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七零发家做军嫂》-第8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自卑在心底里作祟,沈家旺越想心里就像成千上百只蚂蚁在咬着一样。

        在想了两天之后,又见到村子有自行车经过,他抑制不住心里的渴望,直接把这事情跟他妈妈说了。

        张文兰听到自家儿子这话,有些不敢相信。

        “你说想要自行车?”

        “嗯,妈,咱们买一辆自行车吧,有自行车,我能方便去学校,而且,你和爸以后去镇上也容易些,回外婆那也容易。”

        沈家旺说的这些都是在理的,可问题是……

        “自行车可不便宜,你以为想买就能卖呢,真那么好买,咱们家用得着没有自行车?”

        早之前,张文兰也动过这个念头,但是她又不是装钱的人,所有的钱基本在婆婆手上,她就算想买,也没钱啊!

        不对,应该说她还是能攒到一点钱的,钱的事还好说,但是工业券批条这些,却不是谁都能弄到的。

        张文兰看着儿子满心的渴望,忍不住解释道:“家旺,不是妈不愿意给你买,是咱们家现在根本买不起,你有钱也买不到的啊!”

        “是要工业券吗?”

        “对啊,这些票咱们家没有。”

        一般在田里刨食的人,就算生产队有,也没想过要工业券的,什么都不如粮票布票好。

        只有在工厂上班的人,这些东西才好弄,但是也很难一口气能攒下那么多工业券,都是一点点攒下来,然后再买自行车的。

        县里的大百货店里有出售自行车还有缝纫机的,但是这些都是有钱人才买的动的东西。

        沈家旺听完,抿着唇也不说话,脸上写满了不甘心。

        他说道:“没有工业券,咱们去找人要,那些在工厂上班的人肯定有的,他们用不到的,可以跟他们买的。”

        在沈家旺看来,钱换券就可以了。

        他们家虽然分家分的钱不算很多,但是买一辆自行车足够了,加上他们现在每个月两个伯伯那边,都会给二十块钱,这二十块钱,够他们一家生活了。

        沈家旺把自己想法说出来,张文兰睁大了双眼,惊呼道:“你疯了?让我把全部钱给你买自行车?咱们还要不要吃了?”

        “大伯和二伯他们每个月不是都会给钱爷爷吗?那二十块就足够……”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不等沈家旺话说完,张文兰连忙打断。

        生怕儿子这话让公公听到,张文兰连忙把人往房间里拉。

        沈家旺不悦,板着一张脸,黑沉沉的,“我说的不对吗?大伯二伯他们每个月都给爷爷十块钱,那就有二十块了,加上咱们自家的,一个月也够了,而且,之前分家,奶奶手上还有钱的,爷爷也拿了点。”

        最后一句沈家旺是嘟哝着出来的。

        他看见过张金花把手里头的大团结放在沈栋材手上,那些钱,都是这些年在张金花手上攒着。

        谁都知道,这些年张金花手上攒下了不少钱,分家的时候大伯二伯没闹,估计也是急着分家,不打算惦记着。

        但是他们家好歹养着爷爷,这钱是奶奶攒下来的,爷爷也能动。

        沈家旺知道的可多了,所以这会说买自行车才会那么理直气壮。

        张文兰也知道这点,但是没有想到儿子会打这主意。

        她虽然也想要那些钱,但是现在家里这情况,她觉得自行车不该买,至少,不该用家里分家得来的钱买。

        她再蠢再笨,也知道攒点钱应急。

        至于公公婆婆手里的钱,她也想啊,如果真能拿到手,她也绝对不会不肯买自行车。

        可是能吗?以她对婆婆的了解,这钱是能动的吗?

        沈家旺现在心心念念就是想要个自行车,这样威风之外,最主要能代步,他不用每天走路去上学。

        以后上了高中,他肯定走的更远,总不能就这么走回来,有辆自行车会好很多。

        “妈,我现在读初二了,不买自行车,以后我上了高中怎么办?还得读两年,到时候我天天走路去学校吗?”

        张文兰没说话。

        “我再读个两年,就可以出来工作了,到时候有知识有文化了,找工作都是分配的,咱们家也不愁没钱了,如果天天走路去上学,人都累死了,我怎么认真学习?”

        沈家旺说到底读过书,张文兰只是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村妇女,被沈家旺这么说了半天,忍不住有些动容了。

        她嗫了嗫嘴,“可是家旺,你说的这些妈都知道,家里能给你买自行车,当然不会不肯,可咱们家没钱没票没批条,什么都没,拿什么买啊?你奶的手上倒是有点钱,买自行车好歹也要七八十上百块,就算有,你奶肯定也不同意啊,家旺啊,这样吧,咱们明年再看看,等明年上半年你读完初二之后,咱们家里有钱了,就给你买一辆呗,到时候正好你上高中可以使用。”

        废了半天的口水,沈家旺没想到他妈还是不答应,脸色黑成锅底。

        甩开张文兰握着的手,沈家旺嫌弃道:“行了,这事情不用你们操心了,我去跟我奶说,行不行都不关你的事。”

        “诶,家旺……”

        张文兰还想叫人,沈家旺已经走了出去,任凭她怎么喊也不回头。

        沈家旺心里藏不住事,他现在只想要个自行车,年底了,马上生产队就要发钱,他知道,肯定有不少钱的,到时候买自行车正是时候。

        可他把这话跟张金花说的时候,张金花一口回绝了。

        “不行,咱们家现在可没那么多钱折腾。”

        “奶,我买了自行车又不是玩的,我马上要上高中了,到时候没自行车,同学都会笑话我的,而且,学校那么远,每天走去上学,那得多累,到时候我没力气认真上课,学习跟不上,以后毕业分配肯定工作也不好。

        奶,我保证,买了车后,我认真读书,到时候能分个好工作,我挣钱了就孝敬你,每天给你买肉吃,买营养品,我看隔壁伍奶经常吃营养品,现在她身体可好了,我以后挣钱了,也给你买,你身体本来就比她好,以后肯定更好的。”

        沈家旺舌灿莲花,把张金花唬的一愣一愣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向往。

        村里有位伍奶奶,算是村长的婶子,今年七十多岁了,身子骨却硬朗的很,每天去田里给小辈帮忙干活,带孩子,整个人就像个六十来岁的老人。

      ¡¡¡¡ÎéÄÌ¡õ¡õËï²»ÉÙ£¬¶øÇÒ¸ö¸öÓгöÏ¢£¬Ð¡¶ù×ÓÍÐÁ˶ùϱ¸¾Äï¼ÒµÄ¸££¬¸ú×Å´ó¾Ë×ÓÔÚÊÐÀïÍ·µÄ¹¤³Ì¸øÈËÔÚʳÌù¤×÷µÄ¡£

        虽然这食堂也只是个小员工,但是毕竟是全民厂,工资高,福利好。

        没两年,也把媳妇给弄进厂里当员工,这一来二去,一带一个,伍奶奶一家也算是烧高香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前两年,伍奶奶小儿子生的儿子沈全,也学会开车,进了工厂里给人跑运输,日子更美了。

        他们都打断把人接到市里住着,因着伍奶奶习惯在大鹰村生活,就没去,和丈夫沈大根跟着大儿子生活在一起。

        大儿子虽然在农村生活,小儿子一家成了城市人,看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两家的关系也很好,小儿子一家经常有回来探望两老,带了不少保健品。

        村里人都说,伍奶奶和大根叔公,都是因为吃了城里带回来保健品,才会身体那么硬朗。

        伍奶奶人不错,和村子里头的老人妇女关系都不错,平时对周围的孩子也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她,村里不少老人做人婆婆的,都习惯拿伍奶奶做比较。

        张金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名声不好,所以对伍奶奶的印象也不好,总觉得伍奶奶太会装了,这七老八十的,就好好待在家里,还跑去田里干活做什么?

        不过,对伍奶奶那身子骨,她也是羡慕的。

        张金花虽然才六十多,但是身子骨却没有伍奶奶的硬朗,为此没少妒忌。

        听了大孙子这话,张金花心里头对伍奶奶的妒忌也逐渐升高。

        她当然也想身体好,天天吃保健品,可惜她手里钱不多啊,就算给自己买了不少吃的,但是用的都是自己手里的钱,未免心疼。

        但是如果小辈有能耐了,给她买保健品,那意义就不同了。

        “奶,其实买一辆自行车也不需要太多钱,我问过人了,大概一百出头就够了。”

        “一百锄头还不多啊?”张金花惊呼道,“我听说自行车少说要一百五。”

        “不用那么贵,我有同学他们买一辆自行车也就一百二。”

        看着沈家旺说买自行车跟吃大白菜一样简单,张金花忍不住握紧了拳头,仿佛掌心拽着钱,马上就要从她指缝溜出去了。

        她嘴角抽搐着,“家旺,这自行车不是咱们能买的啊,不说车子要一百多,咱们没那能卖车子的玩意。”

        张金花说的是工业券。

        和所有人想法都一样,钱是次要的,主要还没有工业券,这些东西他们想要都难要,更别说一般小地方在车子方面的数量极少,上架就被人买走了。

        沈家旺第一次对张金花的游说不够彻底,张金花虽然有心,但是却表现的一副无力的样子。

        接下来的几天,沈家旺一直沉闷着不愿意和人说话。

        沈贤文问起这事,张文兰只回答了句,“闹情绪了吧!”

        她知道儿子肯定是没能从他奶奶那里要到钱。

        至于张金花,每次见到大孙子脸色黑成锅底,那嘴里想说的话,说到一半,人就扭头走了。

        显然,这孙子还在生气呢。

        张金花心里也不好受,这是她最疼爱的孙子啊!

        她也曾经想过咬咬牙把钱给他去买,但是想到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车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到了十一月低,张金花面对了孙子几天的臭脸色,也隐隐有些妥协。

        她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这事跟沈栋材说了。

        “你说,给家旺买自行车怎么样?”

        沈栋材其实也早就从沈家旺嘴里听说他想买自行车的事。

        可以说,沈家旺早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可能可以帮助他买车的人。

        沈栋材对大孙子喜爱不会比张金花少,甚至在听到沈家旺许诺他的那些东西,动心的比张金花还快。

        可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沈栋材也不可能一下子答应下来。

        现在听张金花说起,沈栋材心里难免也松动了。

        “那……你怎么想?”

        张金花见他也有些答应,连忙说了自己的想法,“家旺说的对,其实咱们现在花了一百多,以后等他高中毕业之后肯定分配到不错的工作,随便几个月就能把钱挣回来了,而且这自行车买了又不是只有他能用,咱们一家都能用。”

        想到两个儿子有时候有事,也可以骑这自行车,张金花越发觉得这自行车买了也不会亏。

        “不过这工业券,咱们手里没有啊,光有钱也买不了,听说还要批条。”

        沈栋材点点头,又道:“这事明天说吧,把贤文贤武他们叫过来,问问意见。”

        说着,沈栋材又想到另外两个儿子,“把贤国他们也叫过来,到时候咱们一家人商量一下,毕竟是这么大的事。”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沈栋材再渣,但是那也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加上分家后两儿子对他还不错,想到自己以前做的那么多遭心事,他对两个孩子心里也有愧疚。

        以前他还不觉得有多少愧疚,但是自从分家之后,有些事情他慢慢的想清楚了,这些年他对两个大的,也的确有愧疚。

        而且最主要的是,沈栋材是害怕,分家之后,如果还不能和两个儿子搞好关系,以后对两个小的,包括他自己也不好。

        他或许是两人的亲老子,他们还能照看点,但是两儿子,他们未必愿意多看顾,所以搞好兄弟几个的感情,对他都有好处。

        可张金花一听,脸色难看极了。

        “为什么把他们也叫过来?这自行车是买给家旺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还想一家人都能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2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