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放下手机后,雷晓飞擦了一把眼睛,才拿起照相机浏览照片。照相机里的照片基本上是张家界的风景照,间中也有一些老友的照片,雷晓飞也反复地详细浏览了几遍,这次浏览,又让他生出另一番滋味,既有永别朋友的伤感,也有不能完成在阿娟灵前播放照片的遗憾。
浏览完所有的照片后,他生出立此存照的念头。他把照相机调试到自动拍摄档后,来到房门口挑起门帘看了看外面,两位老人家并没有在大厅,可能正在厨房中忙碌去了。他就把照相机放在房里唯一的桌子上,按下了自动拍摄键,走回选好的位置坐下,两次闪光后,拍摄完成了。他又换了几个角度再拍几张,让他和这个他重生的房间一起装进照相机中。接着,他又小心翼翼地来到房门口,挑起一角门帘,确认大厅中无人后,对大厅也拍了几张照片,唉,如果不是怕无法合理解释,他还想让老伯、大婶也过过高科技的瘾。
拍完后,他调出刚拍的照片查看效果。浏览到【创建和谐家园】的照片时,他惊呆了,照片中的他还是原来的样貌,不过像却年轻了很多,看上去似只有十【创建和谐家园】岁的模样,难怪刚才胡医师说他年轻啦。他连忙放下照相机,不相信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庞,眼角的鱼尾纹不见了,脸部的肌肉、皮肤也紧凑了很多,他又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脚,感觉灵活无比,整个身体都好像积蓄着无处宣泄的精力和活力。
这发现,让雷晓飞欣喜若狂,但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搔头弄首地想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个惊喜,这个年代应该还没有镜子吧?镜子,他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去张家界旅游的途中,他曾在苗族集市赶集时,看中一把很得意的牛角梳子,就把它买了下来,梳子是旅行装,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盒子上附带着一面小镜子。他记得当时好像随手把盒子放进了背囊里,他就赶紧把背囊倒个底朝天,拨开其它物件,找出那个带镜子的盒。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颤抖的手去打开盒子,缓缓打开盒子的过程中,他闭上眼睛定了定神,然后用力地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生怕漏掉一丝细节。直到此刻,他终于相信自己变回年轻了。
雷晓飞心中再一次感激老天爷,老天爷不但让他获得重生,还让他返老还童,同时他心中也再次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第二次人生活得更精彩更有质量,不辜负这番奇遇,对得起老天爷的垂青。
这时,大厅中传来了盘碗磕碰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沉思中的雷晓飞,他连忙收拾起刚才那乍悲乍喜的情怀,把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收入背囊中,然后脑袋高速运转地继续杜撰刚才还没有编好的关于自己身世、来历的谎言,对其中年龄、经历等部分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由于年龄的变小,谎言好编多了,起码阅历部分缩少了一半,而缩少的那一半,正是最难圆谎的部分。因为,人往往经历最丰富的、也是最出彩的就是二十岁到四十岁那段岁月,那阶段,是人生成熟、拼搏、收获的过程,现在少杜撰了这段日子,谎言当然就好编多了。
换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等于老天爷又给了雷晓飞一张白纸,让他重绘青春,再次享受那多彩的【创建和谐家园】燃烧的青葱岁月。这对已经演绎过这个角色的雷晓飞来说,重演一次,当然要比第一次好,当然会比第一次更能把握机会,当然要把第一次的遗憾弥补。哪个人不想自己的青春岁月重来?现在雷晓飞得到了,欣喜之余,他决定用心演绎好这段人生,尽量不错失一丝精彩。
正在雷晓飞规划人生未来之际,房外传来的脚步声再次把他惊醒,他连忙收起万千思绪,站起来迎了出去。
第5章 杜撰身世
原来是大婶来叫他去吃早饭了。
雷晓飞跟着大婶来到大厅时,老伯已坐在其中的一张桌子上等着他们,桌子上摆着三碗面和两碟菜。大婶招呼雷晓飞坐下后,指了指桌上的东西对他说道:“小哥,我们是开面店的,所以我们的两餐都吃面。今天没有赶集,家里只有这些自家腌的腊肉和自家种的菜,希望小哥你不要嫌弃哦。”
雷晓飞连忙回答道:“我谢谢还来不及,哪还能嫌弃呢?”
大婶笑道:“那就快点吃啊,也肚饿了吧。”
雷晓飞还真的饿了。在前世的这个时候,人们都已吃过早餐上班去了。
雷晓飞客气地叫过老伯和大婶吃后,端起碗,尝了一口面条。唔,口感不错,面条韧中带着滑脆,看来,是在揉搓面粉的时候,下了不少功夫,美中不足的是碱味太大,完全继承了北方面条的做法,这种面,不大适合南方人的口味。当然,这是雷晓飞按前世的生活习惯来分析的。还有做面条的汤水是清汤,连葱花都没下,但好像又有点鸡蛋味,雷晓飞用筷子在碗底翻了翻,看到了一只荷包蛋,他想:这是大概是老伯、大婶特别给他加料的吧。他望了望老伯和大婶,发现他们并没有动筷子,而在专注地看着他,那神情,有点小心翼翼的,好像是怕面条不合雷晓飞口味。雷晓飞忙说:“老伯、大婶,你们也吃啊,这面条很好吃。”
说完,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他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老伯和大婶同时偷偷地松了口气,大婶说:“好吃就吃多点,来试一试我们自家的菜和肉。”
大婶边说边挟了块腊肉放到雷晓飞的碗里,雷晓飞连声道谢。雷晓飞看了看眼前的这块腊肉,和前世的腊肉比较,这腊肉可就差得远了,前世的腊肉肥的酱红、瘦的黑亮,隔远就可以嗅到一股酱香味,而这块腊肉的却是土黄带白色,没有什么香味,应该是没有下酱油的缘故,咬上一口,肉质还可以,不过有点辣,又是北方的做法。
雷晓飞吃完了一碗面,大婶要去给他再添,他忙说自己去添,大婶不让,起身把他按坐在凳子里,抢过他的碗向厨房走去。看着大婶慈祥的表情,关爱的动作,雷晓飞不知什么,竟想起了过世已久的妈妈,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抢着给他盛饭。
老伯看到雷晓飞坐着发呆,就叫他吃菜。雷晓飞望了望盆里的白菜,那菜做出来的样子让人不敢恭维,不知是“煲”的,还是“炖”的,不见丝毫绿色,完全看不出菜的原样。雷晓飞为了不拂老伯的好意,挟了一口尝尝,唉,不愧是自产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味道绝对正宗,很甜,入口即化,比雷晓飞在那无化肥没农药的小时候,在乡下吃的白菜还要好,可惜的是烹饪的方法不对头。
吃过面后,桌子还没有收拾,雷晓飞就看到大婶和老伯对了一下眼色,好像要说什么又不知该什么说的样子。雷晓飞知道他们想问自己的来历,就抢先把编好的故事说出来。雷晓飞杜撰的故事是如此说的:他自幼父母双亡,被一个游方道人收养。道人带他游历四方,并教他认字和教会了他不少手艺。三年前,道人带着他游到了邻国(他杜撰了个国名)时,道人却得病去世,他只好在那个国家四处打工,想在养活自己的同时,看能不能赚些路费回乡,但这两年多来,碰到的都是黑心的老板,他们欺负他年纪小,只给他吃和睡,不出工钱,直到上个月,他遇到了一位好心的本国人,才出钱把他送上一艘回国的商船,颠簸了二十几天后,他终于踏上了大华的国土。下船以后,因为他穿着和这里不一样的衣服,为了免遭人误解,他就挑偏僻的路走,却在山中迷了路,并饿昏了过去,幸好是老伯把他救了。今天早上可能是饿昏了头和还没有适应过来的缘故,所以说话颠三倒四。
大婶听完,已泪流满面,同情地说:“你这么年轻就受了这么多苦,真是可怜啊。”
雷晓飞看到谎话骗出了大婶同情的眼泪,心中暗鄙视了自己一把,但眼前的情景也反证了他的撒谎成功。
老伯却冷静多了,他问雷晓飞:“那在房中桌子上的东西是什么?”
雷晓飞知道老伯是指照相机,幸好他早就预备好说辞,他解释道:“那是道长留下的唯一法具。”
大婶擦了把眼泪,问道:“小哥,那你的乡下在何处?乡下还有什么亲人?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也不知道我的乡下在哪里,只听道长说过,他是在南方近海的一个村里收养了我。我在乡下应该已没有亲人了。”说着,雷晓飞生出了思乡的念头,以后家乡和亲人朋友只能在午夜梦回中出现了,想到这些,他不禁心里一片黯然神伤。他稍定了定神后,接着说:“我准备去找道长的一个熟人,借点钱先做两套衣服,再看那里有合适的工做。”
他那伤神的表情,错被老伯和大婶误以为他是为以后的日子担忧,大婶忙说:“你这么年轻,身子也壮健,还怕养不活自己?”
雷晓飞点了点头,生活方面他并不担忧,相信凭着自己在前世学会的手艺和混了四十年的先进经验,一定会活得很好。但他也没有去纠正老人家的错误理解,混淆视听正好能掩盖他的身份问题。
大婶站起来对雷晓飞说:“我们先收拾一下桌子,免得有客来了,看见就不好,你先坐坐。”
大婶说完,就和老伯一起收起碗筷,走向厨房。
雷晓飞知道他们有话商量,也不阻止。其实,他心中也打起小九九来:自己刚踏入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这里又举目无亲,身上除了从前世带来的一些在这里完全无法用上的物品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以最理想是这两位老人家能收留他,让他先有个栖身之所,再后谋发展。
一会儿,大婶出来了。雷晓飞知道决定他初到异世的命运时刻到来了,心中不免有点紧张。他和两位老人家接触的时间虽不多,但他却看出了两位老人家都是热心的老实人,不同的是老伯老实得有点木讷,由见到他起,还没有听到他说超过两句话。而大婶则是热心中带着精干,家中的事应该是大婶出头的时候多。
果然,大婶坐到雷晓飞旁边,小心翼翼地以征求的口吻对雷晓飞说道:“小哥,我刚才和老头子商量过,你现在没有什么地方好去,我们俩又无儿无女,如果你不嫌弃,不如先在这里落脚,就当帮我们打工,不过我们的生意也不太好,只能给你很少工钱。”
大婶的话正中雷晓飞的下怀,他忙说:“你们肯收留我,我已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嫌弃。不过这一来,却是给你们两老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大婶见雷晓飞答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满心喜欢地对雷晓飞说:“那就委屈你小哥了。哦,老是叫你小哥,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雷晓飞,熟人都叫我晓飞。”
大婶听雷晓飞道出姓名后,更惊喜得合不拢嘴巴,好一会儿才说:“这么巧,我家老头子也姓雷,在这方圆几十里还没有见过同姓的。邻居都称我们雷叔雷婶,你以后也这样叫我们,我们就叫你阿飞啦。”
雷晓飞听了雷婶的话后狂汗,在他的前世里,阿飞可是流氓、混混的代名词,但这又能怎样跟大婶解释呢?他也只好无可奈何地苦笑着点了点头。
“我得把这事告诉老头。”雷婶乐颠颠地小跑着向厨房走去。
第6章 邻家小妹
雷晓飞独坐了好一会,还不见雷叔雷婶出来,刚想进去厨房看看有什么需要他帮手做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雷叔、雷婶,早上好,我过来了。”
人随声到,一个十六七岁左右的女孩走了进来。当女孩看见有位陌生人独坐在那里时,愣住了,她心里奇怪道:面馆在这个时辰很少客,就算有客也是成群结伴的,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在此时辰有独行的客人啊。而且这么年轻的客人也很少见,他的装束怎么又这么古怪呢?
雷晓飞也在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只见女孩子中等身材,清爽的头发,清秀的脸庞,清澈的眼眸,还有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清新自然的气息,足可以绘成一幅清美的画卷。
她神情文静娴雅,最难得的是那不带一丝人世尘嚣的自然清纯,犹如一枝出水芙蓉,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就像幽谷中的腊梅花,清雅脱俗唯美。她的出现,好像令到了周遭的环境都被净化,雷晓飞暗想:大概也只有在这个还没有被污染的世界,才存在这样纯得我见犹怜的女孩。
女孩子被雷晓飞这样目不转睛地盯得有点羞意,又有点恼意,红着脸跺了跺脚,心想:哪有男孩这样盯着女孩子看,一点也不礼貌。不过看他的眼中好像只有欣赏,没有别的意思,应该不算登徒子。
雷晓飞被女孩子的跺脚惊醒,暗怪自己失态,忙问道:“小姐可是来找雷叔、雷婶的吗?他们在厨房里。”
女孩子疑惑地问雷晓飞:“你是谁?怎么也认识雷叔、雷婶?我什么没有见过你?”
“我是他们今天新请的伙计。”
女孩子更疑惑了,自言自语地说道:“奇怪了,昨日还没有听雷叔、雷婶说过要请伙计,什么霎时就多出一个伙计来?”
“那你又是谁?雷叔、雷婶的事为什么一定要你知道?”雷晓飞用上了激将,来套女孩子的话。
女孩子果然涉世未深,被雷晓飞一激,就马上说道:“我是隔壁林先生的女儿,我每天都过来帮手,雷叔、雷婶的事我当然知道啦。”
“哦,原来是林姑娘,失敬失敬。”雷晓飞套到了想要的女孩子的资料后,就打起哈哈来。
这时,厨房那边传来了脚步声。
雷晓飞和林姑娘两人同时转头向厨房的方向望去。只见雷婶捧着一个竹编成的半圆弧的容器,向大厅走来。这种容器雷晓飞很小时候在乡下见过,他乡下人把这种东西叫“蛋盖”,可能是它的形状有些像半边的鸡蛋又能用来当盖子用,才得来这个奇怪的称呼吧。“蛋盖”上盛满了筷子和装筷子的竹筒,看样子是要把洗干净的筷子摆放在桌子上。
雷晓飞连忙起身迎上去说:“雷婶,让我来。”
林姑娘也同时做出同样的言行。雷晓飞和林姑娘两人都愣了一下,最后,还是雷晓飞抢先把东西接过。
雷婶边笑眯眯地望着雷晓飞摆放筷子,边对林姑娘说:“林姑娘你来了,快坐下。”
“雷婶,你什么时候请了个伙计?”
“今天。”雷婶笑容满面地回答道,她把救雷晓飞的事和雷晓飞自编的身世说了出来。
听完雷晓飞的“悲惨遭遇”后,富有同情心的单纯姑娘已是眼睛通红。
雷婶看到雷晓飞摆放好了所有的筷子,就招呼他过来,给他介绍道:“这是隔壁林先生的女儿林采微,林姑娘可是这方圆几十里闻名的知书识礼、手巧心灵的好姑娘呀。”
“采微,采微。”雷晓飞心里默念着这个在哪里见过的词,他把脑中的存货搜索了一遍,隐约记得好像是诗经里的一首诗的名字,至于诗的内容和含义就没印象了。他重新又搜索一遍,噢,记起了,是在《大唐双龙传》中见过,寇仲出征前,宋二小姐给寇仲的信就是这首诗。他一高兴就忘乎所以地把书中寇仲的解释吟了出来:“采微,采微,速归,速归。”
雷婶和林采微被雷晓飞没头没脑的话吓了一跳。
雷婶疑惑地问道:“阿飞,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我记起了一首诗。”雷晓飞见自己的话有些唐突,急忙转个话题掩盖,他说:“我到厨房里看看有什么帮手。”
雷晓飞说完,就走进厨房里去了。林采微望着雷晓飞的背影,心生感触:她长到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有人一听她的名字就说出名字的含义,看来这位年轻还真有点文墨。采微这个名字是她妈妈起的,正是这个意思。
林采微出生时,他那在朝廷为官的爸爸,正在皇宫接待外国节度使,不能赶回家中。林采微的妈妈因产后大出血,在林采微出生几个时辰后就去世了,临终前,妈妈给她取了这个名字,是盼望丈夫速归的意思。
林采微的父亲林先生当时身兼太师、“文华阁”阁主、参知政事三职。太师就是皇子的老师;“文华阁”阁主是大华帝国最高的学术机构的领头人;参知政事是大华帝国最高的政务长官之一。这三个官职中,随便哪一个都是位高权重,而林先生竟能身兼三职,可见他当时在朝廷中红到发紫的程度。
可正当林先生事业上踌躇得志时,爱妻却离他而去了,这打击对他来说足以致命。林先生是一个比较迂腐的文人,他的性格执着,是个极重感情之人,他对爱妻倾注了他全心全意的爱,以致在当时三妻四妾的年代,他位极人臣的身世,都没有纳妾。爱妻离他而去的那天,他赶回家时,竟连爱妻的最后一面都见不上,这一刻,他心灰意冷了,当即向皇上提出请辞,要回乡为爱妻守墓三年。
皇上对林先生钟爱有加,特批了他一年的假期。谁知一年后,因皇上身子有恙,皇宫内人事变迁,林先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变故正中林先生的下怀,他趁这个机会,把家迁移出了京城,来到了这个离京城一千八百里远的地方,并在这里找了一份先生的职业,过着清淡的生活。
后来,林采微的爷爷奶奶相继过世了,就只剩下他们两父女相依为命,林先生也没有再娶,只默默地守着爱女过日子。
林先生的身份在这里是个秘密,他和林采微都从来没有暴露过片言只语。这里的人只有胡医师对他们家知根知底,胡医师做御医时与林先生同朝为官,因两人志趣相投就结为知交好友。
胡医师是在林先生请辞前两年告老还乡的,胡医师的乡下就是这里,林先生想迁家时,就想到了这位知交好友,两人一番联系后,林先生就搬迁来了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他们两家成了邻居后,曾做过约定,不泄露对方的身世。所以直到现在,林先生已在这里居住有十几年,林采微也长成大姑娘了,街坊邻里还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只当他们和胡医师有亲戚关系。
雷晓飞的一句多口,竟惹出了林采微连串的心事,这是雷晓飞意想不到的。雷大婶也感到奇怪,平日爽朗大方的林姑娘今天怎么一副满怀心事的样子。
林采微正沉浸在往事的缅怀中时,雷婶打断了她的思路,拉住她的手对他说:“林姑娘,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不知方不方便?”
林采微忙说:“雷婶,有什么事?能做的我就一定帮。”
“你能做,能做。”雷婶连忙说道:“是这样的,你也看见了,阿飞的衣服很古灵精怪,在这里是穿不出去了,我家里还有一幅布,想托你帮他做两套衣服。”
“好啊。”林采微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因为这里的街坊邻里,平日穿的衣服几乎全都是她做的。
第7章 异世工装
雷婶听到林采微应允后,就马上到房中拿布去了。
林采微答应过雷婶后,脑里浮现出雷晓飞现在穿在身上的衣服形状,他那衣服的式样很古怪,这种式样的衣服她可从来没的见过,但按自己的眼光来看,不得不承认那衣服无论做工、质地都是她见过最好的,而且衣服也很能表现人的身体特征,有机会的话,叫他借来研究研究。林采微突然又生出了另一个念头:他穿惯了那种式样的衣服,不知习不习惯穿和我们一样的衣服,要问问他做怎样的衣服,如果是他穿的那种,自己可做不出来呀。
想到这里,她连忙问托着布出来的雷婶:“不知他要做什么式样的衣服?”
雷婶可能也和她后面想的一样,犹豫了一下,说:“还是让他自己定。”
雷婶到厨房里叫雷晓飞出来,对他说:“这方圆几十里针线最好的是林姑娘,我请她帮你做两套衣服,你说说要做什么式样的。”
雷晓飞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又望了望放在桌上的布,沉思起来。林采微的心里一跳,想:不是真的要做像他穿着那样的衣服吧,看那疏密有致、整齐划一的针线,就不是自己能做到的,雷婶刚才还说我是方圆几十里针线最好的,这次可要出羞了。
其实是林采微多心了,主要是她看到雷晓飞穿的衣服是自己不会做的,所以心虚了,以致胡乱猜测。雷婶刚才都说了这样的衣服穿不出门口,如果能穿出去,雷婶也不用让林采微帮雷晓飞做衣服了。
雷晓飞想的是应该做怎样的衣服,他望着放在桌上的布,只见布的纹理粗糙,就似很多条小绳子编在一起,有点像前世做麻袋用的料,颜色也蓝不蓝黑不黑的,还深浅不一。他又摸了摸布,很硬,跟硬纸板差不多。就想:这样的布做什么衣服都不会好看,况且古人没有缝纫机械,靠一针一线的手缝,也变不出什么花样,更有的是当代应该还没有塑料纽扣、拉链、橡皮条等玩艺,还要想办法用什么东西替代才行。
雷晓飞沉思了很久,想起了刚进工作时,厂里发的工作服。那时的工作服是用一种叫卡其布的面料制成的,手感厚实,耐括耐穿,加上那时工厂的工作服都是染深蓝色、蓝灰或深灰色,既不易脏又抢眼,所以,工作服曾在前世的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成了继军装以后的又一全民流行的服饰。工作服的特点是式样简单大方,耐用实用,适合在任何工作时穿。
但做工作服的布虽也属粗布,也远没眼前所见的布那么粗。不知这布做出工作服后的效果如何,雷晓飞权衡再三后,确实也没有什么更好的主意,最终还是决定了做工作服的式样,但裤子要改一改,因为当时没有拉链,纽扣也是用布缠一个圆球而成,裤门就不能做了。
想好以后,雷晓飞把式样跟林采微说了,林采微的心才放了下来,这种式样她还可以做,但有些地方她还弄不明白,比如在衣服的下摆每边钉两个扣子有什么用?裤袋应该怎样做?裤腰做几个环是干吗用的?她就把疑问一一提出。
雷晓飞指手画脚地说了一遍,林采微还有些地方不大清楚。雷晓飞已说得口干舌燥,他正想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突然脑中灵光一现,他一把拉着林采微向门口走去。
林采微被雷晓飞拉住手时,心中一惊,这男孩子怎能这样,才认识就拉女孩子的手,但她看雷晓飞一副自然的样子,不像有不轨的意图,就脸红着没出声责怪。
其实,雷晓飞完全没有唐突佳人的意思,只是因为在前世时,无意中拉拉女孩子的手也是很平常的事,他的思想、意识还没有习惯现在的世界,停留在前世。雷婶把整个过程都看个清楚,但却也不作声,偶尔还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雷晓飞拉住林采微一直来到门外,才放开林采微的手,捡了枝干树枝在地上画起来。林采微虽然已被放开了手,但还是心跳急速,脸红耳赤。当她定下神来看着雷晓飞的画时,马上被吸引住了,这衣服的式样介于雷晓飞身上穿的衣服和当地人穿的衣服之间,比雷晓飞身上穿的衣服简单,比当地人穿的衣服实用。
雷晓飞画完后,一一解释了林采微疑问,并对一些画不出来的地方,比如裤袋,也作了详细的说明,林采微弄明白后,对这衣服的设计更是推崇,心想:不知是不是他想出来的,衣服做成这样子,比这里的人穿的好看多了,也实用多了。想到此,林采微望雷晓飞的眼神也多了一丝敬佩。
雷晓飞读懂了林采微的眼神,心中不免得意了一番:哼,这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理所当然会镇住你,如果我把牛仔装、西装说出来还吓倒你呢。
林采微沉思了一阵,又想到了一个技术问题,就对雷晓飞说:“你的衣服有很多地方需要折叠后再缝,这折叠痕很难平复,不平复的话缝起来不好看。”
“哦。”雷晓飞听后,也想到了那时还没有烫衣服的工具,确实没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他沉思了一会,说:“你到时把需要平复折叠痕的衣服拿来,让我解决。”
林采微心存质疑地想:这个问题我都已想了好几年了,但却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难道你有办法解决?但她看雷晓飞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没有出声询问,拿起布往自家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