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如今的泽亲王却是正值强势之时,其三世子德元郡王也是一时风光无俩状态,他的儿子李赟李成化,正是二十不到年纪,泽王府近段时间频频接触临淮郡王府,正是为着李赟李成化的婚事而来。
临淮郡王轻轻点头,“我这里也得到了类似回报,与那位正六品昭武校尉祁治有些关联,虽还没有你查探的深入些,但大体来路我也有了猜测!”
虽为同殿为臣,但郡王与亲王之间还具有巨大不如,品阶上还有一品半之差,更不要说临淮郡王这样的李氏外戚,远不是正宗皇亲国戚那样的皇庭主流。
“如今看来,小侯爷怕是也还一无所知啊!”杨高澹言语里不失担忧,“昨天看他的表现,好像面对着张管家一直言谈无忌的!”
“小女这时候还在他家?”
“说是午饭后就要回去,这不打发我来长安城给她寻摸些纺织工人。”
“说说,这又是哪一出?”
“好像小侯爷打算折腾的不止是宣纸作坊,羊绒服装也是其一。而且我听小郡主的意思,对于今后的发展,他们已经有了一套很完整规划,就是没有听到医术上有何借助打算!”
“正文这小子一去近两年,这是都遇到了什么?满脑子的奇思怪想!羊绒也是能做服装的?”
“郡王,小孩子的事情我们最好不要直接干涉,能背地里给些支持就好。”
“这些我省得!对了,你转交回来的那首诗可的确是他自己所做?我可是一头午就流传出去了,你猜怎么着?闻听者无不惊为神作啊!所有见过之人看来,《庚辰西域清明》端得是篇前无古人之作,略略数语生动真实地借以西行喻作从军,自从军感怀里来抒发思乡念友之情,发功业无成之叹,细致地展现了西行路上的情感历程。”
“这不会错的,据小郡主说,因为思念她,小侯爷曾给她做了长相思三首,想是小女子羞怯,不好意思拿出来。但她说起了,全部是小侯爷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利用推想等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心情,三段不同风格的叙情诗,无不充满了含蓄美,缠绵悱恻,令她感动得一塌糊涂。”
“照理说后辈的事我们不能干预太多,但若每一首都如《庚辰西域清明》那样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就必定是不朽的传世之作。我们不能因为顾忌小女子的心情,而导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惊世之作被蒙以岁月尘垢,令沧海遗珠可是大罪过!”
“小郡主已经是长安城有名的才女,别看年纪小,却是被七太子的老师,关韶关博远点名赞扬的不世出才女。能被关少师交口称颂,小郡主都深受感动的诗文,当然不能因为一些私情事而隐迹埋名!”
七太子即为唐高宗李治的七子李显,也就是还有一年就要驾崩的高宗接下来的继任者唐中宗。
要说这位唐中宗李显可是历史上最牛叉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弟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儿子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侄子是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更要命的是他妈也是皇帝圣神皇帝武则天,于是我曾经所在的后世历史给了他一个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众所周知,大唐是一个伟大开放的年代,唐王朝的第二任掌门人唐太宗李世民老年时,把一位号称“武媚”的十四岁美女纳为才人。其人十四岁,还属【创建和谐家园】,这事儿要是换了现在,那可是重罪!他老人家非得坐上几年牢不可。
老李过世后,他儿子小李唐高宗李治不但继承了他老子的江山,也继承了他老子的女人武媚。经历了两任皇帝的武则天,把唐高宗李治摆弄得神魂颠倒,在李治晚年,武则天已经能和他老公李治一起“垂帘听政”了。
李治死后,他的儿子、唐太宗的孙子、创新型皇帝登李显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了,号称唐中宗。李显只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本来皇帝的宝座是轮不到他的。
但他的两个亲哥哥李弘和李贤都被武则天杀了。虎毒尚不食子,武则天却连续杀了三个儿女,正如现代京剧《沙家浜》里所唱的:“这个女人不简单”。
俗话说的好,好事总是多磨,李显只做了两个月的皇帝,【创建和谐家园】都还没捂热,就被他老妈武则天赶到湖北房山神农架去当“野人”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四弟唐睿宗李旦,这个李旦同样没坐多久的皇帝宝座,武则天正式撇开儿子,自立为皇帝,而这也正为李显“六位帝皇丸”的具体来历。
不过武则天在争议声中渐渐老去,李显又被他老妈武则天记起了。
当他老妈派去召他回来当太子的队伍到达神农架时,李显以为是老妈派来杀他的,吓得差点上吊【创建和谐家园】。还好没【创建和谐家园】成,在大唐忠臣们的努力下,李显第二次登上皇位,仍称唐中宗。
他的老师关韶关博远乃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亦为开国有名的将臣,后更因抗贼有大功,从而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洲开国公,故又世称关鲁公。
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此人除身份外的文学功底可了不得,书法精妙,擅长行、楷,更为随后几十年后出现的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老师张旭恩师,尤其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对后世开创了“颜体楷书”的颜真卿影响很大。
关韶同样具有极深文学功底,但所撰的作品诗文极少,大多系实用性文字,言辞率真慷慨,意直气壮,生动感人,对唐代古文运动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
此人上一辈和临淮郡王父辈交好,因而和临淮郡王府之间还偶有走动,其后辈关铭关采文为现任黄门侍郎,倒是和临淮郡王颇有深交。
黄门侍郎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虽仅为四品官,因常能见到皇帝,其身份倒也极为受重待。
同他父亲一样,此人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从不随便交结朋友,却也因此深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赞赏。
此人的出现,让李之以后在朝廷内的影响泛扬干系重大,后续自另有交代。
“回去后要小女抄录一份尽快送过来,我也好如那首《庚辰西域清明》一样早作宣传!”临淮郡王很明显已打定了主意。
“就不怕两个小辈的亲密关系泄露出去?是不是再拖上一拖,等小侯爷事业起了步?这般迅速地给他竖起无数大敌可不是件好事情!”杨高澹的话里不无担忧。
“年轻人就要多经历些磨难,尤其像他这样的年轻俊才,一味处在羽翼护持下也不见得是个好事情,我们暗中留意,关键时刻再出手相助就是了。”
“关于他和郡王府的生意?”
“我当然很乐意,这可也是我这个郡王的一份重大功绩!想这小子早有打算,就看他怎么样面对我讲,若是生性还有些浮躁,倒是要好好难为他一番!杨先生,我敢打赌,正文早把主意打到小女身上了,未来我们这边的具体承办人必会是清绮!”
第三十章 柳涧村常雨伯
且不说两人间又有何深谈,同一刻李之很有些依依不舍的把清绮郡主送回了郡王府别院,而她回头看他的眼神更复杂些,更多出一种难言的浓情。
李之心里挂念着宣纸材料,狠着心笑笑而去,直到回了自己大院门前,依旧能感觉到她久久站立在原地凝望着。
回到大院首先找到了张管家,李之并没有向他隐瞒自己的行踪:“快些给我安排人手随我上山,能够马上用上的青壮年家丁有多少?”
所谓的上山就是狩猎场,那是一座不足七十米的小山丘,名曰永郓山,之前仅是一座不知名的荒山,在三十年前赐封给了临淮郡王府,当然那时候还叫嗣王府。
奉邬县李家能够美名其曰和人家共有,也只是因为有十几亩地连接了狩猎场,临淮郡王府很重情分,把那十几亩地圈化为狩猎场地之后,便分出了一半给李家。
虽说曾有清晰划分,由于两家关系走得极近,再因李家一向人丁稀少,少有人进入狩猎,实际上整片区域两家人都是随便进出使用的。
那里的青檀树还是有一些的,而且都是些高达20米以上,胸径达1米以上的老树种,其中穿插着数不清的幼小树苗。
这种树皮呈深灰色,幼时光滑,老时裂成长片状剥落,剥落后露出灰录色的内皮,树干常凹凸不圆;不规则的长片状剥落,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三出脉,单叶互生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和榆钱树叶比较相像。
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一,因其发源及主要产地在安徽宣城而称宣纸,后来,只要是以安徽宣纸工艺与技术制作的书画用纸,无论产自何地,均称宣纸,这就是因产地名成了产品名的一个极为著名的例证。
最早以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制出的纸,只是宣纸的雏形,造纸之祖蔡伦的徒弟【创建和谐家园】发现了檀皮,将其作为制纸的主要原料,才制成了如今的宣纸,只不过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其中所造白纸与众不同,质高一等的优质品类,也就是如今唐朝最极致的硬黄纸了。
昨晚间和刘师爷有过交流,李家大院附近有个称作柳涧村的小村子,就有一家古老的造纸作坊,就属于奉邬县李家的祖产,作坊主人也是李家原来的佃户常雨伯。
说起这位常雨伯也是个古怪人,实际上他既不姓常,也非柳涧村本地人,原本仅是位李家佃户中相当贫苦的孤苦人家后代。
唐朝的佃农、奴婢是奴,远比后来宋朝的佃农、奴婢被当做人要凄惨的多,农奴像狗一样在市场和驴一起被买卖,就是“奴婢【创建和谐家园】,类同畜产”的史料由来。
但奉邬县李家祖上生性良善,对待自己家佃农、奴婢虽不比后世的宋代更开化,却也算得上深得人心了。
这位常雨伯就因为自打年少时就不喜劳作,而独对一些民间小手艺,或现有的农具改造拥有浓厚兴致。
于是在某一日被家人因其在耕种时偷奸耍滑而打骂,正巧让李家祖上看到,了解详情后也是一时善心大发,就随意的指派给常雨伯一处破落的造纸作坊,交代给他发挥兴趣。
不料想这人极为聪明,很快就琢磨出自己的一套古代造纸传统工艺的改良,生产出来的纸张倒也相比寻常物更白净些,于是才在柳涧村因他而建立起来如今的正规小作坊。
历经几十年的经验摸索,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现在的造纸作坊已具有一直延续下来的纯手工操作流程,整个生产过程前后要已具备完整的72道工序。
期间这家小作坊日渐有名而从不愁销路,倒也垄断了就近几十个乡镇的寻常抵挡用纸,只是因规模一直不大,一直以来主要用户大多都是当地和周边的农民、小商户,因此造纸作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点。
但也有极少一部分精致纸张被李家全部收购了,而作坊因为学徒者无需有文化,只要勤学就行,目前经营规模虽不见得多么庞大,却也足够柳涧村几十口青壮年农闲时的额外收入了。
李家之所以没在意作坊的再发展,原因就是常雨伯固执的不肯扩大再经营,造纸污染危害极大,因废水排放而造成的水污染还是相当可怕的,他执意不肯将柳涧村的一汪池塘就此破坏了。
李之若想在此基础上扩大作坊规模,就需另行开掘出连通池塘几百米外的小清河,那条小清河可不似它的名字那样是那种小溪流,而是最终汇往贯穿整个长安城的渭河。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至渭南潼关县汇入黄河,干流充沛汹涌,是引走废水排放水污染的绝佳途径。
这样一来,就不会因造纸作坊的规模扩大,而造成柳涧村一带环境污染与危害,甚至会改变原先的部分污染现状。
在他引领着李家三十几名壮汉,开始剥皮抽集青檀皮不久后,另行招引的常雨伯,也急匆匆的领着几人来到。
见过了礼,常雨伯对李之这个今后的主家显然早有了解:“小侯爷,不是我欺你年幼,而是早在老侯爷在世时就有了决断,断然不会因为利益而做出有损柳涧村的事情来!”
相对于他的身份,可以说对小侯爷这个李家家主大为不敬了,语气里的不客气也显得格外生硬。
李之不在乎他的态度,反而因为此人敢于表露心迹而感到值得相托:“常雨伯,我知道认识你的人都这样称呼你,甚至我的父亲也是,也就不额外另有尊称了!老人家先别着急,关于环境污染以及危害我另有打算,你且听我慢慢道来可好?”
于是,在众人忙碌的时刻,小侯爷引他席地而坐,详细把自己的打算一一讲述一遍,其间过程,可以清晰看出来此人对他的态度变化。
在听到关于未来宣纸更先进的工艺简介后,常雨伯就再也无法淡定下来。
他那深锁的眉毛,和被利刃似的寒风辙过的脸,也不复没有一丝表情的冷漠,而是由因为几分激奋与疑惑参半的巨【创建和谐家园】动替代了。
“小侯爷哪里来的先进工艺,全都是我一辈子闻所未闻的稀奇方法,我几乎已能预见到相比硬黄纸更质高一等的精致纸张的诞生,如果一经试制成功,会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了!”
他的手此时已激烈地抖动起来,略显老态的脸本像一张黄纸,因为激动而充满血色,连带着话音也出现了抖颤。
“老人家,你说的没错,这会是个骇人听闻的重大纸业开发成果!而且我们今后的造纸作坊要和临淮郡王府合作,有了他们的加入,你说另行开凿出一条通往小清河乃至渭水的沟渠还是妄谈?”
“临淮郡王府?我的老天,那一家就是买下我们整个奉邬县,也不会有什么不可能!”
“所以我把你请来,就是提前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顺便探查一下你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这份重担,毕竟将来的李记正清文绮堂宣纸业,会是只出精品的极高档宣纸坊,不会再是原来的纯手工小作坊。”
“小侯爷,虽然我文化低,身份、人际贫瘠,但好在有几十年造纸作坊的经验,以及强烈兴趣癖好,已经和造纸形成不可剥离的浓厚感情!我可以不需要更多薪金报酬和生产主导权,只求主人能够容留下人参与到正清文绮堂宣纸开发当中去!”
此时的常雨伯神情格外地紧张,双手局促得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手心冒着冷汗,使得他不时在占满了碱渍的大腿上蹭一把。
“常雨伯,你可知道一旦宣纸制造出来,就会具有跨时代意义?因此而产生的严峻生存状态也会随即生成,各方势力的觊觎心接踵而至,核心工艺涉及人员自然会面对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你有能力做到力保工艺机密不至外传?”
尽管不远处下人们的工作,引来无休止的诸般嘈杂,李之却依旧能体味到在常雨伯的心理世界里,时间好像停留在那一秒似地,仿佛让周围空气仿佛都凝固着,几乎能清楚地听到了这位老人的心跳声。
常雨伯脸上肌肉绷得紧紧的,好似冻住了一般,表情像被控制住的机器人一样,晃都不敢晃一下。紧锁眉头,嘴角往下,像极了要哭了一样的惊惧表情,令面部肌肉不规律的蠕动着。
第三十一章 造纸作坊
“有效地防止,不等于用简短文字写出来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也并非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刻意宣扬!利益面前,在个人利益上不伸手的人,在捍卫一种思想时必定是英雄,即使我个人恐怕也做不到。”
李之并不急于听取常雨伯的决意表白,而是特意提起警醒。
“常雨伯,我不是故意难为你,各方势力的觊觎我会发动可利用势力来加以【创建和谐家园】,但你若能够留在将来的作坊,继续做我的作坊主,就必须保证内部核心工艺不至于流失,单纯管理作坊内手工匠人你可有信心?”
常雨伯的神情这才有了松缓,“小侯爷,我的手下做工者绝大多数是柳涧村贫苦乡民,更多还是李家佃户、奴仆,虽说没有几人识得清字,但他们都是纯朴、谦虚而寡言的任劳任怨,一点好处就可引起恩泽永记的下人身份。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会有因财物诱惑而迷失之人,但小侯爷请放心一点,以我几十年的造纸经验,关键工艺流程会仅限于三两人接触到,我有足够信心影响到那几人,旁人只要不是拘摄出我们几个人的魂魄,就不可能从其中获得半点有用信息!”
唐代贵族阶级多养奴隶,自家奴隶不敷应用,才会广招佃户耕种田地,收其租税以供挥霍,这些佃户实际上也是给地主打工者,具有半奴隶性质。
这样的佃户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上层地主统治阶级贡献自己的一生的人群,他们被困居在土地上,一辈辈转着同样的圈子。
不管他们是顺从还是反抗,那深深的插入在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分界标志,都没有表现出片刻的疲软和脆弱,于是农民转了几千年仍是农民,地主转了几千年仍是地主。
由此可知,常雨伯话里佃户奴仆一说,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具有着怎样的一种深达思维意识的固有低贱思想。
“之所以把你找了来,就说明我对你个人是抱有足够信任的,只要你能保证未来的核心工艺不致外泄,我当然乐于将如此重担交由你手!但有一点建议你看是否可行?那就是除你之外的三两人工艺机密接触之人,是不是再有缩小?而且最好使用你自家后代,当然对于你们我会付出极高薪俸,足够改变你们一家人的生活环境!”
“所谓工艺核心也就是配制秘方,完整的秘方属于小侯爷所在的李家,这些东西别人是不会接触到的!我的意思是说,仅限的三两人能够接触到得核心机密都不会是完整的,之前的作坊已经是竭力控制成本了,一旦规模扩大化,三两人也是极紧张,我认为没有再缩小的可能性!”
“那就照你的方式去做吧。”
“还有,那几人本来就是我的本家,但就是我的亲生父母,也不可能得到配制秘方,这一点还请小侯爷给予足够信任!”
“不信任你我就会另外择人了!但你要记住,一旦我们的作坊开展起来,就会是庞大到无以替代的超然存在!仅是源源不断地官府内需供应,也会让这一家作坊产量难以为继,异地开办也就成为了必须之选!我要你择选本家后人的目的,就是需要他们中的可信赖之人,将来可以在异地他乡承担起同样的重担!人这一世,现实生活中最重要之事是懂得何时抓住机会,其次便是懂得怎般放弃外来诱惑利益,只要你们一家人能够忠于职守,我会让你们全家老小从此翻身做自己的主人!”
想是常雨伯因为心情激奋,而导致心脏扑咚扑咚地跳个不停,此时又有正午阳光照射在他脸庞,看上去有种烫烫的有一点被灼伤的通红。
“便是地方一隅大财主势力,终不过下民身份,和官府贵族相比啥也不是。我想今后我们的作坊会有官兵严守,这样类同于军事重地的半官方生意庇护之下,我们一家人只会越来越好,这可比多少钱财的获得要实惠得多!小侯爷敬请放心,只要不是被铜臭熏染得神志丧失,我们全家不至于那样不知深浅。”
对于此人的信任,一部分来自于旧有记忆,另一部分就是出自于他的这种耿直心性,李之才不会在意他语气里偶有的生硬言语。
他接着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今后你们一家人都搬到李家大院里,我安排单独院落供留你们全家人居住,等作坊真正发展起来,我会给你们置办属于自己的田地和宅院!至于具体的薪俸支付,留待日后我们再做详谈,但从此时此刻起,一切相关工艺配方,你可要给我保守妥当,其中厉害我想就不用再多谈了吧?”
“小侯爷放心,说句不知礼数的话,日后便是临淮郡王本人问起,我情愿丢失了自身安危,也不敢稍有泄露!”
“老人家,你的意思我明白,但事情远没有那般恐怖!而且我私下里向你泄露一点,临淮郡王府的清绮郡主会是你的最直接上级,也会是我李家未来夫人!外来阻力压迫自然有她出面照应,你从此也算是半个临淮郡王府中人,只管照应好生产便是了!”
果然李之这一番话更具有震撼效用,临淮郡王府是个什么存在不言而喻,这个所谓的小侯爷是何种等阶性质,也是人人皆知之事,能够破除品阶等级攀附上清绮郡主,在那个等级制度相当严苛的年代,能够敢于不知避讳的说出口,当然会另有依仗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