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你们为什么选择我呢?应该不会是因为本官救了你吧?”
“当然,大人救命之恩,小女子没齿难忘,定当以己身相报,但在我天地会反清大计高于一切。我们选择大人,是因为大人您与众不同:其一,您善于学习西夷,而我们都知道西夷打败了清廷,那么您也就有可能打败清廷。其二,您善于隐忍,至少您现在还是清廷的大员,但是一直游离于清廷之外,我们认为您是在蓄力待发。第三,您不贪图享乐,是做大事之人,我知道您手中握有大量的金银,可是您平时生活很朴素,身边只有一些警卫,生活起居都是自己操持,要知道洪秀全的天王府光侍女就有上万。第四,您手中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知道您现在已经实际掌控江北四府一厅,有两个大的工业园作为财源,还有明面上的一万多军队,以及潜在的十几万军队。以您的军队的装备和战力,要是现在起义都可以迅速占领周边几省,甚至打到北京城。”
今天跟吕飞燕的一席对话,着实让董书恒震惊不已。这个天地会跟自己电视剧里看到的有些不同。
他突然想起季明山之前跟自己说的一个情报:“上海地区的小刀会,你们知道吗?”
“咦,大人这个事情您也知道?”吕飞燕显然很吃惊。小刀会在上海的活动还是比较隐蔽的。
“这个小刀会确实也和天地会有些联系,道光三十年的时候福建天地会成员陈庆真在厦门建立了小刀会,作为天地会的一个下游帮会,就像我们底下的青帮一样。会员以小刀为标记,故名。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水手、搬运工、城市游民,间有工商业主加入。承袭“反清复明”口号。现在上海这一支是由刘丽川统领。他们似乎是准备在上海起义。之前找过我们,但是我们并不看好他。”
“姑娘,说了这么多,终究还是你的一面之词,我们现在也只是第二次见面而已。但是我们之间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之上。”
董书恒说着,不知为何感觉愈加的口干舌燥,这种感觉自从喝了茶开始就一直越来越严重。
“难道这个女子的魅力如此之大,就连自己都把持不住?还是晚上喝了酒的原因呢?”
吕飞燕说了很久,也是口干舌燥,端起茶又喝了一杯。董书恒向她看去,不知为何,感觉她的呼吸非常粗重,俏脸微红。自己好像也是如此,虽然看不到自己的脸色,但是自己粗重的喘息声还是感觉得到。
这时一阵香风扑来,吕飞燕突然坐到了他的怀中低声说道:“大人说的信任,小女子自然有自己的方式去建立。但是我们没有那么时间去彼此了解,不是吗?对不起大人,这是小女子能想到的最快的办法——成为您的女人。”
说着一对红润娇嫩的唇,堵住了董书恒的嘴巴,略显生涩。
他脑中一片空白,只是睁大眼睛看着她,仿佛一切理所当然。他忘了思考,也不想思考,只是本能的想抱住她,紧些,再紧些。
……
……
董书恒第一次觉得,自己被一个女子打败了。
第四十三章 远洋船队
早上醒来,董书恒只觉得腰酸背疼。昨晚的疯狂确实是自己穿越以来从未有过的。
床上的佳人已经不在,床单上被剪掉了一大块,留下一个大洞。
董书恒起床扭了扭腰,想去喝水,手碰到茶壶又缩了回来。这婆娘不光给他下药,竟然还给自己下药。两个磕了【创建和谐家园】的男女在一起,那还不是干柴烈火,大火燎原。
打开门,苏霆赶忙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饶有意味的坏笑。董叔恒气不打一处来,一脚将他踹倒在地。
“你这个警卫连长怎么当的,竟然放了个大活人在我房间。要是刺客怎么办?”
这时,苏霆才发现自己原来犯了一个大错误。
“对不起,总统,卑职工作失职,请您责罚。”苏霆低着头说道。
“你还有所有当值的警卫,全部给我【创建和谐家园】了上衣,绕着徐州城跑一圈!”董书恒大声地吼道。
苏霆知道今天自己捅了马蜂窝,根本不敢辩解。
于是,今早的徐州城出现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早起的行人们有了饭后的谈资……
徐州城的一个不起眼的院子里。
吕飞燕坐在浴桶之中,【创建和谐家园】的肩膀在水雾中若隐若现。
“舵主,你就那么相信那个董书恒。我看他就是个登徒子,以后他要是敢对你不好,我一定不会饶了他。”浴桶边上正在加水的鹃儿愤愤不平地说到。
“好了,鹃儿,他以后就是我们的舵主了,我们要履行自己的誓言,我相信他会带着我们推翻清廷,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你以后也要尊重舵主,不能再这样任性。我准备把你送到舵主身边,照顾舵主的起居,保护舵主的安全。”
“不,飞燕姐,我要跟着你,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啊?”
“鹃儿,听话,不然我去保护他,你来处理会内事务。”
“算了,还是我去吧,会内的事情我也处理不来。”鹃儿委屈地说道。
“鹃儿,你派人去召集各堂堂主,得让大家跟我们的新舵主见个面了。隐匿了这么多年,我江苏分舵终于要入世了。”
“是,飞燕姐姐。”
上海,英租界,英国领事文翰亲自接见了一个年轻中国人。这个人一身西装打扮,带着一副圆框眼镜,举止文明有理,他的英文非常流利。此人便是近半年来在上海租界声名鹊起的淮海集团驻租界谈判代表刘青北。
这个突然出现的公司半年来在上海租界砸下了近千万两白银的订单。这一次更是拿出200万两,准备一次性购买一只船队。
“亲爱的刘,你好,你说的这笔订单,我们大英帝国完全能够自己完成,要知道我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船业。”文翰说道。
“尊敬的领事先生,我们这次准备购买二手现船,因为我的老板是个急性子。而且我们只要飞剪船和轮船,我的老板希望自己的船队能够拥有最快的速度。”刘青北说道。
“刘先生,我们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商船有几百艘,你要多少我都会为你联系的,需要什么样的船型,你可以随便挑选。”
“领事阁下,美国人与法国人对这笔订单也很感兴趣,你知道我们都有生意望来,因此我不能得罪我们的朋友。不过领事大人,作为补偿,我会给您牵线联系一个有关军舰的订单。”
“哦,那真是太感谢你了,刘,你放心,商船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毕竟我在远东还是有几分薄面的。你能跟我说说军舰的事情吗?据我所知清朝政府并没有意愿购买军舰。”文翰问道。
“是的,这次是两江总督府江北提督衙门想订购一批军舰。但是不是老式的木质战列舰。他们想要订购一种全钢甲的铁甲舰。采用全蒸汽动力推动。”刘青北说道。
“哦,刘,不得不说我被你震惊到了。这种军舰我们大英帝国也只在实验阶段。你们如果想买的话需要同船厂去谈,而且价钱不会便宜的。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不直接购买现成的战舰呢?只要你们愿意出钱,几千吨级的战列舰,我们都愿意出售。”
“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水手没办法操纵战列舰上那复杂的风帆系统吧!”刘青北尴尬地说道。
“哈哈哈……刘先生真是幽默,不过海军确实是一个技术活。”文翰骄傲地笑道。现在列强在武器上并不封锁中国。他们认为以中国人的落后状态,有先进的武器也不一定用得起来。
“公使先生,我们对贵国的船厂不熟,能否帮我介绍几家?”
“哦,当然可以,我可以为你引荐阿姆斯特朗造船厂的远东商业代表和技术代表,你跟他们谈就好了。”
刘青北通过与美英法等国的谈判,最终这笔巨大的订单被英法美三国瓜分,通过这笔订单各家对与淮海集团的贸易也更加重视。
飞剪船,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理想航速12-14节最快可以达到17、18节。1845年1月22日,由美国船舶设计师约翰·格里菲思(John Griffiths)设计,在纽约的司密斯-迪门(【创建和谐家园】ith and Dimon)船厂建造的“虹“号(Rainbow)下水,该船具有飞剪船的标志空心船首,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飞剪式帆船。
当前的大型飞剪船的吨位普遍在1500-2000吨之间,价格在八万两白银左右。
轮船现在还都是混合动力,即在帆船上面加装蒸汽机动力系统。海面上轮船的吨位一般在3000吨左右,造价在 20万两白银左右。由于是二手船,加上三家竞价的原因,刘青北以相当合理的价格买下了12艘飞剪船以及6艘轮船。这些船在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陆续交付使用。
船长和轮机手大部分会在上海聘用洋人,国内有远洋经验的船长实在太少。水手按照董书恒的指示将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招募。要知道近代中国海军将领大部分都是出自福建,这里山多地少,大部分人要靠海吃饭,盛产出色的水手。
董书恒这次急着斥巨资购买船队,经济上是为了远洋贸易需要,他拥有官面上的身份,在对朝鲜、琉球、日本还有东南亚的贸易有着先天优势。还有利用海外输入来解决困扰自己的粮食问题。
政治上为了方便布局,朝鲜要加强控制;日本当然要扶持幕府,维持日本地方大名割据的状态;琉球这个地方可以直接控制在自己手中。东南亚则是要整合东南亚华人的力量,渗透列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
军事上则是要为未来的海军储备人才。现在的内河水师还是格局太小了,太有局限性。都说百年的海军,海军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他只能利用一切时间,先从水手的储备开始做起。而组建远洋商船队是锻炼水手的最快方式。
福建、广东、南洋那边跑海的人很多,但大都是驾驶老式海帆船在近海航行。所以董书恒手上缺的是远洋水手。
新加坡城,这座城因华人而兴起,但是华人在这里却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王韬在这里呆着的这些天,深入华人社区,他看到这里的华人辛勤劳作、安分守己,可是不时还会受到英国军警的欺辱。但就这样这里都算是海外华人的天堂,因为在这里至少不会有土著随意的打劫杀害华人。
英国人要保持新加坡的繁华,就不得不吸引华人前来。但是他们又在心里防着华人,因此不给予他们一点政治权力。
王韬博学多才,温文儒雅,临行前董书恒又帮他搞了一个南洋访察使的差事,算是有了官身,真的假的,王韬都不知道,反正这些华人认就好了。因此他在南洋华人中备受欢迎,几天的时间迅速与当地林家、李家、吴家等大家族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家族当年都是从南洋各个地方汇聚到这里的。此时,南洋的华人都有很深的故土情节,现在能正式接触到官方之人,都是非常的兴奋。
当初,华人在南洋成立了许多小国,多次上表想要归附祖国,但是清政府却置之不理,清政府视这些海外华人为弃民。即使现在清廷被打开了国门,也是被动的接触外面,根本上还是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
当然,这次到新加坡,王韬主要任务是帮助董书恒寻找洋务人才。南洋的华人比国内要开放的多,要知道思想不开放的也不会远离故土出来闯南洋呀!
这里有很多的大族子弟受过中、西方双重教育,但是在南洋这个地方,你有才华也没有用,洋人是不会重用华人的,他们大多也只能继承家族生意。
这次听说两江总督府要遴选人才,一个个家族都把自己家族最有才华的子弟送来。
林家新是加坡各大家族之首。今天林家的院子里摆满了酒席,王韬坐在主桌上座,一旁坐着各大家族的家主。
“各位,安静一下,大家一起举杯,今天我们新加坡的华人欢迎王大人到我们新加坡慰问。”林家家主举杯对着王韬说道。
“感谢各位家主地盛情款待,今天我代表我们董大人,敬各位一杯。”说着也是一饮而尽。
场面话说完,就要开始商讨具体的事情了。
“各位,由于路途遥远,各位可能还不知道,我家董大人因为平乱有功,新近被朝廷提为江北提督,一品武官,也是两江总督府的头号战将。大人深通洋务,在江北推行改革,兴商办工厂,修建海港,发展海贸。手下缺乏通晓洋务的人才。”
“大人知道南洋有大量海外华人,心向华夏,却无报国之门,因此让在下出访西欧之时,务必要在新加坡多作停留,招募人才。同时大人也想要以此加强与海外华人的联系。”
“大人说了,只要你是华人,无论你在何方,祖国都是你的后盾。”
“只是我们的祖国现在还太弱小,太落后,没有能力去保护海外华人。但是,大人相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团结努力之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让每一名华人在海外都能挺起腰板做人。”
……
第四十四章 战前准备
王韬的口才了得,一席演讲,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底下的华人很多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大人放心,这次我们新加坡华人一定把最优秀的子弟送到董大人身边。让董大人带着他们建功立业。”林家家主林文志带头表态道。
“林老先生,我们董大人说了,以后咱们南洋的商户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江苏沿岸的海门港、盐城港以及海州港。过了长江口依次就是这三个港口,粮食、木材、各种矿产,只要送到那里,找到淮海贸易公司,就会有人负责收购,全部按照市场价格,而且免除大家的关税。对了,还有橡胶,我们大人说了,以后橡胶会越来越贵,他建议大家尽量增加种植面积,现在大家向江北输送橡胶的话,我们会溢价收购。”
众人一听都是眼前一亮,这个董大人出手了得,一上来就给大家送了个金饭碗。要知道南洋的华商一直受到洋人的排挤,只能做一些洋人不屑于染指的买卖,自然是又苦,利润又低。而且华商到广东贸易,还要受到十三行以及当地官服的盘剥。
到江北贸易虽然远了一点点,但是董大人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南洋的特产。木材、稻米都好弄,就是矿产资源,西婆罗洲的兰芳国也还控制着一些。而且都是国内稀缺的铜矿,橡胶在东南亚这里基本上都是华人在种。
“还有,这次我代表大人出访西欧,会在西欧派遣一批留学生,大人说了留一百个名额给在坐各家,这些留学生以后学成归国都要安排重要的岗位。”王韬又在天平上加了一个砝码。
这次董书恒让渡出了这么多的利益,就是要一次性地收服新加坡的华人。因为在整个南洋,新加坡的华人最为团结,也最为爱国。小恩小惠只会让人慢慢习以为常,不会生出感恩之心,甚至会出现“升米恩,斗米仇”的状况。
宴席持续了很长时间,这是一次董书恒集团同新加坡华人之间的君子约定,没有任何纸面上的文字留下。从此新加坡华人渐渐进入了董书恒的阵营。
最后,新加坡华人选出了100名青年随着王韬一同去西欧留学。另外还有 300多名华人青年,会在近期随同商船一同去江北。新加坡的华人甚至凑了二十万两白银给王韬,作为这些留学生的费用。
……
北京城最近变化很大,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满大街的轿子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前面挂着一个小铃铛的黄包车,随着车夫的奔跑,小铃铛有节奏地叮当作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许多大臣会自家买一辆,由家仆每天拉着自己去上朝,速度比以前坐轿子快了几倍。
街面上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自行车,一些大户人家的少爷,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招摇过市。大户人家现在洗衣服都是用淮海商行出售的透明皂,洗澡的话有带着香味的香皂,淮海盐业的白沙盐也备受欢迎。
那些金属外壳的打火机现在成了给男性送礼的首选。一个金质外壳【创建和谐家园】版“淮”牌打火机甚至卖到了上千两的高价。每一只打火机都有自己的编号,带在身上都是身份的象征。董书恒设计的这款打火机通过洋行,甚至都出口到了欧洲美洲,深受欧洲绅士和美国牛仔的欢迎。
淮海商行带来了琳琅满目的新事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北京城这种地方有钱人很多,新事物,只要不离经叛道,还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
皇城内,咸丰今天没有坐他的龙辇,而是坐上了一辆镀金的黄包车——“龙车”,这是董书恒让车厂特制的,光贴金箔用金就有三两,再加上一些黄金宝石装饰,价值不菲。当然其他一些新出来的产品也都会往宫内送一些,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王公大臣。这可不是糟蹋东西,这些人可都是活广告。淮海商行的商品能够在京中迅速传开,这些人可都是功不可没。
从后宫到御书房原来要一炷香时间,现在坐着黄包车要快多了。为了方便这辆车子通行,咸丰甚至命人把门槛都开了缺口。御书房内,看着一份江北大营发来的折子,还有徐州发来的奏折,咸丰满心欢喜,又是一场大胜。他知道上次发匪北上就已经跟河南淮北的捻匪勾搭上了,这次这些人竟然想攻占徐州,还好被桂中行打败了。
这个桂中行以往名声不显。不曾想竟然是旗人之中的一颗明珠。看样子明天朝会上要商讨一下给这个桂中行加加担子。
北京城一个不起眼的四合院,这里是情报司北京站的站长徐源宏的住处。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淮海集团驻京办的主任。
“徐站长,吏部侍郎杜瀚那里回话了,他说桂中行的事情可为,开价要 10万两。他说要不是桂中行是旗人,还不止这个数。”一个商人打扮的下属汇报到。
“哼,这些人的胃口还真是不小啊。那我们就喂饱他,就像总统说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叫事儿!”
……
高邮工业园区云梅刺绣厂,现在是下工的时间,女工们三五成群地向生活区走去。杨兮妹高挑的身材在人群中显得颇为突兀。她的身边跟着几个女孩,都是当初跟着自己好姐妹。
她在这个厂子已经呆了多日。这些时日是她过得最安定的日子。女工们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非常的单调,但是在这个乱世里,这样的生活就如同天堂一般。
杨兮妹一直舞刀弄枪,最近为了学习刺绣,可没少受罪,手指头上的针眼,都不知道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