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俊良兄怎么也不肯来,却是打发我前来汇报。第一批生产线产品已经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足有几百件,他是让我相请李先生,前往织机房审视。毕竟是首批产品下线,你这位主家可是要在场的!”莫俊急匆匆道。
以目前机械程度,自然满足不了后世流水线作业方式,但各个工序一样被李之严格划分为统一进度,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
手工纺线不同于现代机器纺线,由于纯羊毛毛质好,含绒量高,手工纺线容易检查出毛的粗细及韧性等,能及时调节转速及用力程度,尽管毛线织就速度极慢,但也因此令手纺线结实、耐用、韧性强、拉力大,而且还漂亮。
因而手工纺线工序在另一处织机房,雇佣了更多织线工人,已经在几天前就提前动工了。
今日里还是脚踏纺车调配后首次产出成品,但极落后的纺织工艺,也只能保证一批几百件花色、尺寸雷同,需要另行调配织机,才会有不同产品出来。
而且不同于同时纺两根纱的织布用脚踏纺车,此等纺机是在单股机改造而来,每每临到下一处提花之前,还需要重新固定一下线的位置,无形中,无数繁琐工序中断下来,令一件毛衣织就要至少两个时辰。
但好在有李之这样安排,会有几百件一同完成,也比人工织就要快了无数倍。而且通过主机,辅机的配合,可织出反正针、元宝针等简单的花样,罗纹边整齐美观,使织物更富有弹力。
目前工人手艺生涩是个问题,如此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也便于工人们更深悉其中机巧,一旦他们对这种新型式粗绒线编织手法娴熟了,他才会允许各人之间自行组建小团体。
因为每个人手下灵活度不同,密集型流水线雏形,机器不能保证机械自动前提下,就必须满足参与人员织就速度的高度统一。
日后会根据成品件数结算薪酬,手里活计灵巧,自然就挣得多,某些手法笨拙之人自然就会拖了主机。辅机配合的进度。
不能不说,古代传统手艺人极高发明创造智商,这些相比后世落后巨大的粗造毛衣编织机,可是他们凭借着手工编织针法里自行摸索出来的。
李之也让清绮郡主对主要几名参与者重金奖励,一旦工厂产量上去了,他会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开发下一代织机工艺,以及更多花色设计,毕竟以他一个大男人,再是自后世穿越来,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所知花色少之又少。
眼下马上饭菜就会端上来,但莫俊所说也是实情,第一批成衣下线意义重大,他与清绮还真是要亲临现场见证一下。
于是他引着一众好奇心强烈之人,迅速来到织房,面对相比后世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单一花色毛衣,李之依旧心情激奋。
羽灵姨第一个跨步上去,抓过一件毛衣就在身上比划,嘴里还在啧啧不停:“看着毛衣厚度不足,但仅是入手就是一股暖意,替代臃肿棉衣自然不在话下!虽说样式有些古怪,但女人们身形苗条下来才是首要,能让她们脱下笨重棉衣,已经算是成功了!”
李之哑然失笑,在如今年代上了些年纪人眼中,这样新潮毛衣居然成为了样式古怪之物。
清绮直接笑出了声,“我说羽灵姨,什么叫样式古怪?只要它风行起来就是时尚,哪怕一个麻袋片,被剪成别致样子,只要穿的人多了也会成为一时潮流,何况毛衣的出现,是能体现出身形来的超薄保暖奇效!”
没有参与斗嘴,李之却是俯下身子,不厌其烦的一件件细细翻来覆去查看,现场没有人赶上去帮忙,毕竟此类衣物对他们来讲,还算是稀罕物,其中存在着什么机巧可没人知晓。
就是那些工人们,此时也不敢大口喘息,均是暗怀忐忑等待着主家检验。
足足半个多时辰,李之捡出其中四五件有线头断裂毛衣,望向清绮:“这几件有断线情况,就赏给卢秀娥她们吧,另外每个工人嘉奖一百文铜钱,算是我们开章大喜了!”
现场工人们一片欢腾,一百文铜钱够买十六、七斤米了,那可是一家人半月伙食费用。
而卢秀娥就是参与改造织机那一批人,毛衣成衣初上市面,每一件定价可是要一两银子以上的昂贵物,这些工人们,就是一年不吃不喝,也难买上一件。
这种毛衣线头断了可不似布料一样不可修复,稍微添个图样上去,就可以完美掩饰起来,即使倒卖出去也是没有问题的。
清绮看着眼神有些慌乱的卢秀娥,含笑解释着:“一百文铜钱一样有你们的份,但是最后领口、袖口封边收口工序,必须添加一道检验规程,由你们五位织机长直接负责,不能让残次品流向市场!”
卢秀娥几人赶忙连声道谢,清绮面向众人高声总结了几句,由李之做最后陈词:“今晚我们就连夜开工,薪酬翻倍,另有厨房提供加班伙食,只要保证一万件成品下线,所有工人们另有酬金。再就是,今晚首批加班人员明日里回去后,也各自在你们熟人里介绍来更多心灵手巧之人,一经录用,介绍人就会获得十文铜钱,当然是按人头算,但必须是能自行解决吃住的本地人!新工人招聘仅限五日,过了期限就不再招收了!”
工人里多为女性,唯有从事织机行业的女性,才是被社会所认可的正规领取薪酬阶层,这类细致活,男人是做不了的。
按照李之前世说法,工人算是蓝领了,已是从最底层贫苦阶层一只脚跳了出来,尤其是长相条件较低的女性,几乎是她们唯一出路了。
临走,暂时被指派为仓管的刘师爷负责收起所有成衣,李之低声向他交代了什么,这才引着众人回到老刘头处。
晚饭时候,他说道:“在场人每人一件自己先穿着,但需要等到明天了,毕竟现在只有一种码数,尺寸大小需要分批制定出来。”
羽灵姨最为满意,“刚才我出来时候可是一步三回头,心中念叨着李先生也不表态有何福利。嘻嘻,还好李先生没将我们这些人忘记了!”
清绮轻笑,“你们这些身边人不仅有,而且会保证永远不会花钱购买,只要看上眼的就去找刘师爷!”
夏婆婆他们当然不会差了钱,但毛衣这东西不在价值多少,而是重在稀罕不是?
“这玩意儿发明得极好,像是我们这些有伸手之人,身上衣物越是简洁越有好处,虽说平常也不需要太厚棉衣!”老吴头感叹。
“下一步就是毛线裤了,羽灵姨,你若是有兴趣,去讨了来羊绒线,让清绮教你手工编织,提前给自己编制一条穿着!”李之提醒道。
见羽灵姨顿时兴致大起,夏婆婆一旁使过眼色,“还是等产品正式上市再说了,一文钱还没挣到,可不能这般大手大脚,从细处管理才是首要,再说了刘师爷那里也是为难着呢!”
羽灵姨瞬间理会过来,“师姐说的是,等市场有了反应再说不迟,我们这些身边人士给你排忧解难,还不是添乱的!”
纯正羊毛在哪一朝代都是昂贵物,在没有人工合成毛纺出现之前,以目前落后养殖业来讲,此时羊绒衣物的确是种奢侈品,当然不能像李之所说的那样随意而为。
第九十四章 李之的奸商秉性
晚上李之就住在清绮郡主原来房间里,原本决定第二天一早返回也推迟到下午,那时毛衣花色、样子才能更多些,很多渠道需要拿它来打开缺口。
围绕着此事,几人商议到很晚,一等万件羊绒纺织品完成,就是接下来的销售问题。
李之利用火药提炼工艺,向朝廷交换的东、西两市门面房还在等待中,根据临淮郡王得到消息自然没有太大问题,他正与相关部门讨价还价,力争最好的面积和位置。
一旦交易完成,他就要配合相关部门提炼第一批样品,那时就会去远离市郊偏远隐秘处,毕竟那是种相当危险实验过程。
临离开之前,他需要就销售问题,与清绮交代清楚,等到半夜时分,三女却无一人要求离开,索性就同居在一处房间内,别院那么大,那里又是单独院落,除开几位丫鬟,也没人知晓几人如何就寝。
于是,就在清绮那张帷幔大床上,困极了的几人和衣而眠,对男女之事没有一点意识的庞啼,搂抱着李之就没再松开手。
早上醒来,神情最窘迫的就是瑜然了,一知半解的她,尚不能在传统理念里跳出来,能够于男人共宿一宿,显然是个巨大心理障碍。
倒是早已与李之混迹了十几年的清绮郡主表情自然,虽然仍不免脸上红晕明显。
只有渐有普通女孩活泼性格的庞啼,对一切无知无觉,即使她能意识到男女授受不亲问题,但在这丫头意念里,李之早在梦里就是自己家人了,根本不在乎她这个女孩子家,身边多出来的那个男人。
女人出门总是麻烦些,简单洗漱,李之就一个人赶往对面的织房,刚刚进门就被刘师爷拦了下来,让到临时库房里,入眼便是密密麻麻近两千件成衣。
“半数工人们紧赶了一夜,接班人马上就要来到,今日还会有三千件织就完好。照此速度,再有至多两天就能凑足一万件,而且昨晚间由于工人技术愈加娴熟,进度也快了不少,几次开机下来,也不过三两件残次品!”
“那就按我昨天给你讲的,三种尺码配上相应花色,你给我准备出两百件!这是不得不有的额外支出,各个方面都要打理,等到晌午前,七叔那里首批包装编织袋就会送来,一一帮我备好了,午后我会立即赶回长安城!”
“没有问题,封行早把车、马准备好了,就等在厂房外。还有,购置原材料以及人工费用所需银两不多了,我想着多进些羊毛备着,你没见昨日宓覃像是上紧的发条,支配他身边人忙得团团转,听话因现在已经在着手抢购羊毛了,长安城就近养殖场就那些存量,我们不早些下手,或许在今后使用上有不继之危!”
“我赞成!那你就尽快整好账目,清绮郡主随后就会过来,资金还是需要临淮郡王帮衬着!另外你也挑几件适合家里人穿的,就当是对你近几日忙碌的奖励吧!”
刘师爷笑道,“那几件残次品我已收了起来,家人需要是次要的,羊绒这般昂贵,小侯爷还真是舍得!”
尽管昨日早有人给他讲过,但他看着李之长起来,小侯爷叫习惯了,却是一时改不过口来。
李之也没再劝他,自从他给刘师爷治好了病,又因张管家一事发生,这个人目前已经被彻底收服了,知道自己哪些事应该做。
七叔那里竹叶与竹条搭配编织物,就是目前条件下唯一衣物产品包装了,能买上一两银子的东西,都算得上贵重了,没有个包装物也的确说不过去。
那等编织物李之早见过成品,柔软到能自如折叠,具体样式就是后世那种传统文件袋,只不过把那种折盖换做了两个提手而已。
因为涂抹过胶质竹叶的添加,倒也形成个柔软袋子模样,或许仅是那种不褪色的竹编工艺品,就会成为极风行随身携带品。
便是此时清绮身边的萍儿翠儿,也人手一个时常拎着跟来跟去,神情那叫一个得意。
在织房里待了近半个上午,随着清绮三女的到来,李之才退了出来。
“银子的事与刘师爷交代好了,下午就会有专人送了来!”
李之却没听到心里去,而是定定望着三人,她们此时早换上了卢秀娥等人为她们手工编织的长款毛衣,下摆垂到腿肚子上的那种开襟裙式,当然是李之亲手设计。
原本是没有瑜然、庞啼两人的,好在编制的不止一件,此时两人穿起来倒也如量身定制一般合体。
最为显眼的就是庞啼身上那件了,一袭淡粉色如流苏一般垂遍满身,加上那顶已经有一扇轻纱遮面的羊绒线帽子,活脱一个修长俊俏少女,因不见容貌露出,除了略显消瘦外,旁人也探不出她仅有十二岁。
粉色帽纱把她那盘起长发与整张脸都遮掩了,但能感觉出她嘴角半隐半现的那丝完美弧度,透着一股奇特而夺目美丽;朵朵硕大花纹相间在欣长毛衣上,把她衬托得似神秘似纯洁。
“看你那副痴迷样,是不是啼儿来到了,我和瑜然就入不了你的眼了!”清绮很看不惯李之那种直勾勾呆样。
其实她与瑜然是另外两种风格,清绮紧裹在身上的长裙,尽显她魔鬼般惹火高挑身材,再配上白皙无瑕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举手投足里,都彰显出说不尽的妩媚贵气。
而瑜然又是那种仪态不可方物的舒雅,雪白羊绒长裙看似轻如一袭轻纱般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映着细致清丽,面容秀美绝俗,那种纯纯嫩嫩,如新月清晕,如花树堆雪,纤尘不染。
不用李之解释,各人也从他眼神里看出来痴迷颜色,清绮这才满意道:“这还差不多!正文哥哥,我们三个实际上就是三具服装展示衣架,这些可是不曾面世独有之物,较之正在生产的那些板正样式,你说一旦被人见到,会不会产生轰动效应?”
“那是一定的!我有个建议,正式开业那天,你们三位都到场,就罩此时这一身,现场接受三两银子订金特制,现场量取尺寸,每一件成衣十两纹银售价,一月内全额付款领取,手工定制标识出去!”
“我的天!十两银子?正文哥哥,你也敢如此喊价?怕是一袭裘毛披氅也不过二十两纹银,这叫价也太离谱了!”清绮喊叫着。
“一点都不贵,趁着毛衣手工编织还没普及开来,卖得就是样式!而且质地本身就是纯正羊毛绒,只是材料费就值一两银子了!”李之脸上坏笑着,俨然一个奸商模样。
“怕是只要三、五十件定制出去,包括提前送出的一切费用就全收回来了!”瑜然瞬间算出来消耗成本。
李之摇摇头,“银子赚取不是目的,而是正清文绮堂名号打出去!即使一件也定制不出,我们的名号必然已经广宣出去了。那些机器制造,会在左胸前烙印上正清文绮堂标识,而这些特制成衣会用金线绣制,都是成本啊,不卖他个十两银子可是不甘心!”
竹编包装袋上也有正清文绮堂字号烙印,五字是临淮郡王亲笔所写,烙印模子已送到七叔那里。
几人边说边走,不多时就回到郡王府别院,七叔就被安置在这里。
“李先生来得刚好,七叔还说要请你过来!”说话的是封行,此人如今有了正式身份,虽说暂时干的是些琐杂事,但他深知此时正是创业初期,越是知道得多了,将来身上担子越重大。
这不,自昨日起他就脚不沾地的跑来跑去,那个部门他也能插上脚,并不在乎安排给他的是跑杂还是具体实务。
“小侯爷来了?早前刘师爷交代我了,午后就要带走二百多件,这不,我要封行先行运回来二三百只,正要纹烙招牌字,只是不知具体颜色,随模子过来有红、黄、白三色,你给确认下!”有李之的方子在,七叔早没了之前那种颤颤巍巍衰老样。
“袋子本身为碧绿质地,按说有颜色显著更容易引人注目!但我认为不加任何颜色,硬生生在竹叶上烫烙字体更显精致,虽说袋子造价极低,但上面因防褪色而刷了一层清胶,反而会使颜色日后脱落,不如烫烙深凹进去字义纹理更持久!”
清绮的意见显然也是李之所想,“就不加颜色了吧!七叔,你所临时招来那些竹艺编织匠人,能够单独从事的会有多少?我们不需要专门为他们置办工作场地,而是给他们下订单,到交货日期以实物换取货款。今后竹筐、竹袋也是李家大院又一笔收入,竹叶那玩意漫山遍野都是,可是无本买卖!”
“呵呵,我从事竹编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竹叶编织物,不得不说,小侯爷脑筋不是一般的好使!以后用它赚钱自然是好事,但这种远比不上真正竹筐耐用之物,卖得就是个样式,没有具体实物参照,固定为某一两种,很快就会没了市场!”
“那还不简单,一夜之间我就能给您老画出来上百种,但具体编织工艺就需要您老费些心思了!”
“只要有样子就好!我老头子无儿无女,唯一爱好也就是这么手艺,还真闲不下来。”
“要您老费心的地方多了!这批活完成后,您把乐意参与之人具体名单交给封行,包括附近四里八乡有此手艺之人,也令他们相互传一下,由他代表临淮郡王府出面,和他们签署一下协议,以后所有样式只能与我们合作。愿意签署者,无论今后有没有订单,每月定期都可领取十斤米面!”
庞啼忽然嗤嗤而笑,瑜然好奇望去,她乐道:“正文哥哥好精明呢,这是想着把整个长安城竹编袋子生意都抢了来!”
旁人还真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尤其是七叔,正要提出疑问,十斤米面不算多,但加入之人达到上百个,就是笔大支出了。
精明如清绮郡主,也在奇怪着,有订单再与那些人联系就是了,何必白白付出十斤米面。
但经由庞啼如此一点醒,几人均是反应过来。
第九十五章 惊变(一)
莫要小看了那薄薄一张协议,封建社会,下层人物最是害怕打官司,往往明明占得上风头,一场官司下来,却会将所获得赔偿,反而不够打理关系之用。
而且出面签署一方为临淮郡王府,竹编手艺人地位还不如寻常种地者,只要签署了一纸协议,就没有人会敢于与这样的真正贵族门庭生些是非。
李之此举目的很简单,就是垄断一切近似样式竹编流传,有正清文绮堂产品这样包装,其他厂家也只能跟风,终归如今年代纸张奇缺,能使用到商品包装之物,也只有如此一法。
因为那种竹编手艺一旦风行起来,就会是几十上百倍的订单纷拥,而竹编手艺人是有数的,大部分被一纸协议限制住了,别家只有通过李家大院,那些手艺人才能接下订单。
反过来讲,每月十斤米面对于那些人可是救命之物,无论有无订单,这点米面就是旱涝保收的囊中物,那等协议实际上是双方都有利可图之事。
“你这人真可怕,脑筋一转就是生出些鬼怪主意来,而往往那都是出奇不意之举!”
封行对清绮的话深以为然,“李先生的确是商业奇才,能把丢得漫山遍野竹叶,也完好利用起来!我怎么觉得以后说不定那些叶子,也会成为抢手货?”
“这些就不用我们费心了,那些编织匠人自己就会行动起来,对于他们来讲,每一片都是铜板!”李之呵呵乐着。
接下来的品牌字样烫烙就开始进行,等第一个烙制好的竹叶袋子摆在七叔面前,他惊叹道:“见到实物方知郡主小姐所言实在高明,看这些字样就如天生铭刻一般,确实比刷上颜色更显档次!”
“还可以在袋子绷口之前反面烙印,字意突出更显立体。不过也无关紧要,只是包装之用而已,统共不过几文钱低廉物,没有必要过于重视!”
“那可不见得,”瑜然反驳李之,“在我们这里只值几文钱,摆到市面上就是翻倍了。只要样式足够新颖,十几文也是有的,可惜它不具备足够坚牢,若是能承载几十斤重物,或许真可以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