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众人都在【创建和谐家园】之际就见老王一身跃起,朝城墙外一看,大吃一惊,就见城外密密麻麻的火点朝宿州城涌来,不时的还传来阵阵的马蹄声。他突然醒悟,是突厥人,是突厥骑兵。
他大喊道,“快起来,是突厥人,是突厥骑兵奇袭宿州城了。”
而他身边的众人这才被他的声音惊醒,才从刚才的震惊中醒悟,大家一边喊道,“突厥骑兵来啦!”一边四处逃窜。因为,突厥的羽箭就像是飞蝗一样密集,稍有不慎就会被射成刺猬。
而此时的城墙上早已乱成了一团,身上被着火的羽箭射中的士兵死状惨烈,而射中没有死的士兵在熊熊的大会中哀嚎,其声音异常的惨烈,在漆黑的夜里像一记重锤,敲破了众人的防线。让没有被射中的士兵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四处乱窜,躲避着箭雨。同时城内的很多地方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第一百一十章 抢钱抢粮抢女人
突厥骑兵在颉利的命令下快速到达了宿州城下,先是一阵暴风雨般的箭雨,给城内的唐军一个下马威,然后才开始纵马冲锋。
因为,城内士兵防守松懈,再加上突厥的突如其来和疯狂的箭雨,城门很快就被攻破。突厥骑兵一入城就像从天而降的死神,用手里的弯刀像收割麦子一样将唐军的首级砍了下来。唐军也在中下级将领的带领下开始反击,可是面对马上的突厥骑兵,他们的反击显得有点凄凉,还没有挥出手中的长枪,就已经被对方跃马而来,将他斩杀在马下。
城门附近不断有突厥骑兵涌入,而唐军也不断的向城门口支援。两军在城门口你死我亡开始了抢夺这块足以致对方性命的必经之地。唐军贵在人多,而突厥骑兵在这里显示不了威力。所以,两边开始了拉锯战,在城门口发生了一幕血战的情景。
颉利发现突厥骑兵在城门口停滞不前,对身边的执失思力问道,“怎么回事?是哪个部下攻打东门?”
“是左贤王部。”执失思力答道。
“谁在指挥?你过去看看,真是一帮饭桶,连一个城门都拿不下来。”颉利怒道。
“是。”执失思力一拍马鞭,消失在颉利的视线中。等他出现的时候已经在城门附近,他见突厥骑兵和唐军在狭小的城门附近厮杀,大声喊道,“纵马冲过去,用你们的战马的铁蹄踏破他们的胸膛。”
这些左贤王的骑兵缺少了左贤王之后,军心有些涣散,才会被拿来攻城。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了他们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突厥骑兵。刚才他们没有好的主帅指挥,所以才陷入被动的局面,现在有执失思力指挥,他们听到执失思力的喊话,立即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用力的拍了一下马尾,然后用力的将马缰绳一拉,骏马高高的将前蹄抬起,踏破了一个唐军的头颅的同时跃入了后面蜂拥而上的唐军面前。后面的突厥骑兵也是如此,不断的用自己的坐骑斩杀着唐军士兵的性命。他们每次冲击一次,就向前推进数尺,如此不断的冲锋,唐军开始有了溃败的局势,在突厥骑兵的冲锋下开始有了退败的迹象。
刚从城门楼上巡察回来的宿州副将孙富通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他没有像往常般的宽衣就寝,而是在书房看书,但心里却想着云州突厥寇边的事情。
就在他感觉有些困意的时候,外面突然有声音喊道,“什么人?”“突厥入侵,我要禀报将军。”
门被推开,一个士兵疯疯颠颠的跑了进来。“你……”孙富通还没有来得及斥责,就见士兵说道,“禀将军,突厥奇袭宿州东西两门,城门已经告破。”说完倒地而亡。
孙富通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士兵,见他后背中了一箭,已经气断身亡。而这只羽箭是突厥骑兵专用的狼牙箭,心里一沉,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目瞪口呆的唐军兵士,大声吼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我去城门口支援。”说完,起身拉住一个亲兵说道,“你去告诉王将军,让他从北门带着城内的百姓开始突围,我会拖住突厥骑兵,会誓死保卫宿州城,和宿州城共存亡。”
“是。”亲兵一愣,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说话,答应一声朝门外跑去。看着亲兵消失的背影,孙富通回头看了下自己妻女住的后院,狠心的转过头,领着士兵朝城门口而去。
孙富通带着人马来到城门口的时候,突厥骑兵已经冲开唐军的防线,而唐军也已经出现了败逃的迹象。孙富通大声的吼道,“不准后退,给我顶住。”但是此时的唐军已经士气全无,根本就不听他的命令。孙富通无奈之下,连连砍翻几个逃跑的唐军,这才稳定住了局势。
“大家不准后退,你们的身后是自己的妻儿父母,是宿州城的百姓。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突厥骑兵冲杀进城,杀你的父母,奸淫你的妻子吗?你们是大唐的军人,你们是保护自己妻女,保护自己父母,保护宿州百姓的唐军。他们信任你们,将自己的性命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保护他们的吗?将士们,为了宿州百姓,我们不能后退,一定要顶住。”孙富通的话激起了士兵们心中的仇恨,突厥人的凶残他们是知道的。如果真的让他们入城,那自己的妻女父母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如此一想,唐军士兵的身体又充满了斗志,迎着突厥的骑兵又开始组建了一层防线,挡住了突厥骑兵的冲杀。
执失思力在离城门不远处的一块地方指挥着突厥骑兵的冲锋,就是在突厥骑兵冲破了唐军防线的时候,孙富通的到来让唐军稳定了军心,又重新开始组建起防线。他一阵气恼,知道要想击溃这里的唐军就必须要将那个唐军主帅斩杀。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挥马朝着孙富通的方向杀来。
孙富通也发现了突厥人指挥这里的主帅就是这个朝自己杀来的突厥将领,存的心思和执失思力一样。所以,他也挥马迎上了执失思力手中的狼牙棒。
长枪和狼牙棒相撞,孙富通虎口鲜血流出,自己的双手好像麻木了,根本就动不了了。此时,他才知道这个突厥骑将的厉害。执失思力在跟孙富通的一击中已经发现了孙富通臂力不如自己。所以,他再一次举起狼牙棒朝孙富通的头上砸来。孙富通现在双手已经使不上力,所以勉强的移动身子想躲过这一击。可是,执失思力岂能如他所愿,在狼牙棒快要落在孙富通头上的时候突然改变了轨迹,狠狠的砸在他的身上,将孙富通砸下了马背。
执失思力看着在地上攥紧长枪想挣扎起身的孙富通,心里佩服他的硬气,突然说道,“唐将,我很佩服你的硬气,今天在你死前我就告诉你我的名字,好让你死的明白,我叫执失思力。”说完,就见骏马嘶鸣,他坐骑的前蹄硬生生的踏在了孙富通的身上。
孙富通一死,唐军开始有点军心涣散。但是,孙富通的话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心里,“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突厥骑兵冲杀进城,杀你的父母,奸淫你的妻子吗?”所以,他们始终没有后退一步,硬生生的顶住了突厥骑兵的冲击。
但是,突厥骑兵逐渐的向前推进,城外的骑兵不断的涌入。所以,剩下的唐军始终挡不住进城的突厥骑兵。他们不断在突厥骑兵的铁蹄和弯刀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使命,没有一个人后退过。
执失思力看着眼前宁死不退,誓死守护身后十尺之地的最后几个唐军,眼中露出了惊叹的目光。
宿州主帅王宽在通过亲兵的传话知道孙富通的命令之后毫不犹豫的指挥士兵让百姓从北门出城。而突厥好像也是有意的想放过了这一要道,倒是让王宽顺利的出了城,带着百姓朝代州而去。但王宽带走的人只有少数,而且还都是宿州城的士族子弟和富户。所以,城内的百姓依然在突厥骑兵铁蹄下苟延残喘,等待着他们的屠杀。
突厥骑兵进入宿州之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作,将宿州城变成了火的天堂,血的海洋。
城外,站在高处的颉利正在冷眼光看着城内突厥骑兵的烧杀抢掠,他身边的阿史那·社尔看到北门逃窜而出的王宽不解的问道,“大汗为何不在北门派兵把守?”
“如此不是更加的让唐军士气涣散吗?”颉利沉声道,“唐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怕死,如果他们没有了逃生之路,可能还会跟我们硬拼到底。现在,有了一条逃生之路,他们为了活命,早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唐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生死关头才能敢于牺牲,平时都是太过自私的想着自己。所以,他们即使有文化,有肥沃的土地,有无数的精壮士兵。但也只能在我们的铁蹄下战栗。”说到这里,颉利看了一眼阿史那·社尔,“我们这次来宿主的目是奇袭,只要是财宝和女人,没必要在这里跟唐军硬拼,增加过多的伤亡。所以,放他们一条生路,打击他们的士气才是最好的攻城办法。”
“末将受教了。”阿史那·社尔恭敬的说道。颉利的睿智他在当初跟随他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所以,他才会选择他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的可汗。
颉利不再言语,城内女人叫喊声,老人和孩子的哭声就像是一首悲壮的牧歌,让他陷入了当年在草原四处征战的场景。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宿州急报
代州都督张公谨带着五万兵马驰援云州,兵马到了云州城,云州守将林全勇和副将杨若心里才安稳了不少。
突厥骑兵到云州城外一百里的西坡之后林全勇就非常的谨慎,生怕他们来个突袭或者强攻。所以,他派人到代州求援,并且派出了数十匹精骑前去侦察敌情。可是等到现在已经是三天二夜,斥候都杳无音讯。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到了这个时候这些斥候已经成了敌人猎物被捕捉了。所以,他的一颗心始终悬着,始终为不清楚对方兵马的数量和【创建和谐家园】而感到发愁。他一连派出了十几拨精骑,他们都去不复返。这让他不知道以云州城现在的兵马是否还能够守得住对方的攻击?
幸好这两天突厥只是在西坡驻扎并没有进犯云州,才让他安心了不少。
今天,代州都督张公谨又亲帅五万兵马到了云州城,他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张公谨,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玄武门政变的时候他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于玄武门之外,成为李世民登基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其党羽进攻玄武门,张公谨有勇力,以自己一人之力硬抗数十人,硬是将城门给关上。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对他很信赖,拜他为代州都督,统管云州等数州军事,防御北方突厥。
他在代州接到求援时,立刻调集人马,马不停蹄的向云州赶,正好在第三天上午及时赶到了云州。他来到云州后第一时间登上城楼察看了云州城对突厥的布防之后这才回到云州都督府。
“林将军,云州城外的敌人是何部?有多少人马你给本都督介绍一下情况。”张公谨没过多的废话,直入主题。
“张都督,突厥陈兵西坡已经有三天的时间了,可是他们始终不动,没有进攻迹象。末将派出的斥候到现在也没有音讯。所以,暂时不清楚突厥的【创建和谐家园】和人员情况。”林全勇老脸一红,低声说道。
“三天的时间都按兵不动?为什么三天了还没有动静?你连一点的军情都没有打探到?”张公谨惊讶的问道。
“末将无能,还请张都督责罚。”林全勇跪倒,他这一跪,大厅中的杨若和云州的其他将领都跪了下来。林全勇有罪,他们岂能身免。
“起来吧,云州安然无恙,你们有什么罪让本都督治的?”张公谨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林全勇,“但是作为主将你到现在还连敌人是突厥哪个部落,【创建和谐家园】如何都不清楚,那你这个主将是怎么守城的?”张公谨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有些怒色,林全勇知道自己太过谨慎,不愿意派过多的人出去查探,所以才搞成现在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自知理亏,低头不语。
“都起来吧!”张公谨看了一眼跪在前面的林全勇等人,淡淡的说道,“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我知道。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可是,你们不侦查清楚敌情,我们如何布置,如何防范他们呢?”
“张都督请放心,末将现在就去安排,一定会在天黑之前将敌人的情况摸清楚。”林全勇在张公谨到来之后心里踏实不少,才如此肯定的说道。
“去吧!务必在今晚摸清敌人虚实。”张公谨沉声道,他知道林全勇和云州主将都想求得安稳,只要确保云州不失就行。所以,不敢过多的派遣斥候出去,以免和突厥短兵相交。
当时,接到云州的求援之后,他以为突厥要攻破云州,才急急忙忙赶来。可是来到云州才发现突厥始终按兵不动。他心里很疑惑,其中肯定有诈。现在听林全勇的表述,对突厥此行的目的更加怀疑。
“哎,都是林全勇等人太过小心谨慎,不然多知道一些突厥的情况,自己何必如此被动的瞎猜。”张公谨心里叹道。而现在他既然来到云州,就要做好云州的布防任务。所以,他也只能等到晚上斥候打探回来的情况才能确定下一步的计划。
云州处在漠北草原的边际,天气比较寒冷。晚上,张公谨拒绝了林全勇和云州将士给他安排的接风宴,独自一个人登上了云州城楼,向西坡的方向瞭望。
斥候出城已经有一天的时间了,至今还没有回来,难道是又出问题?这次林全勇可是派出三队,每队一百人。一百人斥候队伍遇到突厥的斥候也不会一个都回不来。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突厥人也不想让自己知道他们的底细。派出的斥候数量也很多,两边的斥候相遇,大唐的斥候肯定不是突厥人的对手。想到这里,张公谨突然觉得有点心神不宁,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他看了看代州的方向,又看了看宿州的方向,暗自叹道,“希望宿州和代州不会发生什么情况,这边的事情解决完了,必须立马回去。”
当时,他知道云州突厥寇边,走的比较急,所以对两州的军务安排不够周详,并且还从宿州调了五千精骑。现在想起来,才觉得自己做的有些疏忽,事情并非如他所想那般简单。突厥人的目的也并非寇边那么简单。
看着漆黑的夜空,张公谨毫无睡意。
一夜无语!第二天早晨,张公谨刚起床就见林全勇走了进来,他的神色显得有点凄凉,“都督,昨天派出去的斥候一天一夜未归,可能已经身遭不测。”
张公谨一边用侍女打来的水洗脸,一边说道,“再派人出去侦察,务必要打探清楚敌人的底细。”
林全勇听完张公谨的话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却没有开口,低声领命退了出去。
张公谨看到林全勇离开的身影,淡淡的道,“我又何尝想如此白白的损失大唐的精锐呢?可是不探测清楚敌人的虚实,我们又怎么知道敌人背后的真正目的呢?”
梳洗完毕,张公谨用完早餐便来到云州城楼查看情况,只见百里之外的西坡方向袅袅炊烟不断的升起,显然是突厥人在做饭。但就是看不清炊烟的数量,判断不出有多少人。张公谨不清楚敌人的数量和【创建和谐家园】,不敢贸然出城,只能在城内巡察各门防守情况。他见云州城四门防守严密,敌人无机可趁,这才放下心来和林全勇等人回到了云州都督府开始商讨眼下的情形。
“你们大家说说,就现在云州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对待?”张公谨对云州将领的态度不是很满意。他们想的只是云州的安全,可是他作为代州都督,考虑的不光是云州一个地方的安全。
“敌人不急于进攻,以末将看还是静观其变为好……”一个将领起身说道,但他还没有说完,就见张公谨示意他坐下,然后看了众人道,“我知道你们大家都这样想,可是云州没事并不代表着其他的州府没事?你们只想着自己的云州,可是我心里想的是大唐。
敌人如此明显的疑兵之计你们难道还看不出来吗?斥候不归,肯定是为了不让我们知道他们的虚实。他们已经在西坡驻扎四天了,按兵不动,为了什么?肯定另有所图。你们难道就不想想,如此疑兵之计图的不是云州吗?”张公谨越说越气愤,拍着桌子大怒,吓的底下的将领不敢说话,尤其是刚才说话的那个将领更是吓的跪地告饶,不敢抬头。
张公谨一发怒,大厅里顿时显得很平静,在座的所有将领都敛声静气,不敢说话。而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不断的敲击着他们的心里。如此在都督府门外快马奔驰,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马蹄声在都督府门口戛然而止,不多时就见一个衣衫破烂,身上还带有点点血迹的唐军士兵跑了进来,见到张公谨,立马跪地哭泣道,“禀报都督,昨晚突厥奇袭了宿州城,孙副将身死,王将军带着部分百姓已经从北门撤离了宿州城。”
“什么?”张公谨急步上前,双手抓住这名士兵的衣服,将他拉到自己的眼前,怒道,“你再说一遍?”
士兵看到张公谨发怒的神色,胆颤心惊的说道,“突厥……攻破了……宿州,抢劫……了钱财和百姓。”他结结巴巴的说完这句话就晕了过去。
“完了。”
张公谨的心里嘎登一下,他终于知道云州城外突厥人的真正目的了。他们只是负责佯攻云州,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他们真正的目的不是云州,而是宿州。
想到这里,沉思了片刻,急忙下令,“整顿兵马,给我立即出城,奇袭西坡。”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这样,宿州城告破,以突厥人以前的秉性,他们抢掠一番之后肯定会立刻撤兵。要驰援宿州恐怕无济于事,何不先将云州城外的突厥解决掉呢?
他认为做佯攻的突厥士兵不会太多,只要解决了他们,突厥人没有了佯攻的部队,可能就不会再有下一步的行动了。
想到这里,他抬头又对林全勇道,“八百里加急禀报朝廷关于宿州遇袭和我们出兵西坡的战报。”
“诺。”林全勇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沉思答道,然后离开了大厅。
张公谨在林全勇走后看了一眼杵在大厅里的各级将领,大怒道,“还楞着干吗?还不快去整顿兵马,出城杀敌。”
“诺。”众将这才醒悟回来,大声喊道,然后匆匆离开大厅。张公谨看到空无一人的大厅只剩下那个报信的士兵,心里感到非常的失落,自己终究还是中了突厥人的奸计。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廷的对策
李恪的心里一直想着关于宿州突厥入侵的事情,很难在府里静下心来,终究觉得自己做的太过自私了。所以,每天不是除了带着陈其和他的结拜兄弟去西山打猎,就是到西市和东市逛逛,不是买几匹好马,就是买几幅字画,用这样的方式来排除自己对宿州百姓的愧疚感。
这天,他的车架正穿过平康坊和兴道坊的大街,刚跨入朱雀大街没走几步,就见一个橙衣军汉骑在马上从明德门直奔朱雀门而来,一边狂奔,一边大声喊道,“云州八百里加急,……,云州八百里加急。”
李恪吩咐陈其将道路让开,让纵马奔驰的军汉顺利通过。听到他喊道,“云州八百里加急。”的话,他就已经没有游玩的兴致,朝车外的陈其喊道,“回府吧。”
“诺。”陈其应声道。但是,他从李恪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份伤感,他自己的殿下究竟为什么会伤感?难道是为了冰凝姑娘?或者为了若依姑娘?在他心里,李恪是一个不会在正事上哀声叹气的皇子,而是一个充满了自信的王爷。所以,此时听到李恪这样不和谐的叹息声,陈其自然而然就把他想到了儿女情长的问题上。
李恪回到府中,将自己关在书房,倒是让王府的众人疑惑了半天。
橙衣军汉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瞬间就到了朱雀门。守卫朱雀门的左右监门卫听到他口中喊的“云州八百里加急”没有拦他,直接将他放行。
正在两仪殿跟群臣商量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真珠统俟斤随唐使李道立来唐迎娶公主事宜的李世民,在见到慌慌张张走进来的王德,心里一沉,难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还没有等他思考,就见王德喊道,“皇上,云州八百里加急。”
“人呢?”李世民突然从玉榻上起身问道。而在座的封德彝和房玄龄魏征等人也是吃惊不已,云州又发生什么大事?难道又是突厥入侵?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了王德。
“正在殿外候着呢。”王德恭声答道。
“快将他带进来。”李世民对王德的做法有点不满意,催促道。
王德躬身走出两仪殿,少顷就见一个身着橙色军服的云州军汉跟他来到两仪殿跪道,“禀报皇上,云州城外发现了突厥骑兵目前数目不明,林将军已经向代州张都督发出求援,并派末将八百里加急禀报朝廷。”
“突厥骑兵?是哪部落的?有多少人?”李世民还没有开口,就见长孙无忌第一个问道。
军汉看了一眼李世民,急促的说道,“突厥骑兵在云州城外一百里的西坡安营扎寨,没有发起进攻。林将军为了云州安危,慎重起见就紧闭了城门,只派出了少量的斥候前去侦察,在急报之前还不能确定具体人数。”
李世民见眼前的士兵说完,这才挥了挥手,“你下去吧!”然后对众人道,“你们觉得突厥突然出现在云州是为何意?”
“皇上,云州急报内容不详,突厥人数及统帅都未查明,难以猜测啊。”封德彝对于军事方面还是比较谨慎。
“恩。”魏征也附和的点点头,“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突厥似乎无意进攻云州,不然何必在西坡地段驻扎呢?他们一般都是以突袭为主入侵大唐的,所以微臣在想,他们如此停滞不前,肯定另有目的,所图的并非就是云州。”
“恩,微臣也这样认为。”杜如晦接着魏征的话说道,“云州极有可能就是他们佯攻点,只是为了吸引代州张公谨的目光和注意力才会陈兵在西坡。”
其他的众人像长孙无忌、萧瑀和房玄龄等人同意杜如晦和魏征的分析,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大家都把目光转向李世民,等待着他做出决断。
李世民微一沉吟,开口问长孙无忌,“辅机,最近可有关于突厥的情报?”长孙无忌掌管大唐的情报系统,李世民自然会向他询问。他对长孙无忌相当的信任,所以很少插手情报的事务,有什么新情况长孙无忌会及时跟他汇报,没有的话他不会过问,只有在处理一些军国大事的时候才会偶尔问他,以确定自己该如何决断。
“启禀皇上,最近漠北酷寒,暗卫系统很难采取太大的行动。所以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长孙无忌无奈的说道。
漠北的冬天很冷,一天到晚的北风呼啸,大雪飘飞,如果一个人单独出去,可能就有被风雪刮走的危险。所以,在递送情报中往往会出现延时或者丢失的问题。
“如此看来,漠北连降大雪,草被覆盖,牲畜死亡过多,突厥遭受冻饿之苦,才会向我大唐进犯。”李世民沉声说道,“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来大唐抢劫的,抢粮食,抢财宝。”李世民说到这里,怒气冲天,“颉利也太嚣张了,把我们大唐当做他的粮仓,他没吃的没喝的就来抢,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有几分能耐。”
李世民一发怒,众人都相互注视,不再言语。唯有魏征此时不甘沉默,直言力谏,“皇上,如果突厥以云州为佯攻点吸引张公谨的话,可能他们奇袭的目标不是代州就是宿州。以微臣看来,八百里加急到京城需要五到六天的时间。按照这样时间差,此时的突厥骑兵可能早就攻入宿州或者代州,携带了财务回了阴山。所以,为今之计是要做好边关各州府的防御工作,不能再让突厥有可乘之机,还有就是要妥善安置被突厥抢掠而流离的百姓。”
魏征的谏言就像是一击重锤击在了李世民的心里,他刚才是被突厥如此嚣张的气焰所气,此时静下心来一想,倒是觉得魏征的话很有道理。而众人也佩服魏征的胆识。李世民发怒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进言,只有在怒气消除之后才敢陈述自己的想法。但魏征就不一样,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不管你李世民生气还是高兴,他都照说不误。
“玄龄,让尚书省拟旨,着李靖为行军道总管,统管灵州都督薛万彻,华州刺史柴绍和丰州都督程知节还有代州都督张公谨做好防范突厥入侵的防御工作。”
“是。”房玄龄躬身领命,就见岑文本已经将拟好的圣旨呈给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