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娘仨一边缝着衣服,一边想着以后的美好生活,不由的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第二天天还没亮,喜乐跟钱长安就起来了,做好饭洗漱完毕,又都换上了簇新的衣服。
虽然衣服是布料的,但苏青柔的手艺很好,衣服裁剪的特别合体,喜乐又做了些小改动,更适合做买卖的时候穿。
喜乐又给自己跟钱长安都梳了一个丸子头,姐弟俩本来生的就好,这会换了新衣服,打扮的干净利落,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苏青柔看着眼里,高兴的掉了几个眼泪,又叮嘱了姐弟一番,才目送他们出了门。
要拉进城的东西太多,钱长安提前跟王木匠打好了招呼,让他来家门口接他们一下。
¡¡¡¡¡î¡¢60.µÚ60Õ 060.¿ªÕÅ
进了城,他们就直接奔西市大宽街的点心铺子去了。
王木匠跟王大锤帮着喜乐跟长安搭好了摊位,才离开去北市干活了。
喜乐跟钱长安又把事先准备好的横幅支了起来,上面写着五个大字:特色关东煮。
字是昨天晚上钱长安写的,他人虽小,可字写的很漂亮。
招牌支好了,就开张了。
喜乐拿出一部分萝卜,海鲜丸子,先给下到关东煮的炉子里,让它们慢慢炖着,嘱咐钱长安看好火候。
袁掌柜见喜乐姐弟两个人忙乎,人又小,就过来客气的问道:“钱姑娘,用不用我帮忙?”
喜乐笑着道了谢,她知道,人家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起码话说到份儿了,于是就说道:“现在没啥客人,等我要真忙不过来的时候,再请袁掌柜帮忙。”
接近午时的时候,街上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
很多人都是到对面的添福来吃饭的。
喜乐的招牌挺显眼的,挺多人路过的时候都看了一眼,不过也都没停下来问。
喜乐觉得这城里人跟去村里集市的村民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对新鲜食物的好奇感不够强烈呢!
眼看着关东煮都已经煮的差不多了,他们还连一笔买卖都做成。
喜乐心里倒还好,可钱长安却不淡定了。
“姐,这可咋办呢!咋没人来咱们这儿看呢?要是卖不出可咋整啊!”
喜乐低头想了一会儿,觉得他们好像差点吆喝声。
于是想了几句广告语:
各位叔叔婶婶,大爷大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特色秘制的关东煮,外焦里嫩的海蛎子煎饼,鲜香麻辣的炒蚬子,快来尝尝看哟!不好吃,不要钱!
喜乐把广告语跟钱长安说了一遍,钱长安就记住了,开始扯着嗓子大喊了起来。
钱长安童声未改,把这广告词念的跟唱歌似的,特别好听,果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ϲÀÖÓָϽôÔÚÆ½µ×¹øÉÏĨÉÏÖíÓÍ£¬¿ªÊ¼×öº£òÃ×Ó¼å±ý£¬ÖíÓ͸úº£òÃ×ÓµÄÏÊÏãÆ®µÄÂú´ó½Ö¶¼ÊÇ¡£
很快,他们的摊子前就聚满了客人。
还有不少是在添福来酒楼排队等座的客人,被喜乐这些好吃的鲜香味儿给勾来的。
不到半个时辰,喜乐他们的东西就都卖光了。
后面还有不少人排队没买着的,都可失望了。
“小姑娘,我们排了半天队呢!咋就卖光了?”
喜乐抱歉的笑道:“大叔,不好意思,为了保证食物的口感跟味道,我们都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就做了这么多。不过,我们以后会天天在这儿摆摊子,您要是想吃,明儿个早点来,要是来晚了,可就不保您能吃上了!”
【创建和谐家园】出售这个点子,也是喜乐提前想好的,每天【创建和谐家园】供应,就会有人排队,排队的人群就是活广告呢!
她在这儿摆摊子,可不是为了赚卖小吃这点小钱的,她是想钓更大的鱼呢?
喜乐跟钱长安一边收拾着摊位,一边往街对面看去。
果然,见到一个穿藏蓝色锦袍的胖掌柜的,正站在酒楼的门口,捏着胡须往他们这边瞅呢。
¡¡¡¡¡î¡¢61.µÚ61ÕÂ 061.¶ÁÊé
喜乐朝他微微一笑,然后就进了点心铺子——正所谓,钱姑娘钓鱼,愿者上钩。
喜乐知道,添福来的王掌柜还在观望呢。
她也不急,反正这摊子租了一个月,她的时间充裕着呢!
收拾好东西,喜乐又跟点心铺子的袁掌柜说了,把他们的东西放在袁掌柜店铺的后院寄存。
见喜乐特别累,钱长安这才忍痛同意他们搭牛车回去了。
一共花了三十文车费,钱长安又怕喜乐饿了,中途还下车给喜乐买了个大包子,花了十五文。
姐弟俩分着吃了。
花了这四十五文钱,他们还剩一两三钱零五十文,这就是今天做生意的纯利润。外加上那两只野物卖了一钱银子。
喜乐全当这些是小钱,可钱长安却美的不行。
喜乐心想,这小子,真应该多见点大世面才好。
等她赚足了钱,要领钱长安去广阳府,省城,甚至京城去逛逛才行。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送钱长安去念书。
喜乐跟王木匠打听过了,村学的束脩(学费)是每个月一钱银子,一年下来也不过才一两二钱,这钱他们早就能出的起了。
听说村学教书的王先生,也是本地人,早年中过秀才,人品不错,在村里也很有威望,村长也要给他三分薄面的。
喜乐觉得不管怎么样,钱长安能拜入王先生门下念书,也是一件好事儿。
回家的途中,喜乐就重点跟钱长安提了这事儿。
钱长安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姐,念书还得花不少钱,虽然咱们家现在是赚了点钱,可还得留着给娘治病呢!再说了,我要是去念书了,谁帮你做买卖呢?”
喜乐只好又费了些口舌:“长安,以前爹不是教过你识字看书吗?你肯定也学习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个世上活着,不是只有赚足了钱就可以的,还要有地位。地位是怎么来的呢?自然是要念书呀!你看看,咱们村里,王木匠大叔,还有教书的王先生,哪个人更受尊敬呢?”
钱长安想了一下,说道:“是王先生呢!”
“是吧?其实王木匠赚的钱也不必王先生少,可王先生有文化,有学识,就受人的尊敬。所以,王木匠大叔,才会送儿子二奎去念书啊!就是希望二奎也做个有学问的人!还有小锤,不也去念书了吗?二奎跟小锤,都是跟你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你想想,人家念了书,以后出息了,考上了举人进士,当了官回来,咱们见到人家,还得磕头呢!人家的娘都会称为诰命夫人,也都会跟着一起沾光呢!”
钱长安一听喜乐说娘也会跟着脸上有光,眼睛就亮了起来:“姐,我要是有了出息,不但娘得是诰命夫人,你也是诰命姐姐!”
喜乐笑了,心想这弟弟的脑洞还真大,她倒不是逼着钱长安追求仕途,只是不希望他一辈子窝在这个小山村里。
姐弟俩商量好读书的事儿,两个人都挺高兴的。
尤其是钱长安,其实之前二奎跟小锤去上学的时候,他就有点羡慕,不过太懂事了,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也从来没有哭闹着要去上学。
后来钱长安自己当家,就知道柴米油盐样样都得花钱,也就不敢再想读书的事儿了。
如今想到终于能去念书了,他走路都恨不得能跳起来呢。
喜乐也不由的被他扯着蹦蹦跳跳起来。
¡¡¡¡¡î¡¢62.µÚ62Õ 062.ÉÏѧ
到了家,喜乐又把要送钱长安去念书的事儿跟苏青柔说了。
苏青柔听了,不住的点头同意。
她本身就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己也人的字儿,再加上之前丈夫钱良章也是个读书人,苏青柔也奔着钱长安能念书有出息。
可之前家里条件不允许,如今儿子女儿能挣钱了,她当然高兴钱长安去念书了呢!
母子三人商议好了,喜乐就准备跟钱长安等会儿就去找王先生说这个事儿。
去王先生家之前,喜乐跟钱长安又先去了大黑山去看豹夫人。
没想到,豹夫人居然不在那个灌木丛下了。
喜乐跟钱长安看着林子四周,没有什么打斗的痕迹,琢磨着豹夫人是不是伤好的差不多,去捕猎了也说不定。
喜乐跟钱长安也不敢进林子里去找豹夫人,就去下扣子的树下,把猎物拿了,又捡了些栗子才回家去了。
这回,他们得了两只母野鸡,两只野兔,还有一只公野鸡。
喜乐让钱长安拿了一只野兔,一只公鸡,姐弟俩儿就往王先生家去了。
要去王先生家,会路过钱家大宅,为了避免遇见钱家人,喜乐跟钱长安还特地绕了个弯。
到了王先生家,喜乐把鸡兔都送到王先生的老婆于氏手里,把于氏给乐的够呛。
又跟王先生说明要送钱长安上学的事儿。
王先生又先考了钱长安一下基础知识。
钱长安以前跟钱良章念过书,论语大学什么的,都学过,不但能背出来,还能讲解出意思来。
见钱长安这么聪明,王先生高兴的不得了,当场就录取了钱长安,并且把他给安排在大班上课。
喜乐又跟王先生定好,钱长安明天就可以去上学。
上学的事儿定好了,姐弟俩就从王先生家出来了。
回家的路上,钱长安一脸的喜滋滋的。
喜乐不由问道:“长安,上学就这么高兴吗?”
钱长安笑着说道:“姐,你不知道,我不但是因为能上学高兴,还因为上了大班,高兴呢!”
喜乐又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村学里的大班,都是念了三四年书,经过考核过了的,才能上呢!一般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准备考童生的那些学生。
像二奎跟小锤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十岁的小孩子,一边都是在小班的。
喜乐听了这话,也不由的夸起了弟弟:“长安,你真棒!”
钱长安笑着说道:“姐,你知道吗?大伯家那三个儿子,钱大成,钱二和,钱三多,一个十六,一个十五,一个十三,都在小班呢!”
喜乐这才明白,钱长安是因为比过了他们,这才心里高兴呢!
可在喜乐眼里,钱家王氏生的那些儿子,怎么能跟钱长安相提并论呢?
姐弟俩回到了家,把可以去念书的事儿跟苏青柔说了。
苏青柔听钱长安明天就可以念书去,而且还是上的大班,高兴的不得了呢!
带着病,让喜乐把布料拿出来,给钱长安做了一件烟灰色的长衫。
喜乐也用余料给钱长安做了一个小书包。
做好了衣裳,钱长安换上,看起来又精神又儒雅。
苏青柔又不由的掉下眼泪:“长安这孩子,眉眼跟你们爹是越来越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