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当医生》-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笑吟吟的说道,“我准备做一个关于抗生素诱发血性肠炎的课题,正好要观察一下那名腹痛的患者。顺便看看你的水平,腹膜透析虽然不难,却也不简单,小周医生,你对操作有把握么?”

      “当然。”

      周从文说的肯定无比,自信满满。

      只是一个腹膜透析置管术而已,这种操作对周从文来讲毫无难度。要是巅峰时期,毫不夸张的讲他可以闭着眼睛做。

      准备设备,二院的院长、主任也对眼前这名运气好到爆棚的小医生很感兴趣。

      下级地市有时候连稍有难度的透析都做不了,需要转诊来省城,什么时候连腹膜透析都开展了呢?

      会不会是他在吹牛?

      但完全没必要啊,楚院士都想要收他当徒弟了,如果做不下来何必要当着楚院士的面献丑呢。

      周从文把患者从120急救车上推下来,等了几个小时,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有些急躁。

      签字、术前准备,周从文要了一台B超机。

      看见有B超机器,二院的医生窃窃私语。

      “用B超机干什么?”

      “是不是怕下错位置,要用B超监测?”

      “手术应该不难吧,进腹直肌鞘,把管子下到膀胱直肠凹里就可以。他看着年轻,没想到却很谨慎。”

      周从文没理会其他医生的碎碎念,忙碌准备手术。

      超声引导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是2010年后才开展起来的“新”技术,虽然上一世已经被用烂了,但现在还属于比透析更高的高科技。

      周从文走到B超机器前,熟练的在患者腹壁涂抹耦合剂,开始B超检查。

      第8章 诛心

      操控超声线阵探头在患者脐水平以下探查双侧腹壁动脉,周从文观察其走行并在心里默默记住,以便术中避开探查到的血管。

      周从文自从开始操作后就没有任何停顿,找到血管位置后开始测量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厚度,预估进针长度。他只是偶尔抬头看一眼屏幕,默默记下数值。

      “我去……原来他是影像科医生?B超用的好啊。”

      “好什么好,就是找一下血管,你不会?”

      “我当然不会,他们好像不光是在找血管,还测量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厚度,越来越觉得这么做更科学。”

      医大二院的主任们虽然没见过类似的操作,但毕竟是老临床医生,眼睛都很亮,周从文操作的每一步的意义在哪里看一眼就知道。

      简简单单的操作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是崭新的世界。

      测量、标记完毕,周从文选择耻骨联合向上 10 cm的位置,左侧旁开 2 cm,局部浸润麻醉。

      切开皮肤及约 0.5 cm 腹直肌前鞘,将穿刺针经切口处穿刺入腹腔,注入约 30 mL 生理盐水后使用超声凸阵探头观察。

      有的主任陷入沉思,有的则若有所思。

      术者虽然年轻,却不气盛。他并没有单纯的选择快速完成操作,在楚院士和众多上级医院的主任面前显摆自己的技术。

      医生,

      外科医生,

      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外科医生,

      他们有一种很奇葩的观点——手术切口越小、手术做的越快,就证明医生的水平高。

      眼前这名小医生却完全没有这种坏习惯,他谨慎到了极点,穿刺成功后还不断用B超探头观察。

      用超声观察是因为如果肠管间隙出现液性暗区,说明成功进入腹腔内;若发现腹直肌及腹膜外间隙变厚,说明穿刺针未突破腹膜,盐水可能进入腹膜外间隙。

      这是很谨慎、也是很稳重的一种做法。

      楚院士点了点头,他愈发欣赏眼前这个年轻人。

      年轻却又沉稳,操作滴水不漏,简直就是一块璞玉。要是能带回魔都打磨一番,以后的成就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周从文见没有意外,他用导丝经穿刺针置入腹腔引导置入扩张器,拔除扩张器针芯,置入腹膜透析管,撕开扩张器外鞘并拔除。

      随后,他使用凸阵探头观察腹膜透析管末端是否位于引流的最佳位置。

      确认无误后将腹膜透析管经皮下隧道穿出,缝合组织及皮肤。

      挂上透析液,周从文听到耳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叮咚”声响。

      声音比之前要响亮一点,但周从文依旧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小周医生,谁教你的超声引导下腹膜透析置管的?”楚院士沉声问道。

      “自己琢磨的。”周从文微笑说道。

      “你跟我走。”楚院士毫不犹豫的说道,“不用考试,我给你申请免试硕博连读。”

      “哗~~~”医大二院的诸多医生张大了嘴,隐约能从嘴里看见他们【创建和谐家园】上的花。

      免试……

      硕博连读,还特么免试!更是楚院士亲自申请,绝对没有不过的道理!!

      剩下的还用问么?读什么书读书,去魔都之后肯定跟着楚院士做科研、搞临床,这是要收为关门【创建和谐家园】的节奏!

      真特么的,这个来自江海市的小医生运气可真好!!

      很多人的眼睛都红了,羡慕嫉妒的情绪像是潮水一般涌出来。他们恨不得把周从文拽到一边,自己站在他的位置上毫不犹豫的答应楚院士的话。

      “不好意思楚院士。”周从文微微一笑,“我父母还在江海市,不能远走。”

      听到周从文的话,处置室里眼镜片摔在地上的声音此起彼伏。

      父母在,不远行?

      这个年轻的医生拒绝了楚院士的邀请,放着大好前程不走非要在家孝敬父母!!

      别开玩笑了,你混出个人样来,父母不是更高兴?

      为什么会有这种人?

      一定是幻觉!

      处置室里的院长和主任们都是一样的想法。

      有的人甚至使劲揉了揉眼睛,感觉自己出现了幻听、幻视等症状。

      “小周医生。”楚院士皱眉看着周从文,沙哑的说道。

      “嗯?楚院士,您有什么见教。”周从文摘掉无菌手套,扔进医疗废弃物桶里。又摘下棉线口罩,装到自己的白服口袋里。

      “你今年多大?”

      “25,毕业两年了。”周从文很是怀念的说道。

      25岁,多好的年纪!

      周从文有一个梦想。

      自己已经在系统的帮助下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周从文准备借着重生的机会把有关于癌症治疗的研究提前二十年。

      要是手术胶囊可以提前问世、攻克癌症以及氧化反应,人类的平均寿命真的可以到120岁以上。

      “多好的年纪。”楚院士叹了口气,“我很认真的邀请你成为我的学生,硕博连读,3年后有科研项目,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周从文的眼睛。

      在那双明亮透彻的眼睛里,楚院士看不见半点波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难道还不能打动这个小医生么?又或者是他根本不了解项目的重要?

      “谢了,楚院士。”周从文还是很恭敬的鞠了一个躬,“我就想着先在江海市工作,不想离开家。”

      “真可惜,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么?”楚院士皱着眉,恨其不争的语气已经满溢。

      “错过了什么?”周从文微微一笑,“我对在江海市三院一年工作5000个小时,一个月650块钱收入的一份工作很满意。”

      “……”楚院士瞠目。

      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话,他是在讥讽自己么?楚院士不知道。

      虽然周从文这句话槽点满满,楚院士第一时间想要反驳,但是话到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漏洞太多,反而无从说起。

      “小周医生。”二院院长语重心长的劝说道,“和楚院士走,收入会高很多的。”

      “院长,你的收入都上过税么?”周从文微微一笑,诛心的一句话像是刀子般戳在院长的心上。

      “……”医大二院所有医生、领导都傻了眼。

      “我承认,只要能到带组级别的医生收入都不低,但毕竟拿不到明面上来说。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里的门道更多,呵。”

      第9章 天降横财

      上一世周从文手里的有十几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每年至少十几个亿的资金从手里过,高峰时期甚至有几十个亿,里面水深水浅他清楚的很。

      不说有多清楚,但至少要比楚院士更懂里面的猫腻。

      所有人听他这么说,顿时无语。

      周从文微微一笑,说道,“我有我的打算,谢谢您的赏识,楚院士。”

      虽然他说的客气,但是话里话外一股子大老板一言而决的气势油然而生,有些主任甚至觉得呼吸不由自主的困难起来。

      楚院士怔怔的看着周从文,自己所有的话都被他给堵了回去。

      名声、地位、金钱,很多事情根本没办法说出口,属于潜规则范畴之内的事情。

      从大下岗开始医疗教育被甩出去,时代的车轮正在高速奔驰,头部医生始终都是头部,但小医生们已经被碾压的血肉模糊。

      一年5000小时工作时间,微薄的收入,真正养医疗的钱却又说不出口。

      这些楚院士都懂。

      小沈医生年纪轻轻就看的这么透么?科学基金的问题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说有过接触?

      楚院士没有生气,反而更起了爱才之心。

      “楚院士,谢谢您,我送患者回去了。”周从文笑了笑,冲楚院士鞠了一个躬,推着患者离开处置室。

      理想是理想,周从文不准备把从前踩过的坑重新再踩一遍。

      电子货币,交税,这些麻烦虽然都能解决,但既然重生了就要都躲开,以免日后头疼。

      而且周从文心念一直不通达,是因为当年王成发的PUA以及他阴险的把自己要带去前线的3m口罩扣下,逼的自己只能戴棉线口罩冲在一线。

      虽然自己很侥幸没有死在S病毒手里,但最后落得一身残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4: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