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今人眼里赵兴和许婉婷那是确实不合适,直接违反了基本国策,但在汉代人们看来,这事儿再正常不过,甚至会一力促成。

      君不见,当初汉武帝和皇后阿娇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姑表亲,刘彻管阿娇娘叫姑姑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姑表亲、亲上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电脑前坐着的各位**们,谁敢说自己年少风流时没有偷偷将狼眼瞄向自己的表姐表妹呢?嘎嘎,有点扯远了。

      不几日,正在李家别院书房里写写画画的赵兴童鞋收到了好消息——许家已经允诺了这门婚事,只等着赵家送上彩礼,便把这门亲事当众定下来。

      “我是吃呢,还是吃呢,还是吃呢?”(模仿热播剧《男人帮》中左永邦的一句经典台词,个中妙处只有细细揣摩人物心理才能体会)只见听了这个消息的赵兴一脸纠结,嘴里说着让人不太明白的话语。

      书桌对面的李进思和李进武只以为他肚子饿了,便冲着隔壁屋里喊道:“姑母,小兴肚子饿啦,赶紧开饭吧!”

      “我开你一脸!”赵兴没好气地对着李家俩兄弟翻了个白眼。其实啊,我们的赵兴童鞋心中纠结地却是一旦和许婉婷订了婚,肯定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亲入洞房,虽说赵兴童鞋加上前世的经历,在男欢女爱上已经不是雏鸟,可面对现在才十六岁的许婉婷,真有些下不了手或者说是下不了口!

      不过赵兴在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之后,却是坚定了一旦成亲,不管自己是不是“萝莉控”,洞房之日便把许婉婷推倒的决心。你道赵兴想起什么事情呢?

      原来东汉末年人口衰减的厉害,若是再经过三国时代的兵荒马乱,中华大地的人口将由当初汉代兴盛之时的近六千万下降到八百万!好家伙,比之当年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损失的人口还要多!读者如果感兴趣,可以查阅关于东汉末年人口锐减的相关资料,绝对是触目惊心,想当震撼。

      赵兴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有半年,对当时的历史大事也熟悉和掌握了不少,知道因为瘟疫的流行和蝗虫肆虐,前几年九州大地死了好几百万百姓。他更知道三国鼎立之后,孙权为了鼓励治下百姓多生育人口,曾经要求十一岁以上的男子必须结婚。

      在农耕时代,人力资源才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而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在四大文明其他三个文明相继陨落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存在,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创建和谐家园】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人口优势,那怕是五胡乱华之后、蒙古人统治时期以及满族人统治时期。

      民为帮本!这是古代先贤早就得出的结论。“以人为本”更是赵兴前世学习政治理论时接触的重要观点。本着“造人先从自己做起”的实践主义思想,赵兴决心做这个时代多生多育的模范和榜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家别院的乡亲们在农忙之余都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赵财神、赵曲星将要成亲的佳话。一些八卦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忙着为赵兴布置婚房,李庆也罕见的精神好转,亲自操持外孙的婚礼。

      在所有人都为赵兴的婚礼忙碌着的时候,我们的男猪脚却悠哉悠哉地到处乱窜,把长子县周边的大小酒坊跑了个遍,更是经常呆在自己未来岳父许满堂开的许记酒坊里面,一泡就是好几天。知道内幕的人,心里面想:原来赵兴口中所说的“调研”就是东游西逛;不知道内情的人却以为赵兴心里惦记着未过门的媳妇呢。

      婚礼定在五月初八(肯定是农历或者称之为夏历,那个年代还没有阳历和公元纪年法。今后文中凡涉及日期,皆为农历),中间还有两个多月的空闲时间。

      赵兴白天忙着考察古代白酒酿制工艺,晚上却让周仓和裴元绍陪自己练武。

      经过一个冬天的调养,周仓和裴元绍爆发出了真正的实力。尽管赵兴前世军事科目训练全优,三套军体拳打的虎虎生风,可跟这哥俩比斗起来还是明显差着水平,一开始的时候只有被虐的份。

      不过随着后来赵兴身体力量的增长,以及对童老传下枪法的练习,周仓明显感觉到了压力,一开始只用六分气力,现在就得打足十分精神,不然随时有可能被赵兴神出鬼没的枪法揍得鼻青脸肿。当然,更多的时候,被虐的还是赵兴。

      不知不觉之间,两个多月已经过去。李家别院张灯结彩,欢天喜地迎来了赵兴的婚礼。

      按照当时的风俗礼仪,赵兴像一具提线木偶般随着司仪的指引,做足了各种动作和姿势,陪足了笑脸之后,终于将许婉婷纳进洞房,也就是当初自己的卧室。

      红烛高照,暖帐春满。一对佳人相拥而卧,赵兴再一次完成了男孩到男人的“历史使命”;许婉婷也是娇莺初啼、婉转承欢,完成了从姑娘到妇人的转变。有道是春宵苦短,没过多久,芙蓉帐里被翻红浪,一场大战起起伏伏……(以下省略一万多字。)

      ------------

      第十五章 上党酿得瑶池液

      新婚燕尔,本该缠绵床第之间的赵兴却在婚后第三日便携妻回门,这一去竟是三个月之久。

      早在当初订婚之时,赵兴就答应了许家的要求,承诺今后挑一个自己与许婉婷的男丁继承许家的产业,并改姓为许。一开始许家父子还担忧赵兴不肯答应,有可能错过了一个好女婿。然而对于赵兴而言,姓氏观念根本就没有古人那么强烈,更何况只要自己努力一些、辛苦一些,将来儿子还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来到许家酒坊之后,赵兴就和许满堂父子仔细研究起白酒工艺的改进措施和办法。因为之前做过深入的调研,赵兴对这个时期的白酒工艺有了全面的认识。

      当时的情况是:并州一带大多采用固态发酵法酿制白酒,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高粱壳等。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为什么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上生产,据说只有沿用原来传承下来的酒窖才能获得相同的霉菌群,一旦离开就不行,这也是为什么茅台酒不能大量生产的原因。(酿制白酒的具体工艺和流程在这里南道就不再赘述,都是专业术语,你看得累,我写得也累。)

      通过分析,赵兴意识到当时中国的白酒工艺已经相当的完整,但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比如,因为没有采取蒸馏萃取技术,烧酒(白酒)的度数一般难以超过35度,像“衡水老白干”那种72度的白酒,在当时简直无法想象。

      因为没有采用活性炭净化技术,白酒其实应该称之为“浊酒”,普遍比较浑浊,根本不像现在比矿泉水还透亮。

      因为没有采取调酒技术,又没有香精之类的添加剂,白酒的香味也没有现在那么浓郁。

      赵兴之所以知道得这么多,全在于前生家里有个堂兄弟就是调酒师,俩人从小一起玩到大,经常一起喝酒打屁,在这个兄弟的耳濡目染下,赵兴对白酒的酿造懂得不少。

      赵兴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提了出来,一些后世才会出现的酿酒工艺也被他模模糊糊地描述和讲解出来。虽然许满堂父子听的不是完全明白,但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所在却是十分认同,听了之后两眼放光,显然是大受启发。

      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的时日里边,赵兴和许满堂父子一心扑在了改良白酒酿制工艺上,赵兴主要负责攻克活性炭的研制,许满堂负责白酒蒸馏提纯技术的研究,许清源(许婉婷的爷爷)则负责简单的香味添加办法。

      有道是:术业有专攻,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和比对,许满堂父子在自己负责的方面取得了突破,而赵兴的活性炭制作还没有取得成功。

      着急之下,赵兴跑到当地的炭窑上亲自跟烧炭师傅拜师学艺,也不顾当时已是七月流火的天气,一把汗水一把灰地爬进爬出,很有点张思德同志的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世知识的指引之下,在赵兴同志的不懈努力之下,简化版的活性炭终于被赵兴搞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具体的生产由许满堂父子过问,赵兴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改进的设想,本来他还琢磨着是不是把玻璃烧制技术也整出来,为即将问世的上党烧锅酒配上透明的瓶子,但想到山西本地以产煤为主,高岭土的产地实在记不得在哪里,只好等到将来派人远去西域学得此项技术。

      当第一壶采用改良工艺酿制的白酒放在了赵兴的书桌上后,许满堂父子一脸紧张地看着赵兴,只见他滋滋地抿了一口白酒之后,诗兴大发:“上党美酒扑鼻香,玉碗盛来瑶池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好诗!”一旁的李进思不由赞道。

      “真的好湿!进思你的口水全滴到我手上啦!”李进武一脸的抱怨。

      “好酒配好诗,当真是相得益彰啊!”许满堂一脸兴奋。

      “不如让小兴为咱家的新酒取个响当当的名字吧?”许婉婷也是一脸开心地说道。

      赵兴大笔一挥,在纸上写下了“长河大曲”四个字,并随口解释道:“长,意指长子县;河,意指黄河;大曲既可以解释为黄河在此拐了一道大弯,也表示咱家烧酒工艺中采用的新式大酒曲与原来的小酒曲有别。你们看这个名字如何?”

      众人纷纷叫好。

      “长河大曲”从此名扬天下!

      在漫漫岁月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文臣武将、文人骚客、走卒贩夫醉倒在上党酿出的好酒里面。销得万古愁,不知何处是他乡,忘却了心中的伤痛、忘却了“乱世人命贱如狗”的悲哀……

      ------------

      第十六章 不醉不归醉仙楼

      长河大曲酿成之后,赵兴遂将卖家具所获粮食用来酿酒,却不再忽悠李家别院的乡亲们将冬天分到的粮食拿出来,你道为何?

      原来赵兴认为:长河大曲今后将成为自己势力获取财源的重大支柱产业,但却不适合大规模的酿制,特别是还有两年黄巾起义就要爆发,那时候粮食比金子还珍贵,更不能糟蹋在酿酒上。自己卖酒要走的是高端路线,赚得是人气,赚得是英雄,赚得是为富不仁的贪官污吏和世家子弟的钱,却不能祸害老百姓。李家庄的乡亲们一年不喝酒没事,但一天没饭吃那就危险。赵兴打算藏富于民、藏粮于民。虽然不打算拉李家别院的佃户们入股,但赵兴打算雇佣他们帮自己酿酒,这样也算是做了好事。

      当初赵兴得粮总共是两万三千多石(600吨粮食),后来赵兴卖掉一部分用来维持日常开支用度以及自己婚礼时摆筵席,现如今赵兴还有两万一千石左右的粮食,他计划将其中的两万石酿成白酒,剩余一千石用来养活家里周仓和裴元绍这两个大饭缸。许家酒坊目前已经开始向李家别院附近搬迁,赵兴可不打算将自己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这一日,已是八月初八,热烘烘的天气已经过去,凉爽的秋风将晒谷场上的草屑吹的打着旋,谷场四面高耸的粮囤充分地展示出这个秋天李家别院的佃户们迎来了一个多年难见的丰收年,要说原因还跟赵兴有关。却是为何?当初赵兴制作的风力结合人力踩踏的龙骨水车发挥了大作用!

      李家别院背山面水,却给赵兴计划中的窖藏白酒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农忙结束之后,赵兴雇佣周围的农壮过来帮忙,在房屋后面不远处的半山坡开挖地窖。并州当地的土质还是以黄土覆盖的表层,其直立性好,特别适合挖挖地窖,而且还不是很费力气。旬月之间就挖好了一字排开的十个藏酒地窖,内部的具体格局却是按照赵兴的图纸严格执行。可惜没有人懂得军事防御,不然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十个偌大的地窖完全能当藏兵洞使用,一个洞中藏匿二三百人不成问题。赵兴同学在这件事情上十分低调,但却上当用心。开玩笑,能藏下一个独立团的藏兵洞,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这不是摆明了有造反之心吗?

      藏酒的地窖挖成之后,新的许家酒坊也安置完毕。在这件事情上,李家庄的老太爷李亭方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将李家别院周围上千亩土地划给了赵兴管理,而且还支助了不少钱财。老太爷为什么这么上心呢?一是当初赵兴送去的“摇晃安乐椅”实在讨人喜欢;二是赵兴卖家具的这一出让鼻子比狗还灵的李亭方看出了赵兴不是池中物;三是整个李家庄虽然家大业大却没有出多少像赵兴这般优秀的后生,李亭方希望用现在的付出为将来李家在乱世之中的生存换到赵兴的扶持。

      一切都走上了正规。李家别院现如今已经被赵兴改了名字,叫做“卧虎庄”,意为此处乃藏龙卧虎之地。周围的佃户们被赵兴重新分了工,青壮劳力都进了酒坊帮工,妇女们平时看护【创建和谐家园】,操持家务,老人们却是按照赵兴的要求家家逮了一窝猪崽照看着。赵兴的卧虎酒坊采用了流水线管理办法,围绕整个酿酒产业还将衍生附属的两个产业——家畜养殖和酒楼,就连家畜的粪便赵兴都没有放过,全让人挑进了田间地头,用来肥田了。

      按照赵兴的布置,许满堂带着李进思去了上党郡所晋阳城,计划在那里开设一家酒楼,名字都被一贯有到处题字怪癖的赵兴想好了,叫做:醉仙楼,有不醉不归之意。同时,赵兴带着李进武来到长子县城又上演了一出向“猪县令”献美酒的好戏,有了上次“达芬旗家具行”的例子在先,不几日赵兴就买下了县城里闹市区的一家酒楼。

      经过一番整修,大汉“醉仙楼”旗舰店在万众瞩目之中于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开张啦!

      ------------

      第十七章 酒香招来英雄顾

      赵兴这人别的都好,就是有一毛病,喜欢当甩手掌柜!这不,醉仙楼开业没有几天,看到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管家郑伯和李进武俩人一个掌柜,一个账房忙得是脚打后脑勺,而赵兴却又悠悠哉哉地四处“调研”去了!

      其实大家都错怪了赵兴,他心里可一点都不像表面上那么悠闲自在,总是反复念叨着太祖的一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黄巾乱起的时间不到两年了,留给自己安心发展的时间越来越短,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攒下丰厚的家底成了赵兴所有行动的落脚点!他最近在上党周围四处查看,希望能寻到几处可以露天挖掘的煤矿,为将来小高炉炼钢做着铺垫。

      这一日,在四处转悠了近半个月才返回长子县城的赵兴刚进城门,就看见李二狗家小子李铁牛一脸慌张地四处张望,待看到赵兴之后,马上就跑了过来。

      “主公,不好啦,有人要拆醉仙楼的招牌呢!进武哥已经被人家擒住啦!”人还没有到近前,李铁牛已经大着嗓门吼道。

      赵兴听到李铁牛管自己叫主公也是无可奈何,打从周仓和裴元绍进了卧虎庄之后,李铁牛就叭叭地黏上了他俩,非要跟着学武艺,还跟着两个家将喊自己主公。被赵兴训过好几次,可就是改不了口,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自己的命是主公救下来的,生我者父母、养我者主公!”这都他娘地那跟那啊,赵兴心想我当初救你还救出罪过来了,救了你还养活你!

      不过玩笑归玩笑,赵兴其实打心眼里喜欢李家这个小子,因为李铁牛虽然只有八岁,但性格忠厚却不呆傻,交给他一件芝麻大地事情,他能当西瓜一样大来认真完成,这世界上最怕地就是“认真”二字啊。

      这不,赵兴实在耐不住李铁牛的痴缠,只好让他跟着李进武进了县城,平时做个迎客的小童,倒也礼貌周到,嘴巴抹蜜,哄得客人们欢喜,偶尔还能得几个赏钱。

      “铁牛莫要慌张,捡要紧之处详细说来。”赵兴摸着跑的气喘吁吁李铁牛的脑瓜淡定地说道。

      “是、是前几日……酒楼里前后脚地来了两个怪人,一个彪形大汉比主公你还要高出半头,长的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另外一个中年汉子却是文士打扮,神态自若。两人都是慕名而来,连续饮酒三天之后,那红脸大汉却拍桌子发飚,声称店里卖得酒水与招牌不符,不够有劲,连人都醉不倒,谈何醉仙!那中年文士也跟着说我们是挂羊头卖……”李铁牛诺诺地不敢接着往下说。

      听到李铁牛说来了一个长得卧蚕眉,面如重枣的高个子大家伙,赵兴心里忍不住激动起来,心想:“总算是将你引来了!”却道为何?

      细心的三国迷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赵兴所在长子县离某个后世被人敬若神明的家伙的出生地解县(今山西运城)距离很近,都属于上党郡治下。

      自从赵兴开始谋划酿酒以来,等得就是这位猛人寻上门来被自己算计呢。另外一个出自马邑的猛人还在雁门郡,离自己远了点,不过也在赵兴的算计之中。

      这俩人是谁呢?没错,那就是关羽和张辽!当初关羽身在曹营之时,与曹操部将之中的张辽真是惺惺相惜,原来老乡关系起了很大地作用。

      赵兴猜到了来闹事的两人之中有一个可能是关羽,可对另外一个却有些不知所以。但也不妨碍他激动地朝城中醉仙楼一路狂奔而去。开玩笑!将来吃啥喝啥还要靠着关二哥呢,既然来了就得拿下,让刘玄德跟别人称兄道弟去吧!

      进得醉仙楼,却见一楼大厅里已经没有了客人,三楼之上隐约传来喝斥声和郑伯的赔罪声。

      赵兴二话不说,上了顶楼,放眼看去,满屋子杯盘狼藉,一个二十出头的壮汉将李进武双手反剪着左手擒住,右手还举着酒杯与隔桌的中年文士对饮,一边饮酒一边说道:“其实这家醉仙楼卖的酒确实不错,奈何总觉得让人喝得不够畅快,似醉而不醉,上又上不得,下又下不来,却是恼人的很!”

      中年文士点头接口说:“你这壮汉却也懂得饮酒,将个中滋味形容得最是妥帖!这几日,喝着这长河大曲似醉非醉,每每想要告辞而去,心中却又割舍不下,着实恼煞人也!”

      看到这里,大家不仅要问了,当初赵兴不是酿制的是高度白酒吗?怎么灌不醉人呢?其实还是赵兴做的文章。当时长河大曲的原酒酒浆出来之后,赵兴封存了一些藏在窖中,称之为顶级长河,之后就按照不同的口感和添加的香味,将白酒进行了勾兑,做出了系列酒。像度数大概在45左右的浓香长河、度数在35左右的清香长河、度数在25左右添加了花草香味的雅香长河。用赵兴的话来说,这叫细分消费对象。

      目前45度的浓香长河赵兴还没有开始出售,一切要等到晋阳的醉仙楼开业之后,打算一炮打响。关二爷和中年汉子只好将就着喝勾兑过的35度清香长河了。35度的酒其实也能把人灌醉,可对于关二爷而言那就不够看了。想想这可是不用麻药都敢刮骨疗毒的猛人啊,那意志力、忍耐力该有多强,换句话说,那神经绝对的粗大!所以能放倒一般人的长河大曲却放不倒关羽。至于旁边那位好像也喝了不少的中年人,到现在赵兴也没有看出端倪。

      看着郑伯不停地赔礼道歉,李进武一脸不服气地挣扎着却无济于事,赵兴却是一点也不着急,他对自己说:都说关二哥你是猛人,今天就叫你栽到我手上,窖藏的顶级长河自己可是领教过威力,绝对超过了70度,当时赵兴只喝了那么一碗,晚上就上不了许婉婷的床头。

      “郑伯,随我去给好汉拿好酒来!”赵兴使个眼色,带着郑伯下了楼,直接无视了李进武可怜兮兮的目光。

      ------------

      第十八章 初见贾诩和关羽

      却说郑伯随着赵兴下到一楼,赵兴俯身对着郑伯低语几句,郑伯听后紧皱的眉头一松,快步往后堂酒库方向走去。

      赵兴却不待郑伯取酒返回,只身又返回了三楼。“这位壮汉,在下赵兴,乃是醉仙楼的老板,敢问我这兄弟如何冒犯与你,让你如此恼怒将他擒于手中?”赵兴上前抱拳行礼,不卑不吭地问道。

      另一边的关羽已看到来人将掌柜唤下楼去,好似要取好酒来与自己品尝,先对赵兴有了几分好感。觉得赵兴年纪轻轻却也沉稳大气,少了几分生意人的奸猾和市侩,于是客气地回答:“某乃解县关羽,闻人说长子县里近日开得一座酒楼,卖得上好的长河大曲,便慕名而来,这几日在你这楼里饮酒,却也逍遥快活,只因闻得长河大曲为汝所酿,便央你兄弟寻你一见,看能否寻到能醉人的好酒。奈何你这兄弟推三阻四,总是托辞不去,一时恼怒之下便将他擒了。既然你已现身,我且放他一马”说罢,便松开了擒着李进武的左手。

      看到这一幕,赵兴心里好一阵兴奋。“果真是猛人啊,李进武力大如牛,远近闻名,却被他像抓小鸡一般逮在手中,这要是换成自己,还不够他一巴掌,嘎嘎,越猛我越喜欢!”

      “原来如此,不过家兄说得却是实情,并非在下躲着不肯相见,实乃吾不在楼里已有半月光景,如若不信,好汉可去城门口找卫兵查证!”赵兴开始精心设计又一次的人口拐骗大计。

      “这么说来,我却是错怪了你家兄弟。关某这厢赔礼了!”说完,关羽对着李进武作了一个揖,算是认错道歉。

      “哼,欺负我年小力气小,等我长得和你一样高,一定寻你比试一番!”不知天高地厚地李进武耍着脾气。

      “刚才闻听门口招呼客人的小童说壮汉要拆了我这醉仙楼,不知何故?”赵兴装出有些恼怒的神情,看着关羽问道。

      “不提还好,说到这里却让人着实上火!你这醉仙楼号称连仙人都能醉倒,为何我在此连饮三日却难得一醉?”关羽却是理直气壮地说。

      “我这酒楼敢叫醉仙楼,还真能教天下人竖着进来,醉倒着被抬出去,如若不信,我们赌上一场!”某个无良小子开始收网了!

      “不知如何赌?”关羽毫不示弱。

      赵兴却是没有直接回答,转身向中年文士问道“不知这位先生可有兴趣也陪着好汉赌一把?”

      “吾不好赌,却可以为你俩做个见证”中年文士微笑着说道,彷佛一早就看出赵兴的不安好心。

      “那好,我就用这个酒楼做赌,如若今日能醉倒你,你要随我三年,护得我的周全!如若醉不倒你,我自拆了招牌将这酒楼送与你!”赵兴对着关羽豪气地说道。

      “好,我赌了!还不快快拿酒来!”关羽毫不在乎地答道,看来对自己的酒量那不是一般的有信心啊。

      “且慢!不知好汉还敢赌得更大一点否?”赵兴已经把网收到了一半。

      “大一点又如何?”关羽不解地问道。

      “我不仅赌醉仙楼能醉倒你,我还赌自己酒量大过你!”赵兴牛哄哄地对着关羽说道。

      年轻气盛的关二哥听了这话,眉毛上挑,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看对面这小子,文质彬彬,虽然有练武的模样但估计也就是几招花架子,居然敢跟自己叫板,我关长生还怕你不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2: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