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所谓的建奴八旗兵本身都是骑马来的,通远堡的守军在发呆,这两千余骑兵可没有发呆,早就准备良久的两千余骑兵直接抽出马刀便开始对着众多通远堡的守军砍杀起来。

      骑兵对阵近在咫尺的步兵,在没有马克泌等神器出现之前,基本上与屠杀无异。此时通远堡的守军,只一个劲儿暗恨自己的爹娘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只是步兵又怎么跑得过骑兵?战马嘶鸣之下,不少守军被撞得筋断骨折,倒在地上【创建和谐家园】不止。

      杀得性起的骑兵自是不管不顾地砍杀,便是连扔下了兵器跪倒在地的通远堡守军也不放过,不是纵马踩死,便是直接冲过去挥刀便砍。

      原本被自己家“主子爷”骑兵突然暴起砍杀给弄得晕头转向的守军眼见跪地投降仍不免一死,就有些胆子大了的,想要举起刀枪反抗,左右是个死,不如放手一搏,万一搏得那一线生机呢?

      只是不曾想这些骑兵也都是太过于阴损,见有人举起刀枪反抗,便径直策马而走,绕过这些人后去追杀其他的守军。而被放过的守军正自高兴间,却冷不防后背被其他的骑兵给砍上一刀。一时之间,整个通远堡竟成了血肉磨坊。

      当然,这磨坊磨的是建奴守军的血肉而已。

      直待过得两三刻钟之后,整个通远堡便已经血流成河,堡内几无一个活口。意犹未尽的毛龙干脆又将耿仲明喊到身旁吩咐道:“去,将所有的建奴通通补上一刀,免得有漏之鱼。然后再把脑袋都给老子砍了,老子要送建奴一份大礼。”

      耿仲明闻言,当即转身吩咐手下人依令行事后,才回过头来对毛龙道:“大将军妙计!这下子,狗建奴可真要心疼了。”

      拍完马屁后,耿仲明接着道:“您还别说,尚可喜这小子装扮起来,还真像个建奴,连真的建奴都被他给瞒过去了。”

      刚刚砍完人赶过来的那个扮作建奴骑兵首领之人,可不正是尚可喜?原本二十余岁的青年,常年沙场征战加之漂于海上,看起来竟是有如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一般,倒也难怪通远堡的守将佟守越没有识破他的真实年龄。

      听到耿仲明这样说,尚可喜嘿了一声,对毛龙道:“祖父大人,刚才孙儿演的怎么样?还有,这些狗建奴都杀光了,咱们下一步怎么办?依堡而守?还是撤了回去?”

      毛龙对尚可喜道:“永喜,咱们守这里,是守不住的。你且带人去多寻些点火之物,将这通远堡一把火给他烧个精光。咱们马上就撤。只怕建奴真正的援军也快到了。”

      待尚可喜领命而去之后,毛龙这才回过身对耿仲明道:“以后这种屁话少说点儿!永喜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他父亲便是死在了建奴的手上,他如何能不恨建奴?此番让他剃了头发扮做建奴,确实委屈了这孩子了。”

      耿仲明这才讪讪道:“大将军说的是,卑职也没有其他的意思。”

      毛龙笑道:“行了行了,都是军中的汉子,哪儿来的这些屁话。走,咱们去给建奴准备大礼去。”

      待整个通远堡之中再没有一个活着的建奴之后,毛龙这才命人开始在堡子中放火。见火热燃起,毛龙这才下令,将方才砍下来的建奴首级都堆在了通远堡之前,自己又亲自寻去了块木板,拿着小刀在木板上刻了一首诗:

      “建奴派兵守通远,今日毛爷看一看。

      屠尽堡中三千兵,来日沈阳再重演。”

      刻完之后,便将这木板插在了人头小山京观的正前面。

      耿仲明看过,故意撇嘴道:“大将军,您平时里总是自诩饱读诗书,好歹也是个人,写的这算什么玩意儿啊?没得让建奴那边儿将您看的轻了。”

      毛龙却是笑骂道:“老子若是写的四骈六的,那狗建奴能看的懂?这样儿就挺好。好歹咱们得照顾下人家建奴没学识不是?再说了,老子跟你们这些杀才呆的久了,还有个屁的读书人的样子?都是被你们给带坏的,【创建和谐家园】。”

      见耿仲明一番讪笑,毛龙也不再骂他,只是开口道:“都有了!建奴的真正援兵马上就要到了,咱们撤!”

      尚可喜此时也是放完了火,跑过来后对毛龙道:“祖父大人,下次孙儿可不扮建奴了!这猪尾巴好生别扭!”

      毛龙拿起解手刀,仔细地将尚可喜脑袋后面挂着的猪尾巴割了去,这才笑道:“蠢货!下次再想有这么好的事儿,还不知道要甚么时候呢,就算你想扮做建奴却也是没得扮了。”

      仔细瞧了瞧尚可喜的脑袋,对自己手艺颇为满意的毛龙接着笑道:“行了,建奴扮不成,你且扮一段时间的秃驴吧!”

      苦着脸的尚可喜双掌合什,躬身道:“阿弥豆腐!”

      等到毛龙一行人跑得远了,建奴真正的援军这才将将赶到通远堡前。看着眼前一片余烬,带兵起来的金鹏几乎要气得吐血,眼看着追击毛龙是没有什么可能了,唯有带着毛龙留下的那首歪诗回去复命。

      事后得到消息的黄台吉有多怒暂且不说,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接到报告后,也是气得一个劲儿地大骂毛龙:“败家玩意儿!多好的奴隶,就这么给祸祸没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后宫中崇祯泡妞

      黄台吉这时候特别想要把佟守越的尸体拉出来再鞭尸一通,这蠢货太可恨了,脖子上长了个脑袋就是为了显得个子高一些的!

      通远堡这么重要的地方,这就么被人给破掉了?囤积的粮草,兵器,都毁于一旦,这下子好了,想要攻打朝鲜和东江的事儿又黄了一大半,还需要重新准备一番才行。

      至于现在手中拿着的情报,所谓的袁崇焕亲笔所书的,已经干掉了毛龙的书信,冷笑不止的黄台吉简直想要直接去京城砍死崇祯你他娘的这是拿本汗当傻子玩儿呢?当老子不知道袁崇焕已经栽了?还弄死了毛龙?毛龙要是死了,那通远堡的事儿是哪个王八蛋干的?

      黄台吉的暴怒,对于崇祯来说,根本就是屁的影响没有。毛龙搞死的建奴再多,自己撑死了不过是损失了一些苦力罢了,反正这些人不会交税,也不纳赋,对于自己来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管他们去死?

      现在最最最最重要的,还是皇后的肚子里的那个小祖宗要紧别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总之是自己的,有个女儿,也算是弥补了穿越前没有女儿的遗憾;若是个儿子,对于大明朝来说,就是有了国本,只要不是太坑爹,这娃儿以后就是妥妥的下一任皇帝,所以也由不得崇祯不紧张周皇后的肚子。

      由于自己把周皇后的弟弟给赐死了,所以崇祯在某些时候,还是心里感觉有些过意不去,所以挑了一个好日子,便陪着周皇后一起到御花园中去赏花。

      自从崇祯登基之后,便一直勤于政务,又何曾有过这种小夫妻间一起赏花的事儿了?周皇后满心高兴之下,却听得崇祯叹了口气。

      周皇后好奇地问道:“陛下因何叹气?”

      有些试验一些后世泡妞手段的崇祯又短叹一声,这才道:“自朕御极以来,却是不曾好好陪伴过皇后,便是今年的几场雪景儿,朕也没能陪着皇后好好看一看,现在想想,朕的心里,却是颇为过意不去。”

      周皇后闻言,却是躬身行礼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勤政爱民,乃天下万民之福,又怎么为了妾身一人而置军国大事于不顾?”

      崇祯摇头道:“这政务总是处理不完的,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总是要慢慢处理。朕只恨没有好好陪陪皇后赏雪。”

      说完,又吩咐旁边儿的王承恩道:“记下来,若是来年下雪了,记得提醒朕,朕要陪皇后一起赏雪。”

      待王承恩躬身应是后,崇祯这才对着周皇后道:“若是朕与皇后一起赏雪,定然不许这些奴婢们打伞,到时候朕与皇后一起走在雪中,可不就是走着走着便一起走到了白头么?”

      原本的崇祯几乎就是个书呆子,穿越过来的朱晓松这货原本又是个程序猿,贪生怕死之下,每天都在想着怎么给大明续命,自然对周皇后有所冷落,又何曾对周皇后说过这般的情话?

      如今好不容易情况好转了些,崇祯便将这番自后世络上看来的话儿拿出来对周皇后说,从来没有听过见识过后世撩妹手段的周皇后当即便告沦陷。等崇祯看向周皇后时,却见周皇后已是媚眼如丝,一双小手儿抓着手中的手帕绞来绞去,整个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来。

      崇祯却是突然后悔了起来,若是在周皇后没有身孕的时候说出这些话儿来,却不知道要解锁多少姿势了。

      待送了周皇后回去休息后,崇祯却是又命人传了新晋婉妃,完颜玉卓前来伴驾赏花。

      然而领崇祯失望的是,足以让周皇后解锁许多新姿势的情话儿,在完颜玉卓这小娘皮身上,却是半点儿作用也无。

      进宫之后娇憨性子不改的完颜玉卓一听崇祯的白头理论,便笑道:“陛下想要赏雪,这破雪又有甚么好赏地?辽东又哪一天不下雪了?至于说一起白头?那还不简单么,来日夫君平定了建奴,杀光了建奴那边儿高于车轮的男人,陛下带着臣妾去辽东游玩,还不是想怎么白头就怎么白头?”

      你说的好有道理,朕既然无言以对感觉自己媚眼抛给瞎子看的崇祯笑道:“婉妃怎么成天就想着这些打打杀杀的?还杀光高于车轮的男人?这是蒙古人的法子罢?”

      完颜玉卓平日里胆子便大一些,如果自觉得了崇祯的宠爱,更是心中有甚么便说甚么,当下直接对崇祯道:“陛下只道那蒙元的法子残暴,却不知这是草原上的至理哩。建奴原本就是草原上的一支,属于养不熟的狼,杀光他们的大人,留下孩子慢慢【创建和谐家园】,这才是正理。毕竟,自打匈奴开始,草原上的部族,便都需要有自己的主人。与其这个主人让建奴来做,还不如让陛下来做,陛下可是玉卓的夫君呢。”

      崇祯闻言,却是有意逗弄完颜玉卓,当下失声笑道:“那你父亲的部族呢?整个儿的锡伯族又怎么说?”

      完颜玉卓闻言,脸色却是丝毫未变,毫不犹豫地道:“臣妾的父亲是臣妾的父亲,如果有一天夫君要和臣妾的父亲打仗,臣妾也会毫不犹豫地替陛下拿起弓刀,牵过战马。”

      略微停顿一番,完颜玉卓才接着道:“陛下不要以为臣妾无情,草原之上,自古便是强者为尊,强者理所当然地拥有一切,弱者活该去死。大明此前对待草原,却是过于仁慈了。至于锡伯族,若是陛下能收了部族之心,他们可是比甚至林丹汗和朵颜三部要可靠地多。”

      正要继续说下去,却见崇祯的脸色有些不对劲,完颜玉卓当即便好奇道:“陛下怎么了?莫非臣妾说的不对么?”

      崇祯却是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说的都对,但是这些话儿,以后不要轻易说出来了,否则有人到皇后面前参你后宫干政,便是朕也不好替你求情。”

      完颜玉卓撇撇嘴,闷声道:“是,臣妾知道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个汉语等级考试?

      

      虽然崇祯嘴上说着完颜玉卓,但是心中,却也是对完颜玉卓所说的草原强者为尊的理论颇为认同。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原的耕种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互相看着不顺眼,颇有一些后世“你瞅啥!”“瞅你咋滴!”的意思,后果也如同上面这两句话在后世东北地区的威力一样,往往是一言不合就开干。

      战国时更为有意思的是,身为扛把子的周天子管不住自己家的小弟,各个堂口之间往往也是一言不合就开干,但是有一点儿却是让人欣慰——不管这七个堂口之间怎么开片,只要有一家被北边儿的游牧社团怼了,那这七个堂口往往自觉休战,一致以耕种社团的马仔身份去怼游牧社团。

      到了文人口中的暴秦时期,继承了姬家整个耕种社团的赢老大倒是跟他的姓一样,在对北方游牧社团开片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把游牧社团按在地上摩擦。

      至于到了那个老流氓刘邦的时候,早期是被人家游牧社团摩擦的——连自己家的姑娘都得送去和亲。当然,老刘家的流氓底子在那儿摆着,刘野猪同学仗着自己的爷爷和死鬼老爹留下的家底,派遣手下的两个双花红棍,也就是卫青和霍去病舅甥两个去怼匈奴,这两位倒也给刘野猪长脸,把游牧社团给按在地下狠狠地摩擦了一番。

      由于游牧社团组成的性质和农耕社团的组成性质不太一样,加上当时农耕社团也在宣扬游牧社团本来就是农耕社团家的一份子,所以社团里就有一部分堂口觉得不如干脆换个老大,跟着农耕社团的老大,也就是刘野猪同学混得了。

      在游牧社团呆久了的金日磾满脑子强者为尊的思想,因为觉得当时的刘野猪就是天上地下唯一的大佬,所以很干脆地跪舔不说,还卖完了自己卖子孙,堂堂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就此成为了刘氏最最忠诚的走狗——号称为刘氏流尽最后一滴血。

      由于金日磾比【创建和谐家园】还【创建和谐家园】的忠心表现,不仅刘野猪同学在死前托孤,而且在金日磾死后,更是被封为敬侯,陪葬茂陵——一直陪着他的主子刘野猪同学了。

      至于金日磾的后人,在后来史上第一穿越者王莽同学篡汉时,更是舍生忘死的与王莽同学做斗争,乃至于最后受到王莽同学的迫害,一部分逃到山东文登的丛家砚,改金姓为丛,真正做到了比【创建和谐家园】还【创建和谐家园】,成为刘氏最后的忠犬。

      从上面金日磾这位休屠王太子及其后世子孙的表现来看,崇祯得出的结论就是——草原上的游牧堂口都是属狗的,套上铁链子【创建和谐家园】好了,比东林的那些正人君子还要可靠。

      再想想后世的美帝是怎么玩的?英语等级先搞出来,甚么托福雅思一类的,能搞的都给他搞上,甚么【创建和谐家园】政策一类的,都是针对吸收精英人口所设,再大肆吹捧一下,说自己家的月亮是最圆的,自己家是滋油民煮的希望——看看后世的兔子家有多少傻缺被【创建和谐家园】,成为了滚着叽歪和带路党就知道这种套路有多好用了。

      总之,结合西汉老刘家【创建和谐家园】匈奴的手段,再结合后世鹰酱的手段,伟大的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也有必要先搞出来一个汉语等级考试系统。

      四级的就按能读唐诗三百首来算,六级的就要能读经史子集,尤其是被删改后的论语这种【创建和谐家园】大杀器。至于汉于八级考试,崇祯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毕竟在大明朝,唱双杰伦的周截棍会被视为异端——后果很可能是上火刑架。

      临幸完婉妃娘娘的崇祯越想越是念头越发通达,及至第二天,崇祯就很干脆地在朝会后诏见了施凤来和曹化淳,外加上一个被临时从诏狱里边儿提溜出来的温体仁。

      温体仁自从被关进诏诳,前前后后已经接近一个半月。曾经无数次想要动手砍了温体仁的崇祯皇帝最后还是没有动手。

      温体仁这个家伙的毛病很多,但是有一点儿却是崇祯颇为欣赏的——真有本事,而且媚上。若不是在崇祯准备动一动山东孔家那些大爷们的前夕撞在了枪口上,崇祯根本就不会把温体仁怎么样。毕竟像温体仁这么听话儿的大臣才是妥妥的帝党,和甚么披着阉党皮的浙党楚党东林党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当然,既然现在把他给提溜出来了,崇祯也是准备把他拿来用一用,长时间在诏狱关着,花的是崇祯自己的钱,真要是一刀砍了,想找这么听话儿的大臣也不太容易,至于之前想要把温体仁给致仕的念头,早就被崇祯给扔一边儿去了。。

      不过,放是放出来了,这鹰还是得熬上一熬,要不然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想要放飞自我,崇祯还是不敢下定决定重心。

      待温体仁见过礼后,崇祯这才淡淡地开口道:“温大人最近在诏狱可好?”

      温体仁既然能混到首辅的位置,又怎么可能是个傻的?既然皇帝不杀自己,还把自己给提溜了出来,那么自己就还是有用的。

      老奸巨滑,或者说人老成精的温体仁痛快无比地认罪道:“陛下圣明,罪臣罪该万死!罪臣不该听信小人谗言,此后自当事事以国事为先,为陛下效死。”

      崇祯也乐得配合演出君臣相得的戏码,当下笑道:“温爱卿何罪之有?罢了,过去的就过去了。朕此番找了温爱卿来,却是有一事,要和温爱卿、施爱卿商议。”

      温体仁却是十分地光棍,干脆问道:“罪臣久在诏狱,不知朝中动向,不知陛下所言是何事?”

      唯独施凤来,此时却是不太开心。皇帝先把温体仁给放了出来,又先问温体仁的话,看样子这首辅的位置,自己是没得坐了,估计还得温体仁来。

      就在施凤来心中盘算之时,崇祯却是开口道:“朕有意学前汉一般,宣扬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原本是出自匈奴——也就是说,都是淳维之后,与【创建和谐家园】本是一体,籍此收编一些游牧民族,以为骑兵。这事儿,朕要两位爱卿为朕参考参考。”

      本书来自

      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黑锅你上

      

      刚刚被放出来的温体仁绝对不想再回到诏狱那个鬼地方。虽然没有人对自己用刑,可是每天听着被用刑的犯人那不断地鬼哭狼嚎声,温体仁觉得自己现在都没有疯掉,简直就是神经粗大,或者说祖宗保佑,福大命大。

      原本就喜欢媚上的温体仁早已摸清了崇祯的性子,这位爷虽然说喜怒无常,但是满脑子想的都是皇明主义,对于外族,向来是恨不得死光光的态度,此时提出这么一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好歹是要向外族抛一抛橄榄枝,表示一下自己身为天子,统御,车同轨之后,度量衡也早已统一,然则现在民间虽然所用都是十六两为一斤,但是这十六两却是有大一小,三尺一丈,丈也有长有短,十分地不变,各地的物资交流,也多受其限。”

      正自不爽地崇祯脱口而出:“统一下,统一下。”烦燥之下,却是连前世看过的一本小说《史上第一混乱》中赢胖子的口头语都出来了,就差冒出同样儿的西安腔了。

      温体仁却是苦笑道:“陛下,这事儿自太祖高皇帝起,就已经在做了,然而到现在依旧没有能完全统一,各地百姓所用的标准,依然乱的很。”

      彼其娘之已经不足以形容崇祯此刻的心情的,便是加上一句玛格吉,想必也不够用——后世玩儿的多好,十毫米为一厘米,十厘米为一分米,十分米为一米,五百克一两,十两一斤,这玩意儿多好记,简单省事儿。

      现在大明用的,还是从先秦时就在用的十六进制,这玩意儿虽然符合了甚么阴阳八卦的进制规则,可是计算起来不方便啊,他娘的,难怪这大明的数学一直不进步,想来根子就在这上面。

      越发不爽地崇祯道:“改!以后便要十钱为一两,十两为一斤,无论是斤两之间,还是尺寸之间,都要再细分,然后以十为进,以十六为进,民间计算颇有不变,这个一定要改。”

      说完,就意味深长地看了温体仁一眼,淡淡地道:“明日朝会,温爱卿?”

      ……温体仁的心中此刻是何等的【创建和谐家园】,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敢情您把微臣从诏狱里弄出来就是干这事儿的?各种黑锅准备全让微臣背了是吧?这破进制已经用了几千年了,你皇帝上嘴唇碰碰下嘴唇,说改就要改,民间不得骂死我温体仁?千百年后,我温某人只怕还不如秦大官人的名声吧?想来一个媚主惑政的罪名是别想再洗刷掉了!

      纵然心中再不情愿,这事儿还是得办,要不然万一这位爷一怒之下再把自己给扔回诏狱,那才叫真的冤呢。太祖高皇帝时的解缙解学士牛逼不?到了成祖皇帝时,不一样不明不白的在诏狱里边儿把命给送了?死因是啥来着?赏雪?彼其娘之!

      本书来自

      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烦

      再也不想回到诏狱的温体仁看的很明白,站在旁边儿不说话的施凤来,就是崇祯皇帝准备给自己看的瞧,朕连替换你的人都准备好了,所以,要么听话,要么跟解缙一样去赏雪?

      暗中打了个寒颤的温体仁很光棍地躬身道:“臣会在明日朝会上提出修改度量衡一事,惟陛下以决之。”

      崇祯这才嗯了一声,点点头道:“好,温爱卿果然忠心,朕心甚慰啊。对了,刚才温爱卿说有几个小问题,这才两个,可还有其他的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5: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