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回到七零发家做军嫂》-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木头,咱们烧火的。”

        “哦。”

        沈家宝不疑有他。

        也不是沈子夏不愿意让他知道,而是太复杂的东西跟他解释太多,他小脑袋还转不过弯呢。

        虽然村子严格执行上头命令,不允许将公家的东西占为己有,但是像柴草木头这些,倒是没有太严格要求,毕竟家家户户吃饭烧水都要柴火。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沈子夏在捡了两根鸭掌木之后,又去山里巡逻了一圈。

        其实鸭掌木在树林里倒是不少见,但是因为不耐烧,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它,只捡了一些比较粗壮的回去。

        加上山里现在推行种松树,松树长大了可以在冬日里砍了枝条送去砖瓦厂卖钱,所以很多不要的树木都砍了下来,包括鸭掌木。

        所以沈子夏巡逻了一圈,就发现了不少鸭掌木的影子。

        这些鸭掌木因为湿度不够,很多长了一丁点木耳,就被太阳晒干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于是,张金花在门口坐着缝补衣服的时候,就看见沈子夏抱着不少鸭掌木回来,每根只有沈家宝手腕粗。

        她狐疑的看着沈子夏,嫌弃的说了句,“捡这些回来有屁用,不耐烧,要捡也捡好柴禾。”

        沈子夏没理会她,把鸭掌木丢放在地上,带着沈家宝去洗手。

        其实沈子夏是不想把鸭掌木带到家里来的,但是在外面,她也不方便每天都跑出去,所以干脆在家里,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更好,再说,她每天做点什么,张金花他们几个迟早也会知道的,还不如在跟前,让他们看着。

        她转了一圈,身体已经快虚脱了,休息了好一会,才又把鸭掌木放在角落整理好。

        随后在张金花进屋做饭的时候,她拿了木桶,从井里弄了一桶水,直接浇灌在木头上,让它们先湿润湿润。

        张金花一直注意着沈子夏的奇怪动静,听到洒水的声音,连忙跑出来,就看见沈子夏往一堆她刚捡回来的柴上面泼了水。

        “你是不是傻?怎么把水泼上面去?”

        她刚才还想着等会把这些柴禾抱进来,用来烧火。

        沈子夏看了她一眼,没理会她,提着桶回到水井。

        张金花气了个仰倒,骂了句神经病,又朝厨房的窗子喊道:“赶紧进来烧火,还要不要吃饭了?”

        沈子夏当然不会和饭菜过不去,应了声,进厨房烧火,张金花煮饭。

        张金花不耐烦煮饭的,但是又怕家里那些小的没她看着,会偷吃东西,所以每次她都会尽量自己看着。

      ¡¡¡¡½ñÌìÈ«²¿È˶¼È¥¸É»îÁË£¬ËýÒ»¸öÈËÔÚ¼Ò£¬Íâ¼ÓÒ»¸ö²¡ðì¹í£¬Ö»ÄÜÕÆÉ×£¬·ñÔòÒ²²»ÖªµÀ²¡ðì¹í»á²»»á·ÅÌ«¶àÓÍ£¬»òÕßÖóµÄÄѳԡ£

        中午一家人回来的时候,张金花把沈子夏的奇怪行径告诉了家里人。

        沈栋材之前因为沈子夏的事情,在村子里的人面前落了脸,闻声,脸色不大好看的斥了沈子夏一句。

        三婶四婶向来和老大老二家不对头,见公公骂人,也应着问着沈子夏。

        “你好端端的,怎么把水浇柴上了?柴都湿了,怎么烧啊?”

        “就是啊,浪费水还弄坏了柴。”

        张金花有两个儿媳妇帮衬着,自然更加得意。

        说起来,张金花有今天的嚣张跋扈,也有两个儿媳妇的功劳。

        沈子夏低着头吃饭,听着他们一口一个骂她傻子。

        沈贤国夫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想开口给闺女解释,但是沈贤国还没说话,边上的沈子夏突然看了过来,朝他轻轻的摇头,示意他不用出口。

        沈贤国紧握着拳头,见闺女似乎并不想他插手,干脆闭口不说话,就连媳妇要说话,都被他伸手在一旁示意压了下去。

      第15章

        张金花看他们夫妇都没动静, 道:“贤国, 你看看四丫, 整天玩这些东西, 这看着身体好像也没怎么的啊, 怎么整天说不能干活呢?她既然身体好了, 家里又那么忙, 就多点帮忙干活啊,耙旱田的时候,去帮忙抓草也好, 一早上能赚两工分呢。”

        张金花在心里暗暗算了起来,上一年一个工分能换成七分钱,一早上就有一毛四分钱了, 要是干一天, 那就是两毛八,一个月下来也有七八块钱。

        她算盘打的啪啪响, 想想就觉得美滋滋。

        三儿媳妇张文兰也跟着应道:“就是啊, 她大伯, 妈说的对, 子夏也不小了, 现在身体好了, 能帮忙就多去帮忙,家玲说是大子夏一岁,其实也就大了几个月, 她也在田里干活, 她也去帮忙啊,就算不能干一天,干一晌是一晌,咱们村工分好,一工分也有七八分钱啊。”

        刘晓梅也帮腔,“四丫的确不小了,可以帮帮家里,一年到头,还能有不少钱。”

      ¡¡¡¡Éò×ÓÏÄÔÚÐÄÀïÀäЦÁËÉù£¬¼ûËûÃÇÒ»ÈËÒ»¾ä£¬ºÞ²»µÃ°ÑËý×¥³öÈ¥¡õ¡õ²ÅºÃ¡£

        等几人说的差不多了,她才开口。

        “我身体好了会去挣钱的,不过现在经常头晕,万一挣的钱还不够看病怎么办?”

        张金花一听,又想到沈贤国从队里支出的那一大笔钱给沈子夏看病,脸黑的跟炭似得。

        “再说了,谁会跟钱过不去啊,我也想挣钱,挣钱了我还想去读书,一学期两块钱,如果我努力挣钱,两个月就能挣到读书的钱了。”

        沈子夏渴求的目光看着沈栋材,让沈栋材脸色微微一僵。

        沈栋材虽然为人不怎么样,对待前头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生的儿女也不怎么样,但是他坚信一点,读书能改变命运。

        所以,在几个孙子孙女身上,学习他从没有苛刻,只希望让他们读了书,懂了知识,能改变老沈家的命运。

        早年间,沈家在村子里也出过秀才的,那时候还是明清时候。

        沈栋材没有读书,但是对知识却很渴望,所以也识得几个大字,自家孙子孙女读书了,算是圆了他的梦想,也是想着,他们能改变老沈家,能让老沈家日子过的比村子谁家都好。

        之前沈栋材生了一场大病,家里的存款基本耗光了,又在张金花的念叨下,才算断了好几个孩子读书的事。

        这件事情,沈栋材对他们有愧,当然,这种愧疚也是一闪而过,毕竟还有两个孙子还在读书,特别是家旺已经读初二了,明年就能上高中。

        现在学制是五二二,五年小学,两年初中两年高中,缩短了年限。

        所以每每想到两个孙子学习的挺好,加上张金花说的也对,女孩子迟早嫁出去,到时候都不是沈家的,读那么多书,浪费钱。

        张金花闻声,连忙说道,“读书?读什么读,都什么年纪了,你都读了好几年了,现在家里哪有钱给你们读书?你爷爷的病不要钱啊?”语气满是嫌弃。

        这年头女孩子谁读书啊,都是在家帮忙干活才是正理,不然等嫁出去,还不是便宜了别人家?

        沈子夏却反驳,“我自己挣的钱,凭什么我不能读书?我又没有要你们给钱。”

        沈栋材喝了一口粥,听到沈子夏的话,眉头渐渐蹙起。

        这边沈家强突然抬起头,在沈栋材愠怒的情况下,突然开口,“爷爷,我也想读书。”

        “读什么读,你插什么嘴?草包一样,拿去学校的钱也换不回几个字。”沈家强话刚说完,被他妈刘晓梅拍了一巴掌在后脑勺上。

        沈家强没说话,闷着脑袋,表情有些不高兴。

        沈家强是沈贤武家的老大,但是从小因为人比较笨,不得沈贤武夫妻的喜欢,他们更喜欢懂事机灵嘴甜的小儿子沈家龙。

        沈家强人长的壮一些,平时又经常干活,有一把子力气。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看他学习一直跟不上,沈贤武夫妻就不让沈家强读书了,而是留在家里干活。

        可以说,沈家强是几个孙子里头,最不得宠的一个。

        今天他突然开口,是沈子夏没想到的。

        而沈栋材见一个个这么说,脸色松动了些,但还是说了句,“要读书家里得有钱啊!现在家里什么情况,你们不是不知道?”

        张金花闻声十分赞同,嘴里噼里啪啦细算着家里每天的开支,不少是被她自己夸大的,至于内里怎么样,只有她自己知道。

        沈子夏点点头,“爷爷你说的对,等我身体好了,我就去干活,你放心,我不会故意偷懒的。”

        “四婶看着你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啊,怎么就不能出去干活了?”因为刚才沈家强也被带了节奏说要读书,刘晓梅这会把气直接撒沈子夏身上。

        “四婶是想让我再生病花钱吗?”沈子夏问道,表情一脸无辜。

        沈贤国随即开了口,“夏夏身体不好,我和丽敏两个劳动力,已经足够了,她不能受累,医生都说了,多休息,别累着了。”

        刘晓梅一噎,那些要说的话哽在喉咙上不来下不去。

        沈贤武低斥了句,让她赶紧吃饭,别说话。

        张金花不甘心,心里还气着之前因为沈子夏被沈栋材打的事情。

        “那也不能没事干,把干柴故意浇上水啊,你不想洗澡,不想吃饭是不?烧水煮饭哪样不要柴火?”

        沈子夏认真的回了句,“我给捡来的柴浇水是有原因的,不是故意的。”

        张金花嫌弃,“能有什么原因,脑袋长草了不好使了呗,给柴浇水。”

        沈子夏也不理会她,朝沈栋材说道:“爷爷,我是因为看到上面长了点木耳,所以才捡回来的,我听说木耳要长阴暗潮湿多雨水的地方,这鸭掌木烧火也不耐烧,又细小,上面长了木耳,我就想着浇水没准能长出来,木耳长出来了,咱们家也有的吃了,你们说是不是?”

        张金花一听,大笑了起来,“就那两条棍子柴?能长什么木耳?现在入秋了,木耳没找好地方放着,以为那么容易长出来?”

        “我就是想试试,难道奶连试试都不让我试吗?反正水是我自己去弄的,这木头也是我捡回来的,奶奶你就随我折腾好了,而且,我能多捡点回来,到时候没准就能弄好多了。”

        “有屁用!我看你,就是不想干活,才会干这些事情。家里劳动力虽然多,但是人口也多,你一个人没事去田里帮忙也好啊,这样浪费劳动力,像话吗?”

        张金花气道,目光看了一眼沈栋材,见他没说话,神色中隐隐得意。

        沈贤国本来是答应闺女不答话的,但是见张金花一直咄咄逼人,气的连饭都不想吃了,“夏夏那边的吃,都是我和丽敏夫妻在养,张姨不用担心,夏夏从小身体不好,一干活干的太累就容易生病,生病就要吃药,张姨你也知道西药都不便宜,咱们家本来就没什么钱,要是夏夏生病了,用钱买药用的也是我和丽敏赚的钱,夏夏自己有主意,弄点木耳也好。”

        沈贤国的话让吃着饭的张金花一噎,。

        要知道,家里每年出劳动力赚的最多就是老大那边,其次是老二那边,如果老大那边没钱拿出来,到时候他两个儿子是要喝西北风了。

        见状,她想发作都不好发作。

        沈栋材闷声夹菜吃,他一般不说话,一说话就是震天动地。

        张金花憋着一张老红脸,心里直骂沈栋材生出的好儿子,偏偏沈栋材还不愿意教训这不听话的儿子孙女。

        沈子夏看着沈栋材脸上表现出来的些许愠怒。

        她怕他迁怒沈贤国,忙解释,“爷爷,我知道我家除了干家务活,平时时间也多一点,但是上工的话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打算一边带这家宝,一边四处走走,看看能不能帮补家里的?

        今天也是刚好看到这些木耳,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长,但是我想着反正也没事,就试试,如果成功了,咱们家还能吃两块木耳,不成功,损失也不大,到时候等它晒干了,还是柴禾。”

        沈贤国忙点头,“爸,夏夏说的是这个理,反正医生也说她是从小带的病,身体弱,多走走比较好,她带着家宝,也不用贤业那边多一个心思看着家宝,要是真能长点木耳,咱们也多一点吃的,我听说,木耳是种中药,功效还不错,吃了它有益无害。”

        沈贤业夫妻见状,也都纷纷附和着,忙说这其中的好处。

      第16章

        农村人都知道木耳这东西对人好, 只要见了, 肯定要采摘回去晒了, 留着平时炒菜的时候放点, 这样菜好吃, 木耳也好吃, 最主要对身体好, 外面卖的可贵了。

        沈子夏看着沈栋材的脸色渐渐的缓和了下来,一颗悬着心的终于放了下来。

        沈栋材抬头,看了张金花一眼, 说了句,“行了,小孩子玩玩, 让他们玩去, 赶紧吃,吃了休息会又要忙了。”

        张金花撇撇嘴, 没想到这沈子夏居然没挨骂, 反而自己成了坏人。

        她气的把筷子放下, 想到不吃也是给这些没良心的人吃, 干脆又捧起碗, 哼哧哼哧的吃了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4: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