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明朝当王爷_月关》-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美国就这样丢下113000名阵亡士兵,带着84000名伤员,以及换回来的45000名被俘人员。迈着沉重的脚步,蹒跚的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前苏联的伟大人物赫鲁晓夫先生,上台了。他觉得**的毛太不懂的什么叫:尊重苏联。竟敢违背他的指令。因此,他发动了一场更加荒谬的战役-中苏珍宝岛战役。

      苏军以1个远东集团军的1个坦克旅,3个摩托化步兵团。总计约20000人。在没有事先警告情况下,对中国采取了军事行动。战争初期,苏联对于中国的军队装备几乎是比自己的还清楚。他在韩战以前后,送给了**毛先生4个坦克师,10个步兵师,3个防空炮师,3个机械化师的全套装备。而中国但是最强的主战坦克就是t59型也就是前苏联的t54a。战斗全重只有36吨。如果与前苏联最新的t62型坦克对比,可以说对方无需开火,使用自身就可以把t59撞翻。

      他打了!毛先生在接到边防军告警电报后,也做出了最快决定:打!就把他打疼!。结果苏联人丢下了约1个团的装备以及成批尸体。气恼的回家去了。赫鲁晓夫接到失败电报后,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先后撤职了隶属于苏联远东集团军1位元帅(坦克装甲诸兵种元帅),3名大将。4名中将,24名上将,少将。抓捕了远东红旗134师(主力师)营级以上全部军事主管。

      在毛先生对外战争历史中,还有一场只得提起,那就是中印边境之战:麦克马红线。印度为了夺取那块30万公里的不毛之地。与中**队公然交手。其实在印度背后有输了韩战无处撒气的华盛顿。有丢了珍宝岛满脸怒火的格林姆林宫。有祈求可以捞足好处的大英帝国。等等。他们几乎出现了从所未有的合作!苏联低价贷款给印度尼赫鲁。装备了7个印度陆军师。华盛顿为了尼赫鲁大批战后物资。英国把自己的那些老式火炮都给了出来。一时间印度成了当时世界2大集团的宠儿。

      但是,短短30天时间,印度军队全军溃散。但是在第2师做战术指挥教导的洛克弗菲希尔准将说:你见过非洲的斑马群奔跑吗?但是他不如印度军队溃逃更加状况。8940名印度军人葬身山谷。1370名士兵被俘。1名准将被击毙。亚洲第一美国旅:锡克”旅完了。英国全资资助“廓尔柯”营完了。

      而毛先生在他的官邸中南海战前就曾说:不管你是印苏联军,还是美印联军。即便是再来一次八国联军。我们中国也要与你打!打出一个真理来。

      毛先生的英明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拿回来30万公里土地。消灭了印度联军。打击了美国与苏联的再一次恐吓。这就是毛先生。毛先生一贯坚持自力更生。他坚决反对当时另一位**领导所提:造-买-租。的理论。但是也是由于他的如此英明。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核武器工业。制造远程洲际弹道导弹。打造了核潜艇战略部队。研制了以tu16(当时较为先进的中型轰炸机)。为主的中程核武器空中投射能力。

      但是在那个时代,中国没有现在改革成就。国家资金薄如薄纸。但是他依旧搞了这些,在今天华盛顿严重最难以承受的军事工业。

      他叫一个贫弱无力的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不怕苏联。更加不惧怕我们。在他那个时代,只有那个时代。我们空军在靠近北越领空时候,战斗机就会自动报警。因为那里有中国派驻的34支火炮与导弹防空营……

      我的国家:美国!请你永远记住这位伟人:**![db:wangzhi]

      历史上最冤的美女

      www.xiaoshuotXt,coM 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人的美貌,看起来似乎有些夸张,其实,喜欢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古时候,如果哪个皇帝不小心完蛋了,总要找出个垫背的,好显得完蛋得有理有据,“不是我的错,都是她惹的祸”。而这个经常被抛出来垫背的,大多数都是美女,这样看来,美女果然倾城又倾国。而事实上呢?不用多说了,皇帝是天子,为尊者讳,只好制造冤假错案了。

      夏桀妃妹喜

      历史上第一起对待美女的冤假错案大概是妹喜吧。妹喜,夏王朝第十九任帝姒履癸先生的妻子。姒履癸就是那位著名的暴君夏桀,从这里我们就能知道,妹喜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伴君如伴虎,何况是一个仅供欣赏的美女,不知道哪【创建和谐家园】帝老儿审美疲劳了,玉颈也就跟着喀嚓一声断了。更糟糕的是妹喜的身份是战俘,喀嚓一声的可能性极大,这注定妹喜不仅日子过得不太平,还得比常人多一份委曲求全的忍耐。就这样一位可怜的美女,还是逃脱不了被扔出来垫背的命运。第一个因为美丽而引起的冤假错案就是这样的经过。

      商纣妃妲己

      而最让人愤愤不平的冤假错案,大概就是妲己吧。至少,现在没人说妹喜误国了,可妲己,仍在挨骂。妲己的身世和妹喜差不多,也属于战俘,而她老公帝辛,也就是商纣,他的“光辉成就”和姒履癸先生更是异曲同工,至于妲己干了些什么,其实说白了是进宫之后让几个妃子失了宠,而那几个妃子的娘家又是势力颇为壮观的氏族部落,娘家人看着不顺眼,再加上帝辛又实在不像话,所以大家联合起来把他给灭了。

      这样看来,妲己也该和妹喜一样,【创建和谐家园】昭雪了吧。据前文曾介绍过的包打听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的记载,孔子的正宗后裔,因血统而成为名人的孔融曾说,周师进入朝歌以后,妲己为周公所得,后来成为周公的侍姬。周公?那可是圣贤的徒孙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啊,偶像的女人也敢骂?真不明白他们哪来的胆子,难道女人真的如衣服?

      原来这都是许仲琳先生在作怪,他老人家的辉煌巨著《封神榜》,被古人们当成神话武侠,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金庸、古龙。说书的、耍杂的、唱曲的,总少不了把《封神榜》当蓝本,就像现在把金古二位的小说全部拍成电视剧,还一遍遍地比着拍,看谁拍得最好。

      这样一来,妲己算是没法【创建和谐家园】了,因为书里把她写得太坏了。不过就是把她写得很不是东西,也还可以看出她的确是个垫背的。

      首先垫的就是女娲女士的背。那场天上人间打得一塌糊涂的仗,其始作俑者就是女娲。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帝辛先生有次去拜访女娲小姐,被女娲小姐的美色给倾倒了,于是离开时发了条“短信”给女娲,“你是天上的凤凰飞呀飞,我是地下的豺狼追啊追”,女娲小姐接到短信气得脸色通红,跳脚大骂帝辛混账,“天上的凤凰飞呀飞”?这不是讽刺我没脚不会走路吗。女娲是人头蛇身,如果轻功不错的话,有可能会飞,但绝没可能会走。于是,女娲小姐开始琢磨怎么整整帝辛了,她是神仙,可以召唤妖怪,就像魔兽争霸里精灵族可以召唤魔兽一样。你不是喜欢美女吗,我就找个妖精变成美女,让你把江山都玩完。咬牙切齿的女娲找来了修炼千年的狐狸精,让它附在妲己的身上。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妲己什么坏事也没干,完全是鬼怪作祟,可这骂名,却落在妲己的头上了。尽管如此,狐狸精妲己也没想着干坏事啊,是女娲要她干的,女娲是神仙,狐狸精必须服从召唤,这是游戏规则,没法更改。

      狐狸精妲己对神仙姐姐如此地信任自己,把这样重大的政治任务交给自己感激涕零,怎能不办得那么尽心尽职,硬是绞尽脑汁,使用一切手段逼得各路诸侯反了殷纣,给姬昌制造了造反的充分理由,圆满地完成了女娲领导交代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女娲的心愿满足了,可是和女娲平级的各路神仙却是怨气冲天。一场厮杀,不仅人间打得热闹,天上更是精彩,什么禅教、截教,都借此机会想扩充势力,争抢地盘。最后截教虽然一败涂地,禅教也是元气大伤,这个损失找谁负责?其实神仙们心知肚明,就是不好说破,大家都是神仙嘛,怎么好互相指责。话不好明说,问题却要解决,损失也得有人认账。怎么办,天上的神仙们很聪明地扣押了妲己,都是她教唆殷纣得罪天下人,才引来的厮杀嘛。女娲呢,正好顺水推舟,把个披肝沥胆为自己办事的妲己扔了出去。当姜子牙的剑砍下了妲己美丽的头颅时,神仙们也和和睦睦一家亲了。妲己为了完成女娲交付的伟大任务,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场血流成河的战争,追根溯源,全是因为女娲公报私仇导致的。她对帝辛不爽,可以让他生一场病完蛋嘛,何必制造这么惨烈的厮杀,造成那么多无辜的牺牲。这的确是女娲背上的一块疤,她能补天却补不了自己背上的那块疤,为了保持完美形象,只能拿妲己垫背了。

      妲己垫背,垫得比妹喜还不明不白,她是有目的地干坏事,但这坏事不是她想干的啊。没人敢说女娲,她是人类的始祖,圣崽们顶礼膜拜的神仙,为“神仙”讳,妲己只能垫背到底了。

      记得那场打了十年的特洛伊之战,好像也是惊动了各路神仙的,那位王子拐走海伦,就是受了某位女神的蛊惑,而三女神之间,还为战争的胜负打过赌。只是,战争结束之后,当人们看到那个引发战争的海伦,说的话却是,为这样美丽的女人,再打十年也值得。哎,还是海伦幸运,用不着给战争的制造者们垫背。

      妹喜和妲己,一个是第一起因为美丽造成冤假错案,一个是因为身不由已成为垫背的。而历史上最轰动的冤假错案,当属冲冠一怒为红颜,不仅女人被冤枉,男人也跟着受了委屈。

      公元前十八世纪的某天,姒履癸先生发动大军,攻击有施部落。有施部落显然抵挡不住夏政府的军队,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施部落酋长选择了屈膝,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棗包括酋长的妹妹,她的名字只一个“喜”字,因为是酋长的妹妹,当时的人叫她妹喜。至于姓什么,当时部落的人不敢随便称呼酋长的尊姓,所以酋长的姓只好失传。

      妹喜被献给姒履癸先生不久,就把花团锦簇中的姒履癸给迷得晕晕乎乎,常常把她抱到双膝上,日夜不停地陪她饮酒。这是书上说的,真实情况其实不难想象,妹喜在姒履癸先生的魔爪下,不乖乖服从还能怎么着。至于是妹喜主动去迷姒履癸还是姒履癸强烈要求被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可就是这样,有位叫关逢龙的老兄非要认定是妹喜在迷姒履癸不可,慷慨陈词说妹喜没安好心,想让姒履癸先生荒废事业,丧失人心。姒履癸愿意荒废,主动丧失,关妹喜什么事了。倒霉的妹喜,强颜欢笑忍辱偷生,却还要遭人非议。

      可能是妹喜对姒履癸先生总是爱理不理的吧,姒履癸以为妹喜的听觉有问题,于是经常制造点噪音【创建和谐家园】妹喜。当时没什么先进的音响设备,唯一可用的大概就是绸缎。撕绸缎的声音又脆又响又刺耳,妹喜经常被突然出现的噪音给吓着,一副受惊吓的样子让姒履癸先生觉得很受用,于是他把国库里的绸缎全搬出来,叫宫女撕给她听。

      《红楼梦》上晴雯小姐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可能是从妹喜女士身上得到灵感。不过撕扇子撕得起,撕绸缎却非同小可。当时的人大多还在穿兽皮啊。这种荒唐行为,大臣们不对姒履癸先生提意见,却纷纷指责妹喜不应该。也不知道妹喜不应该什么,是不应该对姒履癸先生爱理不理还是不应该对撕绸缎的声音表示惊恐。大概妹喜也不想惊恐吧,可是那声音实在可怕,仿佛魔鬼的召唤。不理睬吧,担心玉颈要被喀嚓,理睬吧,大臣们又说都是祸国殃民。哎,都是绸缎惹的祸。

      倒是姒履癸先生颇为顽固,对反对意见一概不听,而且创造发明了“炮烙”,就是铁板活人,来封别人的嘴。以前一直以为这是帝辛先生的成就,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姒履癸先生的创举。

      只是姒履癸先生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干脆造了一座大水池,里面装满美酒,然后邀请妹喜去划船。自作多情加自以为是的姒履癸先生以为妹喜一定会被这超级前卫的创意所震撼。可惜,妹喜没震撼着,倒让全国人民震怒了。

      姒履癸先生的老祖宗姒文命先生在世时,就曾说过,“后世帝王,一定有人因喝了太多美酒,喝亡了国的。”他老人家果然真知灼见,第一个应验这句话的就是他的后裔。

      商部落(河南省商丘县)酋长子天乙先生,也就是那位不敢找姒履癸的茬,却对无辜的妹喜发泄怨气的关逢龙先生的哥们儿,和另一位对姒履癸不满的伊尹先生,联合起来造了姒履癸的反。

      对于姒履癸先生的咎由自取,史书上却把他当做被美色迷惑导致亡国的反面典型。好像姒履癸先生是个没头脑的弱智儿童,所有的坏事都是妹喜幕后指使似的。丝弦《炮烙梅伯》唱词就是这样写的,“桀王失政朝刚乱,只因昏庸把色贪。宠信谗妃妹喜女,夏朝江山化灰烟”。

      暴君的做法一般是不检讨自己,只怨别人,可写书的人不是暴君啊,怎么也是这样?仔细想想,恍然大悟,写史书的好像全是男人啊,司马迁、斑固,连记载起居注的都是男人。嘿嘿,看来古时的男人都擅长找女人垫背。

      天乙和伊尹的联合兵团不仅活捉了姒履癸,也活捉了妹喜。然后,把他们夫妇二人,装上囚车,扔到荒凉的巢湖,不久,两个人都凄凄凉凉地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喜欢读史书的人不用想都明白。

      姒履癸先生是罪有应得,可妹喜呢?整个一垫背的。

      绝代红颜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一直被认为是大汉奸。这个汉奸和日本侵华时的汉奸有点不一样,吴三桂只能算是汉族的奸佞,还够不上是中华民族的败类。

      著名的大顺朝闯王李自成先生,把大明朝一脚踹死,逼得崇祯在煤山上吊。

      至于女主角,不用介绍了,就是美得世间罕见,先倾了大明朝,后倾了大顺朝的超级倾城倾国陈圆圆小姐。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大顺朝的闯王李自成先生,一路凯歌地打到了北京,而此时正在作为大明朝边防司令的吴三桂,手里正掌握着跟清朝打了多年仗,能征贯战的十万宁远铁骑,因为正忙着和大清朝的太祖皇帝皇太极先生玩命,没顾得上给跟李闯王过招。不过闯王阁下对吴三桂倒有几分忌惮,毕竟,自己的草台班子跟正规军打,不会轻松。于是,闯王向老吴伸出和平树杈,作书招降。不说是和平橄榄枝,一来是因为树枝太纤细,有辱闯王威名,二来嘛,是因为树杈可以用来当兵器,而李闯王手里也确实有颗【创建和谐家园】足以威胁吴三桂,那就是陈圆圆小姐。

      对大清三番五次,又是拿亲舅舅亲哥哥做人质威逼又是拿王爷侯爷当诱饵利诱,甚至皇太极亲自写信招降都不搭理的吴三桂,竟然对李闯王递过来的和平树杈欣然接受,的确让当时的人感到惊讶,尤其是皇太极先生。于是马上派人深入调查,才发现原来是本故事的女主角,吴三桂先生的爱妾陈圆圆小姐,在北京正被李闯王当人质扣押着。皇太极只能哀叹,看来不管是亲舅舅还是亲哥哥,都不如亲亲宝贝。

      吴三桂先生的亲亲宝贝陈圆圆小姐,命运不济,曾经流落在烟花之地,被皮条客隆重推荐给崇祯帝朱由检先生,不巧的是那阵子朱先生正被关外的皇太极,和关内李闯王给搞得心中不爽,对陈小姐没“性”趣。崇祯虽然把陈小姐凉在一边,可有人对陈小姐正热血沸腾。不用说了,这人就是吴三桂。吴三桂先生早就听说陈小姐的“美”名,只是一直忙于打仗,没机会亲自拜访。好在吴三桂终于打了一次胜仗,崇祯高兴得不得了,问吴三桂要什么样的赏赐。吴三桂连想都没想,就叫出了陈圆圆小姐的芳名。崇祯心想,不错,他只要个女人,看来他胸无大志,用不着像对付袁崇焕那样准备几个莫须有的罪名随时往他头上套。

      吴三桂把陈圆圆带回家,仔细欣赏一番,连连惊呼神仙姐姐。从此,像段誉一样把其他妹妹全扔脑后了,一心只陪伴神仙姐姐。

      只可惜,没过多久,皇太极就让崇祯跳脚了,崇祯急令吴三桂亲征宁远。打仗是件很危险的事,吴三桂只好把陈圆圆留在北京的府邸,吻别之后,陈圆圆开始独守空闺。

      现在李闯王拿陈圆圆当人质,吴三桂哪敢不降。只是,吴三桂归降李闯王这事,大大地【创建和谐家园】了皇太极。从此,皇太极先生潜心研究“宝贝学”,终于在洪承畴身上得到实践,他派他的小老婆博尔济吉特氏大玉儿,也就是正在热播的《孝庄秘史》里的孝庄文皇后亲自招降洪承畴。一顶绿帽换来一员良将,这买卖对皇太极来说不算亏本,反正他的女人多得是。

      吴三桂决定和李闯王和平解决崇祯帝遗留下来的权利分配问题,决定“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一派欣然的样子,看上去似乎大局已定,再没什么变数了。

      哪知道就在吴三桂走到河北玉田县快到北京的时候,却突然听说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心腹刘宗敏抢去做了小妾,还有人说,陈圆圆小姐被李闯王亲自召见了。不过,不管是落在刘宗敏手里还是落在李闯王手里,对吴三桂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吴先生连亲舅舅亲哥哥都不顾,投降李闯王,不就是担心陈小姐的安危吗?现在闯王居然把陈小姐给霸占,这口气吴三桂怎么忍得下。正好似昔年屠户张飞张翼德先生所言:“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想来但只要是个男儿家,任谁也不能罢休的。吴三桂自然也忍不下这口气,高喊一声“圆圆,永别了!我会为你报仇的”。(“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折断了李闯王那根和平树杈,夺回了本来已经让给了李闯王的山海关。“冲冠一怒为红颜”一个陈圆圆,让大顺朝的李闯王丢了山海关,这还只是复仇行动的开始。

      其实呢,这个时候的李闯王如果能把陈圆圆还与吴三桂,,虽然吴三桂未必就会忍下这口恶气,但是总还有个商量的余地。也不知道到底是陈圆圆实在迷人,还是李闯王见色忘义,不仅不归还陈圆圆,还主动要求和吴三桂打一架,看看到底谁有资格占有陈小姐。

      吴梅村先生说吴三桂先生“冲冠一怒为红颜”,置汉族利益于不顾,不知道这句诗是不是也适合于李闯王。

      至于陈圆圆小姐本人呢,没有去管她到底爱谁或者谁也不爱。在他们眼里,陈小姐不过是个女人,一个像花瓶一样的美丽女人,被几个男人轮番占有着。花瓶还需要经常擦拭,而对于陈小姐,没人去尊重她的意志。

      李闯王率领大军亲自前来“讨伐不义”,二十余万大顺部队兵临山海关,随即以红夷大炮炮轰九龙口,吴三桂的武器没有李闯王厉害,只好向清朝的多尔衮购买军火。军火交易没做成,多尔衮却带着十余万清兵亲自拜访吴三桂来了。在李闯王和多尔衮的左右夹击下,穷途末路的吴三桂干脆跟多尔衮结拜成兄弟,一起对付李闯王。

      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之后,李闯王元气大伤,从此节节败退,一直败到九宫山,被当地的地主武装要了性命,大顺朝彻底完蛋。而清朝的辫子军呢,一路凯歌从关外唱到关内,唱了三百年后被武昌起义给堵住了嘴巴。至于吴三桂呢,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朝,遂被当时的人们一致定性为卖国行为,并决定称其为大汉奸吴三桂。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这没什么好议论,只是,却总有人在为失败者开脱。当时的人们就说了,都是因为陈圆圆小姐,这个美丽的尤物,让李闯王丢了大顺朝,吴三桂成了大汉奸。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女人,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也不用打仗死那么多人了。可是,这是陈圆圆的错吗,她希望战争希望死人吗?这只是那几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牺牲别人的生命而已。

      而那位吴三桂先生的降清,比起唐高祖李渊先生,也就是著名的武则天女士的第一任老公李世民的爹,吴三桂的“降”清比起李渊的降突厥要磊落得多。至少,他还和多尔衮约定不许伤害百姓,“誓诸将勿杀无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只不过李渊当了皇帝而吴三桂最后却没有能力把清朝干掉。如果他最后打赢了并坐了天下,或者打赢了却不是他坐天下,但只要是个【创建和谐家园】坐了天下,他就决对不会做汉奸。而那段“冲冠一怒为红颜”,足够让他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和千古一帝。

      陈圆圆呢,陈圆圆更是无辜。一介弱质女流无力地被命运所摆布着,她是这里面唯一真正的可怜人,吴梅村说得好:“妻子岂应关大计”。吴三桂是“汉奸”,但至少他还算个性情中人。

      历史最终是强者的历史,却总不忘让弱女子来背负着这些冤假错案。耶圣人(耶稣)说“我们原本有罪”,孔圣人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db:wangzhi]

      倾听芷若的叹息!

      小.说。t。xt-天/堂 周芷若,金庸笔下的一个纤纤女子,虽不敢说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能耐,但却也“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这样一个女子,在历来的影视版本中却被描写得颇为不堪,不是发疯,就是失忆,更或是一坏到底,阴狠毒辣到让人心寒齿冷,活脱脱是何红药翻版、李莫愁再世。如此编派芷若,但若伊人天上有知,怎一个伤心了得?

      也许我们应该谅解影视编导们,因为他们没有义务喜爱并理解金庸的作品,只要大体象模象样就行了,不可能将小说中的意境真实再现。

      再说,影视作品不同于小说,角色中的女一号、女二号界限分明。《倚天》剧集中,女一号历来只能是赵敏,女二号才轮得上周芷若。女一号是正角,女二号若也是正角,似乎可看性就会大打折扣,于是银幕中的周芷若便以小说中的原型为起点,在“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演变成今天这样一个“演员虽各不相同、但表演套路和人物命运却大抵相同”的可悲局面。

      我们几十年来看《倚天》剧集,看到的是不同版本的人物角色,但张无忌和赵敏两个角色却始终在忠于原著的氛围中闲庭信步;而周芷若这个角色呢?却是在背离原著的阴影里越走越远。

      都说影视剧要创新,但我看到的是:《倚天》剧集再怎么“创新”,其结尾比之原著来看几乎判若云泥,相去何止道里计。《倚天》剧集的败笔都体现在末尾,体现在对周芷若的处理上,功亏一篑。都说时代在进步,今人应该强于前人。但是遗憾得很,在对周芷若的处理上,现今的编导们都比不上几十年前的金庸,着于痕迹,落了俗套。

      我承认,芷若不是女一号,不可能将她象赵敏那样拍;但是,也不至于一定要把她从反面拍,反衬出张赵感情之旅的坎坷不易吧?冤乎,芷若!

      原著的结尾,暗合“似与不似”、“若即若离”的美学意境,宁静高远。但改编后的剧集的结尾呢?**裸的,简单到不用思考——“张赵团圆,周靠边”。

      看了几个版本都是如此,“两点论”的思维定势让人觉着寒心:“这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要么拥有全部爱情,要么就一点都没有”。唉,世界上的事都是这麽简单就好了!

      周芷若的为人,经历了“善——恶——善”的过程;周芷若对张无忌的爱情,也经历了“觉——迷——觉”的过程。周芷若再坏,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有缺点的凡人,她虽然不可能全部占有张无忌,但也不可能全部失去张无忌。

      张无忌虽不是个大英雄,但却是个一诺千金的君子,他对周芷若说过的话也都发自肺腑、出于真心,况且两人还有肌肤之亲、夫妻之名,在两人嘴里一个是“无忌哥哥”,一个是“芷若”,就如夫妻一般。

      在古代,到了张、周这种“程度”,张无忌若还能抛下周芷若不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那张无忌倒是个负心薄幸之人了,但张无忌不是。何况当时是处在元末的乱世之中,张无忌绝对不会抛下周芷若不管的。

      赵敏早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原谅周芷若之后,便“周姐姐”相称了,还不顾性命地帮她驱除玄冥神掌的寒毒。周芷若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改口叫赵敏作“赵家妹子”,也才会在原著结尾时跟着张无忌和赵敏,在窗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否则,以周芷若内向清高的个性,她才不会去跟着张无忌和赵敏自讨没趣呢。

      其实张无忌既舍不下赵敏,也舍不下周芷若,书中其实暗示得很明白,“灰蛇草线早在千里之外”,张无忌若单和两人中的一人成亲,另一个肯定会来搅局,弄得不欢而散。所以嘛,既然赵周二女彼此都“周姐姐”、“赵家妹子”相称,手挽手相安无事,那就让她们一辈子都这麽叫下去吧。而且这样的爱情结局也更符合张无忌优柔寡断的性格。

      但遗憾的是,我所看到的《倚天》剧集却都没有照原著处理,不约而同都拍成了“丢周保赵”的结局,葬送了周芷若,使她最终不是所跟非人(宋青书),就是孤零零立于天地间(出家;回峨眉做掌门),了无趣味地终此一生。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周芷若如此女子,我见犹怜,但凡有一丝慈悲心肠,谁也不会希望听到她的叹息。但,唉……事已至此,期待下一版《倚天》罢,女子呀,未必被男子所支配,但是书中的女子,有多少是葬送在看客的手下![db:wangzhi]

      张无忌的婚后恐惧

       小_说txt天'堂 老实说,我现在很害怕。如果你和我一样,跟一个会使九阴白骨爪和一个会放十香软筋散的女人一起生活的话,你或许会比我更害怕。

      一切都从三年前的那天开始,不错,就是我和杨左使最后通信的那天。芷若突然提了铺盖,在我门口出现,她要我做的那一件事,就是要让她搬进来和我一起住。

      她娇笑道:“这样总不算违背侠义道吧?”我无语,奇怪的是,敏妹也没说甚么。当然,除了铺盖之外,芷若她还带了一条毒龙银鞭,和一大包霹历雷火弹。她又娇笑道:“喔,那没甚么,不过是记念一下我从前当掌门人的日子罢了。”

      老实说,那段日子是没甚么好记念的。

      从此之后,我照样替敏妹她画眉,但每次画眉时,芷若都会在傍边冷笑边登眼,我也不得不暗中运气太极劲,以防她一个雷火弹打过来。为表公平,我每天早上也会替芷若涂胭脂,那时我便要拿银针试试那些胭脂水粉里有没有混进了些七虫七花膏之类的毒药。

      那时我才庆幸年轻时学过几年医道药术,多谢胡青牛,多谢王难姑!

      三年之后,我替女人化妆的本事,已可算得上海内独步,于是我便到市集里摆了个小摊子,专门替广大妇女修面上妆,二十文钱一个。城里六岁到六十岁的女人,都知道“猪肉挡傍画眉的张相公”是谁,能够服务群众,我很高兴。那摊子生意很好,虽说不上是日进斗金,日进斗铜是差不多了。

      但到了后来,来的客人渐渐减少,最后一个也没有了。我奇怪,便找了个老客户李七婶问问,七婶对我说,有一天她修面回家后,家里来了一群凶神恶煞的尼姑,在大肆破坏一番后,便对七婶说:“从今以后也不准在去光顾那个姓张的!否则此剑便是你的榜样!”说罢七婶拿出了两截断剑给我看。

      峨嵋派的剑唉。

      我再跑了几家人家,情况都差不多,不过去捣乱的不是尼姑,就是蒙古骑兵。那两个女人醋劲也太强了吧?无可奈何的,当天我便把摊子收了。

      对外如此,对内的火药味也一样浓烈。

      有一天敏妹脸色惊惶的来对我说,她也很害怕。我问他怕甚么,她说她看见芷若在后院狠练降龙十八掌,掌风呼呼的,要我去跟她谈谈,我只有去了。

      我道:“芷若,算了吧,降龙十八掌不是你练的功夫啊。”

      她娇笑:“不是啊,无忌哥哥,倚天剑里就掉出了这两本秘笈,你说九阴白骨爪不正派,我练降龙掌总算光明正大了吧?”

      唉,她口才比我好,我说不过她。于是便教了敏妹几手太极拳,以柔克刚,应该没问题吧?

      谁知芷若知道了,便缠住了我也要我教功夫。

      我道:“你不是有了降龙掌了吗?”

      她道:“人家有无忌哥哥教,我也要无忌哥哥教才开心啊。”当时我真想教她七伤拳,让她先伤自身,才能伤他人,不过,此计太毒了。我便传了她两层乾坤大挪移,那是防守性武功,应该没所谓吧?

      当然,教芷若的事给敏妹知道了,她又来求我教她太极剑可恶,这样下去,我一身看家本领都让你们学会了,我还用在这家里混下去吗?

      我开始郁闷,开始想念义父,开始怀念当年冰火岛上的日子。不如到少林寺找义父去吧,一起出家也不错,落得清静,他念经时我打木鱼,他挑水时我撞钟。不过不行,这样搞的话,芷若肯定会带了峨嵋派去攻打少林,我好不容易造成的和平气象,不可就此毁了。退而求次,我一个人回冰火岛吧,细想数日,觉得此计还算可行,于是便开始暗中收拾。

      带些甚么,不带甚么呢?我想起了当年爹妈在岛上时时要钻木取火之苦,便带了大批火刀火石火折子,还包了一大包内衣裤。岛上的兽皮做外衣挺合适,做内衣则嫌太过毛绒绒,这是我童年的第一手可怕经历。当然,倚天剑屠龙刀是非带不可的,不是我舍不得宝刀宝剑,而是怕留下的话,那两个女人会拿了去互相砍杀,后果不堪切想。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冰糖葫芦,这一去恐怕也是再也吃不到的了,赶紧买一大包,带了在路上吃。不好,东西越来越多,一个人还真的拿不了

      我写了信给韦蝠王,叫他帮我准备一条船,这个月十五号到我家来接我,从此便是壮士一去不复返矣!

      月圆之夜,跑路之时。当晚深夜,两个女人都睡得很甜,门外三长两断的暗号一打过,我便把行李往窗外一抛,飞身而出。蝠王早就备好马车,直奔码头。一直走出三十余里,我才放胆朗声大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