变主意了,我要一直跟您混下去。您现在管理的土地可是比美国的一个州还大。我在美国只是一个穷小子,而且我是一个德裔,在美国可没有什么前途。”华尔诚恳地说道。
“那你不想念你的祖国吗?”董书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