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中间只有一天李君阁没在外头跑,因为今天大堂哥要来拉鱼。
头天晚上,李君阁将鱼塘里的鱼都收到了空间里,又从空间里将鱼移了一批到鱼塘里来。
空间里现在基本像样子了,到处都郁郁葱葱,以后自己也不用每天辛苦搬来搬去了。
¡¡¡¡Ý«ÜĺÍÀ±½·³¤ÊÆÏ൱ϲÈË¡£
厘竹林又大了一片。
斗鱼也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部分网箱里的鱼开始淡去色斑,形成通体均匀的颜色,有的偏红,有的偏蓝,有的偏白……分出了好些个颜色。
身上的鳍也开始拉长,现在都已经有点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
“看来这事儿能成啊!”李君阁欣喜不已。
将淘汰的那些斗鱼放进鱼塘出口处的山溪里任他们自生自灭,灵泉中只留下那些需要继续选育的品种。
第二天上午,大堂哥带着刘三娃来了,老爸一早也叫来王焕邦,王宏光,李东升,艾玉莲来帮忙。
毕竟家里池塘到码头不近,运鱼到码头还有一段距离。
李君阁想了想,给吴志秋打了个电话,让他从农技站开了一个小皮卡车出来。
给小皮卡车车厢里压上一块厚塑料布,弄了一个临时的运鱼车出来。
大堂哥带来了一个抽水机,大家在池塘边将抽水机安好,把池塘的进水口堵上,开始轰隆隆的往外头抽水。
一群下司犬在鱼塘边看稀奇,撵都撵不走,它们对鱼塘里的东西也很好奇。
李君阁想到篾匠叔爱吃鱼,便让王宏光去将篾匠叔也叫来,然后对大家说到:“反正抽水还要些时候,干脆我们先弄几条尝尝,吃饱了有力气干活。”
然后去屋后取来钓具。
大堂哥一看来劲了,说道:“我也试试。”
李君阁把在城里买的碳素竿子拿出来,说道:“来来来,喜欢钓的都来。”
帮大堂哥将线组弄好,刘三娃也凑了过来。
其他人没啥兴趣,就去家里喝茶聊天。
大堂哥跟刘三娃想钓大鱼,李君阁就给他们弄了些叶子浮水钓草鱼,告诉他们黑漂之后数一二三就抬杆。
¡¡¡¡×Ô¼ºÈ¥Ê÷ÏÂÍÚÁËЩòÇò¾£¬×¼±¸µö±ðµÄ¡£
鱼塘的鱼太好钓了,下钩不一会,大堂哥跟刘三娃就大呼小叫,两人都中鱼了。
大草鱼在池塘里左冲右突,李君阁赶紧叫两人分开了十来米,这同时中鱼,要是缠线就麻烦了。
¡¡¡¡Õâʱ×Ô¼ºµÄƯҲºÚÁË£¬Óã²»´ó£¬ÊÇÒ»Ìõ´ó°ë½ïµÄöêÓã¡£
将鱼放进鱼护里,那边两人还连鱼头都还没看见。
大堂哥在喊:“皮娃这鱼劲好大,不像是池塘里长大的啊!”
¡¡¡¡Àî¾ý¸ó¸øÓã¹³»»ÁËÌõòÇò¾ÖØÐÂÅ×½øÈ¥£¬ËµµÀ£º¡°²»×ż±£¬ÂýÂýÁï°É£¡¡±
新手钓鱼就是不能急,最好就是慢慢溜到鱼翻肚再抄。
这一溜就是二十多分钟,中间李君阁又上了几条鲫鱼,外加一尾四斤多的鲤鱼,两人还在那里跟鱼较劲呢。
不过好在也差不多了,李君阁拿着大抄网,替大堂哥和刘三娃抄了上来。
都是十来斤的大草鱼。
大堂哥跟刘三娃两人坐在地上猛喘粗气。
刘三娃说道:“这塘子里鱼真猛,这都赶上江里的了。”
大堂哥说道:“何止,我看比江鱼还厉害!二皮你家的鱼这是咋养的!哎呀这鱼钓得过瘾了。”
李君阁说道:“那接下来就该大厨展示手艺了,走,我给你打下手!”
几人收拾好渔具,去屋后收拾鱼去了。
李君阁剖鱼备料,刘三娃烧火,大堂哥掌勺,几人手脚都利索,流水线一般的操作,很快就把菜弄出来了。
一大盆酸菜鱼片汤,一大盘双椒炒鱼丁,还有一盆凉拌草鱼片,外加一大盘干烧鲫鱼,最后鲤鱼做了松鼠鱼。
做饭的时候三个人就在吸溜鼻子,这鱼太香了。
饭菜上桌,大家围拢来开席。
篾匠叔夹了一筷子鱼丁放到嘴巴里嚼巴嚼巴,对着大堂哥竖大拇指:“好!楼娃这手艺简直是飞机高头挂暖壶——高水平!”
王焕邦也夹了一片酸菜鱼片,吃完说道:“嘿,这草鱼肉不但香,还有一股脆劲,吃了这么多年的河鱼,原来塘鱼也挺不错嘛。”
大堂哥也先夹了一筷子鱼丁,然后挨着每道菜都尝了一遍,说道:“不对不对,不是我手艺进了,是这鱼的问题,不行你们先吃着,我得打个电话。”
说完就摸出手机转过身打电话:“张老三,啊是我楼娃啊,你的网箱还有空着的没?哎哟那太好了,给我留着啊,今天下午我要拉一批鱼回来,先给我搁江里头养着。”
电话那头似乎又咕噜了几句,大堂哥又哈哈大笑,说道:“啥子农转非哟!到时候给你一条尝尝!比你娃收的江鱼都好!”
说完挂完电话又转过身来,对李君阁说道:“皮娃,我开始还担心你家的鱼太大了肉粗,现在看来是捡着宝了!这次捞不完,剩下的一条不能卖啊!都给我留着!”
说完又摸了摸下巴说道:“不行,这鱼不能这样卖,这样,这一批我先搞五百斤回去,把招牌打响,以后你每个星期给我一百斤,我们也来搞搞那啥,饥饿营销!”
然后对老爸说道:“叔啊,你家这鱼我就不能再当塘头鱼来收了,这样,我给你江鱼的价格,再涨两成,五十一斤,如何?”
老爸连连摆手,说道:“不行不行,这鱼都养过年头了,楼娃你这趟来都是照顾叔叔的,哪里能卖这么高,最多就照往年的价钱,还是四块钱一斤。”
大堂哥敲了敲干烧鲫鱼的盘子,笑道:“叔啊,你就不了解行情了,这个鱼我拿到城里,光这一盘,三斤鲫鱼我卖不到三百,我就算在县城白混这么多年餐饮了。”
一桌子人都惊着了,老妈惊得张大了嘴,说道:“那这一桌子,我们是吃掉了多少钱啊?”
大堂哥说道:“这一桌下来,我不收上两千五,食客自己都会不好意思的。”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君阁跟大堂哥举起酒杯,说道:“那就谢谢大堂哥照顾了,一个星期一百斤,那就是五千块钱,赶上我在渝州的收入了!这下我继续赖在家里偷奸躲懒,我爸妈也不会说啥了,来,大堂哥,我敬你一个!”
大家又是哈哈大笑。
一顿全鱼宴吃得开心,吃完饭,都去鱼塘边上,准备捞鱼。
四亩的塘子也不是多大,大堂哥带来的抽水机给力,一上午水下去了小半,李君阁,王宏光,李东升三人穿上橡胶裤,开始下水拖网。
拖网是一张大平网,上面是一个个浮球,拉开后岸上的人拉着,从一头往另一头拖。
水里三人照顾着,见有浮球沉下去,那就是挂底了,得去清理一下,让浮球重新浮起来。
池塘走过一半,就开始有鱼跳过拦网往外窜。
拦网拉到离岸边还有四五米的距离,众人将网子系牢,然后又开始拉连接网底两头的绳子。
将网底沿着鱼塘边拉上来,大部分鱼就兜在网里了。
吴志秋将小皮卡倒过来,里头装了半箱水,拉着半边网,免得鱼跳出来。
把充氧机打开,然后大家拿着大抄子往车里舀鱼。
李君阁站在车厢里,将三斤以下的小鱼往回扔。
大堂哥在下面叫:“二皮鲫鱼别扔啊!到时候店里除了月母鸡汤,又可以多一道月母鱼汤了!”
见捞得差不多了,大堂哥对老爸喊到:“叔,这就差不多了!那我就得先走了,还得赶紧回县城丢网箱呢。”
李君阁让大堂哥坐前排里,他跟王宏光李东升刘三娃挤在后排里,一起来到码头。
离水还有一段路呢,这还得换挑子挑。
一边挑鱼,李君阁一边想,这码头还得改造,不然这光这挑几百斤鱼也是一趟累活。
五溪一号里也装着一船底的水,看来也是事先就准备好了的。
终于送走了大堂哥,李君阁招呼着几人往回走。
第53章 龙门阵
回到家里,大家已经将拦网洗净晾起来了,正在那里喝茶聊天呢。
李君阁也参与进来,对老爸说道:“老爸,这钓鱼的手艺你得练起来了,大堂哥以后每周要一百斤鱼,我们老这样拉网也不是办法,只能围出一个小网箱,你每周钓上四五条草鱼,七八条鲤鱼,再加上些鲫鱼,大致也就差不多了!”
老爸迟疑道:“这鱼被鱼钩挂了,会不会死啊?”
李君阁说道:“现在都是无刺钩了,鱼钩上没有倒须的,就相当于被针扎了一下,没事的。”
然后又说:“不过中鱼后要一直吃住劲,不然可能会脱钩。”
王焕邦哈哈大笑说道:“思齐,老话咋说来着?钓鱼摸虾,饿【创建和谐家园】。你现在是钓鱼发家啊!”
李东升也说道:“你这个塘子才四五亩,看楼娃那架势,你这里就只够一年的货啊,入冬后还得清两个塘出来才行啊。”
李君阁说道:“两个塘子不够啊,我这马上还要培育鱼苗,在五溪河搞养殖,先得把几样珍贵的养殖鱼种搞起来,估计得七八个塘子才够使。”
王宏光竖起大拇指,说道:“二皮就是心大!”
李君阁说道:“我去县城里这几天,真被河鲜的价格吓着了,好家伙,岩鲤三百一斤,清波跟军鱼一百八,这些鱼我李家沟都出啊,我估摸着如果能搞到鱼苗子,都能养起来。”
王焕邦说道:“现在江鱼可是越来越少了,以前码头上边除了竹木器市场外还有一个鱼市的,一天也有几十号渔民在里头卖江鱼,现在都关了十好几年了吧?”
篾匠叔说道:“是的是的,那时候我在那里摆摊,可没少见渔民抬着大鱼往里走,好家伙,江里的腊子鱼打上来,五六家的案板才摆得下一条。”
¡¡¡¡À°×ÓÓã¾ÍÊÇöàÓ㣬³¤½öàÄܳ¤µ½ÉϰٽÖлªöàÄǾͿäÕÅÁË£¬ÄÜÉÏǧ½ï¡£
不过这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下游电站修起来,这两种鱼都不怎么见得到了,现在都是保护动物,每年国家还得往江里洒鱼苗。
篾匠叔又说道:“那时候渔业社打到大腊子鱼,立刻有人来直接剖开肚皮取出鱼蛋,都是要立马送蛮州的。”
李君阁还不知道这事情,问道:“咦?他们要鱼蛋做啥?”
篾匠叔说道:“听说是要拿飞机送首都,给老外做酱,好像是老外喜欢这口,国家宴会上要用的。”
原来是做鱼子酱,李君阁明白了,真不知道夹川县渔业还曾经有过这样的辉煌啊。
老爸说道:“要翻起老黄历,我这里还有个言子呢,我爸一次去盘鳌溪下网,一网下去愣是拉不上来,没得办法,只好让我妈一个人拖着网,他游水到岸上,去学堂里把四叔拉出来,三个人才把网起上来。”
说完砸砸嘴:“好家伙,那一网三个人从上午开始取鱼,愣是活活取到了太阳下山才取完,一网凑够了四叔去南京的路费。”
王焕邦说道:“那时候盘鳌溪里边团鱼也多,都说是一个老团鱼的子孙。小时候我们过盘鳌溪那个石板桥都是用跑的,生怕被老团鱼给吞了。”
篾匠叔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个龙门阵没摆圆范,我在盘鳌溪摆摊子听到的才是全本。”
李君阁最喜欢这些乡里的传说,连忙说道:“篾匠叔你给我们讲讲呗!”
篾匠叔喝了口茶,才慢慢将故事讲了出来:“相传啊,盘鳌溪里头有一个老团鱼,修炼成精后耐不住寂寞,就上岸来化成了一个胖书生。
正好盘鳌溪李家老财主要招女婿,老团鱼心想这下有搞头,就跑去想招亲。
李家老财主就是现在盘鳌乡下河李家的,那时候家头有钱得很,在家里养着一个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