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季节。
这天是贞观元年十月十五,李恪一如往常在府中的后院仰望夜空的明月,痴痴自语:“冰凝,你很好吧?”
长孙冰凝自从去年十一二月离开长安之后到今年的十月都没有音讯,而李恪心里对她的思念之情也是与日俱增,每到晚上,他想她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瞭望夜空,他想从天空中找出那个属于她的星星,可是他怎么找也找不到。因为,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更何况已经快一年了呢?
在李恪深居简出的这几个月里,大唐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在贞观元年八月,长孙皇后怀孕,让李世民高兴不已。李恪知道长孙皇后所怀的这个孩子就是李治,也是大唐未来的皇帝。李世民为此还大宴群臣,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这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的期望。
第二件事情就是,幽州都督王君廓谋反被杀。王君廓在幽州骄横,做事多有不法,贞观元年七月,李世民征他入朝。王君廓怀疑长史李玄道告他不法,君廓便策谋逃跑,半途还杀死驿吏,但将要逃到突厥时,途中还是被人杀死。
第三件事情就是,岭南酋长冯盎遣子入朝。岭南酋长冯盎与谈殿等人连年攻战,久未入朝。诸州多次奏称冯盎谋反。李世民命将军蔺暮等发江、岭数十州兵前去讨伐。魏征认为冯盎并无反状,劝李世民派使臣先去安抚,李世民于是罢兵。贞观元年十月,特派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掩持节前往慰谕。冯盎派子智戴随使者入朝。李世民非常高兴,称:“魏征令我发一介之使,而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赏赐魏征五百匹绢。
这些事情李恪都知道,所以,他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突厥。因为,据历史记载,今年突厥会受到严重的重创,而最终受害的却是大唐。因为,回纥会大败颉利可汗。
【创建和谐家园】厥强大时,敕勒(或作铁勒)各部散在漠北,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苾、白霄等十五部,各部风俗大体上与突厥相同。西突厥曷萨那可汗势力强大,敕勒各部臣属于他。曷萨那对他们征税无度,各部怨声四起。曷萨那杀死各部渠帅一百多,敕勒各部先后叛走,推举契苾哥愣为易勿真莫贺可汗,居住在贪于山北。又推薛延陀乙失钵为也至小可汗,居住在燕末山北。
西突厥射匮可汗兵势再强大时,二部又去掉可汗称号向他称臣。而居住在郁督军山的回纥等六部本隶属于【创建和谐家园】厥颉利可汗,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时,力量削弱,乙失钵的孙子又帅部落七万多家向东臣服颉利可汗。不久,颉利政治混乱,薛延陀与回纥、拔野古等部相继叛离。颉利派他哥哥的儿子欲谷设带十万骑兵前去征讨,回纥酋长菩萨带五千骑兵与欲谷设战于马鬣山,回纥大败欲谷设,菩萨追击欲谷设到天山,俘获了欲谷设的大部分兵马,回纥的势力因此大振。
薛延陀也攻破颉利的四设。颉利的势力更衰弱,天又降几尺深的大雪,百姓饥饿,颉利可汗害怕唐朝乘机进攻,带兵潜居朔州。
想到这里,李恪不由的心急如焚,因为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离颉利可汗大败的日子不远了。如果颉利真的战败,然后乘机再侵入朔州的话,那遭殃的还是朔州百姓啊。可是,自己心急又有什么用呢?李世民的告诫他还没有忘记,如今又是涉及到军国大事,如果事情真按照他说的发生了,那么李世民会怎么看他?如果再有那个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自己的处境岂不是更加艰难?
想到此处,他不由的一叹,“兴,百姓苦;亡,还是百姓苦啊!今天我就为了自己而自私一回吧!朔州的百姓,是我李恪对不起你们啊!如果,有朝一日,我李恪能为你们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一定会义不容辞!”
此刻的李恪在月光下显得是那么孤单而又凄凉,就连天空中的满月也无法排解他心中的忧愁。因为他在思念远方的她,他也在深深的自责自己一己私利而不顾朔州百姓而感到可耻!
人性本自私,今天终于轮到自己自私一回了!
第四卷
第一百零八章 突厥的行动
塞北的十月已经进入了严冬季节,草木枯萎,河流结冰。北风呼啸,夹杂着淡淡雪片的阵阵寒风就像无数把弯刀一样刮在人们的脸上,生生的疼痛。这样的天气别说是人,就是连草原上的狼都不会轻易出没。
可是,不会有人相信,就在这样的大风天,却有一队骑兵在寒风中缓缓而行。初看这队骑兵时人数不算很多,也就数百人而已。可是细致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排成了一条细长的直行线,出现在北方边界的天际,就像是一条从北国天空缓缓流下的墨汁一样。
骏马在慢慢的奔腾,黑线越拉越长。这时你要是再细看就会发现这队骑兵足有七八万之众。他们以千人一队的长形方阵缓缓而行。虽然,骑在马上的士兵虽然个个精壮彪悍,但也掩饰不了点点血迹下脸上出现的疲惫和沧桑。而在第五个方阵的前方,一面灰色苍狼头的大旗迎风而动,显得精疲力竭,丝毫不能因为北风呼啸而迎风招展。
苍狼旗下面的骑兵明显要比其他的骑兵精壮,但也不像其他骑兵那样显得毫无斗志,灰心丧气。他们的身上皮甲也千疮百孔,点点血迹表明他们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可是他们依然精神饱满,他们始终高昂着自己的头,就像天空中的雄鹰,不屈不挠。因为,他们是突厥可汗的亲卫,是草原霸主颉利可汗的铁卫。
颉利可汗,名叫咄苾,为启民可汗第三子。620年继其兄处罗之颉利可汗位,复以其后母中国隋朝义成公主为妻。然后,以父兄基业为基础,不断的四处征伐,使得自己兵强马壮,将草原阿史那部和其他游牧民族敕勒(或作铁勒)各部散在漠北,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苾、白霄等十五部统一在了自己的铁蹄之下。是草原当之无愧的王。
可是,今天的颉利可汗脸色阴沉,目露凶光,一言不发的骑在马上。他身边有几个忠心的部下护卫在他的两边,小心谨慎的沉默不语。他们分别是: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
他们三人都是颉利可汗的亲信部将,从颉利可汗征讨草原各部开始就始终如一的跟在他的身边。可是,今天三人面对颉利冷峻的目光时也不敢说话。因为,今天他们打了败仗,败给了曾今臣服于他们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曾经跟在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后面,摇尾乞怜的薛延陀人会反叛他们而出逃,并且在追击他们的时候还遭到他们的埋伏而给了他们重创。这是自从颉利坐上大汗位置,迄今为止败的最为惨烈的一仗,所以颉利才会如此恼怒。他们跟随颉利已经有十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冷峻而凶悍的目光。所以,他们只能谨慎的跟在他的身后,沉默不语。
“现在到了什么位置?”颉利突然停住了战马,沉声问道。
执失思力是第一个听见颉利问话的人,他立即答道,“可汗,还有三日的路程才能到达阴山。”他说话很简短,生怕惹颉利生气。
“怎么这么慢?”颉利有点不悦,他败给了曾经臣服在他手下的卑贱的薛延陀人。但是,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赶快回到部落,回到圣地阴山,将这个人绳之以法。
“因天气寒冷,士兵衣裳单薄,又经过了一场大战,士气有点低落,再加上我们是逆风而行。所以,一天的行程都不是很快,估计三天能够达到阴山已经是最快的速度。”阿史那·社尔见颉利不悦的神色,补充了执失思力的话。
“今年草原连降大雪,草地被雪覆盖,牛羊冻死不少,各部缺衣断粮的事情时有发生,生活都很困难。”颉利突然沉声说道,“将士们衣着单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看来还得想想办法,不然熬过这个冬天都是很艰难的事情了。”
“大汗的意思是?”契苾何力小心的问道。
“通知各部,暂时安营扎寨,再通知各部落首领到我大帐开会。”颉利突然下命令道。
“是。”执失思力沉声答道,然后一拍马鞭,消失在方阵中。
“大汗有令,停止前进,各部安营扎寨。”
“大汗军令,停止前进,各部安营扎寨。”
数万的骑兵停止了前进,开始有条不絮的打起了帐篷。而各部的首领也从各自的方阵不断的涌向颉利所在的位置。这其中突厥的二汗突利和左贤王欲谷设两人显得有点忧心忡忡,似乎都有心思。
他们两人是这次追讨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的前锋部队,可是都被敌人给予了重创,以至于颉利在前方情况不明的条件下孤军深入,损失了数万的精兵。当时颉利只是严厉的训斥了两人,但是他们都知道真正的处罚是在回到阴山之后。因为,损失数万的精兵,以颉利的性格是不会不给族人一个交代的。所以,此时的安营扎寨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有点唐突,让他们心中担忧不已。
颉利骑马来到高处,看着南方天际的薄云,暗自沉思道,“李世民,我很想到你的长安去看看,寒冷的冬天你是怎么过的。”
自从便桥之盟之后,他对李世民的态度有了转变。首先是佩服李世民的胆识,能够单骑入敌营而面不改色,还敢训斥自己,其次是,唐人虽然没有强大的骑兵,但是他们士兵的顽强和勇猛也是自己所忌惮的。
由此,他更想知道李世民的情况,更想了解这个可以做自己对手的敌人。
正在这时,就见执失思力骑马奔了上来,在颉利身边说道,“大汗,帐篷已经搭建好,各部首领已经在牙帐中等你议事。”
“突利和欲谷设两人都到了吗?”颉利阴沉的问道。
“突利二汗和左贤王欲谷设两人也在大帐中。”执失思力干脆的说道。
“算他们两个还有自知之明。”颉利说罢,挥马朝大帐而去。
颉利的临时牙帐虽然比不上在阴山的可汗王帐,但在如此寒冷的情况下迅速的搭建而成,也足以说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点。牙帐不是很大,但也能容得下二三十人,牙帐的正北方是颉利的位置,上面铺的是贵重的虎皮。而他的左下角是二汗突利的位置。此时的突利已经坐在了他的座位上沉默不语,其他各部首领有几个在低声交谈,也有几个在蒙头不语,自顾自的喝着眼前杯子里的马奶酒。
“大汗到。”外面的士兵喊道,然后就见大帐掀开一角,颉利和执失思力走进了大帐。颉利来到大帐,各部首领都起身,恭敬的站在两边。颉利目光一扫众人,发现除了驻守阴山的右贤王之外阿史那部各族一汗一王二十多个部族都在,然后将目光停在突利的脸上,凝视了片刻,见他诚惶诚恐的样子,这才徐步走到主位上坐下。
各部首领见颉利就坐,这才转身朝他呼唤道,“见过大汗。”
“大家都坐吧。”颉利大声说道。
“谢大汗。”众人这才坐定。
众人坐定,就见颉利突然大声吼道,“突利和欲谷设两人你们可知罪?”
突利早就知道颉利会问罪兵败之事,忙起身喊道,“请大汗恕罪,突利知罪,请大汗责罚。”他如此的认错,可是激怒了左贤王欲谷设,此次追击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是颉利的安排,他们只不过是按照颉利的指示行事,你突利怎么就把兵败的事情推倒自己身上呢?如此一来自己不是也有责任了吗?再说自己是主帅,你是副帅,自己的责任肯定比你大啊。
欲谷设想到这里,也站出来傲然说道,“不知道大汗说的何罪?”他想自己怎么着也是颉利的亲侄儿,要不是自己的父亲传位给他,他也做不到阿史那部可汗的位置。所以,欲谷设想把责任推倒突利身上。
“混账,你还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你损失了我阿史那部几万的儿郎,你现在还说你不知道是什么罪?”颉利怒道。他早就知道欲谷设因为自己兄长将大汗的位置传给了自己而心生不满,所以此次追击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时不出力,所以才被对方伏击而损失惨重。
“这是大汗下的命令,我只是执行而已,我没有做错什么。”欲谷设毫不在意的说道,“再说突利二汗都认罪了,他是行军副帅,大汗可以治他的罪。”
突利听到欲谷设的话也不反驳,只是静静的等待颉利如何对待。他知道颉利和欲谷设两人之间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在这次追击当中颉利才特意安排他和欲谷设为追击先锋,就是想消弱欲谷设的力量。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欲谷设跟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遇到之后一击便逃,没有牵制住对方,反而让他吃了个大亏,损失好几万人。而欲谷设只不过损失了不到一万人马而已。所以,自己跟在欲谷设身边也只有逃跑的份,才会导致今天颉利问罪。可是他自己也知道,颉利遇到这样的机会今天肯定不会放过欲谷设。所以,在这个时候他的认错就给了颉利治欲谷设罪的最好的借口,他相信颉利不会针对他。
果然不出突利所料,颉利听完欲谷设的话后大怒,“欲谷设,你部和突利部十万兵马遇到敌人竟然不堪一击,望风而逃,致使敌人将兵力集中在一起,让阿史那部损失惨重,现在你还敢如此狂言,难道我就不能治你吗?来人,将欲谷设绑了,拖出去砍了。”颉利也很聪明,他愣说损失了阿史那部的兵马,没有说是损失了自己的兵马。他的话一说完,就见帐外进来两个亲兵,上前想将欲谷设绑下。
“颉利你敢,你为什么砍我,你有什么权利砍我?”欲谷设挣脱两个士兵的捆绑,大声道,“要不是当年父汗将大汗的位置让给你,你有什么资格坐到这个位置上,今天你自己犯了轻敌之心,孤军深入,还将罪名推到我的身上,我不服。”
“兄长传位给我是因为我有这个才能,要是传给你,阿史那部早就被你害了,你现在犯罪不认错,还敢顶撞本汗,将自己的罪名推到他人身上。”颉利说到这里,看了一眼众人,“今天我就代表阿史那部的族人惩治你,给族人一个交代。拉出去砍了。”
“颉利,你敢杀我,我不服,你不能杀人,你有什么资格杀我。”欲谷设此时才觉得自己低估颉利的实力,没有一个部族的人为他说话。此时,他才觉得自己有点冲动,颉利想好了就是要杀掉自己。但是为时已晚,他已经被拖出了大帐。
颉利转眼看了一眼突利,“突利,欲谷设是前锋主帅,负主要责任。你身为副帅罪不可恕,但是念你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认错,本汗就从轻发落你,让你戴罪立功。”
“谢大汗。”突利感激的说道。
颉利看了一眼突利的表情,甚为满意。今天要不是突利主动承认罪责,他是没有办法治罪于欲谷设。所以,他能杀掉欲谷设也有突利的功劳,再说和欲谷设相比突利在阿史那部颇得族人的拥护,不是自己想杀就能杀的。
颉利和众人说话之时,就见亲兵将一个血淋淋的人头用盘子端了上来。颉利看了一眼挥手让他退下,继续说道,“连日大雪,牛羊冻死无数,部族生活艰苦,我们急需过冬的粮食和棉被。所以,我决定停止前进,改到宿州,在那里补充下粮草,激励一下士气咱们再回阴山。”
“大汗,我们跟李世民制订了协议,恐怕这样不妥吧?”说话的是阿史那部最老的一个首领。
颉利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解释道,“我们没必要跟唐人正面交锋,只需要攻破宿州,将他们的粮食,财宝还有女人精壮之人带走就行。即使李世民知道了他也只能忍气吞声,难道还要追到阴山不成?到时候我们再用他们的人跟李世民交换粮食,我就不相信李世民会置之不理?”
“大汗此计甚好,我们同意。”有人赞同道。
“唐人的女人不错,这次一定要多抢几个回来暖被窝。”有人已经开始想攻入宿州之后的盛况。
颉利将目光看向突利,问道,“你认为呢?”
“一切听大汗吩咐。”突利说道。
“好,这次戴罪立功,你就作为先锋部队前行,到云州引开唐人的注意力,我们则直取宿州,到时候在阴山会盟,一起分封财宝和女人。”颉利严肃的说道。
“遵命。”突利知道颉利想让自己成为诱饵吸引唐人的注意力,他自己就可以轻易的攻破宿州抢劫钱财。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都想着抢钱抢粮抢女人,只要自己不当诱饵,谁当都无所谓。所以,他自己要是不答应,各部的首领都会对他不满,到时候颉利处置自己,他们也不会帮自己。所以,他只能应声答应。
如此,颉利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众人的兴致也很高昂,欲谷设的死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为了过去。此时在他们心里抢钱抢粮抢女人才成了他们心中最想做的事情。
第一百零九章 突利的心思
第二天早晨,颉利就命令突利部向云州进发,突利很干脆的召集了自己部族的人马向云州而去。在突利率部离开之后,颉利随即召集阿史那部各族首领,将他各部的兵力又做了一份布置,这才率军开拔,向宿州而来。
突利部按照颉利的指示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率部到了云州城外一百里的西坡,然后安营扎寨,又派出少量的骑兵分队前去探测云州的虚实。
在西坡的可汗牙帐中,他身边最为忠心的两员战将,稳坐在他的下手,不时在图上指指点点,讨论着什么。可是突利却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因为他在想有关颉利攻取宿州的问题。
颉利让他前来佯攻云州,而他将欲谷设的一万兵马给了自己,然后他再自己整合了各部人马,将他们集中在他身边去奇袭宿州,真不愧是一只老狐狸。这样倒是让自己甘愿为他做嫁衣,得了欲谷设的一万人马其他各部的首领眼红的很,他岂能不明白颉利的用心?而颉利又将各部首领召集到自己身边和他一起抢劫宿州粮食缓解部族缺衣少粮的情况,倒是给了各部一个人情,真是一举两得。
还有就是他选择宿州,确实很有眼光。就唐人现在能被突厥轻易入侵的城镇也只有宿州最为富有。
如今连降大雪,部落的牛羊死伤无数,缺衣少食,族人生活很困难。颉利和其他各部可以在宿州抢劫一番,也能缓解一下燃眉之急。可是自己呢?颉利说到了阴山再分财宝,这只是一句空话,谁会把到嘴的肉分给别人?
“看来我也该想想办法才是,不能让部族的人饿死啊。”突利突然叹道。
“二汗,我们奉命佯攻云州,让其他各部去抢钱抢粮,颉利可汗也太没道义了吧?”阿姆不愤的说道。他是突利的侄子,是突利哥哥桑比甲的儿子。桑比甲在临死之前把他托付给突利,是突利把他一手带大的。所以,在突利的眼中他就是自己的儿子,而阿姆也不畏忌颉利,所以才敢这么直言不愤。
“是啊二汗,颉利也太不把咱们部族放在眼里了,他们去抢钱抢粮抢女人,让我们在这里吸引大唐的兵马,那我们部族的族人怎么办?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冻死?”另外一个长的凶悍,满脸胡子的中年人也不悦道。
他叫扎德勒,是阿史那部的一员猛将,深得突利的信任。而扎德勒对突利也很忠心。当年在全族举办的比武当中,他仅一招败给了阿史那部的第一勇士琅德。颇得颉利的喜欢。当时颉利就问他是否跟随自己做他的亲卫队长。但他却直言说自己是突利二汗的部下,也是阿史那部的族人,会为颉利征战草原。颉利见扎德勒说的婉转,但其意就是不想跟随他,虽然恼怒异常,但对扎德勒也没有办法。毕竟扎德勒是突利的人,而且说话得体让自己抓不到把柄,所以只能作罢。
由此可见他对突利的忠心,而在突利面前如此随意的表露对颉利的不满,说明他在突利心中的位置不比阿姆差。
但是,就因为这样原因,他和突厥第一勇士,颉利的亲卫队长琅德不对眼。琅德认为他是看不上自己所在的亲卫千人队,而扎德勒也不服琅德,始终想着要和他好好的打一场。
“你们两个别说这些没用的话,现在还在这里发牢骚有用吗?”突利有点不悦,“颉利明显是在削弱我们部族的势力。所以,才会在这样的时候打压我们部族而给其他部族好处。他给我们的欲谷设一万骑兵其实就是为了想让其他部族的首领妒忌我们而对我们产生不满而已。所以,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违背他命令的前提下多为自己部族争取粮食和衣物,缓解缺衣少粮的压力。”
“二汗可有什么想法?”阿姆问道。
“先察看下唐人的情况吧,多观察云州城,看看他们是否对我们足够的重视。并且,我们还要做个跟他们一战的准备,如果他们一旦出现疏忽大意的地方,我们就直接挥军云州城,在云州大肆抢劫一番。”突利眼中寒光一闪,“颉利的目的不是让我们牵制唐军吗?这样的牵制我想他倒是也没话可说吧。”
阿姆和扎德勒听突利说完,脸上不由的露出了凶光。部族现在族人的生活已经到了断粮死人的地步,只要能抢到粮食,就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两人想到这里都不由看了对方一眼,相继跟突利告罪离开,离开了突利大帐。
……
颉利在突利走后粗略的算了一下他的行程,觉得突利五日就能够到达云州城下。所以,他只要带着数万的骑兵默默前行,白天安营扎寨,晚上开始行军,八天之后准能到达宿州城下。他如此就是不想引起唐军的注意,进而能够奇袭成功。因为他在跟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的一战中损失了三万多的兵马,虽然又杀了欲谷设夺了他的五万人马。但是新归附的这些人军心不稳,并且他又将其中的一万给了突利,为的就是让他能够安心的做诱饵。所以,他奇袭宿州的时候就想做到尽量的减少伤亡,能够轻松拿下宿州是他这次奇袭的目的。所以,他这样隐秘的行军,在第八日的晚上也准时到达了宿州城外四十里的位置。
数万的人马在宿州城外四十里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着颉利的命令,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像一群饿狼一样扑到宿州,抢城里的女人和粮食。所以,马上每个士兵的眼里都露出了一股贪婪的目光,而在这样的目光之中还有对杀戮的向往。这就是突厥人,这就是强悍的突厥骑兵,在他们心里杀戮才是最重要的表现自己武力的方式。
宿州城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正在一步步的逼近,士兵在巡逻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在缩在角落里将长枪夹在腋窝两手相互搓来搓去。
“大牛,你不用那么谨慎,过来躲会儿。这么冷的天气就是狼也不敢出没,更何况是突厥人呢。”一个士兵喊道。
“王三,突厥骑兵在三天前就已经陈兵在云州城外,张都督前天领兵支援,走之前下令宿州要做好防范,王将军已经加派了人手巡逻,我们不能大意啊。”叫大牛的汉子自顾自的望着城下,低声说道。
大牛说的张都督就是代州都督张公谨,他身为代州都督,掌管着代州、云州,宿州等数州军事,所以在接到云州的求援信后急忙调兵支援云州,同时给主管宿州兵马的王宽下了命令让他严守宿州,以防突厥骑兵的奇袭。
王宽在接到张公谨的军令之后立马对城内的【创建和谐家园】做了安排。但是宿州城的兵马只能够保卫宿州,本就不多,再加上张公谨及时调走了一部分人马。所以,他虽然做了安排,但兵力就显得有点单薄了。再加上天气寒冷,士兵身上的衣服难以抵抗这样严冬的寒冷。所以,在主将不在的时候,很多人总是偷偷的躲在城门洞里或者别的地方避风。
“老王,你看大牛是不是冻傻啦?”刚才说话的那个士兵又向身边一个老兵说道,“今晚这么冷,连平时出没的狼群也不再嚎叫,哪来的突厥骑兵。再说今晚孙将军刚巡察完毕,肯定不会再来巡察,何必那么委屈自己呢。”
他口中的孙将军就是宿州副将孙富通,王宽的副手。
老兵不跟他搭话,但心里也似乎默认了这句话,看了他一眼不再言语,跟很多士兵一样缩在避风处闭目不语,而心里却期待着天亮,这样就不会挨冻了。
可是,就在此时,就见远处的天空无数的星星朝城墙飞来,同时听到大牛喊道,“敌人……”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只带火的羽箭钉在了城墙边上。
众人都在【创建和谐家园】之际就见老王一身跃起,朝城墙外一看,大吃一惊,就见城外密密麻麻的火点朝宿州城涌来,不时的还传来阵阵的马蹄声。他突然醒悟,是突厥人,是突厥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