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到清朝做盐商》作者:独孤赏月

        文案:

        1853年,太平军陷扬州,清庭势弱,列强环伺,董书恒灵魂穿越时光,以亿万分之一的概率附身这个时代。看我“师夷长技以制夷”,铸兵戈,兴洋务,推行教育,开启民智,唤醒睡狮,重铸中华。我泱泱华夏,本应傲立世界之巅!

        作者自定义标签 热血

      筹办团练,缴匪壮大

      第一章 魂穿盐商之子

        “少爷醒了,夫人,少爷醒了!”

        试着撑了撑沉重的眼皮,董书恒感觉自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

      ¡¡¡¡¶ú±ßÈ´´«À´ÁËÉÙÅ®µÄ¾ªºôÉù¡£ÄÇÉùÒôÓÐЩçÎç¿£¬µ«ÊǺܶ¯Ìý¡£

        “佛祖保佑,阿弥陀佛,恒儿终于醒了!”这时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传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过了几分钟,董书恒终于积攒了足够的力量将眼睛撑开了一条缝隙。

        透过缝隙,首先映入了眼帘是一张清秀少女的脸庞。未沾粉黛,却白里透红,带着点婴儿肥。一双仿佛会说话般的丹凤眼,眼角微微上扬,柳眉轻蹙。乌黑的长发挽起少女的发髻。

        随着眼睛渐渐适应房间的光线,董书恒终于看清楚,这少女穿着一身晚清样式的对襟襦裙,袖口还绣着一朵并蒂莲。

        少女的边上是一位看上去四十几岁的妇人,神态憔悴,眼睛红肿,应该是哭了多次。

        “这是……哪儿?”董书恒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问道。

        “少爷醒了,夫人您听,少爷说话了。”那女孩惊呼道。

        “什么,少爷?”董书恒心中一阵凌乱,怎么见义勇为还有人捉弄我?

        董书恒记得自己之前是在辖区巡逻。

        一名女高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河轻生。现场一群人围观,就是没一个下去救人。刚好董书恒经过,大家一看警察蜀黍来了,立刻像见了救命稻草似的。

        在众人的呼和声中,只会狗刨的董书恒,此时的智商是在一路走低。脑子里的反转的都是众人殷切的眼神,以及那几句嘹亮的入警誓词。

        其实这么多人可以用衣物编个绳索,再不行也可以拉个人梯。

        但是这些董书恒都没有想到,他只来得及脱下鞋子,就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然后他奋力托起少女,将她向岸边推去。再然后他感觉自己的腿抽筋了。此时他想到是几百年前某位东林党人的名言:“水太凉了!”

        突然间的麻木让董书恒的身体失去了平衡。冰冷还夹杂着生活污染气味的河水呛入鼻腔。【创建和谐家园】的难受,为啥这么多人选择跳河死?

        董书恒感到自己缓缓飘起,他看到了自己正在缓缓下沉的身体,肩章上的一颗星星反射着微光。

        这难道是科幻电影里所谓的濒死体验,原来灵魂出窍真的存在啊。可是之后会怎么样呢?难道就是彻底消散吗?

        他的眼前仿佛放电影一般,时光倒流,他看到一个男人被一群土匪追杀,他觉得他很可怜,想靠过去帮他。再之后就是当前的一幕,他醒了,入目的是一间古式的卧室。

        用尽力气扭了扭头,董书恒终于看清楚了房间的布置。只见房间里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自己躺在一张雕花的木床之上。床上挂着白纱做的帘子,房间里还有一张木质的圆桌,两把太师椅。

        刚才那妇人看到董书恒完全醒了,立刻凑上前来说道:“书恒,你醒了?真是列祖列宗保佑!”

        “水……”董书恒艰难地说道。

        “是,少爷您稍等!慧儿这就去取。”那小姑娘赶紧去倒了一杯水过来,用勺子挖着轻轻地送到董书恒的嘴边。

        喝了点水,董书恒感到好多了,大脑渐渐地回复了对身体的控制权。

        “镜子……”董书恒对着身旁的少女说到。

        “少爷,是要照镜子吗?”少女疑惑道。

        董书恒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只见那少女到床头的书柜上拿来一面简陋的镜子,放到了董书恒的面前。

        这下,董书恒真的确认自己穿越了。

        镜子里面是一张英俊的少年的脸。五官清晰柔和,略显消瘦,大眼睛旁的眼眶都有点微微隆起。

        “对不起,娘,我的脑袋疼,很多事情一时记不起来了?”董书恒对着旁边的妇人说道,听着妇人刚才的语气,必然是这幅身体的母亲了。

        “哎呀……这些天杀的土匪,为啥打我儿的脑袋啊!让我儿得了失魂症。”那妇人又哭了起来。

        董书恒一听见女人哭就头疼。立即出言阻止道:“您别哭了,我只是暂时失忆了,会想起来的!”

        “是啊,人没事就好,书恒你可要赶紧好起来,这个家还得靠你支撑。”那妇人终于从悲伤中回过神来。

        “娘,您先去休息吧,这些天让您受苦了,是孩儿不孝,这里有慧儿在就好了。”董书恒指了指旁边的小丫鬟,刚才好像听她自称慧儿。

        “嗯,好吧,那你再休息一下,兴许明早就想起来了。慧儿,你过来小心照顾少爷。”那妇人对旁边的小丫头说道。

        母亲出去了,董书恒将丫鬟喊到了身边。

        “慧儿,刚才母亲在,我不敢问,怕吓到她,其实本少爷连自己叫什么都不记得了,你来说说,关于的我身世,还有现在外面的情况,不过不能让母亲知道。”董书恒吩咐道。

        于是慧儿跟报简历一样把自己知道的关于董书恒的信息都说了出来:“嗯,少爷,慧儿听您的。您叫董书恒,今年18岁,您上头还有一个哥哥董书同,是您的大姨娘所生,已经失踪一年多了。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董书云、董书梅,是双胞胎,今年都才十六岁,是三姨娘所生。”

        “那家里的这些人呢,为什么只看到你和娘?”董书恒问。

        “呃……前年老爷过世了,大姨娘也随之而去,大少爷去年年初出门做生意失踪了。还有两位小姐跟着三姨太住在高邮。”

        “这个家里还真是诸事不顺啊!”董书恒在心中想道。

        “慧儿,那这里是什么地方?”

        “此处为扬州府东台县,这里是咱们董府的一处别院。”

        “那现在外面是什么时间了?”

        “现在是咸丰3年3月,2月份的时候,发匪攻陷了扬州城,还好咱们全家跑的早,提前搬到了东台别院,家中损失不大,只是不知道现在城内的产业还在不在?”慧儿悲伤地说道。

        听了慧儿的叙述,董书恒陷入了沉思当中。

        1853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创建和谐家园】,清军此时处于劣势。所谓乱世出英雄,我中华正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漂亮国正在经济危机中酝酿着一场南北战争。英法与毛熊即将在克里米亚大打出手,倭国马上就被黑船撬开国门,德川家的统治危机四伏。

        作为一名魂游者,如果混吃等死,岂不是对不起命运之手的安排。况且目前的状况是商人等于肥肉,未来十年,扬州都会是一个动荡之地。作为太平军与清军对抗的前沿,扬州无疑是安逸守成者的噩梦,冒险家的乐园。

        前世的董书恒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在生活中,在单位都是与世无争。仿佛看开一切的化外之人。

        此生,作为一名比中【创建和谐家园】还难的魂穿者,如果不搏一搏,争一争,自己都感觉过不去。而且此时不争也许就是灭亡。

        正如此次,自己的这个身体的主人出门进盐遇袭,就有颇多蹊跷之处。虽说盐商富裕,苏北之地也时有盐匪出没。但都是一些受不住苦,被逼的没出路的盐丁出落的。

        这些人出身贫寒,世代只能为盐丁,如果说在我大清还有比佃农还苦的职业那就是盐丁了。所以说这些盐匪本非大奸大恶之辈,一般只为求财,不会伤人。

        这次的反常举动,要说没有人在背后推动,鬼都不信。

        董书恒觉得自己的这条命非常值钱,比中【创建和谐家园】还要难上千百倍,自然是珍贵无比。所以他必须要保护自己。毛爷爷说过“枪杆子出政权”。要想保护自己,首先必须要掌握枪杆子。

        要是在以往,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商人都是肉猪,怎么能让他掌握枪杆子呢?但是现在大清遇到了威胁到他统治的对手,以前的老规矩都可以抛一抛了。

        “少爷……”慧儿的呼唤让董书恒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哦,慧儿,谢谢你跟我说这些。”

        “少爷让慧儿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有主家谢丫鬟的?”慧儿低着头说道。

        看着慧儿有点娇羞的样子。董书恒渐渐生出了一些对这个时代的好感。

        这里,至少还有人在关心自己,不是吗?

        “慧儿,你是什么时候来我们家的?”

        “少爷,五年前的时候,二夫人就把我买回来了,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跟着您了。”

        “那你会不会怪夫人让你离开家人啊?”

        “怎么会呢,我们全家人都感激夫人,夫人把我买回来,让我能吃饱饭,有新衣服穿。卖我的钱救了我的弟弟的命。夫人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慧儿知道知恩图报的。再说了,少爷您对慧儿也是极好的……”说着,小丫头的脸颊就红了起来。

        “这万恶的旧社会啊!”董书恒不禁在心中吐槽。“【创建和谐家园】的好!”

        毕竟伤情未复,灵魂附体也得需要磨合,困意袭来,董书恒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慧儿颇有眼力劲,松开了帮董书恒【创建和谐家园】的小手。帮董书恒盖好了被子,吹灭了油灯,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外间。

        外间,传来了窸窸窣窣的脱衣服的声音,让董书恒的心中不禁一阵悸动。原来这丫头就睡在自己的外间。哦,对了,好像古代的侍女都是这样的。

        (前几章,真心写的不好,现在写到二百多章,我再回过头来看,自己都想吐槽一下。当初写的时候就是临时起意,没有任何准备,全靠自己脑子里储备的那点东西,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所以还愿意看这本书,愿意支持一下新人的朋友,可以跳过去,不要污了眼睛。)

      µÚ¶þÕ ¼ÒÓÐëŹǴóÕÆ¹ñ

        第二天早早醒来,董书恒发现自己已经能动弹了。原来他主要是头部受到钝击,估计是有些脑震荡,加上之前昏迷的时间。这么些天,差不多要好了。

        听到他的动静,慧儿静悄悄地走了过来。“少爷,您醒啦!您先别动,我去帮您打点热水洗漱一下。”说着就要往外走。

        “先等等,那个……慧儿,你帮我拿一下衣衫,我先起床。”

        “少爷,要不我先跟夫人说一下,您的身体刚好,现在不宜多动。”慧儿显然很担心自己的少爷。

        “慧儿,听话,少爷我的身子骨自己清楚,再不动动就要生锈啦。”

        “呵呵,少爷,您什么时候变风趣了?我这就帮您拿衣服。”

        慧儿拿来了一身青色长衫,这种衣服在学子之中非常流行。董书恒拒绝了慧儿帮自己,坚持自己穿上了衣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五好青年,董书恒实在是无法理直气壮地让一个小姑娘伺候。

        他站到镜子之前。跃入眼帘的是一个翩翩少年,没有富家大少那种柔弱,反而多了几分刚毅之色。

        鼻梁挺拔,浓眉大眼,只是略显消瘦,还有那头上的辫子,十分别扭。

        哎……什么时候能把这尾巴给剪掉,暂时还是别想了。他还是觉得保住脑袋要紧,至于这辫子……就当cosplay 吧,反正自己的心中没有辫子。

        洗漱好后,董书恒又到镜子面前欣赏了一会儿自己帅气的面庞。笑得一旁的慧儿花枝乱颤。

        出得房来,董书恒在慧儿的引导下去找陈夫人请安。陈夫人也是早早就起床了。这个时代的人大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哎呀,恒儿,你怎么起来了啊!快快回去歇息。”

        “娘,儿子给您见礼了,这些天让您忧心了。”

        董书恒工工整整地行了一个大礼。无论如何,这位疼爱儿子的母亲都值得尊敬。

        陈氏被感动得眼泪不住地往下滚。没什么比儿子孝顺更能让母亲满足的了。

        “娘,快快别哭,不然孩儿就跪着不起了。”

        “恒儿快快起来,你的身体刚好,行什么礼呀!”陈氏赶忙道。

        “娘,今日孩儿急着起身,一方面是给您请安,另一方面,家中的生意多日无人照管,孩儿心中甚是担忧。怎怪孩儿受此重创,许多事情不甚清楚,还请母亲告知。”

        “列祖保佑,我们的恒儿又有孝心,又顾全家业。真是个好孩子。”陈氏听到董书恒一番说辞,心怀大慰。

        “恒儿,咱们家一直是做盐商的,但是自嘉庆帝改行盐票以来,我们扬州盐商已经大不如以前。还好老爷早早就看到这点,将家中产业从贩盐转移到囤地、运输和商贸上来。”

        “如今,家中在东台尚有三万亩田庄,由你的舅舅陈冬生管理。另外有十二艘沙船跑上海经运河跑济南的航线。由船老大刘大海管着,老刘是家里的老人,也非常可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7: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