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善终作者:玖拾陆》-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况且,廖氏和杨氏关系不错,长房又在岭东,与她平素里没什么摩擦,见他们一家都好,她心里也还爽快。

      见夏老太太问起,廖氏眯着眼儿笑着道:“老太太说的是,就是岭东当地的那个沈家。我们二姑娘是配给了沈家长房的二郎,是沈编修的亲弟弟。”

      这么一提,夏老太太记清楚了,连连点头道:“所以我说啊,怀让媳妇的眼睛就是厉害,当时一听是沈家,你们都说不好,就怀让媳妇咬着牙把亲事定下了,现在呢?”

      提起这桩旧事,连杜云萝都有些印象。

      沈家在岭东是世家,可也是败落的世家了,这些年没少变卖土地房子,只留下几屋子都堆不下的书。

      连杜怀让都说,要不是看杜家留下的几个读书人还算灵气,那个杜家早晚成了一堆书呆子。

      两家议亲时,杜家这儿大部分都摇头,到最后还是杜公甫说了一句公道话。

      卖田卖地不卖书的人家,可见是有些骨气的,成与不成,不要让人觉得我们势利眼。

      这句话,在杨氏手中成了令箭,说什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莫欺少年穷,一个人拍板定下了,更是想着法子暗悄悄接济沈家,让沈家大郎赴京赶考。

      沈家大郎入京时来过杜府请安,作为晚辈,规矩不可免,况且,科举除了学问运气,还要些人脉,杜公甫在京中虽不及从前呼风唤雨,但也还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两家已然订了亲,夏老太太放了话,亲戚走动,不许露出些鄙夷和怠慢来。

      杜云萝自然没见到沈家大郎,但杜公甫一见之下很是喜欢,又问了杜家情况,晓得杜家二郎年纪不大,学问却比做哥哥的还要好,不禁越发满意。

      到了发榜那日,沈家大郎金榜题名,得了个二甲,入了翰林院当了编修,杜家这儿欢喜的有,妒忌的也有。

      沈家大郎留在京城,逢年过节时从没有疏忽了礼数,廖氏有一回在夏老太太跟前提过,说着大郎已是出色,不晓得做弟弟的如何。

      夏老太太笑容满面,杨氏能一挑一个准,她这个老太婆还要费什么心思?

      “今时不同往日了,沈家已经有一个进士,等将来新姑爷再谋了功名,咱们稍稍帮衬些,二姑娘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太太了。”廖氏顺着夏老太太道。

      “与其说是沈家运数到了,不如说是我们云瑚旺夫,”甄氏开口道,“沈家败落了几十年了,刚刚和云瑚订了亲,立刻就时来运转,蹦出一个进士来。要我说啊,都是我们云瑚厉害。”

        第十九章 风言

      甄氏的这番话夏老太太爱听,连声道:“说得不错,说得一点也不错。才定亲就如此了,等云瑚过门,二郎保不准能得头甲呢。”

      夏老太太高兴,身边丫鬟婆子赶忙迎合奉承。

      一人一言,说那沈家大郎进京时是二十三岁,有儿有女,因着从前沈家困难,他作为长子要扛起家业,至于仕途,只能是梦里想一想了,就盼着多攒些银两,莫要耽搁了弟弟的前程。

      直到和杜家定亲,眼瞅着日子变化了,杜家大郎才听了家中劝,重新捧起了书册。

      Ò²ÊÇÃü¸ÃÈç´Ë£¬´ºãÇʱÖÐÁË¡£

      这些话说得老太太心花怒放,杜家的姑娘,本就该有如此好命数。

      ÃçÊÏ×øÔÚÒ»ÅÔ£¬Á³É϶Ñ×ÅЦ£¬ÐÄÖÐÈ´È̲»×¡ßýÁËÒ»¿Ú¡£

      进士,进士是那街口的烧饼,想得就得了?

      杜怀平考了多少回了,还不是次次名落孙山,到最后只能顶着个举子名头帮着家中打理生意?

      ¹Ù̫̫£¬ÃçÊÏ×öÃζ¼Ïë×ö¹Ù̫̫£¬¼ÒÖÐæ¨æ²ÃÇÈËÈ˶¼ÊÇ£¬¾ÍËýÍ·³ö½Ç£¬Ê²Ã´¶¼²»ÊÇ¡£

      这要是换作在寻常人家,出些银子捐个官,偏偏杜家“老实本分脚踏实地”,不肯捐官,让苗氏只能眼馋。

      她这辈子要当个诰命,大概只能指望儿子争气了。

      廖氏说了不少好话,突然话锋一转,道:“老太太,云瑚定了亲事,往下就是云瑛了呀。”

      苗氏抬眸看向廖氏,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苗氏知道,杜云萝的婚事快要定下了,这等于是越过了杜云瑛和杜云诺。

      杜云诺心里好不好受,苗氏不知道,但她知道,她自己和杜云瑛心中是相当不舒坦的。

      “是啊,是到年纪了。”夏老太太若有所思地道。

      苗氏悄悄看了一眼身边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杜云瑛,暗暗叹了一口气。

      杜云瑛和杜云瑚只差了几个月,现在却是截然不同的状况。

      苗氏怕再说下去,女儿会越发不好受,赶紧转了话题:“信上说,云韬媳妇怀上了?”

      见苗氏盯着她,杜云诺便应声道:“二伯娘,信上是这么写的,说大嫂半个月前诊出来的。”

      廖氏弯着眼睛直笑。

      苗氏背后一凉,一下子明白过来,当即想甩自己一个耳刮子,她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果不其然,夏老太太深深看了她一眼:“云琅也不小了,早些定了日子,把馨丫头娶进门吧。你怕云琅没个正行,娶了媳妇,就不一样了。”

      苗氏讪讪笑了笑,想糊弄过去,见夏老太太一副较真模样,只好点头。

      馨丫头指的是夏老太太娘家外甥的女儿夏安馨,今年刚刚十四,比杜云琅小了三岁。

      要苗氏说,杜云荻和夏安馨的年纪合适些,再不行,杜云澜也成,却偏偏说给了杜云琅,夏老太太分明就是在安插眼线。

      这些念头盘旋在脑海里,苗氏就一直以夏安馨年纪小拖着。

      可眼瞅着来年夏安馨也要及笄了,她难道还能以年纪为由拖下去?

      苗氏应归应,多少有些坐立难安,干脆借口打理事物,带着杜云瑛先一步离开了。

      其余人见此,便也都散了。

      夏老太太独独留下杜云萝,道:“一会儿蒸粽子,你打小喜欢怀让媳妇包的大枣馅。”

      杜云萝笑着答应了。

      祖孙两人说了会子话,就听外头院子里一阵问安声,很快,有人打帘进来了

      杜云萝站起身,抬眸望去,是杜怀平。

      ¶Å»³Æ½±Á×ÅÁ³ºÝºÝ¹ÐÁ˶ÅÔÆÂÜÒ»ÑÛ£¬Õâ²Å³¯ÏÄÀÏ̫̫Îʰ²¡£

      杜云萝一肚子的莫名其妙,却还是福身唤了“二伯父”。

      夏老太太看在眼中,恼道:“做什么?大中午的过来,连话都没说,先甩云萝脸色!”

      杜怀平晓得夏老太太偏心,深吸了一口气,稳了稳情绪,道:“母亲,您别生气,实在是……云萝啊,姑娘家最要紧的是名声!”

      杜云萝皱了皱眉头。

      夏老太太的目光在杜云萝身上一顿,外头说杜云萝的无外乎骄纵任性,这家里人人知道,杜怀平这时候发什么脾气?

      莫非还有别的?

      夏老太太略一思忖,道:“云萝,别听你二伯父胡说八道,去西梢间里看会儿书,等会儿陪祖母吃粽子。”

      吩咐完了杜云萝,夏老太太又与杜怀平道:“还有你,给我好好交待,又听了什么风言风语的,跑来训斥云萝!”

      被冠以胡说八道名号的杜怀平心中火烧一般,碍于夏老太太,到底不敢放肆,垂着头在八仙椅上坐下了。

      杜云萝退了出来,在西梢间里来回踱了几步。

      杜怀平每日一早就会去铺子里,从不躲懒,却在这个时候回来,怕是在街上听说了什么。

      莫非……

      莫非是安冉县主?

      ´ÓËý¼°óÇÆðÒ²Óм¸ÈÕÁË£¬ÈôÒª·¢×÷£¬Ò²µ½Ê±ºòÁË¡£

      这么一想,杜云萝推开了窗子,朝正与丫鬟们说话的锦蕊招了招手。

      锦蕊瞧见了,赶忙过来,笑盈盈道:“姑娘。”

      “你仔细听着,”杜云萝隔着窗沿,探出身去,附耳与锦蕊道,“今儿个一早锦灵就出府去了,你回去看看,她要是回来了,就赶紧让她到这儿来,我有事儿问她。”

      锦蕊一听杜云萝是找锦灵,笑容微微一窒,可她脑袋清楚,想起刚刚杜怀平臭着一张脸进了东稍间,多少就猜出了些什么,低声问:“姑娘,是不是今日街上发生了什么?”

      “你倒是机灵!”杜云萝睨了她一眼,挥手道,“有没有发生事体,要问了锦灵才晓得。”

      ½õÈïò¥Ê×£º¡°ºÃàÏ£¬Å«æ¾Õâ¾Í»ØÈ¥Ñ°Ëý¡£¡±

      说完,锦蕊快步走了。

      杜云萝半关了窗棂,走到帘子边,竖起耳朵听了听,却是没有声响。

      毕竟隔着中屋,杜怀平只要不高声说话,这儿确实听不见。

      杜云萝只好死了心,按捺住性子,在书桌边坐下,顺手取了一本书,随意翻了翻。

      却是半点儿看不进去。

      无奈地把书放下,杜云萝揉了揉眉心,这才醒来一个月左右,整个人就有些浮躁了,连静心都做不到。

      等了一刻钟,中屋里传来脚步声。

      杜云萝过去,悄悄掀开帘子一角看了一眼,只见杜怀平一脸苦闷地往外走,大步流星,全然不知周围动静。

      杜云萝愕然,杜怀平这就走了?

      直到透过窗户瞧见杜怀平出了莲福苑,杜云萝才算确定,他已经离开了。

      这火气冲冲地来,又闷声不响地走,这唱得是哪出戏?

        第二十章 风语

      杜云萝闹不明白了,正琢磨着,就见兰芝进来了。

      À¼Ö¥ÊÇÏÄÀÏ̫̫µÄ×ó°òÓÒ±Û£¬´ÓСѾ÷ß×öÆð£¬Ò»²½²½µ½Á˽ñÈյĴóѾ÷ߣ¬ÎªÈ˱¾·ÖÓÖ̤ʵ£¬ÔÚ¸®ÖÐÈËÔµ¼«ºÃ¡£

      “姑娘,”兰芝福了一福,笑了,“老太太乏了,请您先回安华院。”

      夏老太太要打发她走?

      杜云萝上前挽了兰芝的手,凑过去笑道:“兰芝姐姐,刚刚二伯父为什么生气呀?是不是连祖母也恼了?”

      兰芝笑容不减:“姑娘放心,老太太没有恼,就是有些疲乏,姑娘只管回去。老太太还吩咐了,让奴婢去小厨房里瞧瞧,看那粽子熟了没有,熟了就给姑娘送去。”

      兰芝不肯露口风,她能在莲福苑里站住脚,最要紧的是嘴巴严实,不管来问话的是老爷太太、还是丫鬟娘子,不能说的事体,她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

      杜云萝晓得兰芝性格,也就做了罢,只道:“姐姐再帮我多盛一碟红糖。”

      兰芝扑哧笑了:“姑娘这般爱吃甜,也亏得牙口好呢。”

      说笑了两句,兰芝先出去了。

      杜云萝定了定神,她细细琢磨着刚刚杜怀平说的话,怎么想都应该与安冉县主有关,只是这都是她的猜测,在有消息之前,做不得准。

      夏老太太既然推说乏了不肯见她,杜云萝干脆往回走,指不定半途能遇见锦蕊和锦灵呢。

      许妈妈送了杜云萝出院子,转身回了东稍间。

      夏老太太斜斜靠在罗汉床上,半阖着眼养神,听见动静,也没有睁眼,道:“云萝回去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2: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