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山沟去种田_校对版by:二子从周》-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君阁冲上去就抓着中年警察的手一阵猛摇,说道:“警察同志,警察同志,昨晚真是太感谢你了,还有两位年轻同志,你们可是救了我们村娃子的一条命啊。”

        中年警察一时没反应过来,在那里愣着让李君阁一通晃。

        王从军身边站着几位中年人,其中一位皱着眉道:“秦所长,这是怎么回事?”

        中年警察这是也认出李君阁来了,对几位中年人说道:“报告田书记,罗书记,薛县长,昨晚我水上派出所夜间例行巡逻,于红水河碧峰镇段发现一艘小船正在夜航。由于近期水况不佳,因此我们上前询问,得知是李家沟乡的一个孩子得了急症,于是呼叫了救护车到码头待命,并用水警船将孩子送到了码头,事情就是这样。”

        李君阁一听心想,这样说可不行啊,于是赶紧道:“领导们,事情可不是警察同志说得这么轻松啊,我们从五溪河出来的,进了红水河才发现水涨的那叫一个凶险,心里都是又急又怕。”

        “幸好遇到了水警船,我们才得以脱险,警察同志还帮我们叫了救护车,那真是一分钟都没耽误。现在孩子得救了,医生昨晚可是说了,孩子阑尾都已经穿孔了,再晚几分钟,这命可就没了啊!”

        说完又抓着中年警察的手摇起来,说道:“警察同志!真是太感谢了!我们李家沟全村人都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啊。您看,我们给您送锦旗来了。”

        这事情寸赶寸的赶上了,姑且代表李家沟全体村民一回。

        说完将锦旗打开,上面“人民卫士,水上救星”八个大字金光闪闪。

        摄影跟摄像的这下可来劲了,咔嚓咔嚓一通拍。

        李君阁又将锦旗往秦所长手里塞,说道:“秦所长是吧?您可一定要收下,这可是我们李家沟村民的一片心意啊。”

        秦所长可尴尬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领导们都还站在旁边没说话呢。

        这时中间那位田书记开口了,说道:“秦所长,这面锦旗你得收下。”转头又对罗书记跟薛县长说道:“去年发生翻船事故后,我看你们在这方面工作还是非常扎实的,水上派出所的同志这种认真负责,实心为民的态度,值得我们表彰。这是真正做到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啊。”

        然后又对跟随的电视台人员说道:“这个事情,媒体同志可以加以关注,好好宣传一下我们基层干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风貌嘛。”

        这就是给这件事情定调了,秦所长这才把锦旗收下。

        田书记又转头对李君阁道:“小同志,现在孩子怎么样了?看你这身打扮,不像普通村民啊,你是李家沟村的干部?”

        李君阁尴尬了,特么的王八婆衣柜里净是西裤西服衬衫,他想换别的也没有啊,赶紧摇手说道:“田书记,孩子已经动了手术,现在情况稳定了。不过我不是什么干部,我是村里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回李家沟正准备自己创业呢。”

        特么的总不能说自己失业了没事干回村子啃老吧?

        田书记点点头,又对罗书记和薛县长说道:“大学生能想到回乡自主创业,这个思路是很好的,县里在政策上应该大力扶持。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多,怎么照顾好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

        罗书记点头说道:“田书记的指示我们一定照办,这小同志所在的李家沟地势特殊,不过我们目前我们正在想办法,给市里和老百姓一个交代。”

        田书记说道:“那好,这个事情就先这样?我们继续听秦所长汇报?”

        薛县长赶紧跟王从军交代几句,让他送李君阁出去。

        王从军还在旁边装跟李君阁不认识呢,闻言赶紧将李君阁客客气气的领出派出所。

        出了大门,王从军对李君阁说道:“皮娃,你特么太会来事儿了!我看秦劲康这下想不升都难!”

        李君阁瞪眼道:“那是人家应该的!我李家沟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是赶上了嘛!”

        王从军用嘴巴对着门口那堆大娘说道:“那堆娘们是你安排的吧?还说不会来事?”

        李君阁尴尬地抠了抠脑门芯子,说道:“刚好见到一群晨练大妈在路边歇脚,我就把她们拉来助阵了!”

        这时一个小姑娘跑了过来,胸口上挂着一个工作牌一甩一甩的,对李君阁说道:“小同志,我是蜀都日报的记者,我们想对昨晚的整个事件做个采访,你看啥时候方便?”

        李君阁看了看记者的工作牌,得知小姑娘叫汪雪,说道:“晚上吧,晚上来医院,我们几个当事人都在,到时你们可以一起采访。”

      第36章 论兰

        跟王从军和汪雪告别后转过身来,李君阁和五表叔就被腰鼓大娘们围住了。

        胖大娘问道:“娃子,事情办妥了?”

        李君阁笑道:“有大娘们帮忙,那还不得妥妥的,对了今晚县市电视台可能就会有新闻出来,大家晚上可以看看,说不定有自己的镜头哟!”

        大娘们更是高兴,商量说今晚今晚就别出来练腰鼓了,陪着家里老头子看新闻。

        然后李君阁将大娘们领到一家豆花饭馆,给大娘们安排好,付了钱,才跟她们道别。

        让五表叔将买好的衣物送去医院,说自己在城里溜达溜达,顺便去看看大堂哥李君伟的饭馆看看,这几天安排伙食的事情多半要着落在他身上。

        跟五表叔分手,李君阁沿着滨江大道往前走。

        大道左边是长江,江面变得异常宽阔,逝水滔滔。

        右边是一排商铺,都是些出售乌木,观赏石,兰草,字画古玩之类的铺子。

      ¡¡¡¡¿´µ½Ò»¼ä½ÐߢÒâÐùµÄÆÌ×Ó£¬Àî¾ý¸óÐÄÖÐÒ»¶¯£¬×êÁ˽øÈ¥¡£

        铺子一侧是一个博古架子,架子下方摆放着一些长江石,长江石放在红木座子上,花纹形成天然图案,有的像远山,有的像流水,有的像树林,有的像人物,都很有特色。

        中间是一些瓷瓶,磁盘之类的古玩。

        上方摆放着几盆兰草,不过大多都没有着花。

        另一侧是一个柜台,柜台里也摆放着一些古玩,一些珠串。后面挂着一张古琴,几幅字画。

        铺子最深处是一圈藤椅,中间一个乌木的大茶桌,摆着一套紫砂茶具。

        一个穿着白色绸衫的老头背对着大门,坐在藤椅上,正跟对面一人争辩着什么。

        白衫子老头跟药师叔差不多的年纪,六十来岁,身材瘦削,花白的头发理成寸头,耳后挂着俩眼镜腿,手腕上戴着一个木头手串,紫气萦萦的还带着些金丝,手指上戴着一个镶翡翠的金戒指。正在那里指指画画。

        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三四岁,身材匀称,浓眉大眼,唇红齿白的,长得非常帅美,不过就是有点中性,头发留着长刘海,整个染成灰色,耳朵上还扎着一个眼,穿着一个白金钉子。身上穿着一件明显大两号的大t恤,上面是各种彩色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大熊猫形象,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的棒球衫,下身穿着一条带洞的牛仔短裤,脚下蹬着一双运动球鞋。

        周围几个黑衣人把他围着。

        这形象坐在这间古意盎然的店里,实在是有点滑稽。

        只听白胡子老头说道:“少爷,你要的东西我们这里真没有,整个夹川,不,甚至整个蛮州,我都没听说过哪家有那玩意儿。你说的东西叫艺蕙,本来就不多见,还要要求艺花,这个就太难了。你是从哪里打听到有这样的东西的?”

        那年轻人坐也没个坐像,懒懒的摊在藤椅上,说道:“白老头,你可是蛮州兰协的主席,顶着个名头连棵像样的兰花都找不到,是不是挺逗的?”

        白老头挺生气,却又不敢跟这年轻人骂回去,只气鼓鼓的道:“我说准少爷,你到底在哪里打听到有这东西的?”

        年轻人说道:“我想的,不行吗?”

        白老头气得倒仰,讽刺道:“你这是胡……瞎……乱扯,要真有这东西,早就出名了,到时候你都不用找,直接把钱砸过去就行了。”

        然后指着身边一盆兰草道:“我这里最好的就这个艺草素荷了,不过春兰夏蕙,现在已经过了花期了,这是五年前昆都兰展拿过金奖的,你要是能看上就拿走,这还是看着你是蜀都王主席介绍来的面子上,不然我是不会卖的。”

        年轻人一声嗤笑,说道:“你这连花都没有,也好意思卖?”

        白老头手扶着脑门,说道:“哎哟我是跟你说不清了,准少爷,你到底懂不懂兰花?”

        年轻人说道:“我不懂啊,就是家里长辈喜欢,我想给他弄一盆玩玩。”

      ¡¡¡¡°×ÀÏÍ·ÅÄ×ŶîÍ·£¬ËµµÀ£º¡°×¼ÉÙ°¡£¬ÄÇÎÒÏȸøÄãÞÛÞÛÕâÀ¼»¨µÄµÀµÀ£¬¿ÉÒÔ²»£¿¡±

        年轻人无可无不可地说道:“你说。”

        白老头又翻了个白眼,说道:“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的兰花种植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极具观赏价值,其叶铁线长青,其花幽香清远,发乎自然,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看了看那位准少爷一身行头,白老头觉得跟他扯这些就是对牛弹琴,跳过这个话题说道:“兰花分为春兰,蕙兰,墨兰,寒兰等多个品种,你要的是现在开花的,那就得是蕙兰了。蕙兰跟春兰是有区别的。”

        整理了一下思路,似乎在想怎么才能让眼前这位小爷弄明白,然后才说道:

        “这么说吧,春兰的肉质根是白色的,底部鳞状芦头比较发达,叶子底部有叶柄环,就是一根白色的细线。叶狭线形,叶脉不透明。开花一般在春季,每茎一般就一两朵。”

        “而蕙兰的肉质根是淡黄色的,叶子比春兰宽,挺,底部没有发达的芦头,叶脉透明,对着阳光能看到透明的叶脉从底部贯穿到叶尖,开花一般在夏季,一茎着花五到十三朵。这么说你明白不?”

        那位准少说道:“对呀,我就是要这个蕙兰嘛,花多,又当季,你怎么就说没有呢?”

        白老头又气了个倒仰,说道:“那好吧,我们再来掰扯你要的艺草艺花。”

        “所谓艺,指的就是变异,其中又分叶艺和花艺,叶艺就是指兰花的叶片发生了一些变异,就颜色来说又分为金,银,绯,水晶多种,发生在顶上的称为爪,两侧的称为边,中间的称为缟,不规则的称为班。”

        “还有就是叶子的形状也可能出艺,比如出现扭曲,旋卷,叶尖变圆或分叉等,这些都算叶艺的范围。”

        喝了一口茶,白老头又说道:“说完了叶艺,我们又来说花艺,普通兰花一般带蕊色,唇瓣上带着斑点,外三瓣会带上条纹,形状是半弧线的尖瓣。所以,如果出现了荷瓣,梅瓣,水仙瓣,蝶瓣等瓣型,或者花色出现了变色,素色,那才称得上艺花。”

        准少说道:“难道这就找不到吗?”

        白老头说道:“我的少爷欸!一株兰草,能带一种艺就已经很难得了,双艺兰那一般就是名品了,而且兰草有时还会退艺,那就是性状不稳定造成的,需要精心培育,而且光有艺还不行,还得形象高雅,那才称得上名品,否则我这株艺叶的荷瓣也不会拿金奖了。”

        准少爷总算是点点头说道:“好吧,听你这一通话,好像是挺难的,老头你跟我说了这么多,反正就是我要的你找不到是吧?那就不勉强你了。”

        白老头总算是松了口气,说道:“那真是对不起准少爷了,我们夹川倒是还真出现过一次艺蕙,那是一株金边蕙,不过当时有人出了两万多人家也没卖,现在也不知道咋样了,乡下人家,估计已经被他们养得退艺了。”

        李君阁轻声在白老头后面笑道:“白老头你背后说人坏话,不是君子。”

        白老头猛然回头:“哎哟喂吓我一跳!这谁啊!”

        一看是李君阁,连忙作了个虚揖道:“看来真不能背后道人短长啊,这说曹操曹操就到!”

        当年李家的艺蕙在夹川县兰友圈子里还是有点小名气,因此白老头去看过几次,还给他办了个兰协会员证,后来李君阁也领着白老头去考察了几次碧峰山,挖过几株兰草,两人算是忘年之交。

        然后又转头对那位准少说道:“准少你也真是的,都不提醒我一下背后来人了。”

        那准少说道:“我看他听你讲故事挺入神的,就没提醒你。”

        白老头说道:“嗐!我那也不是讲故事!”

        李君阁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白老头絮叨完毕,对李君阁说道:“君阁小友,你家那株金边蕙咋样了?”

        李君阁笑着说道:“几年前就变素边了,现在稳定了,新芽头也是素边。”

        白老头焦急的道:“那花呢?花是啥样的?”

        李君阁说道:“花是也素的,不过形状说不上来。”

        白老头惊讶道:“哟!那就是双艺了啊,这可是宝贝!赶紧带我去看看。”

        李君阁说道:“这时间发大水呢,哪能让您老人家跑路,明天吧,明天中午我带来给你评评。”

        心里想的是素边玉爪在空间岛上每天十点过开一次花,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得明天这时候才能取出来。

        白老头道:“那我得在望江阁开一桌,我们兰协几个兰友好好乐乐。”

        两人正说得入港,旁边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说道:“喂喂,白老头,你刚刚不是说夹川都没有双艺蕙吗?这是怎么回事?”

        白老头陪笑道:“哎呀你也看见了,这不是刚听说嘛!这娃好久都没有回来了,难得还记得我这老头。”

        又转头对李君阁说道:“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司星准,从蜀都来给长辈寻兰花的。”

        又对司星准道:“这位是李君阁,是我们县李家沟村的村民。”

      第37章 品兰

        司星准说道:“你们夹川县我知道有个盘鳌乡。”

        李君阁笑道:“那就巧了,李家沟就离盘鳌乡不远。”

        司星准噢了一声,说道:“那盘鳌乡有个梁慧丽,你知道不?”

        李君阁笑道:“那我太知道了啊,前几天还在我家玩呢。”

        司星准面色变得古怪,斜眼望着李君阁道:“是吗?那你们是啥关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5: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