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就有点儿不讲理了。其实宗人令一职由礼部【创建和谐家园】开始,这宗人令基本上也就是个摆设。

      比如说藩王生了娃子,要给孩子上个宗籍,那这时候肯定是要向礼部,也就是宗人府报备一下,但是平时,谁鸟这挂了名的宗人府?老子可是皇亲国戚,你一个外姓来管着老子,你算哪根葱?

      不得不说,老朱家的这些藩王们个个都是人才,想的倒也差不多。反正自打朱老四靖难之后,除了宁王作死谋反被正德一方给吊打了之外,剩下的哪个藩王活的不滋润了?平时里侵占个土地,强抢个民女什么的,那根本就不叫个事儿。

      然而此时不成了,崇祯既然在深夜把自己给诏进宫来,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皇帝就没想着把事儿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相反,只怕这位消停了没几个月的皇帝,又要举起手中的屠刀了。

      仔细思量一番,孟绍虞觉得还是先行试探一番的好:“启奏陛下,依大明律,福王殿下当赐自尽,且福王一系当除爵。”

      若是换了个要脸的皇帝,估计这时候就要说上一句“朕不忍致法于王,卿等再议之”一类的屁话,然而对福王屁的感情没有,穿越过来的这具肉身本体跟还这福王有仇的崇祯皇帝,却是连个样子都懒得装,干脆了当地下了指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没甚么好说的。明日朝堂之上,孟爱卿便以宗人令弹劾福王。”

      得,这位爷杀气腾腾的话,直接让在场的几个人明白了崇祯的意思——福王必死无疑,福王一系,只怕就怕烟消云散。

      所以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待群臣见礼完毕后,孟绍虞便顺着崇祯的意思,直接在朝堂上扔下了一颗大雷:“臣启奏陛下,福王殿下横行洛中,驾贴捕民,格杀庄佃,所在骚然。臣以为,此福王殿下失德,当致王于法。”

      毕竟现在是大朝会,不再是昨天晚上几个心腹大臣的茶话会一样,崇祯却是假惺惺地开始要脸了:“太祖高皇帝分封诸王,福王更是朕的王叔,朕即不敏,亦不忍致法于王,卿等再议之。”

      只是不想,阉党之中便有名叫袁弘勋的御史出班道:“臣御史袁弘勋有本奏。”

      崇祯嗯了一声,开口道:“若是与福王叔之事无干,便稍后再递折子上来罢。”

      袁弘勋却是径直出班行礼道:“臣袁弘勋冒死启奏陛下:陛下前番有言,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如何到了福王殿下这里便不依律法?陛下此行,置大明律于何地?臣请陛下收回前番再议之言,致法于福王!”

      崇祯佯怒道:“福王乃朕之王叔,即便不依大明律之议亲,还要依为亲者隐,朕亦不当致法于王,爱卿此言过矣!”

      朝臣们却是根本就没有把崇祯的话当回事儿,屁的亲亲相隐,你崇祯皇帝只怕恨不得福王去死才好,要真是亲亲想隐,这事儿根本就到不了朝堂上来说!

      再一看退回班中的御史大人悄然向着侍立在崇祯不远处的魏忠贤使了个眼色,朝臣们心中这才恍然:丫们早就串通好了!一个得名儿的,顺便让皇帝得了利,真他娘的好算计!

      既然有不要脸的带了头儿,那大家便比比谁更不要脸好了——反正死的是你老朱家的,也不是俺们家的人。

      当下吏部尚书房壮丽便跳了出来:“臣启奏陛下,福王失德,乃洛中百姓之祸也。陛下身为天子,乃代天牧民,岂可为一己之私而废律法?臣请陛下致法于王!”

      户部给事中韩一良眼见户部尚书郭允厚给自己使了个眼色,当下也跳了出来:“臣附议,请陛下致法于王!”

      崇祯佯怒道:“卿等欲逼朕灭亲耶?”

      温体仁这时才不紧不慢地出班道:“陛下息怒,臣等不敢。只是,臣亦有几句话要说。”

      崇祯怒道:“讲!”

      温体仁又是躬身行礼,这才开口道:“臣启奏陛下,太祖高皇帝分封诸藩,乃是拱卫朝廷,方才陛下也是说过的。”

      崇祯嗯了一声,说道:“不错,此乃太祖高皇帝之本意。然则又与福王叔之事何干?”

      温体仁躬身道:“陛下,福王横行洛中,几使洛中膏腴之地民不聊生,此拱卫朝廷之所为?不过是给朝廷抹黑罢了,陛下不可不察之。”

      孟绍虞则是再次跳了出来,给温体仁敲边鼓:“臣启奏陛下,福王不止横行洛中,更是心怀怨望,也有狂悖之举。”

      说完,又把温体仁头天晚上从魏忠贤那里听来后转述给他的一番话再次说了一遍。

      此言一出,却是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整个儿的朝堂都安静了,过不多时,却是嗡地一声炸开了锅,纷纷附议孟绍虞的奏本,要求致法于福王——这他娘的是政治正确,一个心怀怨望的藩王千万留不得,万一再起了靖难之役可如何是好?

      既然朝臣们群情汹涌,崇祯也不好再拿捏着,当下便顺水推舟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命锦衣卫锁拿福王府上下进京,待福王进京后再行处理。”

      只是不待群臣高呼陛下英明,崇祯便再一次展现了他不讲理或者说不按常理出牌的一面:“既然福王一系要除其爵,便尽没福王府的田产充入皇庄,募无地之民种之。”

      不理会群臣们目瞪口呆的表情,极度不要脸的崇祯接着道:“还有,礼部掌宗人令,未能管教好诸藩,其令,复设宗人府,掌皇族属籍,修辑玉牒,奠昭穆,序爵禄,丽派别,申教诫,议赏罚,承陵庙祀事。以瑞王朱常浩为宗人令,以惠王朱常润及周王朱恭枵为左右宗正。”

      定下了调子的崇祯十分干脆地扔下朝臣们就跑路了,而此时的福王府中,福王朱常洵却还是日上三杆人未起,犹怜怀中俏佳人。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头滚滚福王府

      芳龄二八的佳人“啊”的一声尖叫,却是赶忙从福王身子上面滚落到床塌里面,顺手就抓起了锦被给福王和自己盖好。

      福王的兴致被人打断,直感觉下面的兄弟有要失控的趋势,再看那贴身太监的样子,当下便怒喝道:“混账东西!谁让你进来的?本王不是说过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的?”

      那太监倒也顾不得再回味方才一闪而逝的美景,喉结上下吞咽了一下,定神道:“启禀王爷,王府外有天使过来宣旨。”

      福王这才不耐烦地道:“知道了,唤人进来伺候寡人更衣。”

      那太监却是没有立即领命喊人,而是接着道:“王爷,天使说要王妃与世子一同前去。”

      朱常洵却是越发的不耐烦,怒道:“去便去,想来是京中的小皇帝有甚么赏赐下来,又有甚么大不了的?先帝在时,哪年不是这般?滚,命人进来给寡人更衣要紧!”

      朱常洵的太监还想再接着说外面还有大队的锦衣卫转了福王府,转念一想却不正好说明王爷深得帝心,这宣旨的架势都要比旁人更甚?因此上想了想便没有再说甚么,只是领命出去,唤人给王爷更衣洗漱。

      一个接近三百斤的胖子更衣洗漱又能有多快?福王在府中磨磨蹭蹭的洗漱,福王府外等候着的许显纯可就有些不耐烦了。

      坐于马上的许显纯拿着马鞭轻轻在手中敲打着,对旁边儿老神在在的曹化淳道:“我说曹公公,这福王殿下不会以为是咱们来给他送封赏的罢?还这么拿捏着福王的架子?”

      曹化淳却是连眼皮也不曾抬一下,低声道:“那又如何?这旨意一时不宣,他便是一时的福王,我等便是奴婢。且等着罢。”

      许显纯却是嘿了一声,也不再话说,只是心中不住地盘算着往南洋那个地儿多派些锦衣卫过去,后来想想却不是自己的辖内之事,心中愈发的不爽,对福王的不满,也就愈发的大了起来人家都他娘的扔点儿种子就能有收成,洛中好地全让你占了,那些泥腿子还不得饿死?

      只不过纵然再多的不满,暂时间也得先压了下去,只要福王一刻未出王府领了旨意,自己便无可奈何,除非是福王拒不接旨,那样儿自己倒是能好好收拾福王一番。

      等到福王洗漱完毕,却是先见了福王妃邹氏,再与邹氏与选侍姚氏,带着世子朱由崧一起往大门而去。

      朱由崧此时年方二十,却是与福王一般,每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见福王摆开这般大阵势迎接圣旨,却是笑道:“父王,今日不过是皇兄那边儿有旨意过来,何必这般大张旗鼓的?”

      福王朱常洵却是笑道:“不过是给你那皇兄一个面子罢了。小皇帝刚刚登基,寡人便是他的皇叔,我大明以孝治天下,这天下原本便是他那个死鬼爹爹夺了寡人的,他又如何不让着寡人三分?只是花花轿子人人抬,给他点儿面子,以后也好给你两个弟弟要来更好的封地。”

      听到朱常洵提到朱由渠和朱由桦两个弟弟,朱由崧却是笑了笑,应道:“父王英明,两个弟弟还小,到时候还指望皇兄给他们两个好一些的封地。”

      一家人只是说说笑笑的向着大门而去,身后跟着的,正是福王府的仪仗。只是随着大门打开,福王的一颗心便直接往肚子里边儿沉了下去。

      朱由崧毕竟年轻了些,见门外的阵势,只道是皇帝看中自家,当下轻声对福王朱常洵道:“父王,今日摆开这般阵势,也不知道皇兄是给了我家甚么封赏?”

      朱常洵却是心中发冷,怒声道:“闭嘴!”

      见朱常洵发怒,朱由崧虽然心中不解,然则毕竟是在众人面前被落了面皮,当下便讪讪退后几步。

      朱常洵却是不理会身后诧异的王妃等人,只是对着依然端坐在马上不曾下马的许显纯和曹化淳道:“二位今日来洛中,可是要拿本王进京的?”

      曹化淳一直不曾抬起的眼皮直到此时才张了开来,望着福王朱常洵道:“王爷,有旨意,接旨罢。”

      若是换了开国时的二十四王,只怕早已得了风声,说不得便有人要学当时还是燕王的成祖皇帝一般,来个靖难了。只是自打成祖皇帝后,大明的这些藩王便被当成了猪一样来养着,又有哪一个还有开国二十四王的本事?只怕是连正德年间的宁王也比不过。

      朱常洵见曹化淳这般作态,心中便已经了解,嘴角扯出来一丝惨笑,便即命人摆开香案后,跪地道:“臣朱常洵接旨。”

      见福王府呼啦啦尽数跪倒在地恭迎圣旨,曹化淳这才冷笑一声,自身后小太监一直端着的托盘中取过圣旨,打开后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福王朱常洵失智,祸乱藩地,有违太祖高皇帝教化。福王妃邹氏、选侍姚氏,福王世子朱由崧,未能尽为人-妻子者劝诫之道,着锦衣卫一体锁拿回京,交由宗人府处置,钦此。”

      福王朱常洵此时心死若灰,知道此一番定然时在劫难逃,只是惨然一笑,叩首道:“臣朱常洵领旨,谢恩。”

      朱常询认命般地任由锦衣卫将自己锁拿起来,朱由崧却是高声叫道:“放开小王,皇兄定然是被小人蛊惑,才有今日之事,待小王禀明皇兄,定然要将尔等治罪!”

      不待许显纯开口说话,朱常洵却是先喝斥道:“闭嘴!不许你再说半个字!”朱常洵却是生怕朱由崧再说出甚么不该说的话来,被这些厂卫回报给崇祯小皇帝,那样儿才真的是一点儿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至于现在被锁拿进京,那名存实亡的宗人府又能把自己怎么样?

      曹化淳见朱由崧讪讪地闭了嘴,这才转头望向仍然跪倒一片的福王府属官和侍卫,冷笑一声,接着道:“陛下另有旨意给福王府长史、教授、内典宝、指挥使、仪卫舍人,诸位,请接旨罢。”

      待福王府的这些文武属官都是叩头高呼接旨后,曹化淳这才又接过一封圣旨,打开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福王失智,左右长史未尽人臣之责,有负先帝重托,着杖毙。”

      “福王府教授,有失人臣之责,以致于福王失智失德,为患藩国,着杖毙。”

      “福王府内典宝,内外勾结,为害藩国,有损福王仁德,着绞。”

      “福王府指挥使、仪卫舍人,为害藩国,有损福王仁毛,斩!”

      一连串杀气腾腾的或绞或斩的旨意下来,别说是整个福王府的文武属官和上上下下的人了,便是福王朱常洵,也是一颗心彻底地沉到了谷底这小皇帝可是真够狠的,光这一连串的文武属官,就已经有六七十人之众,除去一些整理书信的书堂官、舍信官、审理司之类无足轻重的小文官和承奉司的一些太监外,剩下的竟然是一个放过的都没有。

      不待众人有何反应,一直不曾出声的许显纯却是一挥手,对着身后的锦衣卫道:“拿下,行刑!”

      福王府的一众文武属官却是一片哗然,本以为就算是被判了个【创建和谐家园】,也要等到秋后处斩,或者是待进了京后再行处置,看这架势却是要立即动手。

      不待众人做出什么反应,许显纯自京中带来的锦衣卫却是直接依着官服挨个儿的抓人,待人抓齐之后,便先拖出来左右长史。

      一个小旗对着许显纯道:“大人,已经验明正身?”

      许显纯只是点了点头,轻轻地吐出来两个字:“杖毙。”

      此时哪里有条凳能绑了人后再行刑?锦衣卫倒也简单,只是两个人按住一个长史在地上,又有两个人举起手中长棍猛然打下去,也不管长史的哀嚎,只一五一十地数着,待得数十棍后,两个长史便齐齐毙命。

      那小旗过去探了探鼻息,复又对许显纯道:“启禀大人,人犯已经毙命。”

      许显纯却是面无表情地道:“继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锅的毛文龙

      此时的福王府人头滚滚,辽东,接近东江的险山集的一处密林里,正七倒八歪地倒着一群精壮子子,有伤口的便自己或由旁边儿的人帮助包扎,没有伤口的则是闭着眼睛假寐小憩一会儿。

      不多时,一个精瘦精瘦的汉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对着一个相貌奇异,在一群东倒西歪的人群之中仍是坐的板直的昂藏大汉喊道:“大哥,快,狗建奴又他娘的追过来了,咱们得赶紧走!”

      那大汉猛然站了起来,招呼一声道:“兄弟们起来了,赶路要紧。”说完,便辨认了一番方向,大步向前走去。身旁一个七岁左右的孩童,相貌颇为清秀。闻言也只是和剩下的三十余个汉子一般无声地站了起来,紧紧随着那汉子而去。

      大汉旁边儿一个同样精壮地汉子猛然一扯旁边用绳子捆着的一个建奴,问大汉道:“大哥,咱们千里迢迢地去辽东投军,本来从登莱更省事儿,您非得带着兄弟们去掳了这么个建奴过来”

      那大汉闷声道:“礼尚往来不懂得么?咱们去东江投军,不带着手信过去,没得让那毛文龙将军看的轻了。”

      那问话的汉子却是接着道:“那咱也用不着掳这么个二十多岁的玩意儿啊,因为他都折进去两个兄弟了。要我说,咱们不如把他扔了,偷摸地回去再想办法掳了那个五六岁的来算了。”

      那大汉瞪了一眼问话的汉子,喝斥道:“你他娘的傻了是不是?掳个五六岁的孩子有个鸟用?他是能带兵还是能干啥?这个可是代善那个狗建奴的儿子,要不是没盯到他大儿子的信儿,老子更想去抓了那个叫甚么岳托的货。”

      见那汉子仍然一副不解的呆萌表情,大汉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骂道:“掳个小孩子,没得让毛文龙将军把咱们看的轻了,但是换了这么个家伙,怎么着也能让人高看咱们兄弟一眼,若是能让咱们兄弟们自成一军,倒时候还怕没有军功?兄弟们个个都是封侯在望!”

      那汉子嘟囔道:“反正俺脑子笨,大哥怎么说,俺就怎么办,听大哥的就是了。”

      一行人不再说话,只顾着闷着头赶路,被称为是代善之子的那个建奴,由于双手被捆的结实,口中也被塞了麻核桃,却是有苦叫不出,只得跌跌撞撞地跟着赶路,倘若慢了一丝一毫,不是挨了鞭子抽,便是被人用刀子开个口子,一路当真是苦不堪言。

      而在此时被建奴称之为盛京的沈阳,正红旗的旗主代善看着跪在地上的甲喇额真博尔济吉特固良,心中操刀子砍死他的心都有了。

      来回踱了几步,猛然间一脚将固良踹倒在地,怒喝道:“说,硕托那个混账到底是怎么被人掳走的?!”

      固良被踹倒在地,倒也是不恼,只是一个翻身,复又跪好后,磕头道:“回贝勒爷的话儿,前些日子,小主子带着奴才等去辽阳那边儿巡视,在一个村庄休息的时候被人掳走的。”

      代善却是冷笑道:“好好地儿跑辽阳干什么去了?在村庄休息?只怕是去村子里面祸祸人家闺女去了罢?说!到底是甚么人干的?”

      固良又磕了一个头,这才接着道:“奴才也不知道,一行人大概三十有余。因着当时小主子说不许人打扰,想着小主子一身好武功,奴才们便大意了。”

      越听越怒的代善却是再也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不停地猛踹着固良,一边儿踹却是一边儿怒骂:“混账东西!那等时节,便是一身再好的功夫,又能使出来几层?你难道不知?再者说,既然失陷了硕托,为什么现在才来回报?你个狗奴才不知道本贝勒已经失了岳托?前番失了岳托,现在又失了硕托,你们这些狗奴才是想让贝勒爷绝后啊!”

      被代善踹得在地上翻滚不已的固良却不敢还嘴,只是抱着头喊道:“奴才该死!奴才当时也只是带了一个牛录,陪着小主子去辽阳寻些乐子,现今回来也是想要带上本部甲喇去救小主子!贝勒爷饶命!”

      代善这才消了些怒火,喝道:“滚!救不回硕托,你也不用回来了!”

      固良这才翻身跪好,磕头道:“喳!”

      待代善一挥手后,固良这才起身,躬身退了出去,自去点齐了本部甲喇留在沈阳的兵马,追着前番便一直在搜寻硕托的那一个牛录而去。

      代善却是静不下心来,干脆便往建奴伪宫而去,未见黄台吉。

      黄台吉看着眼前低眉顺眼有如小媳妇一般的代善,心中却是大爽,故作姿态道:“大哥怎么有时间到弟弟这儿来了?”

      代善心中怒骂黄台吉装傻,前番固良那个狗奴才回来汇报的事儿,你黄台吉这会儿能不知道?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罢了,现今既然有求于黄台吉,代善倒是痛快地作足了姿态:“启禀大汗,小儿硕托胡闹,在辽阳被人掳走,如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奴才求大汗大发慈悲,救救硕托。”

      黄台吉佯做大惊道:“竟有这等事?前番失了岳托,弟弟心中已然过意不去,此番无论如何,都要将硕托求回来,否则弟弟以后还有何面目面对父汗?”

      见黄台吉这就装模作样地点兵派人去救,代善纵然明知其中作戏的成分更多一些,面上仍是感激涕零道:“大汗厚恩,奴才非万死无以为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1: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