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李世民的话听在李承乾等皇子的耳朵里,就如同一根刺扎在了他们心里,让他们难受,同时,他们心里对李恪更加的痛恨起来。
鼎汉队攻进一球士气大振,球员们个个奋不顾身,顿时踢了东翔队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东翔队的孙宁,就是钱宁被陈其看的死死的,接不到任何的传球,东翔队的进攻陷入了瘫痪。
钱宁看到比分扳平,心里开始着急。但陈其防守的很强悍,让他难以接到球,就是他不管用什么手段,陈其都能轻松化解,让钱宁没有了任何招式。
如此,比赛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李恪带球突破被东翔队的球员放倒在地上。
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强力的不满,因为李恪刚才的表现已经让他们喜欢上了这个球员。现在,东翔队对他恶意犯规,观众们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而杨妃在李恪被绊倒之后突然站起身来,一脸的急切,担心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连旁边的李世民心里也是一惊,“没事的,不用担心。”李世民话刚说完,就见李恪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又站起身来。
杨妃这才安心的坐了下来,但仍然是一脸的关切之情。
裁判做出鼎汉队任意球的判罚,因为李恪赢得的任意球,鼎汉队里的任意球高手像叶西和陈其这样的人都不敢主罚。最后,李恪只能走上罚球线。
而李恪看到站在人墙中间的钱宁,心里想道,“以钱宁的身手,球在他周身一米的范围内都很危险,那就只能从边路突破。”想到这里,李恪抬脚一踢,皮球从东翔队左侧队员的头顶飞过,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度,落在了球门的死角。
“球进啦。”解说员大声喊道,全场观众这才从刚才的一击中醒悟,掌声连连,快要掀翻球馆。李世民在李恪任意球破门的时候,对身边的杨妃笑道,“李恪壮实着呢!”言外之意是在夸赞李恪。
全场比赛结束,鼎汉队二比一领先东翔队,取得了长安赛的状元。球场上球员们不敢把李恪举起来庆贺,可是陈其就不一样,因为他防守有功,被一众人高高举起,抛在了空中。害的陈其心里着急,好不容易挣脱众人的双手时,发现钱宁已经消失了。当他跑到东翔队的休息室的时候也没见到人影,心里顿时一阵叹息。
李恪在听了陈其的汇报之后也是无奈,谁知道这帮球员会把陈其当成获胜的功臣呢?
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血战到底(一)
长安赛圆满结束,让李恪心里松了一口气,和陈其叶西等人来到休息室,匆匆换上衣服,梳洗一番之后,就匆匆赶到了球场。
刚到球场就听到李世民在发表演讲,李世民的声音在偌大的球场虽然显得有点小,但依然有很多装作听的很认真的样子的人在倾听。李恪看到这个场景,突然想到前世的公司,老板在开大会,公司的员工在下面开会。再看看李世民,就知道两者的区别有多大。而造成如此大的区别的原因就在于身份和手中的权利不同。
李世民的讲话很简单,但很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不时的有雷鸣般的掌声从球场爆出。他讲话一结束,马周就开始宣布比赛的成绩,鼎汉队取得了状元,东翔队榜眼,秦怀玉的东岳队也获得了探花的名次。
李恪命令叶西等人上台,然后是李世民颁发最后的状元奖,那就是李恪提前设计的铜做的一个司母方鼎。当李世民将高一尺,长一尺二,宽六寸的铜鼎赐给叶西的时候。叶西颤抖的用双手将铜鼎捧在怀里,激动的留下了眼泪。
李世民在颁发完铜鼎之后就和长孙皇后和杨妃等匆匆离开了比赛现场,而剩下的叶西和鼎汉队的其他球员将鼎高高举起,在数万名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顿时热泪盈眶。因为,他们今天获得了状元,最为荣耀的是他们见到了大唐的天子李世民。
李恪看到叶西等人的表情,心里也安慰了不少,自己的苦心算是没有白费。
然后,马周又让榜眼和探花队上台,由李恪颁发了一份由蹴鞠寺出的榜文,以示鼓励。
等一切结束,观众们慢慢的散去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午时。而李恪看到眼前脸带愧色的陈其,安慰道,“本王知道这不是你的错,本王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你也不必在意。”
陈其一副不甘心的样子道,“还请殿下容许末将带人去搜查,末将一定将钱宁的首级给殿下提回来。”
李恪看着眼前这个忠心的爱将,拍了拍他的肩头笑道,“你也踢了一上午的球,肯定累了,跟本王回府吧!如果,候虎四人都不能带回钱宁的首级,那也太让本王失望了吧!”
李恪不是不想要钱宁的命,也不是不想让陈其去。但是,一想到今后王中长,候虎,孟山和朱童都要独挡一面,现在需要的正是磨练他们。如果,什么事情都让陈其带领他们做,那他们永远都不会有成长的空间。所以,忍住了自己的欲望,也制止了陈其的请求。
比赛结束,钱宁看到没有刺杀李世民的机会,也不逗留在休息室,直接出了比赛场。然后,七拐八拐走了一炷香的时候,来到巷子尽头一个院落门前,朝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推门而入。
而钱宁没有注意到,他刚进小院,朱童就率领着黑衣卫将整个小院围了个严实。
钱宁进了小院,来到屋中,将身上的比赛服换下,另外换上了一套土黄色长衫这才用水洗掉了脸上的草药。就见一个方形,高鼻梁,满脸络腮胡子的脸出现在水盆的倒影中。然后,他又从屋中拿出一把长剑,走到院子中央。
“你们不用埋伏了,出来吧!”钱宁大声说道。
院子外面的朱童听到钱宁的话,就明白已经被钱宁发现,不再躲藏,命令鹰卫冲进了小院。
钱宁看到将自己围在中央的十几个黑衣甲胄的武士,个个身上散发着一股子煞气,知道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兵丁护卫,心里不由的提高了几分警惕。
“你们是哪个人部下的?”他问道。
“我们只要死人,不要活口。所以,你知道太多也于事无补何必再问呢。”朱童霸道的说道。
“你有这个本事可以留下我的命吗?”钱宁的眼里露出一丝藐视。
朱童也不在意钱宁对他的不屑,“留下你的活命估计没有本事,留下你的死尸我倒是很有把握。”
钱宁不再言语,他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十来人,瞳孔慢慢的收缩,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不再说话,只是静静的注视着朱童。
朱童也不说话,同样也注视着钱宁,两个人锋利目光碰在一起,谁有没有躲闪。而各自都在心里佩服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机。鹰卫也如同一颗颗钉子,盯在了钱宁的面前,让钱宁找不到一丝的破绽。
如此,时间在一分分的过去,而钱宁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他一个人要戒备十多人。钱宁觉得如此耗下去自己肯定会处于下风。所以,必须主动出击才行。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长剑如同长虹般的从剑鞘中涌出,朝着朱童的咽喉刺来。朱童沉声道,“上。”同时长刀从他的刀鞘划过,碰在了钱宁的长剑上。刀剑相交,两人相互试探性的攻击已经结束,彼此也明白了对方的实力。钱宁不拖延,身形一闪,放弃了朱童,朝身边的鹰卫杀去。
此间招式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钱宁的长剑像毒蛇一样只探鹰卫的咽喉。可是,鹰卫的反应也不慢,长刀一档本想挡开,只是他的力道不是钱宁这般大,被钱宁的长剑划破了左臂。钱宁一招得手,连攻几招,鹰卫不敌,被他刺中下腹。可是,鹰卫竟然不顾自己性命,挺身上前将手中的长刀直直朝钱宁砍下。钱宁躲闪不及,只能侧身躲闪,但鹰卫被刺而失去力道和准星。所以,长刀划过钱宁的脸颊削走了他的一缕长发。即使如此,也让钱宁心里发凉,不敢再贸然对鹰卫下手。
而这个时候朱童也长刀向钱宁砍来,钱宁躲过朱童的长刀,看到破绽,将身边朝他砍来的一个鹰卫踢倒在了地上。正当钱宁要上前再给鹰卫一刀的时候,朱童的长刀又朝他的后背砍来。钱宁只能舍弃鹰卫,转身护住后背。而鹰卫倒地之后,立刻翻身而起,又加入了战团。朱童越打越心惊,他没有想到十多个人围攻钱宁,对方竟然毫发不伤。他是知道的,鹰卫可是陈其亲手训练出来的,刀法也是陈其所授。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并且大家经常训练,彼此配合都很默契。所以,壹加壹肯定是大于二,十多人合击一个人其实力更加可怕。
而钱宁也是吃惊不小,眼前的黑衣武士比之李世民的“唐”不逞多让。他刚才试探性的问他们是谁的部下就是想查清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结果朱童的话语中还是透露出他们不是李世民的暗卫。所以,他才打算伺机而动,将他们斩杀。只是没有想到,对方虽然不是“唐”,但实力会如此强悍,各各都出手狠辣,以命相搏。他自己也知道如此下去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只能采取别种办法。主意已定,钱宁突然一挣,猛将众人击退,一个闪身躲进了屋里。
朱童毫不犹豫,只身跟了进来。可是,进屋了的钱宁却突然消失了一般,让朱童找了半天也没见他的人影。
鹰卫们又将这个屋子翻了一遍,在没有找到钱宁和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只有退出了小院。
鹰卫们走出小院,半响,钱宁才突然冲梁上飞了下来。他走到院中,看到院子的大门已经关闭,这才放心的回到屋里。
照刚才的试探,他知道对方不是李世民的暗卫,除此之外也就只有李恪的护卫了。知道了这点,他就放心了很多。毕竟李恪的护卫有限,权利不大,根本没法跟李世民的“唐”比拟。由此可见,李世民还没有发现自己,如果李恪不声张,自己也可以黯然身退。
不过想到刚才黑衣武士的实力,他心里也为李恪能拥有这个护卫而感到吃惊,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果然有点手段,光手下这几个人就不是一般人可以训练出来的。但是,越是精锐之师,训练强度就越大,对人员的要求就越严格。所以,钱宁也觉得李恪没有多少这样的护卫,很有可能就这么十几人而已。
天下所有的对手,在你最注意对方的时候,最在意对方实力的时候,往往最忽略的就是对手潜在的实力。所以,钱宁刚才的思量终于在晚上得到了结果。因为,在他出城的时候遇到了李恪鹰卫的阻杀。因为,他对鹰卫实力的错误估计,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第七十七章 血战到底(二)
再说朱童出了小院,并没有将所有的鹰卫都带走,而是将他们埋伏在小院的附近。因为,钱宁在躲进小屋之后突然消失,让他查不到任何的线索,也没有找到另外的出口。所以,他觉得钱宁还在小院,只是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而已。而他刚才跟自己交手只不过在试探自己,看自己这方的实力。
并且,他躲进屋里,突然间消失,目的就是让自己以为他逃出了小院,已经出了城。如此,他晚上才能安全的出城。朱童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朱童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朱童了,如此雕虫小技也能瞒得过我?嘿嘿,钱宁你也太小看汉王府了吧!”
他在布置完任务之后,并没有回府,而是去跟王中长等人汇合。因为,钱宁是一只鱼,而且是大鱼,他们已经布好了网,等的就是这条鱼自动入网。
回到府中时,天色已接近傍晚。李恪和马周、刘仁轨、苏定方、许敬宗还有陈其等人在前厅一边喝茶,一边叙说着比赛的结果。因为,长安赛的顺利完成,让大家心里舒服了很多。此时,在谈论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不再显得那么忧心,都是一脸的喜色。
就听见马周说道,“长安赛举办的很成功,很受皇上的赞赏,不知殿下觉得蹴鞠寺接来下该如何行事啊?”
李恪没有想到马周突然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也很欣赏马周这种工作狂,“蹴鞠比赛已经传播到了长安,不出几月就可以传播到整个大唐。所以,蹴鞠寺也不用再做什么宣传,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建好球馆,以备明年举办的大唐联赛。”
“还有,蹴鞠专业人员的培训也要抓紧,通过这次的比赛,各大世家和富户已经看出专业的蹴鞠人才对蹴鞠队的重要性。所以,蹴鞠队的教练员和各道各州所需的裁判也不会少,蹴鞠是否能够专业化,正规化就看这帮专业人才的能力了。”李恪把话说完,喝了一口茶,看着马周。
“微臣待会就去安排。”马周说道。“也不用回去吃饭,正好今天鼎汉队取得了状元,本王想在府里款待蹴鞠队的球员,你怎么能缺席呢。”李恪说道。
“恩,微臣这一忙,倒是把时间给忘记了。”马周不好意思的说道。
众人被他的话给逗乐了,都微笑不已,马周也是用喝茶掩饰自己刚才的糊涂,而陈其一脸阴沉的站在李恪的身后。但是,众人都明白陈其的性格,也知道他为什么不高兴的原因。所以,对他的情绪也表示理解。
晚上,李恪在府中大摆宴席,宴请蹴鞠寺和鼎汉队的全体人员,偌大的王府宴会厅人头攒动。除了马周,刘仁轨,许敬宗等蹴鞠寺的李恪的心腹重臣之外,还有苏定方,陈其,左翼等李恪的得力爱将,更有邓同达这样的外臣心腹,可谓是众星云集。
叶西等鼎汉队的球员们被李恪安排在了一起,因为今天取得状元,他们高兴不已。又见李恪将自己和朝中大臣同等对待,心里更是对他格外的尊敬。等到李恪到他们这桌敬酒的时候,众人一齐起身,给李恪祝福。其声势之浩大,感情之激烈让坐在席位上的邓同达吓了一跳。
宴会结束,众人散去,李恪看着像焉了的茄子一样的陈其,笑道,“整天你绷着个脸干吗?”
“殿下,你就容许末将前去追那钱宁。”陈其哀求道,“末将一定不负殿下所托,定将钱宁首级斩下。”
“你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你那些部下吧?”李恪突然目光冷峻,让陈其吓了一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经历挫折怎么能够成长。鹰卫在这次长安赛中的种种不利的表现就暴露出了你们的问题,没有实战和实践经验的鹰卫不能算是真正的可以为本王效劳的雄心。所以,他们必须在历练中才能成长,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是末将误会了殿下的意思,请汉王殿下责罚。”陈其脸带愧色的说。
“备马,我们出去看看吧!”李恪说道,“本王也想见识下钱宁有何手段。”
“殿下,你有什么事情吩咐末将就行,何必……”陈其还没有说完,就听李恪道,“你也不用通知候虎等人,我们就在远处看看他们怎么处理就行。”
“诺。”陈其知道李恪的用意,不再劝他,躬身领命。
李恪在陈其离开之后来到书房,取上摆放在架子上的渊虹,刚走出书房,就见杨恩走了过来,“殿下,听说你要出去?”
“对。”李恪说,“候虎,孟山等人办事本王不放心,想出去看看。”
“那殿下也不用以身犯险,让陈其去办就行啦。”杨恩劝道。
“杨老放心,我只是从远处看看而已,不会插手他们处理钱宁的事情。”李恪解释道,“有的时候也该让他们独自行动啦。”
杨恩见李恪主意已定,也不再规劝他。
李恪出了王府,就见陈其和鹰卫已经备马等他,李恪从家仆手中接过马鞭,一跃而上,稳稳的骑在青马上,鞭子一扬和陈其等人消失在了王府门前。
小院一片漆黑,而钱宁就这样摸黑将夜行衣穿在了身上。提前准备好的吃食已经被朱童搜寻的时候打翻在地,所以,他也只能将白天从地上捡起来的两个馒头喝着冷水吃了个干净,才谨慎的走出小院。
钱宁从小院出来,朝四周查看了一眼,确定没有人监视自己,这才闪身朝另一个胡同奔去。他知道长安城门已经紧闭,要想出城只能另寻它路。但是,在他还是太子护卫的时候就知道有一条道可以出城,那就是从长安城北面的芳林门附近出门。因为芳林门附近有一片小树林,而在小树林里有他出城的密道。所以,他一边谨慎的注视着身后,一边飞快的朝芳林门而去。
钱宁消失后,朱童从巷子的尽头现出身形,看了一眼远去的钱宁,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微笑,“钱宁,我们就在前面等着你啊。”说完,带着手下也消失在黑暗中。
而钱宁却不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在黑衣卫的掌握之中。虽然,他没有发现身后有人在跟踪,其实,黑衣卫已经在他要去的地方埋伏好了,就等着他落网呢。
芳林门附近的小树林,王中长和孟山两人不时的派人查看前面的动静,密切的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他们当中,朱童负责跟踪钱宁,能在他落脚的地方击杀他更好。如果,一击不中,就主动撤离,埋伏在附近。而候虎是唯一一个在追踪方面有天赋的人。所以,他负责钱宁晚上出城的跟踪任务,如果钱宁按照他们的部署落网,他们就可以一举拿下。如果钱宁还有别的地方可走,那候虎就会在出城之前拦住钱宁,然后和跟在候虎身后的朱童一起将他斩杀。这才是他们的整个计划。所以,王中长和孟山也很着急,生怕钱宁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因为,能够在这里一举击杀他,总比候虎和朱童两人对付钱宁要安全和可靠的多。
钱宁一路飞驰,快到芳林门的小树林的时候停了下来,他闪身躲在一块岩石的后面,静静的等了半柱香的时候,在确定身后真的没有人之后才走进小树林。可是,他低估了候虎的跟踪能力。候虎因为被李恪看重推荐给杨恩,杨恩发觉了他的追踪能力,将自己一身追踪巡察的本事传授给了他。所以,他对钱宁的做法不陌生,知道他是试探自己身后还有没有人追踪。所以,在钱宁突然间不见之后没有现身,而是选择了站在原地等待。没有想到钱宁真是如同候虎所想,在看到后面没人后就走进小树林。候虎在旁边的树上留下了一个记号,继续跟踪钱宁走进了小树林。
第七十八章 血战到底(三)
钱宁在确定后面没人跟踪后,心里放松了警惕。所以,他这一路走来,竟然没有注意周围的风吹草动。当他来到小树林深处一块大岩石旁边的时候,看到岩石旁边他摆放的几块石头被移动过。突然醒悟刚要转身离开时已经为时已晚,王中长和孟山带着二十多个鹰卫已经将他围困在了中间。数支火把将周围照的亮如白昼,让钱宁看清了围困他的人是谁。
“没想到我千算万算,还是中了你们的计。”钱宁看到王中长等人同样的一身的黑衣甲胄,顿时明白前因后果,感叹道。
这时,候虎和朱童已经带人赶了上来。见钱宁如此说,朱童道,“你以为自己在小院里面躲过了我们,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给你演戏呢?”
“原来我在计算你们的时候,你们也在算计我?”钱宁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只知道勇武军汉何以会如此精于算计。
“不错。”候虎说道,“我们的目的不是在小院里将你击杀,只是为了试探你的能力,真正让你留下性命的地方是这里。”
“你们怎么知道我会选择从这里出城?”钱宁问道。
“因为你选择了天黑之后出城。”王中长说道,“天黑之后长安城大门紧闭,出城的道只有这条。而你白天使用计谋,目的是让我们中你的计,认为你已经出城。而你就可以安心从这里出城,不必再担心我们的追杀。”王中长说到这里笑道,“可是你终究还是低估了我们的实力,所以,你才会落入我们的圈套。”
“哈哈……哈哈。”钱宁突然大笑道,“你们能对我钱宁如此的费尽心机,也不枉我今天落到你们的手里。所以我无话可说。但是,想要我的命,也要看你们有没有这个实力。”说完,只见他大手一挥。候虎眼尖,见他伸手入怀时就知道知道他想用飞针,他出声提醒,“后退。”但还是听见三个护卫惨呼一声,倒在地上。
王中长见倒在地上的鹰卫瞬间死亡,明白飞针淬了剧毒,心里大怒,“给我上,杀了他。”王中长一声令下,鹰卫如同奔跑中的牛群一样朝钱宁杀了过去。
钱宁自己也知道今晚逃不出去,所以,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用的也是搏命的剑法。如此一来,鹰卫不断有人受伤,从战局中退了出来,而钱宁的身上也出现了数十道的伤痕。
伤痕深浅不一,有深的,但也不至于毙命的;也有浅的,只是划破皮的。起初的鹰卫都是从长安各卫军中抽调的家世清白的年青壮士,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经过血的。所以,跟钱宁这样的沙场老将比,少了份血腥而多了份勇武。而通过不断的流血和受伤,激发了鹰卫心中的血腥,使他们更加彪悍起来,让钱宁已经有点招架不住。
就见一个鹰卫在钱宁的长剑向自己刺来的时候不予躲闪,硬是用身体接了一招,而他自己的长刀也深深的砍在了钱宁的肩上。要不是这个鹰卫受伤在前,钱宁的左臂几乎就被他给废了。钱宁吃疼,怒吼一声,刚要用力将长剑洞穿鹰卫的身体,就见背后一把长刀砍来,他不及细想,忙抽出宝剑挡住这一刀,才勉强护着后背。
确实,他有点累,他已经没有太多的力气。从上午的长安赛结束之后,回到小院,他还没有吃饭就被朱童围攻。然而,自己提前准备的饭食也被他打翻在地,他又不敢出去吃饭,只能在晚上将地上捡起的两个馒头就着冷水吃了。如今,又是一阵奔跑,刚从小院跑到小树林,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遇到了王中长等人的围攻。他已经没有体力支持了,刚才几番拼斗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他已经撑不住了。
而站在外围的王中长,候虎,孟山和朱童看着被围困在中间手拿长剑已经毫无力道可言的钱宁,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从长安赛举办到今天结束,因为始终被钱宁一个人搞的晕头转向,而自己四人也受到李恪和陈其非人道的训练。让他们心里对这个凶手怀着恨意,如今见他已经是强弩之末,岂不有不高兴的道理。
钱宁看到外围王中长等四人胜利的微笑,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力气,只能任人宰割。突然间心里悲愤不已,他还是第一次被逼的像一个丧家之犬一样,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啃从地上捡起的馒头;连水都喝不上,只能喝放了几天的冷水。
再想到当初跟在太子李建成身边时,让李世民对他很是忌惮。随后,即使太子在玄武门被杀之后,自己面对李世民的暗卫“唐”的时候也是从容面对,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不曾想到今天会栽在李恪的手里,会栽在这群组建不久的黑衣卫士手里。
想到这里,钱宁心中萌生死意,他放弃了反抗,任由鹰卫的刀剑切割在自己身上。
李恪和陈其很早就已经来到对面的小山坡上,将全部的过程都看在眼里。李恪看到钱宁放弃了抵抗,知道他心里已经萌生了死意,对身边的陈其说道,“命令他们撤!”
陈其被李恪突然的一句话给愣住了,不过他随即醒悟,掏出一个像蜡一样的竹筒,点着火朝天空发出了绿色信号。这是李恪专门为鹰卫制造的信号弹。
王中长等四人见鹰卫将钱宁围困在中间,只等一声令下就结果了他的性命。此时,却看到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发出的信号,知道是命令他们撤回。所以,四人再想杀钱宁也终究没有下令,看也不看钱宁,一声命令,“撤。”鹰卫就像是一群天空飞翔的鹰一样,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来已经等死的钱宁在鹰卫离开之后不可思议的沉默了半天,挣扎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有站得起来。
王中长、候虎、孟山还有朱童对陈其的命令都有些不解。但是,鹰卫的军规就是军令如山倒。身为鹰卫,最基本的就是对上司的绝对服从。所以,他们心里虽然有疑问,终究还是没有问。而陈其同样如此,在和李恪回到府中的时候,他也有这样的疑问,但他身为鹰卫同样知道鹰卫最基本的准则就是服从。所以,他的疑惑比王中长等四人还要大,但是,他忍住了没问,因为他觉得李恪做什么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