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唐醉》-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某篇著名的古文之内不是有这样的话么?

        “我会的杂学还很多,这和身份地位无关,我只是不想某一天,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跟随而饿死,所以就会炒菜了!”陈易嘿嘿笑着,见宁青不太相信,又忙解释道:“好啦,你也别不相信,事情是这样的,好像是我小时候特别嘴馋,时常去厨房讨食吃,而当时府上有一位厨师做的菜特别好吃,我就喜欢吃他的菜,在那里呆多了,看多了府上厨师的烹调,所以就学会了一些做菜的技术,只可惜,已经好久没吃过炒的菜了……”陈易一脸的向往。

        宁青不知道陈易这是变着法子撒谎,只道他说的是真事,有点动容,忙安慰道:“子应,那你教会我烧菜吧,以后我会天天烧给你吃的!”

        “好的,我一定教会你!”陈易可没说,今天他心血来潮要亲自动手烧菜的目的就是如此。

        将宁青教会了烧菜,那自己以后就可以时常吃炒的菜,要是宁青能一直跟在身边,甚至某些时候,还可以以此吸引一些喜欢美味的人,反正他是别有用心的!

        夜色降临,房间内点上了蜡烛,亮堂堂的。陈易喜欢明亮的感觉,因此每天所费的蜡烛都挺多。

        还没从惊愕之回过神来的宁青,坐在堆满菜肴的桌案前出神。

        而对面的陈易不停地举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品尝他自己做的菜。

        唐朝时候还没有炒菜的概念,但陈易今天所做的菜,全是“炒”的!

        只是条件不好,没有好的铁锅,没有辣椒、味精等一些调味品及佐料,做出的菜没有后世时候吃到的那样美味,不过已经让他很满足了,至少他再次吃到了炒菜的熟悉味道。

        宁青可是从来没吃过这样的美味,她的小肚子早就吃撑了,但还是忍不住动筷,将面前盘子中的菜放到自己的嘴巴里,不顾肚子鼓胀的【创建和谐家园】,将细嚼慢咽的菜吞入肚子中。

        “青儿,你说,本公子烧的菜味道如何?”端着酒杯,将一块肥嫩的红烧肉放入嘴里慢慢品尝的陈易,很得意地问对面的宁青。今天在客栈厨房内的事还是比较有趣的,不过陈易怕人说闲话,不让其他人在边上看,只让宁青呆着,面对一个充满崇拜的学生,当起老师来滋味虽然不错!

        “太好吃了!”宁青终于放下筷子,今天她已经不顾形象吃了好多的菜,让陈易笑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失礼”,宁青扭捏着说道:“子应,你真的太厉害了,这样的杂学都这么出色……”

        陈易越加的洋洋得意,“你可不知道,本公子所会的杂学还很多呢,以后会让你见识的!”

        宁青满脸崇拜的神色,眼中都有星星在冒,“子应,你真的不是一般的人,难怪师父会如此在意你,甚至在皇帝和皇后面前都大力举荐你……”

        “打住!”陈易打断了宁青的奉承,“我不就是炒了几个家常小菜,帮人治好了一些小病,至于你这样大发感慨吗?要是以后本公子做出了更多惊世骇俗的事,你还不被吓死!”

        还真佩服宁青,吃了几个不能算非常出色的炒菜,就把对他的赞美上升到这个高度,有点过分了。

        “嘻嘻,我可期望多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现呢!”因为喝了点酒,没有了以往矜持与羞涩的宁青大胆地看着陈易,眼睛中有特别的波光在闪动,“师父说你肯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我也这么认为,期望能看到你更多更出色的表现,我……会很高兴的!”

        “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陈易嘻嘻笑着,一脸的自傲!

        酒足菜饱,但桌上还有很多没吃完的菜,宁青舍不得扔掉,换了器物重新收拾起来。再吩咐店中小二进来将碗碟收拾好。

        两人都有点吃多了,肚子撑的有点难受,也没急着去睡,呆在陈易的房间内,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因为酒精之故,两人的感觉都比平时好,说话也随意了更多,特别是宁青,与平时有点不一样,都敢时不时看陈易一阵,注目的时间还挺长。

        那脉脉的眼神陈易当然感觉到了,今天因为喝了点酒,又与宁青身处斗室,异样的感觉让他有一些不该有的念头起来,宁青这眼神注视,让他心内的蠢蠢动更加的强烈了。

        这具身体正是青春年少,精神充沛,加上现在又是夏天时光,包括宁青在内的所有人穿的都单薄,肌肤【创建和谐家园】很多,甚至在近距离时候,能看到一些特别的风景,这样的引诱让陈易某方面的欲望都有点忍不住,看向宁青的眼光也有点异样。

        宁青也感觉到了陈易眼神中的异样,让她心跳更加快速的同时,也享受起这种感觉来,越加表现的娇羞可爱,甚至在和陈易交谈时候,都表现出撒娇的味道,像似刻意向陈易表示点什么。

        两人本就挨着不远的距离而坐,因为酒精的作用,似乎都有像对方靠拢的意思,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身子不麻木,坐姿越加的随意了,两人距离似乎越来越近。

        “青儿,今天本公子累了,你能不能帮我捶一下身子?”陈易开始提无赖的要求了。

        “嗯!”宁青羞涩地点点头,站起了身,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小妮子在起身时候,一下子站立不稳,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一边的陈易眼疾手快,在宁青低低的惊叫声中,将她抱了个结实。

        身体一接触,两人俱打了个颤,像被电触了般。

        陈易心内升腾起不可抑制有渴望,用力一把将宁青的身子扳过来,让小姑娘的那张娇嫩小脸与他面对面。宁青下意识地伸手抱着陈易,呼吸粗重,并不是很饱满的胸部急促地上下起伏,一双眼睛紧紧地闭着,长长的睫毛在不停地抖动,娇嫩的脸在灯光的照映下,有一种吹弹可破的感觉,红润的小嘴微张着,分外的诱人,【创建和谐家园】早在心内升腾的陈易忍受不住,重重地吻上了宁青的小嘴。

        猝不及防间小嘴被人侵犯,宁青轻呼一声,本能地咬下牙齿,合上嘴。没料到会宁青会这样的陈易舌头被咬疼了,这点疼痛感并没让他退缩,而是越加【创建和谐家园】着他,继续粗暴地吮吸起宁青那柔嫩的嘴唇起来。已经放开了抱着陈易腰的宁青两手不知所措地生着,脑袋一片空白,她不再拒绝陈易对做好了小嘴的入侵,甚至很是欢喜,但不知道如何回应……

      第101章 葫芦里卖什么药

        “子应贤弟,为兄和敏月今日来看你了!”陈易所居的客栈内,帅的掉渣、让人忍不住心生妒嫉的贺兰敏之带着一身清闲男装打扮,英气逼人的贺兰敏月,没让小二带路,直接闯到了陈易所居的那相对独立的房间,在看到陈易正和宁青两人正一个念,一个执笔记录时,哈哈大笑着打招呼!

        “常住兄,敏月,你们怎么会到这里来,快请进内!”看到贺兰敏之兄妹出现在这里,非常意外、喜出望外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陈易赶紧将两人请进屋内,又吩咐同样吃惊的宁青,“青儿,快给贺兰公子和贺兰小娘子上茶!”

        好几天没见到这对兄妹了,陈易还真的有点想念,当然他想的只是其中某一人!

        “是!”神色非常不自在,像似受到惊吓、又似有点愤愤一样,涨红着脸的宁青细声细气地应了声后,低着头走到一边案几上,替来客倒茶去了。倒茶时候还不忘抬头看看贺兰敏月,眼神中有敌视的神态。前两天那个酒喝多了的晚上,她与陈易有了真正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她被陈易搂在怀里,两人有了一番浅尝即止的吻。虽然没有更多的【创建和谐家园】发生,但小丫头的心已经完全被某人俘虏了,她希望陈易完全属于她,不与其他女子接触,但今日有个比她还要漂亮的女人来找陈易,她知道陈易与这个女人交情还不浅,当然让她不高兴,只差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来了。

        那天陈易表现的很“矜持”,虽然怀抱中的宁青一副任他宰割的样子,但因为有顾虑,担心孙思邈的遭难,再加上没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因此还不敢放开心思去做“坏事”,在得了宁青的初吻后,并没进一步的侵犯,甚至连原本下意识会有,比如在亲吻时候抚摸一下女人身体的特殊部位的动作也强自忍住。这种滋味不好受,让他没享受到品尝了一个少女初吻后应该得到的快乐和甜蜜。

        陈易这种近似柳下惠的心态让宁青没在这一个晚上失去少女的太多东西,但这样已经让她的心完全沉沦了,接下来几天她在陈易面前表现的很温柔乖巧,完全把自己当陈易的女人看待。而陈易是努力想去掩饰两人间的“不自在”,除了依然执行孙思邈的吩咐,继续默写医书外,他还时常和宁青开开玩笑,想将两人之间的交往恢复到以前,无拘无束的状态。

        但陈易这个将感情在好几个人身上游移的人做的到,已经完全坠入情网的宁青却是做不到,他在享受着陈易欢笑与关怀的同时,也期待很多。

        但少女的矜持让她不可能表现的很主动,很多时候只是默默等待,也期望着能和陈易长时间这样相厮守。今天突然出现一个比她还要漂亮的女人,而且身份很是尊贵,和陈易又有不少交往,打心底就将贺兰敏月当作“情敌”看待,神色间表现的很不自然。

        陈易和贺兰敏之两个大男人并没注意到宁青神色上的细微表现,但贺兰敏月这个女人却是注意到了,她心里也感觉怪怪,但又有点得意,时不时地盯着宁青看,而宁青也时常将眼睛落在她身上,两个女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相看几眼,交换旁人看不懂的眼神,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及其他意思!

        陈易和贺兰敏之两人说着客套话,大意就是这段时间过的如何,有没有出去玩,有没有好的诗作想出来云云,贺兰敏月坐在贺兰敏之身边,倾听两个大男人说这些假大空的话,倒好茶的宁青乖巧地站在一边,冷眼旁观。最终陈易还是看出了两个女人间的异样,在觉得有趣的同时也怕闹出什么不愉快来,再又突然想到一点什么,趁聊天间隙,唤过宁青悄悄吩咐几句。

        原本不自在的宁青在听到陈易的吩咐后,马上点点头,答应了,还对贺兰敏月扬了扬有得意之色涌涌上来的脸,告了声罪后,出去了。

        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也不以为意,继续坐着和陈易聊事。

        今天他们是有目的而来的,而宁青呆在这里,想说的事也不敢说,如今宁青出去了,那正是好!

        当下贺兰敏之马上收了声音,凑近陈易,声音轻轻地说道:“子应,今日为兄请你去喝酒,我已经在醉仙楼订好了位置,我们马上去吧,今日我还有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想和你交流一下!”

        贺兰敏之又要拉自己去喝酒,陈易有点哑然,但他并不急着拒绝或者接受,而是笑着反问道:“常住兄,今日你有什么事要问询小弟呢?”

        “我们边喝酒边说吧!”贺兰敏之说着站起了身,“今日我请你喝最好的酒,让掌柜上最好的菜,不醉不归,如何?我们快走吧!”

        但了贺兰敏之的热情却没得到陈易的响应,“常住兄,今天我们不去酒楼,就在这里,我请你品尝你不曾吃到过的美味如何?!一会我会献上许多你不曾吃到过的美味佳肴,包定让你惊叹!”

        “什么美味佳肴?”贺兰敏之疑惑地看看陈易所居的这个房间内那简单的陈设,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客栈,虽然店内会做一些简单的食物,但这里的厨师水平怎么也比不上醉仙楼,除非陈易会变戏法,不然到哪里弄美味佳肴?

        还是贺兰敏月机灵,她从陈易刚才吩咐宁青,然后宁青出去的举动上猜到了什么,但没讲出来。

        “山人自有妙计,还请常住兄和敏月耐心等候!”陈易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前几次都是常住兄请客,小弟怎么也要还个礼,择日不如撞日,那就请常住兄和敏月在这里,在我们所居的客栈内,享用一次我敬献的美味,保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既然如此,那某也承子应贤弟的意,不去醉仙楼了,就在这里,和敏月一道等着享用你所说的美味佳肴!”贺兰敏之感慨了两句后重新坐下,看了看房间内的情节,带点犹豫地问贺兰敏之道:“子应,在此处说话,会不会不太方便?”

        陈易明白贺兰敏之的意思,笑道:“此处是孙道长和我几人的住处,虽然现在孙道长带着两名【创建和谐家园】回终南山了,但他们的房间一直留在,客栈没安排给其他人,邻近也没其他人居住,很安静,没有人会来打扰我们的!”陈易已经知道今天贺兰敏之有什么要紧的事和他说,是怕别人听到,因此才这么问的,当下又说道:“不知道今日常住兄有什么事要指教小弟的!”

        他有点弄不清楚贺兰敏之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这段时间朝中发生了一些事,有些事挺让姨母头疼的,她也问询与我,但我却给不出好的答案,听孙道长说你天资异于常人,在许多同肯定会有不同于常人的见解,他曾说过,你会让所有人惊叹的……因此今日我就想过来和你一道讨论一下这些事!”贺兰敏之脸上浮着异样的笑,在说完前面这些话后,再道:“不知子应愿意与我讨论这些事否?”

      第102章 贺兰敏之的心思

        “子应贤弟,你博览群书,除了对诗书、武艺及医理精通外,相信对其他事也很有了解,今日我是带着一些难解的问题来向你请教的!”陈易说此处不会有人来打扰,外面又有他的几名随从守着,贺兰敏之也不再担心什么话落入他人耳,直截了当地问道:“想必你也知道,去岁天下多灾荒,长安的粮价飞涨,而辽东的战事还没完全停歇,青海及北方的战事也频有发生,不只民间,军粮都有点吃紧,要不是陛下的身体有恙,年后御驾就往东都去了!你也是知道的,这些年御驾时常往东都,就是因为长安缺少粮食,往东都就食的!你来自江南,这些年以来,江南是盛产粮食的地方,你在那里呆了这么多年,对这些情况应该有所了解……为兄今天想问你的是,你可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

        “啊!你竟是问这个!”陈易吃惊异常!贺兰敏之这家伙放着必须要解决的眼前大事不去管,却拿这些朝堂上大臣及皇帝、掌权的皇后才需要关注的事来问询他,陈易很怀疑他是不是听错了!

        他原本还以为贺兰敏之是为他母亲的事而来。当日在宫中时候和他说了一点点关于为母亲和妹妹烦恼的事,待过几日会找他详细说,但听贺兰敏之却是说这个,竟然说到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大事,不是关于武顺及贺兰敏月之事,让他非常吃惊!面前这个风流成性的大帅哥,是不是吃错什么药了?

        虽然说他对贺兰敏之所说之事有很多后人总结的历史经验可以夸夸其谈,并且能说出很多所以然来,足以让所有人惊的目瞪口呆。但此前他没在任何人面前说过这类话题,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人找他咨询这样的事,何况,这样的事贺兰敏之来问,本身就有点荒唐。这位大帅哥是什么人啊?只武则天的外甥,整天“游手好闲”,喝酒泡妞,做出很多荒唐事的风流人儿。这样的人,没饿过肚子的少年纨绔去考虑粮食问题,关心民生大事本就不正常,再拿这些事来请教别人,会让人觉得很荒唐的!

        “是啊,想必去年的灾荒子应贤弟必定看到了吧?谁也不希望出现百姓吃不饱饭的情景,要是有人给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必是国之功臣,我大唐的英雄人物,一定会得到皇帝及皇后的嘉奖,加官晋爵没任何问题!”贺兰敏之似笑非笑地看着陈易,似对陈易刚才的疑惑表情没一点在意!

        “嗯,说的是挺在理,不过……”“不过”是什么陈易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不过他还真的不知道去年大唐曾闹过灾荒,好像历史书上并没记载麟德元年有什么大灾荒,只是记载了这一年发生的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中一件就是上官仪因为提议废后而被杀,许多朝臣受牵连,朝中官员大清洗,武则天进一步掌握了权力,其他好像没特别的大事么!看来灾荒应该不是非常严重,不然资治通鉴、新旧唐书都应该有记载,饱读过这几本书、并刻意留意过这段历史的陈易也应该知道。

        见陈易认可了,贺兰敏之一脸的兴奋,催问道:“子应,想必你一定想过这个问题,你是个异于常人的人,很可能想的非常多,能不能说出来给我和敏月听听。”说着转头看看一边神情专注盯着陈易看,让陈易都不敢与之对视的贺兰敏月:“敏月,你是不是也想听听子应在这些国之大事上的论述?好似哥哥以前听你说过,你喜欢那些聪慧,有远大理想的人么?”说着还对贺兰敏月挤挤眼神。

        贺兰敏之猝不及防的问询让贺兰敏月愣了一下,脸上马上飞起两朵红晕,恼怒地瞪了自己的哥哥两眼,但还是很配合地点点头:“是的,哥哥,敏月最佩服那些心智聪慧,为国谋虑的人!想必子应就是这样的人,对许多事定有不同常人的见解,一会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

        陈易惊异于贺兰敏之兄妹间莫名其妙的一唱一和,不过贺兰敏月在说这几句话时候那娇羞的神态还是让他怦然心动。在贺兰敏之兄妹的注视中,陈易怔了一会后,犹犹豫豫地问道:“常住兄,你怎么问询这事?我好似并没和你说过这方面的事,你如何就认定我会给你一些建议?你……你……”

        终没“你”出什么疑惑来,不知道如何置疑的陈易停下了话!

        “子应,我相信,你一定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也……相信你一定有不同常人的论断的!孙道长都如此认为,我们也一样认为!所以今日我和敏月非常想听听子应你对这事的看法,或许你的说【创建和谐家园】让我们受益匪浅!”贺兰敏之说的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其实,陈易不知道的是,昨天贺兰敏之一早进宫,与武则天说事时候,武则天随口问询了他一些事,其中就包括粮食的问题。武则天在为粮食的问题发愁,在与朝臣商量没获得非常好建议后,也问询贺兰敏之这个她觉得非常聪慧的外甥可有好的主意,如果有主意就告诉她。

        贺兰敏之当然想不出来,他自幼依食无忧,从小除了读书、练剑外,就是与其他纨绔子弟厮混,从来没接触过农事,对粮食产出没什么概念,只是在昨天武则天问询后,找人恶补了一下这方面的东西,但依然一头雾水,想着怎么都没办法向武则天交待,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这些年,贺兰敏之在武则天面前表现的非常出色,小小年纪替武则天做了不少事,一些还是一般人难以完成的大事,因此很得武则天的信任的宠爱,他不想在这件事上,让武则天小看他,无论找什么人,问询一些对策,能在武则天那里搪塞过去就可以了。如果幸运地拣到一些“金玉良言”,让武则天大悦,并采纳建议,那无论他冒领这份功劳,还是将说这番话的人引荐,都是一份功劳。

        因为某一次和孙思邈说起陈易这个人时,这位德高望重,以相人著名的老道盛赞了一番陈易,说这个少年人心智甚高,在许多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贺兰敏之在求良策不得的情况下,想到了陈易。

        他又怀有武则天所托付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要从陈易那里了解一些事,弄清楚这个人真正的才学,所以就跑到客栈里找陈易来说这事了!

        又因为他的另外一层考虑,将贺兰敏月这个妹妹也带来了!

        他希望今天能在陈易这里收获惊喜,而不是失望,那样他所想的一些事就可以放手去做了!

      第103章 惊人之语

        陈易未被贺兰敏之莫名其妙的话鼓动,但一边贺兰敏月那殷切的眼神注视,让他“本能”地将拒绝的话吞了回去。男人在女人面前都有表现欲,特别是自己有好感,甚至对其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的女人面前更是如此,有将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方面展示的想法,陈易也是一样。刚刚听到了贺兰敏月那不知真假的鼓动话,他有了向面前这对兄妹高谈阔论一番的冲动。但陈易还是有点顾忌,不敢乱讲,即使讲他也要组织一下说话的方式,因此在贺兰敏之的再次恳求后,依然没有正面回答。

        “常住兄,你这不是为难小弟么?小弟年不及弱冠,对农事关注非常少,除了纸上得来的一些理论外,并没有多少实践过的东西在里面,你让我说,我不就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只能拿话胡乱搪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搬出来了。其实在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时,陈易却想到了另外一点,此词用在赵括身上还真有点不合适。历史记载中,纸是东汉时候宦官蔡伦发明的,春秋战国时候跟东汉有几百年的时光,何来纸?没有纸又怎么纸上谈兵呢!

        让陈易意外的是,他的一点小疑惑马上被贺兰敏之抓住了,“子应贤弟,什么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你是指长平之战时候的赵括吗?纸上谈兵此语甚是精妙,但没听到以纸上谈兵此语形容他啊?”

        陈易一下子无语,他想不到自己和贺兰敏之想到“一块”去了,都对这个成语置疑……不对,好似什么地方不对劲,他有点慌张!

        “对,就是长平之战时候的赵括,你……没听到纸上谈兵此语吗?”陈易看着贺兰敏之大讶,难道这个成语在唐朝时候还没出现,是后人依据当年赵括的表现在唐朝以后杜撰的?汗一个,看来以后引经据典也要细细考究一下,说不定后世引用的典故并不是真实的,要被人笑话的!

        贺兰敏之置疑的不错,自己的怀疑也有道理,春秋战国时候并没纸,以纸上谈兵来形容赵括还真的不合适,明白了这一点,陈易有点灰溜溜,他怕贺兰敏之及一边扑闪着大眼睛表示好奇的贺兰敏月的追问,忙将话题引了开去:“常住兄,我以前是看过一些关于农于的书籍,在江南时候也曾到过田间地头,对农事的事略微知晓,也曾对此发过感慨,只是都是无病【创建和谐家园】,要是今日常住兄和敏月有兴趣,那我就随便说几句!”就胡乱吹一通吧,将面前这对表现有点怪异的兄弟应付过去再说!

        也不能让他们追问什么“纸上谈兵”的典故,露出什么馅就是个大问题!

        陈易后世时候的老家在农村,自小下过地,种过田,对作物种植还是有点懂的,更因为他在读史书时感兴趣过隋唐时代的农业生产情况,对唐初时候各种作物种植情况有比较多的了解,甚至无意中拜读过一篇论述唐代农业的文章,在惊异于这篇置疑唐代耕种水平低下,统治阶层没重视农业,让江南之地荒废了许多年的文章时,也为此查过一些相关资料,想看看这篇文章论述的是不是对的。

        阴差阳错之下,让他对唐朝时候的耕种水平、农业发展情况及粮食收成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虽然说这只是某个学者的一家之言,但查了一些资料的他,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见解!

        见陈易如此说,贺兰敏之的兴趣马上被吸引了过来,置疑“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兴趣也被转移了,马上追问道:“子应贤弟,为兄知道你定有猜到的见解,今日就详细讲给我和敏月听听,让我们见识一下你猜到的见解有多新颖……”他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了,知道陈易会给他以惊喜!

        “好吧!既然常住兄一再要求,那我就略讲一二,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两位指正!”陈易清清喉咙,开始讲述,他刚才已经组织过语言,因此刚开始讲述时候的论点是非常鲜明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有多种:一则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劝课农桑,鼓励百姓耕作,依小弟所了解,这是朝廷已经在推广,想必常住兄也是知晓,小弟多讲也无益!”这方面唐朝的统治阶级早就在采取了,好像每个时代开始时候当皇帝的和他们的大臣一直在做,面对贺兰敏之兄妹,这一点没必要讲,除非面对李治或者武则天时候,不过他还是翘起了一个手指头。

        “二是改变耕作方式,改善种植结构及方法,推广更好的耕作种植方式!”陈易翘起了第二个手指头,“依小弟的理解,精耕细作是获取粮食好收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常住兄久居长安可能不知,如今我大唐天下间,无论是官田还是民田,所采用的耕作方式都是粗耕粗种,种植后田地间的管理也跟不上,如此粗放的种植方式,所获得了粮食收成是非常可怜的。依小弟所知,一些地方采取了精耕细作之后粮食的产量上升的很快,如今我大唐田地亩产,上田只不过三五百斤,下田可能只有百来斤,但某些地方采取了精耕细作之后单季的亩产都可达千斤,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普通收成的数倍……”

        说到这里,陈易停下了话,因为他看到了面前那两张帅气、俊俏的脸蛋从好奇变成了惊愕,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两人都有点失形象地张开了嘴,因为怕他们太吃惊,陈易只要停下话。

        其实贺兰敏之和贺兰敏月并不清楚如今田地的亩产,但他们听清了陈易刚才列举的数字,两相对比,让陈易称赞的精耕细作种植方式的亩产量是普通种植方式的数倍,这已经足够让人吃惊了。

        贺兰敏之有点怀疑陈易所说数据的真实性,因为相同一块田地,如果不是因为天气等原因影响,差距如此之大,一般人都不太相信的,他也如此。他很疑惑地看着陈易,很想问问这位一脸自信的人,是不是在吹件。不过贺兰敏月倒是相信,她没有一点怀疑陈易所说话的真实性,只是她好奇这位让人感觉奇怪的男人为何会知道这些,她期望能再听陈易继续讲述,并将自己的哥哥说服。

        兄妹两人心情虽然各异,但都希望陈易继续往下讲!

      第104章 捷径

        “常住兄,敏月,这并不是我胡乱吹牛,是真实的事,我也亲眼见到过!”陈易说的非常肯定。

        后世时候,袁隆平研制出来的杂交稻,一季亩产过千斤还真的有,一年的田亩产量可远比他所说的千多斤要多很多呢。只不过后世时候的田亩比唐朝时候稍大,再者耕种技术是完全不可相比的,种子的优良程度也没法比,在唐朝时候,再精耕细作,也不可能达到这个产量的。

        但达不到后世时候的产量,并不是说依现在的耕种技术就没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依陈易所了解的唐朝时候耕种技术,太有提升的空间了。采取精百细作,改良种子,推广水稻的种植,推广一年多季的种植计划,无论哪一项,都可以大幅度提高田地的亩产量,甚至是几倍的提升,这足以惊震朝野!

        想到这一点,陈易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来。唐朝时候耕种技术落后,对他这个穿越人来说,还真的是件好事。因为现在的技术落后,他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如果是因为他献计之故,让现在的田亩产量大幅度提高,那就是大功一件。现在的李治和武则天及他们的大臣都在为粮食问题担忧,要是因他之故,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那功劳就是他的。如果他不时地献上几条计策,大唐的粮食产量一步一步提高,那他的功劳也在累积————这当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只是将这些东西告诉了贺兰敏之,要是这小子将其据为已有,到武则天面前邀功,那如何是好?

        不过陈易马上将自己这想法排除了,贺兰敏之是什么人?他是武则天的亲外甥,韩国夫人武顺之子,得武则天宠幸程度没什么人可以比,根本不需要拿这些事来邀功,也没必要将这些理念据为已有。贺兰敏之定是聪明之人,他已经在武则天面前说了他不清楚农事之道,要是过了几天,马上就有一番高谈阔论出来,武则天自然不会相信她这位外甥会在几天之内心智突然开窍,贺兰敏之知道这些,武则天定会认为是什么人所提,甚至她会幕后提这些理念的人非常感兴趣,从贺兰敏之嘴里打探清楚。

        陈易现在是以医生的角度与武则天打交道的,虽然说借孙思邈的口,让武则天对他产生好奇了,但这好奇大部是因为医道之故,武则天也没问询他关于其他方面的事,当然更不会在某一天召他进宫,问询他如何可以提高大唐的粮食产量。而通过贺兰敏之的口可以,陈易相信,贺兰敏之定会将他所说的话转告给武则天,并会告诉武则天,这些理念都是谁的!

        借这位老兄的口,将这些理论献给武则天,进一步得武则天另眼相看,收获自己所需的,这很可能是最佳的捷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