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姐夫弄的新吃法吧?”老四意犹未尽,又准备剥一个,被颖照了手拍了一巴掌才作罢,“不给吃算了。”
“漂漂亮亮的姑娘家,吃没个吃像。”颖说的生气,照脑门又是一指头,“吃饱了都动动心思,这鸡蛋生意有没有的做?二女,你也寻思好,今天还夸你俩伶俐呢。”
“姐,伶俐也罢了,再别夸我漂亮。”老四对自己模样还是有分寸的,还没自恋到忘我地步。“还有什么想地,就这个模样味道,顶了一般鸡蛋二十个地价钱没问题。没见花露水作坊那么些客人怎么花钱么?能用起花露水的根本不在乎吃个鸡蛋地价钱。交给我来做,满城的鸡蛋都给他弄成这个模样。对了,得起个好名字才行。”
“名字不着急,关键是从哪弄了鸡蛋来?想好了再说话。”颖又敲了老四一下,“咱家里鸡再多也下不来这么多,外面收也不成,磨不起时间。还不一定新鲜,这个要新鲜鸡蛋才能做,稍微陈一点就没了样子。”
怎么弄?我犯不着寻思,颖下午交代我,饭桌上她说话,我老爷们搀和进来丢面子。
“你家不是会养鸡吗?只要传出去,还不是挣了枪了的养,附近这么多庄子农户的,有个啥难处?”老四不满的揉揉被颖打痛的地方,“小气的,养鸡能挣几个钱,生怕别人给学去,当是花露水配方呢?要是换了我的话,只养蛆,不养鸡,谁家想把鸡喂的下红黄蛋,都得找我来买鸡食。连鸡瘟都不操心了。”
这丫头,看着二力二气,还就是做生意的材料,几句话就说到点子上。我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不好当了颖的面说出来,老四没顾忌,连出售鸡饲料的点子都有,不佩服不成,刮目相看。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善的好处
唐朝虽然盛极一时,但卓越的文治武功背后难以掩饰相对低下的生产力和匮乏的生产手段,目光从版图移向饭桌,一目了然。
饮食文化多少从侧面反应了一个时代经济和农牧业兴盛程度,虽然带点颓废腐化色彩,却也有那么一点点道理。疆域越大,伴随的战争越多,政策越偏向军方。兵多将广是好事,但相对消耗大量财粮物资、过多的减少轻壮劳力生产日程,日子难免就过的清苦些,粮食就紧张点,绝大多数人以吃饱穿暖为追求,至于食物是否可口,选材是否精细,火候是否合适都不在考虑范围,以不饿肚子为原则。
我来这一年多里,结交的富贵人家不少,不时出席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席宴会,这个年代所谓的好菜名菜几乎逐一品尝,说不上失望,但终究有些不满意。就连兰陵主持的带有皇家气息的宴席也是如此,选料虽是上品,但做工……不提也罢,连后世一般菜馆里菜式的味道都不如。兰陵亲口告诉我,在我家里吃的久了,见了自家的饭菜都提不起劲动筷子,强烈要求我府上的厨师去她那边代厨。
因为前一阵和众老将军攀上了交情,凡是参加过工部试爆和程家沙盘推演的老家伙们,一个也不放过,统统每家赠送10枚变蛋。钱管家自告奋勇的揽了这个差使,绝不允许别人代劳,马不停蹄的挨家送到。
变蛋这玩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大众食品,还不一定应每个人口味,有一部分人打死都不吃,我就是其中一员。考虑到这个因素,给各高门好友送礼时还附带了一句话:希罕是希罕,样子也不错,合不合口味不一定。也就上拼盘摆摆样子而已。
但客户满意程度地信息反馈确是大出意外,尤其是程老爷子和那个又打又生擒我的老家伙。光从王家讨要走的变蛋就够家里鸡大跃进一阵子了,人家还不白吃,每次都派人拿点小礼品过来。虽然价值远远高于鸡蛋,可鸡蛋数量终究有限,光应付这俩人都有点吃力。失策,太失策了,早知道这个情形。就得先解决了鲜蛋的来源再送,要这样下去,连自家人都没得吃。
颖在这个养鸡新技术是否公开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当时老四提出这点时,她没表态,光是赞扬了老四几句,再没了下文。现在蛋难当头,不得不再一次提出这个决议了。必须由我亲自出马同颖这个管家婆协商。
“没时间让你考虑了,再不决定,就咱家这点鸡,下死都跟不上人家吃的速度。”用石灰水保鲜的那批鸡蛋早都下了俩老帅肚子,现在靠了收购鸡蛋维持,可从庄户收购鸡蛋没家里产地大。蛋黄颜色也不鲜艳,做的变蛋质量不稳定,也许是我还没彻底掌握这门手艺,老感觉一坛好一坛就差些,反正各种因素都有。
“正犹豫呢,心里也拿不定主意。”颖仍旧没个打算,苦脸道:“夫君辛苦想地办法,让外人得去……”
“撂开,不说我辛苦想办法。先说哪个赚钱?”颖是钻了牛角尖,我明白她的想法。“俩办法都是我想的。咱留一个最赚钱最保险的,剩下就让别人也得个利益。往后也能图个好名声不是?”
“夫君就是想的开,妾身就觉得不舒服。到不是图钱,妾身嫁的好郎君,凭啥叫外人得利。”颖活动下手指,“夫君拿了主意去,只当夫君自己送人,妾身不开这个口。”
“好,那就这么办。养鸡的方子就公开了,先在自家庄子上实行。”拉过颖小手拍了下,笑道:“你就是等我来问你吧?早推我身上不就成了,你是守家地,往后没必要存了对不起谁的心思,只要对家里好,只管决断。”
“话是这么个说法。”颖见我作了主,眉头舒展,笑道:“身为内室,终究没有拿了夫君东西送人的道理。”踢了鞋,盘腿坐到炕上,“家里庄子是靠不住,究竟人家有限,要长远打算才是。”
“说说,娘子是家里心思最巧的,都盘算好了吧?”颖是商人家出身,耳濡目染的多,又有学识,在这个领域里不是一般大户闺女能比拟的。
“在自家庄子上推广是开个头,咱家该出面担保,让愿意养鸡的庄户们心里踏实。”颖拉过炕桌,润润毛笔开始边说边写,“头一条得保障陈家变蛋的信誉,味道不能变,今天咸明天淡地就砸了招牌,夫君得弄个最合适的配方出来,这条最是重要。往后啊,就算做法泄露了,贼偷只要拿不到配方,就永远做不出咱家的味道,就是抢生意都没底气,这是长久之计。二嘛,咱家的庄户得有照应,凡是按咱家的办法养鸡的人家,要有个书面保障。一旦闹瘟病或往后养鸡人家多了,鸡蛋卖不上价钱时候,要出面贴补。这点由陈家出面立字句,事前让老四和二女商量好说法,也免得让坏心思地人钻了空子。三就是要保证咱家收的鸡蛋要有个尺度,质量、大小都得订的合适,而且必须是按咱家的办法产的蛋才收。往后庄子里养鸡的一但赚了钱,别庄的农户跟风绝少不了,乱七八糟的蛋一多,没了计较可不成。同样的质量,先紧自家庄户的收,这是根基,不能动摇。”颖说地慢,一字一条写地清楚,“再有啊,这收鸡蛋的价钱要订合适,贵了咱家没了进项,贱了庄户不愿意养。还有啊……还有什么?夫君别光听啊,您也说说。”
“还说啥,都叫你说完了。”笑着拿过颖写地条款浏览了一遍,我真是好福气。这老婆娶地超值了,除了躺炕上混吃等死,再没操心的地方。就连字都写的漂亮,“你今个起就是‘陈家变蛋行军大总管’了,有二女和老四帮衬,怎么个安排我插不上手。”
“呵呵……”颖笑的好看,“夫君别乱说。传出去得罪人家真总管了。这方子一出去,受益的人多。还指不定是庄外的人先得了好处。”
“庄外?怎么个说法?”
“云家看到今年鸡蛋金贵,小丫头片手想弄点零钱,养了不少呢。”颖不屑地笑笑。“终究是小,见识浅,打错了算盘。要独独她一家养,三五年里没病没灾的话,兴许有个盼头。一旦这附近大家都养了,就她那几只鸡,呵呵……看看吧,让她鸡蛋卖成麸子价钱。”
“你也是。没办法说你。”对颖这一点,太那啥,“还是那话,不管咋。不能坏了名声。你现在可是圈圈里的名人,上席时时候坐了公主右手上的,至于和个农家小户的毛丫头过不去嘛?”
“呵呵,也是。”颖大度的摆摆手,笑道:“就当作善事,买云家地的时候多给她俩钱,让云家俩小子往后有个依靠。妾身念了几天佛。慈悲多了。”
“佛?你少糟践人家,和尚听你这话气死八回了。就这么定了,明天兰陵来你去落个人情,把方子她。她庄子多,早都惦记着。”颖和兰陵相处久了,关系融洽,两人都是顶着明白装糊涂,厮混的有滋有味。
“好,成全夫君一次。夹中间也不容易呢。”颖娇笑着拉了靠枕过来,“妾身打算让老四回去,二女多少有点不情愿了,嘴上是不说,能看出来。”
“这小姑奶奶不好伺候。送也送的客气些,别让有了芥蒂。”心中念了声佛,终于发卷悲了,“要不正房就给老四留着,往后她爱来就来,有落脚地方。”
“呵呵……”颖眨礼眼,“和妾身说的那么客气,直接拍手称快不就得了。老四是妾身看大的,不会为这个存了芥蒂。既然要弄这个变蛋,还不得她回去和家里人商议商议,这次夫君不用亲自跑,老四当得了这个主。”
“恩恩,对,这点老四不差。”这小姨子模样家教不好,但绝对是个能拿了事的人,属于心思慎密,杀伐果断的一类。“今年忙的没个头尾,从前到后就没歇过,眼见庄子洼地就填平了,去山庄休息两天去,我还惦记那边地杨桃呢。”现在要不去,等棉花开了,又得折腾一阵,再过去就冬天。
“恩,这养鸡事情一打理完就去。”颖拢了拢头发,“这事就让钱管家操持,人老成精,比旁人老到,交给他放心。”
一早程初就赶来汇报了秦钰要调派回京师的好消息,顺利的话,赶八月十五前就能回家。太好了,终究是赶在程老爷子上任前回来,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了。程老爷子恶名在外,京城里是,边疆上也是,一旦是马上任大唐周围地坏邻居都得老实本分才行,要不灭国灭族的就在眼前。程初还带来老爷子因为最近对佛教感兴趣,要斋戒上几天的口信,希望在斋戒时间吃素蛋,让我鼎力帮助。
“素蛋?什么东西下素蛋?”老爷子借口多的厉害,反正前后因为斋戒要吃素麻花,要吃素丸子,要吃素条子肉……不管荤腥,一律前面加个素字。
“还素啥,就是老让人跑您家里要吃喝,找说辞呗。”程初最早来要东西还腼腆不好意思,时间一长就习惯了,连借口都懒得找,太熟了。“前两天才搬回去一大坛子,全家里二十多口人,没挡住吃。这不,小弟趁了送消息的空挡再讨要些回去。”
“哈哈……”素蛋啊,这名字不错,借用了,往后就叫素蛋。这些都是潜在的顾客,素蛋产业还要靠他们扶持,“我这里也不多,还得等贱内娘家再送些过来。多半坛子,都拿去。”
程初最近在屯田兵上作了教头,也算是忙人,虽然没有林冲教的多,可身份是林冲望尘莫及地。为了表彰程家忠心报国,托了程老爷子福,程初混了个‘督尉’的头衔,人五人六的在军中开始了教授事业。
兰陵得了颖的许可,心情不错,专门叫她府上俩管事上门学习养鸡功略,钱管家很少与这么高级别的同行切磋,喜出望外。仨老妖很快打成一片,反【创建和谐家园】上最近老是开油锅炸东西,吃喝比兰陵府上滋润的多,俩老家伙算走出了油差。
老四为了开创欣欣向荣的素蛋事业,无怨无悔地回家商议,二女得了解脱。高兴的回到了大炕上。还将自己地老地盘仔细的整理一遍,枕头旁放了个小蛐蛐罐,是我专门她挑选了个叫唤好听的蛐蛐玩耍,丫头高兴不得了,一回家就拿在手上。我有意安排的,培养下二女地爱心,从蛐蛐爱起,往后再发个小鸟兔子给她养。下来猫了狗了越来越多,时间长了估计能改善一下孤僻地性子,但愿如此,谁知道呢。反正大多数爱护小动物的人都很善良。但对小动物充满爱心,对同类反不在惜的也有,希望二女不要发展成这个样子。
经过管家的利有和陈家书面保障,庄子里养鸡的人家多了起来,为了解决鸡饲料问题,老四准备在庄子后面修盖个小院子,只养蛆。农户可以按量领取。蛆的价钱超级便宜,而且不用付现帐,都先挂着,往后从鸡蛋钱里扣缴。多好的事,农家不摊一点本钱,王家也得了好鸡蛋,而且饲料产量一旦形成规模,别庄地农户也能得到这个待遇。
上次闹水王家的举动很是得人心,在附近得了好口碑。风评极佳。因为自古都没有收鸡蛋的给养鸡人家提供这么多优惠保障措施,农户们认为这次养鸡也是王家人心善,为了弥补水灾后庄户的损失,不露痕迹地做善事。
“赚钱赚成菩萨了。”兰陵笑眯眯歪在软椅上。“鬼头鬼脑的,画皮那个故事可是说的自己呢吧?”
“你就会损人,还会啥?”小心的在空蛋壳上画着猪头,是二女用锥子扎了小眼,精心弄的完整空壳,二女很喜欢我的创意,收集了一大盒子鸡蛋壳画的猪头,狗头类印象派作品,“百姓们都受益,我其中趁机赚点零花钱有啥不对?我越是赚地多,他们就越是有利益,什么叫互利?有吃有喝都高兴,不好吗?再说了,养鸡是清闲活,女人孩子都能干,又不耽误农忙,我也算是为朝廷分忧了。”
“好,真的好。”兰陵点点头,“不得不佩服,这次我就是想说你两句都没了理由。只要我朝的人都和你这般的揽钱,天下也就太平了。”
“没点经济意识,说你你还不听。只有我一人这么干是好事,多三五个无所谓,可一多就滥了,好事变坏事,受亏的还是农户。”这事情在后世里见的多,骗取农户信任,又提供技术提供设备的,胸脯拍的通红信誓旦旦的许下收购承诺,收了技术种子设备钱就跑路,出产地东西全烂在农民手里,欲哭无泪。“商人是利欲熏心不假,但适当的给于鼓励和优惠,也能利国利民,不用一说起经商就横竖没个好话,人家又没欠你钱不还。”
“道理能听懂,就连皇上也私下这么说过,连同口气都像。”兰陵笑着指指我,还作手势比较了下,“可这人啊,看不起行商都成了习俗,再想去扭转就难了。就像我,听得懂道理,改不了看法。”
“没叫你改看法,懂道理就成。”的确是这样,对某种看法一旦成型,一生一世都不好扭转。像兰陵是好的,说说道理也还接受,顽固的任凭你磨破嘴皮都听不进去,认死理。“我也没想改变这个习俗,只求大家先懂了道理,日子久了,三五代人能有点改观就烧高香了。”
兰陵笑道:“那更难,这道理懂地人不多,敢说的人更少。你安心当你的画皮,没人想听你大道理。”
她是好心,怕我乱说丢人现眼,被人家当了异类。“也就和你说过,逢人就说那是瓜子。这手里事情就安排完了,过几天就去山庄歇息。”
“热天都快过去了,呵呵,还真是赶了个尾巴。”兰陵一听我提了山庄,妩媚的斜我一眼,“你还真是个没良心的,等了这么久才凑了日子出来,怕是我老了,没新鲜气。”
“那是,这有老陈醋,老酒老古董,就是没人理老婆娘。”伸手摸摸兰陵圆脸蛋,“嘿嘿,拉了脸干啥,才不说你好话。”
“去,上辈子欠你了,没心没肺。”兰陵朝我手背打了一把,“定好了日子叫我,上次你烤的那鱼好吃,想想人就饿了。昨天我差人送来的炭你见了吧?如何?”
“不错,的确好东西。现在少,看不出来用处,一旦用惯了还就离不开。现在天热,先紧了铁匠们用,到冷天拉个几千斤过来我烧炕。这东西要控制,不能凭谁都挖,朝廷要出面定了律法出来,要不就乱套了。”煤炭属于战备资源,现在开采探矿能力差,其中利润可观,要实行国家监管。
“恩,有章程,也就快出来了。”兰陵点点头,“明天你去南林苑一趟,李世托我给你传个话,说你上次要的什么草草预备下了,明天他在那等你拿。”
第一百四十八章 优生
大早晨,南林苑守卫禁军依然认真负责,若不是人家邀请兼送东西,我才不会去趟这个场面,虽说如今也是军中文职官员,但对守卫森严的地方还是心存忌惮。别人拿皇家园林的东西送人情我坚决不会接受,不过兰陵发话我就拿的心安理得。她本就是皇家一分子,只当是她送的,拿了不咬手。
今天好,门口上就碰见跑来要花种子的杨泉,一路将我领了进去,守卫卖了他的面子,除了搜身外,再没碰到别的盘查,比上次顺利多了。他自称才买了个大院子,正准备重新修缮,弄点花种草种的,等开春撒播下去绿化一下环境,也好讨他夫人欢心。和程初、二娘子这帮武艺高强的练家子相处久了,多少能看出点门道来,从杨泉一举一动里能感觉到,这人的武艺不俗,怕老婆说明人家夫妻恩爱,人也和气直爽,给我留下了好印象。
李世早早就在绿茵茵的藤架子下等我了,仍旧是一个大树墩上摆好了茶水,笑的朝我打招呼。都熟人了,连西瓜都一起吃过,没必要同他客气,寒暄了几句顺手抄了茶壶就给自己倒了一杯,大老远跑来,早渴了。
“李兄看见没?那边树林里有个女子,偷偷朝咱们这边看呢。”一坐下我就发现个女的坐在不远处的树下朝我这边观望,衣着朴实无华但绝不朴素,属于反璞归真的装扮手法。同兰陵相处久了,对这种打扮见怪不怪。至于颖嘛,暂时还没到这步境界,收拾自己还是以雍容华贵为主流。
“哦,呵呵。是贱内,产后体弱,一直没敢让她出门,今日里得空出来透透气。这里林青木秀地好景色。也有助恢复元气。”李世起身朝他婆娘打了招呼,喊她过来。“贱内性子弱,平日少见生人,子豪见谅。”
“嘿嘿……”我挠了脑袋到不好意思起来,平日也有同好友女眷打过照面,都是匆匆见个礼就远远回避了,这李世大方,直接叫婆娘坐了跟前。弄的我有点不自在。看来这一年多里我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气,在后世见怪不怪的事情现在都开始计较了。规规矩矩行礼,喊了声“李家嫂子”,可能是动作有点拘束,或称呼有点诡异,那女子被我逗笑了。笑的自然,模样好看,对面这家伙艳福不浅。
这女子乍看下。除了体型婀娜外,没什么特别,可一下下的时间里突然就漂亮起来,眼睛,就是那灵动的大眼睛起了效果,整个人都生动起来。或许连我和李世攀谈的气氛都活跃了。她虽坐在旁边一言不发,但我好像感觉到是三人在闲谈,两张嘴加一双眼睛。
心里明明知道那是人家婆娘,可就是有一种想显摆地冲动,不时的提醒自己要克制。就算是努力控制自己,也比平时健谈了许多,这李世也是有在自家婆娘面前显露自己博学地意思,天南地北的海侃,连上古神话都不放过,一直从【创建和谐家园】氏侃到大唐建功立国。这方面我是弱项。正面难以匹敌。于是避其锋芒,从南极到北极。从地球到银河系,反正古代人不懂,说的高兴时还找了个小棍在地上画了个太阳系的结构示意图,见李世爬到图上看的仔细,才想起古代对星象有禁忌,这李世有可能还和皇室沾边,赶紧挑了几个比较亮的星星吹捧了下皇帝,什么指明星、红太阳类的话那是绝活,小时候学校里常教这个,张口就来。
同我一样,李世也是个军事爱好者,俩人有共同语言,反正乱侃呗,我俩爬在地上研究了不到俩时辰时间就把欧亚大陆给打通了,唐朝对地理知识地研究也仅限于此,反正说到最后都有点偏激,一旦提了种族不同不好治理或当地人不听话有可能反叛朝廷类的话,第一想法就是灭口,不留,还说的煞有介事,我和李世直接就变成俩【创建和谐家园】。
“打这么多地方,朝廷不好安置吧?”李世首先回归正常,开始考虑善后问题,“总不能说杀就杀个精光,没了人气,多大的疆域都没了意思。再说连年用兵,百姓身上不轻松,不是好事。”
“也是啊,反正是说闲话,又没真的杀,呵呵。”要真打的话,就朝里那伙老屠夫们出手,杀不完也没俩人了,连善后都免,“要说到百姓,打不打仗都不轻松,朝廷就算免了赋税也不一定能活滋润,靠地吃饭啊。水灾、旱灾、流蝗不时的闹,基础建设是关键。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儿女多养猪。”这年头计划生育绝不能搞,偌大的版图现在勉强四千万地人口,少的可怜。
“哈哈……”我这话将李世夫妇逗的大笑,“是这个道理,顺口。养猪太费粮食,多养牛羊好,但加在后面就没了韵味,且留了猪吧,哈哈……”
“是,是这意思。路啊桥啊的,工部都有措施,关键就是生小孩比较难。”这年头受医疗手段和传统约束,母婴双亡比例奇高,最大祸根就在十三、四岁的孕龄小女娃太多,“其实也有可能改变,但……。”
“说说,闲谈嘛,没什么忌讳。我与贱内都是过来人,不避讳这个。”李世夫妇对望一眼,均露出关切的神情。
“小弟不是医生,这方面没什么造诣,但这道理地确简单,任凭谁都能想通。十三、四岁的女孩就这么点大吧?”我参照去年二女的高度比划了下,“模样都没长开,瘦瘦小小的,要从这么个身子里生这么大个娃娃来,能不危险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算安全生产,身子也就垮了,往后连劳力都算不上。”说到这里。我无奈的摇摇头,庄子里才有个小媳妇死到生孩子上,母婴双亡,男人哭地凄惨,连钱管家都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听说那小两口以前恩爱的不得了,现在却只能人鬼情未了。惨剧。“稍微大几年就不同,骨架身体都长开了。体质也强,生小孩几乎没危险,大人孩子都健康,往后生俩生三哪怕生七生八都不在话下。为什么二十岁以上的女人容易生出来八、九斤的壮小孩就是这个道理,茶杯大了,装地水自然多。”
“子豪这么一说,我也听地懂。道理不差。可要人人都晚生育三四年,不是更难以增加人口了?”
“这算法不同。”我看了那妇人一眼,歉意的笑道:“话说地粗鲁,嫂子莫怪。”
妇人含笑摇摇头,“是大事,尽说无妨,不用理会妾身。”
“恩。”我调整了下思路。“也是推测,没有统计过,乱说而已。这……那啥,从十八到三十岁都属于安全生育阶段,三十多生小孩的也不见怪,反正总比十三四地保险。其中十多年的时间。生四个不在话下,生五个六个的也常见,是吧?”
俩人点头,认可我的话。
“可十三四岁的就不同,也许头一次就没能挺过来,也许生一次就坏了身子。往后没了生养,这种情况比较多,也常见吧?”见他夫妇认可,接着道:“年龄越小,生的小孩体制越差。残废,夭折比比皆是,这个不但百姓家避免不了,连富贵人家都常见。这两厢比较,李兄取哪样呢?”
“头一次听人把这个话说的明了,子豪说的是道理,是为国为民的话。”李世点头认可,笑道:“读了这么多年书,大学究也见了不少,从没个人能有这么踏实的见解,按子豪的说法,你觉得多大年岁数地女子出阁合适呢?”
“嘿嘿,难住小弟了。”初中生理卫生课本讲的是二十岁成熟,可这年代二十岁明显太大,不和传统,“十七八兴许可以吧,小弟还没孩子,没这个经验。”这个话题说的不自在,俩老爷们可以说,中间夹个女人就没意思了,“随便说说,呵呵,也是闲的无聊,乱扯到这话上了。”时间过的飞快,大早来的,现在已经下午了,连午饭都没吃,肚子饿的咕噜,敷衍几句,准备告辞。
李世人头熟,大明大亮的找了俩花匠挖了几株大藤杆子,还专门找了板车送到我家,俩花匠勤快人,一气地功夫就在我指点的地方栽植好,并让我放心,说这藤耐活,栽种不分季节,明年就能爬一架子出来。还有啥说的,人家专业人士都保票了,我只剩下打赏,一人五百文,大伙高兴。
还别说,这和李世说话有知己的感觉,都属于有学问的人(【创建和谐家园】),有代沟的地方稍微点拨一下就能沟通,不但表达的不累,还能和他学点知识。看他婆娘也属于知书达理的女人,模样耐看,虽然比不上颖、二女和兰陵(黑哨),也绝对算出类拔萃了,李世好命哦。
最近庄子上工程多,又是填洼地给新庄子搬迁佃户盖房,又是蒸馏作坊地尾期工程,现在老四又开始建造鸡饲料的院子,自家庄子的劳力一下就紧张起来,只得从附近庄子上招人。因为这事,庄户们还闹了意见,嫌别庄上的人占了东家的便宜,自发地男女老少齐上阵。场面火爆,灰土飞扬,能见度降到最底,钱管家每每视察回来都是一身的灰尘,油脸上裹成了黑桨子。
造纸作坊里好些个本庄的壮劳力都请了假投入到家园建设当中,虽然挣的比作坊里少的多,也无怨无悔,从天亮干到日落,卯足了力气。胡账户为这事已经抱怨了多次,说造纸作坊缺人手,影响生产。这才是开始,坑填平了要修建搬迁几十户人家的院子房屋,需要的人力更多,为了撵在腊月前完工,钱管家已经准备去周围村庄做动员,老头忙的是脚不沾地。
“钱叔,你歇息会,别太操劳,这家里以后还指望你呢,别累坏了身子。”站院子筹划凉廊的功夫,钱管家急死忙活的前后过了四五趟,看的我有点不忍心,“能交了下人地就交了。”指指石头墩子上地山楂水。“坐那喝口,天都快黑了还跑个啥。”
“那帮小子办事没个轻重,交他们不放心。”钱管家胡乱抹了把汗,捶捶腰,“小侯爷莫担心,老骨头多年没话动,这忙活全都扎了一堆。松动松动是好事。这扩建庄子是天大的事情,除了小侯爷,还没见有谁家敢下了这个本钱。早一天完工就省一天的钱,光见这钱粮流水般的出去,连洼地都没填好,老汉心里着急啊,只怕又伤了家里的元气。”
“不操这心,事前夫人算过帐,家里还承担得起,有钱叔打典。更放心了。”我本来想趁这个时候把凉廊也修起来,可劳力紧到这个地步,也去了这个念头,往后放放吧。“填坑尽量招外面人干,造纸作坊的都劝去上工,要不影响了产量,家里少了进项,不合算。”
“想办法。也不好撵,咱庄子上的人都实诚,话说重了不合适。”管家有点为难,“要不先就这样,等洼地填平让他们走人。”说到这,钱管家笑了起来,“还说别人呢,我家那小子也在花露水作坊告了几天假。现在还在工地上。花露水作坊地工钱啊,想想也心疼,呵呵。”
“叫你那小子上工去,造纸作坊的过几天可以,花露水作坊不能耽搁。”开玩笑。本来产量就上不去,再没了人手,王家人全喝西北风。“外面招人,现在农闲,还能找些,工钱多加点也成。”
“对,小侯爷说的在理,一会老汉就揪了臭小子狠揍,保谁他明天就上工。”钱管家事情还多,胡乱和我对付几句又忙去了。
劳力啊,兵荒马乱时候好找,可现在正是国家搞建设抓粮产的年月,闲人少,不好办啊。兰陵是有钱人,盖造纸作坊起大片职工宿舍的劳力都是拿大笔开销硬砸出来,加上当时工部上也出了力,才进行的顺当。我怎么能和公主比,若学她的榜样早就破产流浪街头了,也没个政府支持,难啊。人太少,超生是王道,要搁了二十一世纪,大街上喊一嗓子啥人都来了,保不准填坑的民工里面还混不少大学生呢。
陈家现在已经尝到同王家合作的甜头,光一个花露水作坊就赚了个饱圆,又兼我人头熟,好些个他们说不上话的地方我都能一一打典到,生意做地无往不利,账面上的收益势如破竹。老四回去汇报没几天,陈家的资金就到了位,老丈人还专门派大舅哥送了好些个礼品表心意。大舅哥来的时候含糊的提到,自己当年寒窗苦读却因为家里的生意没人照料而无奈踏入商路,为了不让这个悲剧重演在后代身上,想让自己的俩小孩拜到我门上学习,毕竟我名声在外,不管学成学不成,能与程、秦两家的人师出同门,面上也有光彩。
我有自知之明,教秦钰,兰陵行,若教小孩属于典型地误人子弟,同我学了一肚子数理化却连字都认不全的可能性极大,再说我也不是当启蒙老师的材料,为了不拂亲戚的面子,胡乱找了借口,答应等小孩子十八岁后再拜师,现在太早云云。
颖知道这事还埋怨我一顿,说我不该草率的答应这事,毕竟身份悬殊太大,往后堕了王家的名头,对自己的儿女也不利。我明白颖的想法,是嫌往后她地儿女要同商家子弟师兄弟称呼,不免难堪。
这在以前是难以理解的事,不过经了这一年多的封建思想熏陶,竟然能理解颖的说法,看来有被古人和平演变的趋势。人家回去都演变古人,我属于后进分子,跑回去被古人演变。如今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说话办事斯斯文文,剥削佃户心安理得,外籍奴隶遭受非人待遇毫无怜悯之心……退步,我退步地厉害,要抗争,要自强,要从身边做起。一会二女要给达莱烫烙印,要阻止。
自从唐政府成立了安东督护府,原高丽人摇身成为大唐子民,朝廷出文严禁高丽奴隶的买卖行为,并严打了数次,仅长安城的人贩子就拿下几十名,并按家的查询了高丽奴隶数量,凡战后购买的要全部释放,由朝廷出面给于安置。
达莱不属于王家购买,是找上门来的,但毕竟已是战后的事情,也属于上激范围。二女不吃这一套,还委托了胡账房找了关系篡改达莱进家的日期,同胡账房的高丽小妾的购买时间改到同一天上。属于小手脚,官府上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没人愿意为个曾经的敌对民族得罪自己人。
二女年龄小,不懂事,批评教育要适度,但不能姑息。再说贞观十三年就取消了给奴隶身上盖私章的做法,决不允许我婆娘搞复古运动,要不怎么对得起专门给她挑的蛐蛐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经过我几天的观察,发现二女对小动物的爱心泛滥,属于溺爱。她不懂养蛐蛐,我也没有刻意去教她,所以第一只蛐蛐下场凄惨,被鸡蛋黄撑死了。早上二女发现爱宠挺了个圆骨碌的大肚皮爬在鸡蛋黄上含笑而逝后,还沉痛的给死在饭桌上的小家伙举行了个小葬礼,拿了小铲子在花池子里挖了个小坑,拿小竹节做了个棺材安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