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邮差送了信过来,是通知书吧?”有人在门外好奇问道。
大家也不清楚,只能估摸着,“应该是吧,他们在首都可没有亲戚,山高水远的,人也不可能寄信来啊,应该是录取通知书,听说填的是北大啊,那可是好学校,全国数一数二的学校啊,贤国两夫妻可真厉害,闺女那么能耐。”
“可不是,这成绩打小就很好,不然也不可能连跳两级啊,这夏夏身体是差点,不过学习可真是厉害。孩子考上北大,贤国夫妻俩现在就算打断腿都不用愁了。”
“是啊,夫妻俩可真厉害,生了这么厉害的闺女,还说闺女不好,嫁出去就泼出去的水,我看未必呢。”
身旁有人在谈论,张文兰听着不喜,笑道:“可未必呢。”
听到她的声音,谈话的两个婶子也是一愕,没想到张文兰也来了。
还没等他们询问,张文兰笑道:“这还不知道是不是通知书呢,清华北大真那么好考,随随便便人都能考了,她成绩又不算很好,走起说了,就算真考上了,老大家就等着哭吧,这闺女就是闺女,等上了大学,随便被哪个小伙子迷了过去,就等着嫁人吧,嫁了人,就不是自家闺女了,赚钱养家可不是赚给他们夫妻俩,还不是浪费钱,要我,还不是抓着这钱养老呢……”
张文兰这话,并没有得到面前的两个婶子的认同,相反,他们总觉得沈贤国家虽然三个都是闺女,但是教的好,从小到大都是疼人的孩子,就算真上大学了,嫁人了,也不可能不照看着夫妻俩的。
当然,也有人认同着张文兰的话的。
凡婶过来的时候,就听到张文兰嘴里喷粪一样吐着各种不好的话,气的她直接骂道:“张文兰,你自己也是女人,你平日里就没孝敬过你爹妈,也对,像你这种心思的人,哪可能孝敬老人,我要是你妈,当年就算是生块叉烧,也好过生你这闺女。”
“你……”
还没等张文兰开口咒骂,凡婶很小道:“呵……还卖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别忘了,你也有闺女的,就你这思想,以后你闺女嫁出去,也不会看你这老娘半分,到时候你就让你大儿子养着吧?你儿子读书不行,干活不行,你们夫妻俩等着饿死吧!”
凡婶嘴巴如连珠炮一样直接往张文兰脸上喷,连给她反驳咒骂的机会都没有,说完之后直接进了沈贤国家的屋子。
“阿凡,你怎么过来了?”李丽敏从厨房出来,笑着道。
“没事,就是来看看夏夏。”
李丽敏看向正拆着丈夫拿的信件的闺女,笑道:“你还担心夏夏呢。”
凡婶点头,脸色因为刚才和张文兰骂了一通,现在脸色还不大好看。
倒是李丽敏劝慰道:“你没必要和他们吵,我家闺女关他们什么事,考的好坏,他们也帮不了什么,好了也是我闺女,不好也是我们自家的事。”
凡婶当然知道这些,但是这外面的人嘴碎起来也是害人。
之前她的闺女管高考的时候,可没少人在她面前说没必要给孩子考试,一个女娃,现在还谈对象了,以后肯定都是泼出去的水,读再多的书,也是浪费自家的钱。
幸好她不傻,没听别人的话,让孩子去考。
做父母的,孩子日子过的好,才是他们最盼望的事情。
再说,闺女怎么了?闺女就不是人了么?相反,闺女更贴心呢,就算嫁人了,这家也是她的娘家,他们也是她的父母,难道嫁人了就不认自家爹妈了?
多少人家生了闺女不重视,只宠着儿子,结果把儿子宠坏了,到头来还是闺女听话孝顺,反而这儿子除了带个把的,半点作用都没,况且就算带把,这不听话不孝顺,能顶个屁用。
凡婶向来就不信这些话,听张文兰这么说,难免想怼她一怼,不是人人都跟她那样,闺女当草,儿子当宝,现在儿子就是一个草包,有个屁用?
凡婶劝道:“咱们不说他们的是,夏夏怎么样了,考上了吗?”
第176章
沈子夏正拆开信件, 这信件虽然很大一封, 可拆开之后, 却并不是通知书, 而是一些明信片。
李丽敏瞧见, 连忙上前, 惊道:“怎么不是通知书?”
沈子夏也没想到, 再看这信封上面的内容,似乎被水模糊了,看不大清楚写信的人, 只有收件的他们。
沈子夏一愣,再看一叠明信片底下的那张信纸,信纸最后的落笔人原来是表姐李建慧。
李丽敏接了过来, 也看见了“你的表姐”四个字。
她惊道, “这不是录取通知书?”
沈子夏摇摇头,“不是, 我表姐送来的。”
信件的落款时间有些久了, 看样子是表姐好早就寄来的, 只是可能途中耽搁了, 现在到手里。
李丽敏脸色大好看看, 看向屋外的人, 张文兰这会伸长了脖子正听着呢,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
她脚步往前走了走, 声音洪亮的问道:“不是录取通知书么?不是说北大要录取夏夏吗?怎么不是啊?”
“之前听说能考上首都的大学, 怎么原来不是呢?”
李丽敏听着脸色都黑了,凡婶更是拿着扫帚往她身上打去。
张文兰气道,“张凡凡,【创建和谐家园】神经病啊……”
“我打的就是你这个神经病!”
张文兰被扫帚拍的连往院外而去,吵吵闹闹的,引来更多人的好奇。
沈贤国和张松林也听着声音站了起来,连忙询问媳妇怎么回事?
李丽敏简单把事情说了,手中的明信片递上,“是小慧给下下唉他们写的信。”
“这……”
“不是录取通知书吗?”就连张松林也问道。
李丽敏脸色不大好看的摇摇头。
张松林看着沈贤国,手上一叠的明信片,重量不小,加上又大,这么一看,还真的像录取通知书的架势。
“难道不是通知书?”
这么一来,一家人刚才兴奋高兴的心情顿时跌入了低谷。
沈子夏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看着父母的脸色,两人都十分难受。
沈子秋担忧问道:“难道录取通知书还没到吗?”
一家人没说话,毕竟第一批重本的通知书基本都发下来了,后面就连本科和专科,也已经在发,就算首都到大鹰村千山万水,可那么久,也应该到了吧?
说开心是不可能的,沈子夏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不过还是笑了笑,“不用担心,这次考不上,我下次再考也是一样的,又不是没实力。”
反正她有实力,再考一次就再考一次。
想清楚之后,她也没什么好难受的。
倒是两个大人都眼神晦涩的看着他,心里十分担忧。
孩子这么小,遭受那么大的打击,肯定是难受的。
李丽敏笑着劝道:“夏夏别怕,咱们明年一定能考上的,反正你还小,那么小去那么远的地方,我和你爸也是不舍得的。”
得到媳妇的眼神,沈贤国连忙点头,“对啊,夏夏,我和你妈妈都不希望你那么快去上大学,反正你才十四岁,早着呢,你留多两年在家里,爸妈能照顾你。”
夫妻俩生怕孩子心里难受,不停的宽慰着。
沈子夏本来心里就没什么,除了一点点失落,很快自己也能调整下来的,被爹妈这么一说,她心里的失落倒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是感动。
她笑着道:“爸妈,我没事,反正考不上明年再继续,不着急的。”
“对,对,不着急的。”
屋内家里人连声宽慰,就怕孩子想太多,外头张文兰却像得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在外头哈哈大笑着,“还说多厉害呢,还不是这鸟样。”
李丽敏实在受不了张文兰这样幸灾乐祸,拿这扫帚也走了出去,怒吼倒:“张文兰,你是不是神经病?”
张文兰也不怕她,扬声说道:“怎么,你闺女自己没考上,还要来打我是吧?关我屁事呢。”
“你……”
“哼,还以为多能耐呢,还不是没考上……”
做人做到张文兰这份上的也的确不多了,非要把所有的关系弄的死死的,得罪所有人,也只有她才做的出来。
可就在她得意不已的时候,院门外那头,远远有人在问道:“这边是沈子夏家里吗?”
那人隔着远,声音并不是很大,大家却都听见了。
只见人到了跟前,又问了一句,“这边是沈子夏同学的家吧?我一路问过来的。”
有人点头说着是,大家却一头雾水。
这少年看着年纪不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
张文兰正一脸好奇,见有人进来,忙问道:“你找沈子夏什么事啊?”语气里,全是看戏的成分。
屋内的沈子夏眼尖,看见人,连忙跑了出来,“赵成同学,你怎么找到我家里来了?”
“夏夏同学,我总算找到你了,可累死我了。”赵成说着,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我”
沈子夏一脸雾水,“怎么了?”
“你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不是把地址填错了?”
“啊?不可能啊。”沈子夏没明白赵赵成的意思,想了想填报志愿时候填写的地址自己检查了几遍,“我不可能填错的,我检查很多遍了?”
填报地址的时候,沈子夏并没有填报学校那边的地址,因为这边到学校,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她直接填这边管理区的地址,邮差会把信件放在管理区,到时候自己去拿就行了,也很方便。
赵成笑道:“那估计是老师上报的时候填错了,你这录取通知书听说寄过来很久了,但是找不到地址,一直送不出去,最后邮差看上面写了有通知书的字样,就直接放到学校,让学校再根据人名派出来,我正好去拿我的录取通知书呢,老师叫我拿给你,喏……”
沈子夏一头雾水的接了过来,不比刚才多少有些兴奋,现在完全是懵的。
“这是……”
“你的录取通知书啊,首都寄来的,我听说你填的北大,这应该是北大的通知书吧?”赵成说着,表情比原主还要兴奋,连忙催促她打开看看。
沈子夏没来得及问太多,在赵成的催促下,连忙打开厚厚的大信封,只见撕开的信封里头,露出录取通知书等东西。
赵成“呀”了一声,手快速的将里头的一张纸拿了出来,全部人的目光都被他这声音给吸引过去。
只见那通知书上,大大的写着北大几个字样。
赵成惊讶笑道:“没想到咱们班上还能出个北大生,夏夏,你可真厉害啊!”
赵成自己考的不大好,是个本科,不过也算好的了,至少也是个大学生。
说起来他的成绩这一年进步巨大,还多亏了眼前这个小天才,自己不懂的问题就问,学了很多知识,沈子夏讲的内容有时候比老师讲解更加通透,他也学的很快,这不,考了个本省的大学,他爸妈可高兴了。
沈子夏这会已经有些懵了,倒是家里人一个个连忙围了过来,问着这手中的通知书。
李丽敏拿了过来,仔仔细细的打开看了又看,确定这真的是北大那边的通知书,喜悦瞬间染上眉梢。
她看着眼前的闺女,激动笑道:“夏夏真的考上大学了,还是北大,夏夏真的考上大学了。”
赵成向来嘴巴利索,看着李丽敏,连忙恭喜,“阿姨,夏夏在我们班上的成绩可是数一数二的,经常全县排名都在前列,这考上北大,不奇怪啊!我有幸和夏夏当同学,真是我的福气,以后到了大学我还能跟人说我有个北大的同学呢。”
李丽敏喜悦无以言表,看着闺女的时候,眼眶都红了。
自从高考之后,没少人来询问闺女考试情况,夫妻俩刚开始也没怎么着急,反正刚填报志愿,就算心里有担忧,却也没有表现的太多。
没想到,过了一阵子,越来越多人来询问闺女考没考上的事情,有真正的关心的,也有本着好事的性子,过来问上一问。
她有时候回答多了都烦了,见别人询问,特别不想回答,又怕被人说他们家怎么怎么不好,只能耐着性子回答,甚至到了后来,她都已经接受了孩子没被录取的事情。
这成绩虽然好,可是因为捉摸不准每个学校的分数线,没考上也是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