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唐朝生意人》-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难道她们这样避讳有错?你方才做了些什么自己不清楚啊?”

      两个人间前些年这样斗嘴惯了,谁也不会真的在意,就像此时相互间会心一笑,极是自然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望着一片片鹿肉被自己撕下来填满的小嘴巴,一瞬间李之感到了满身心舒适,“好久没有看到你吃得这么爽利,是不是在你自己的家里,有了喜爱的食物,你也很少这样不顾形象?”

      “府里的规矩很严格,尤其在我爷娘都在的情形下,往往会让我吃不饱!”

      在唐代,父母合称爷娘是惯称,书面语或者严肃场合,才叫父亲或者大人,对兄长、兄弟的称呼是阿兄、阿弟,像是清绮郡主这样直呼弟弟李怿大名的反倒是稀罕。

      “照你所说,爷娘也不知你真实饭量是真的了?”

      “是的,爷娘疼爱我是一方面,但在饭桌上那样的公众场合不苟言笑是家规,哪怕调皮如李怿那般,一样在那种场合规矩之极!有时候我也在想,本是满足口舌之欲的就餐时候,再这样严肃认真,会极大影响食欲的,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可是要适当的改变一下!”

      李之却摇头笑着给她分析,“制定如此严苛的家规戒律是有更长远的意义,目的是使得良好家风传承更长久。制约后代不是个简单事,越是庞大家庭,越有严格家风执行,不然失去了从下制范的规矩,日后管教起来只会有心无力!”

      “不能否认,你的话很有道理!但听你这样说好像很了解的样子,据我所知你们李家可是三代单传了吧?怎知庞大大家族里的利害关甚?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眼下的清绮郡主赫然一副小迷妹的崇拜样,虽知大部分是她装出来的,依然叫李之相当受用。

      这便是她另一处聪慧之地了,无论哪个朝代,年轻恋人间时常玩一些,被外人视作幼稚的调笑把戏,显然她正处于这种境界,也知我特意表现出来的享受感用意。

      不由自主所表现出来的小迷妹神情,当然旨在欲行取悦与他。

      “你是知道的,一代文豪不仅有著作可流芳百世,创立文体先驱,某一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还会具有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更可贵的是,他的诸史百家熟稔于胸,精研通天地理、医药、卜筮、河籍以及墨、兵、家、理,小小的治家之道更不在话下!”

      李之的话没引来清绮郡主的哄堂大笑,却带出来刻意凝结出来的满脸半信半疑,更有将他鬼神化神通广灿的倾向表情,配合着嵌着梨涡的痴迷眼神,就差自行宽衣解带、任由他这漫身洋溢着圣人气息之人肆意采摘的献身精神了。

      不过她接下来的话,很是无情的碾轧了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气氛:“这么说你老人家是位半仙?传闻里,此类人物不都是手倾招魂幡,发版起鼓,启请三界,临请诸神,再引燃炳烛光辉,引请过桥么?”

      “噗!”李之好像觉得一口鲜血喷出,有【创建和谐家园】性强烈的气血上涌,几乎要导致眼前一阵晕黑。

      “我很为你自我标榜的道德感动,这种感动触碰到了自己的情感底线,从而引发非理性的对你膜拜缠迷!你心里是不是还在想,按照常理我要疯狂的以身相许了?”

      她的煞有介事,终是引来他的笑意喷涌,“我倒是觉得你才具有半仙潜质,居然能猜出来我心中所想!你看看自己此时的呆痴表演,哪里还有丝毫的郡主尊相!”

      清绮郡主巧笑伴以美目流盼而出,媚态暗生:“说真的,或许我家男人以后可能会达到那一步,但这时候讲来就有些为时尚早了,难免会让人生出,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的做作来!”

      “古灵精怪,堂堂二品爵位大员,竟是这般调皮,却也惹人喜爱!”

      “我也觉得自己像是在重活二世,跟你在一起,短短的一天时间里,你就让我感到了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跳脱境界里,无论语意含蓄、心思急转、事象突出都是当今饱谙世故的久惯牢成风气所不具备的。难道你的神魂来自于某一后世托生?”

      李之遍身肌肉不由得瞬间绷紧,清绮郡主看似玩笑意味的调侃,竟是如一针见血样犀利,居然直接戳透自己身世来历,她的异常灵敏感知,霍然让他遍体生寒。

      µÚ¶þÊ®ÆßÕ Ëï˼åãºó±²

      不过小侯爷依旧强装自然,顺着郡主的话引言接下去:“我还真是被后世的灵魂附体,更是上天遣派来拯救大唐子民于水火,并被赐予了无上神通加持,化身为万端变幻临凡于俗世,你就是被我看中的第一人!”

      “去去去,配合着你演绎了老半天还不知足?越说越是离谱了!”她带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走过来牵他的手走向了墙边铜质净水盆:

      “话说回来,这一天时间你的确带给我焕然一新之感,颇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也就在刚刚你撕肉给我喂食的那一刻,我才能感到你的真实!”

      看着因埋头为自己清洗双手,而展露出来一截颈部白皙,李之暗暗松了一口气。

      眼前自己的女人遇事沉稳,机智应对当然是他最乐意的,但她如此敏锐的灵感感知,的确让李之悚然一惊,也在思考自己有些时候是不是表现的太过张扬了?

      且不说小侯爷此刻的心绪交结,几十里外的长安城临淮郡王府内,某一处满是墨香气的书房里,杨高澹正稳坐在一张藤椅上。

      他面对之人,是一位华贵宽袖对襟披帛老者,面若中秋之月,鬓若刀裁下,彰显着威凛炯然的饱满五官。

      此人一样宽坐着,却多出了一种大马金刀的无形气场,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琉璃般莫测迷幻光芒:“先生所言,已经通过了小女的证实?”

      “今早上曾和郡主有过交流,据她说小侯爷之前几年一直有医术上的潜修。根据大人的交代,那几年我一直在关注着他,却并没发现这方面的迹象!但昨晚亲眼所见,小侯爷的部分医术显露,的确要超过了我。”此时谈起,杨高澹的脸上,仍旧显现出不可置信。

      “先生可把握准了,你可是属于当朝御医的水准,于医道上早有小乘了!”

      “就是因为于此道感触颇深,才会自他的医术里感觉到不同寻常!或许病症患者接触面上他与我不相上下,但此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感脉方式,才是我深感骇然的地方。能够掌握全面医术,而且能够形成独到的门径与方法,方为入道基础,至少在这一点上,我是在沿袭祖辈老路,他是在另辟蹊径。或许大面上并无二致,但他的方法,更可细查把脉之时形成脉象的气血流经轨迹,仅是这种可微至毫厘的变化,即使我爷爷也不曾掌握!”

      “哦?有这么神奇?”老者自然就是那位临淮郡王了,闻听到此处,也是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如你所说,这小子的确有些不同寻常了!”

      “这一点不会感知有误,因为那个病人的脉象我第一时间接手验证过!”

      “如此说来,此人岂不是个心机深沉的相当可怕之人?”

      “不能这么讲,即使我认同郡主对我所言,也不会认为小侯爷之前已然有所成就,因为那时的他身上并没有中草药气息!唯一可解释来处,就是他西域一行路上又有际遇,虽说医术浩大繁缛如满天星辰,绝不是三年五载能够得有小成,但不排除人为的强势灌输,除非关于医术上的天赋异禀,已经达到匪夷所思地步!”

      “还有强势灌输一说?”

      “也仅是我的道听途说,就像令人不可置信的天赋,都是只存在于传说里。”

      “会不会他李正文机缘巧合,独对个别病状有特殊获知先例?”

      “我也曾就此怀疑过,”杨高澹摇了摇头,“那种脉象查验手法做不得假,说句耸人听闻的话,那是通晓万物盛衰之理,洞悉四时轮转之妙的神志感知,已经超越了通过触碰感知脉搏力度判辩脉象浮沉的境界。对,就是境界!是在感知力上感知主观上的更加广义,观众主体已从切脉传统手法上再有开拓,已能借助于患者体内气血走向痕迹加以佐证脉象触得信息!”

      说到此处,他竟是不自觉从藤椅上站起身来,由于过度激奋突如其来,使得声音已有些颤抖,“我居然想明白了此理,必然是这个原因!郡王大人,这问题在昨晚就困扰着我,竟然这么快就理清了其中头绪,现在我更可以坚定地认为,小侯爷的医术货真价实,而且还要远超于我!”

      “你可理顺清楚了,远超过你岂不是要达到老爷子的医道水准?这可开不得玩笑!”临淮郡王面色凝重非常。

      “是我一时失态了!大人,我所说的远超于我,并非指单纯医术,而是小侯爷学医修行所达到的境地,更多指向他对天地自然本性的自我感知,属于道教中精神境界的一种,也就是说,此人的一身医术由来,我现在可以给出判断了,那就是他自古罕有的超绝天赋!”

      “先生的解读有些深奥了。”

      “这么说吧,小侯爷在医术领域具备天生擅长能力或者天生执念,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他的独一性,特殊性。如今他所天生具有的成长潜力已被激发,因此方能在某一时刻表现出来,看来小侯爷一路西行路上脑子开窍了。”

      “我能否这样认为,正文早已具有了他本身并不自知的天赋专长,一经正式开启,天性中某些自然感应也就接续显现出来?”

      “大人所言极是!天赋拥有者聪敏绝伦,不单仅在医术上表现出来,这样关于他对于商业上的徒然出现的超然眼光,也能一并解释得通了!”

      “但我仍旧怀疑正文会在短短的两年内,医术能超过了你,向老爷子那个层面飞速接近!”郡王丝毫未察觉,他对我的称呼,已经不自觉地使用了尊称。

      “这是肯定的,超过了我并不奇怪,天赋者数千年不出其一,而我医术研究仅是个半吊子而已!但他当然不能和爷爷相比,堪是对于天底下各种疑难杂症的见识,断然不是短短两年就可以企及的!”

      “我就说么,否则正文也太过妖孽了!”

      “郡王大人,时到今日,亦或讲就在方才一瞬间,我忽然领悟到爷爷把我强行按在这里的原因。十九的时间,记得我一直向你追问留在此间理由,大人总是含笑着回以老爷子的交代言辞予以推避,现在可否能向我透露一二了?”

      听到有此一问,临淮郡王宽厚的身体再次依回椅背,手指对面的藤椅笑着:“先生先请坐!近二十年来,你我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老友,当然老爷子对我的嘱托除外,这也是他老人家的特意交代。如今正文一事,在震惊你我的同时,也给我解开了心里的一道谜!”

      他用手摸了下身前的茶盏,高声招呼下人置换茶水。

      杨高澹知道郡王绝不是有所拿捏,而是在考虑隐情的原委道出是否合时宜。

      足足等到崭新的茶水不再滚烫,郡王才开口说道:“罢了,既然心中的谜底解开了,我想老爷子不会怪罪下来,是时候说与先生了!但在此之前,请容我给先生致上一礼,这十九年苦了先生!”

      杨高澹赶忙拦阻住了起身相拜的临淮郡王,却也没有出声询问,只用有些迫切的眼神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重归座位,郡王终于再次开口,“老爷子十九年前曾交代我这样一句话:我孙儿高澹留在你府中看护嗣王夫人日后诞下爱女,直至爱女成人!期间年数我无可论断,但可以稍露些玄机!奉邬县李家未来年月会有横亘出世的医道大家出现,到那时我再寻你来阐释其中机缘!我孙儿高澹性情高冷,不擅经营,不喜仕途,唯对医术独有情钟,今日之事我另有嘱咐,你只需让他一直守护在爱女身旁即可!”

      那时候的临淮郡王还是嗣王身份,清绮郡主也距离出生仍有数月,他嘴里的老爷子却是唐代著名道士,被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当然这一切都是我后来的得知。

      第二十八章 来自泽王府的幕后黑手

      孙思邈其人可是了不得,他本身即为医道界一代【创建和谐家园】,更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

      在很多道教宫观里,在李之的后世前身年代,依然有供拜他的专属药王殿。

      此人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所著《千金要方》为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

      距离李之重生年代,《千金要方》已然成书约三十年,其巨大影响力,便是后世的国外也一直当做科学价值极高的著作享有盛名。

      之所以他的二孙子杨高澹为何取杨姓是有原因的,他认为走仕途,做【创建和谐家园】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

      早在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就称病不从,朝代进入大唐后,也曾有太宗、高宗想授予他爵位或谏议大夫,但仍是被拒绝了。

      正因为此而隐于山林,避世不现,改杨姓也是那时候开始的,算起来正是清绮郡主出生之前。

      但历史上一直对孙思邈的寿限颇有争议,各有81岁、102岁、141岁、165岁之说,甚至还有种说法,并举出例证证明其真实寿命为骇人听闻的265岁。

      李之的重生轨迹因为他的出现而产生巨大影响力,关于此人的真实去向已是后话,容这个天地间绝有、引动四野八荒巨变频生、亘古第一奇异人士,随着故事的发展,再亲自一一向诸位细说。

      此刻的临淮郡王话音一落,杨高澹就忙不迭地追问道:“横亘一词寓意绵延横陈,有时候也当做横空出世讲,我爷爷除医术外,还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小侯爷的天赋者身份,是不是就是大人心内谜底?”

      “不然作何解释?”郡王极有深意的笑着,“我一向认为老爷子为千古奇人,他老人家的话我从不打折扣的信赖!虽然对于道家秘术一无所知,老爷子采取何种方式推演出来,我一样不会有丝毫猜疑。正因为此,小女清绮的婚事我一推再推,甚至因此舍却了三省并相的入主机会,为的就是一直著信老爷子的交代。那时他已号出爱女的性别,刻意交代你来看护清绮,当然有他的道理,因爱女而结亲仅是我个人的推测,果然如今出现了我意料中的大喜之事!”

      郡王仅是个不任实际管理职务的爵位而已,许多时候,职务与品阶并不一致,临淮郡王武官出身,现下也不过三省并相中的尚书省副职长官左仆射而已。

      入主三省并相,也就意味着他能凭借清绮郡主的亲事,就此晋升为主导整个尚书省的正职长官尚书令,下辖六部二十四司从此归于他一人统掌。

      放弃了如此诱惑,就可看出他对于孙思邈的无条件信任,若是老人嘴里的一代医道大家果真出在奉邬县李家,和这等令让大唐皇朝上下敬崇之人结下儿女姻缘,远远比临淮郡王自身的进步要实惠得多。

      而且因为他并非李氏皇族直系核心,职位到了尚书令也等于攀升到头了,但是否能转会武将是他一生向往,所对应的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甚至正一品天策大将他达不到,但二品乃至三品将军他都可以接受。

      盖因唐朝的武将地位是历朝历代最高的,除帝王家,非军功不得封侯,那时候的文官就因为这一点一辈子也没得到爵位者大有存在。

      由此可见,一代医道大家的出现,会引起满朝文武争相礼拜,要知道那时候的孙思邈也不具备医道大家称号,是因为后世的《千金要方》越来越被重视,才被追认的医道大家名号。

      依附着那样一位医道大家,即使临淮郡王不能转回武官,晋升国公是不在话下的,要知道平均寿命在50岁上下的唐朝,一名神医的出现,可是意味着十几二十年的寿限延长,便是皇帝本人也轻视不得的。

      “也就是说,我爷爷推演出来奉邬县李家终将出现的变故?而变故的成因便是小侯爷骇世奇能的被激活?把我拴牢在小郡主身边,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那爷爷他老人家的玄机妙算也太过”

      “太过用尽机关是不?”君王摇头笑了,“不否认老爷子是看在了我和奉邬县李家旧有交情上才找上门,也不认为我们这些人的无所不用其极有多居心叵测!生而为人,并非发了善心就有善果;换言之,明明双方都无恶意,有时会轻易产生误会、有时真心帮忙反而添乱。我等之举只是给彼此双方间制造一次善缘结成因果而已,况且你能认同,没有权势、人际状态下,正文能毫无羁绊的成长起来?相反,他的每一次举措都会给旧有秩序带来冲击,无论官场还是商业行为,怕是他崭露头角之际,同时也是招惹来灭顶祸患之时!因为他的行为触动了他人庞大利益!”

      知道杨高澹其人看待事物执拗,更多建立在道中人的无为而治基础认知之上,此刻看到他一副长时间思想沉寂状态里,郡王也不着急,依旧侃侃而谈:

      “我们所做的,也只是以努力姿态,来促使毫不知情的正文不至于夭折罢了!当然,借势为我用也是用意之一,就如同老爷子的《千金要方》面市,目的是济救众生而非扬名立万、凝造个人功勋!正文的出现更大意义在于改变现世落后,你能认为他的宣纸制造出来不是惠及天下?必然的,责任越大风险越不可想象,各个层面的抑制力量就会接踵而至,没有我们这些身后依仗再进一步,你认为他能走得更远?”

      随着郡王语气愈加严肃,杨高澹终是慢慢理会过来,“这般说来,我们的一切背后操作,旨在引导而非利用?”

      “那是当然了!当年老爷子无缘无故找上门来,我就从没有过多思量过其中因由,在我眼里能成就大医者要首先怀有至善之心!至于小女能和正文有所情感纠缠更不是谁能提前布置下来,两个人眉眼是否相对是源自上天注定,人力只可强加而不能成就夙愿!你我从旁明里暗里相助,也只是一种引导而已!如今关于小女的亲事先生也看到了,没有我们怕是正文早被吞得渣子也不剩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完全抑制住来自奉邬县李家内部的原因!”

      “哦?郡王已经查实了?”

      “嗯!昨天傍晚我得到了你派来的线报,就立即着手调查,他们李家的张管家和十王宅某一家族有关系,当然或许是多年前的一步闲棋,但如今却派上了大用场!”

      十王宅百孙院后史确认为唐玄宗所建,实则在高宗时期早已初见雏形,只是此时尚未在华清宫圈院封禅而已,如今的百孙院也尚处于各个角落发散状态。

      直至几十年后的太子瑛被废事件发生以后,玄宗经过斟酌于泰山行封禅大典,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修建了一处巨大的宅院,号称“十王宅”,玄宗把业已长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在十王宅中,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担任监院使,负责管理诸王的日常活动。

      “今日还没来得及向郡王汇报,昨日晚间和我同样佯醉的就是这个人,他却不知我早命人安排下了天罗地网。跟据你的吩咐,数年前我就在李家安排了人手,昨天晚上张管家鬼鬼祟祟的半夜出行见了一个人,因此而证实了狩猎场一场大火,的确如我之前禀报的那样,皆是此人一手策划!”

      “那我们两方面就对照了起来,你先说说昨夜的发现!”

      “这人所见的那人刚巧我手下人识得,正是前年护送弘致少爷前往军部报道的接手人,正六品昭武校尉祁治祁博实!二人间交谈曾言及当天下午狩猎场大火,我们临淮郡王别院的狩猎人员进入,正是他们观盼已久的!今日早上我回到长安城,第一时间就查起此人,他是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廉合廉玉宸的嫡系,廉合其人乃十王泽王府一系,与泽亲王三世子德元郡王过往从密!”

      第二十九章 六位帝皇丸

      在唐朝,亲王是除皇帝之外最高的爵位,一般异姓是不封王的,亲王的儿子是世子郡王。

      郡王不一定是亲王的儿子,也可以是亲王被贬成为郡王,或如临淮郡王这般另有巨大功勋后的推恩进封,在爵位上比亲王要低一档次。

      其实清绮郡主并不具备郡主爵位,她本该具有的是从三品的县主爵位,也是因为高宗特恩封为郡主,也是受惠于临淮郡王的破格晋升,得以享受从二品的县主爵位。

      唐高宗李治生性善良,心地柔软,正是因此太宗李世民才将皇位交给了李治,希望他能够善待李氏子孙,临淮郡王得以从嗣王晋阶郡王,便是李治识人善任能力的一个体现。

      而泽王李上金为李治三子,早年间让他遥领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封为寿州刺史,又历任过漉州刺史。

      但不几年后,武则天登基,因武后厌恶他的母亲,连带讨厌他。为迎合武后心意,相关人士找了一个谋反罪名削去上金的官位与封邑,将他安置在澧州。

      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7: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