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是那幅捕猎野猪图,不同的是,是在空中往下看的视角。
这一下众人看愣了,心想这是什么画面。
他们看了好一阵,依然没有看得太明白,在他们的观念中,没有从天空俯视的概念,更不明白上帝视角。
他们在想,自己如果是捕猎的其中一员,站在地上,那天上这位是谁?鸟人?
王扬见他们困惑,于是把他们带到外面,爬上了最高的枝头,然后下来让他们一个一个上去。
他们看了一阵下来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之后的每天,王扬都要花一段时间给他们画画,画更新奇的世界,更不同的世界。
他有画海滩,画雪山,画其他的地貌和动物。
但他们看不懂没见过的东西。
王扬还特地画了一个捕猎的战术,五个人分开包围猎物,一起冲过去。
他们没见过,但由于王扬画得比较形象,所以他们似懂非懂。
现在的他们,仿佛一只被囚禁多年,突然打开的野兽,想像力冲出牢笼,一发不可收拾。
那个害死了猫的好奇心,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大脑。
王扬很累,每天画那么多,怎能不累,虽然闲着也是闲着,可也不能让自己当成作业来写啊。
但他很开心,他现在可以通过图画,和他们交流一些简单的东西。
比如饿了,就画个吃烤肉,渴了就画个喝水,肚子疼了,就画一……?!
他们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求偶的时候,他们会画一个没羞没臊的图片。
王扬把之前发生过的惨痛教训画了上去,先是四季的森林不同。
又画了众人因为贮存不足,导致冬天没食物。
之后又画第二年扩张了地盘,到了冬天还是有食物。
这些画不是一张两张就能画清的,他画了好久好久,画了好多张。
众人看了看,并没有明白。
他们对这种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图画还无法联系起来,只能简单联系一件短促的事,比如狩猎。
他画完之后才知道白浪费了力气,众人的抽象思维还在萌芽阶段,逻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
当然,他没有把时间全扑在这方面,之前说过,未来说不定要爆发冲突,武器很关键。
他想试试制造弓箭。
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强力武器,使人类有了远距离的攻击能力,大大提升了战斗力。
在三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就有原始弓箭,那时就帮助很大。
而现在嘛,应该可以做些比原始弓更好的弓。
第八十二章 第一次尝试制造弓箭
众所周知,一把好的弓箭,所造成的破坏力是难以想像的。
在这个年代若是制造出弓箭,就等于在冷兵器时代掌握了枪炮一样,说是所向披靡根本不为过。
更可以一举将猿人的生存地位提升到食物链顶端的高度,王扬不可能不上心。
而弓箭的历史,至少是三万年,曾经在某地出土了三万年前的弓箭,那时的弓箭还是非常弱的,射速低,射程近,穿透力小,但却让人类的生存状态大为改观。
也是从那时起,人类的发展形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部落形式出现,文明诞生,随后掀起超强的发展风暴,席卷整个世界。
当然,也得益于那时的人类进化得差不多了。
但稳定的发展是离不开安定的生活的,不惧任何野兽,吃饱穿暖,才有后来的一系列。
弓箭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它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有了正面和大规模野兽火拼的实力。
王扬也想这么干。
他对弓箭了解不多,但好歹还是知道一点的。
弓箭总体分为两大类,单体弓和复合弓。
简单来说,单体弓就是用一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弓。
复合弓呢,是用多种材料。
单体弓的力量小,速度小,射程短,在三万年前的人类就是用的这种。
复合弓的威力就太大了,速度快,射程远,是人类自己发生了矛盾的时候进行改良的。
可以毫不留情的说,人类如今拥有如此多强的武器和防御手段,都是对付人类自己。
就像枪一样,你敢说那些发明者累死累活的弄这么个玩意儿出来,就是为了打猎?
复合弓的射程和速度还有力量,足以轻松的称霸陆地。
王扬不打算一口吃成胖子,直接做复合弓,首先,他还没接触过具体的制作,无论是水平还是技巧,都是纸上谈兵。
其次,一把复合弓,即便是在古代,也是昂贵的东西。
为何如此说呢?复合弓需要的材料很多,时间漫长,一把弓从制作到可以使用,大约在两年之间。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王扬来说,他拥有很多个两年。
但他想起了意义深刻的一句话,人生有几个两年。
他决不可能把两年的时间砸下去,就为了做一把不晓得能不能成功的弓箭。
再说以他现在的装备,石刀石斧的,想制作出来,恐怕两年都是奢望。
他想的,还是先做把单体弓出来看看,毕竟耗费的时间短,难度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总体来说,复合弓的出现,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对付人类自己,用在狩猎上有点儿浪费。
你想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开外的东西,你看不看得清楚是个问题,有没有这么开阔的地带给你射又是个问题。
说干就干,王扬不是磨蹭的人。
这一天,他带着一大堆的石刀石斧石锥等等的一系列工具,来到了一大堆的木头面前。
这些堆在峡谷里的一大堆树木,王扬早就想处理了,一直不知该用在哪里。
正好现在时值冬季,没啥事儿干,就拿来做试验吧。
首先,他取了一段一米五长的木桩,然后把大块的边角去掉,留下一个长方形的弓胚。
然后才是一点一点的凿。
他要凿的是一个月牙形的小弧度胚胎,弧度很小,不是直接做成大弧度的弓形。
这一点相当有必要说明一下,不了解的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弓的力道在弦上,弦的弹力越大,箭就越厉害。
实际上弓箭的力道不在于弦,而在于弓本身。
大家在电视上也经常看到,弓弦拉开后,弓也在随着被拉大,秘密就在这里了。
一根弦,它再有弹性,能有多少力量。
但是一根木头,你把它拉弯,再放开,就有无穷大的力道了。
最简单的,就是尺子了,尺子打在手心上够疼的吧?
而且弦的弹性越大,反弹肯定越大,在射箭的时候就会发现,每射出一支箭,拿弓的那只手上就多了一条血痕。
好比先生拿着戒尺打你的手背,抽一下缩一下,一天得射那么多支箭,抽得比先生还狠。
更为有问题的是,弦的弹性一旦大了,箭一离弦,就会S型飘忽不定,准度要多离谱就有多离谱。
所以,弦的选择是不能有弹性的,弹性越小,对箭的干扰越小。
王扬制造的弓身弧度小,就给了非常大的拉伸空间,有足够的力量刺穿动物们的毛皮。
他开始拿着长方形的木材细凿。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与枯燥,比做一根长矛费劲多了,毕竟要做得上下对称,需要耐心的对比。
一个不好,就凿坏了。
而且细活儿对于石器的损耗有些严重,拿石锥去雕,很容易把尖凿碎,有点卖力不讨好的感觉。
所以等这个小月牙做成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
这两个月,王扬把月牙做了出来,还将其打磨得光滑了一些,现在已是一根一米高左右,半指宽的东西了。
当然,这才是制作弓的第一步,此时的弓还是个木头,很硬,需要将它软化,变得有韧性,能够稍微的弯曲。
这便是第二步,泡水。
泡水的目的便是将其变软,软的东西不容易断,有力量反弹。
最好的办法,还是用温水煮泡。
王扬还没有烧水的陶器,只能无奈的将雪融化,把弓放里面泡。
这个过程便是观察与等待了。
难点同样是有的,泡太久了,木头直接泡烂了。
或者泡得太过了,等它干了之后就裂了。
所以王扬每隔三天就拿出来试试韧性。
过了一段时间,泡得差不多了王扬就拿起来,趁着它还有点软度的时候,将它压弯。
他先是往弧度的正面压,然后往弧度的反面压。
同样,这也是有道理的。
学过力学的都知道,一弯弓,肯定是弓的表面受压迫,从而带动内层受压迫。
由于内层一直吃一个方向力道,很容易断。
但如果先反方向压一压,内层就先受到了反方向的压迫,等到用正方向拉弓时,内层就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不容易断了。
所以,有弧度的那个方向,是反方向,也就是说,不会利用那个弧度射箭。
¡¡¡¡¶øÊǽ«»¡¶Èêþµ½Áíһͷ£¬ÓÃÕâ±ßÉä¼ý¡£
王扬知道这些,还是看了以前的一挡探索发现节目,那时候就爱看这个,受益非浅。
第八十三章 谁说有弓就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