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唐朝好男人》-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是你啊!我最最深爱的颖突然在我心中出现了!你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还……还给我作了首诗。”我想抽我自己两下,我觉得我简直是日本人。

        “我给你作诗了么?”颖喃喃道,抱着我的姿势变成依靠在我身上,情意绵绵抬头注视着我。

        “你作了,你当时象九天的仙子,体态婀娜。你还象救赎世间苍生的女神,你的出现拯救了我。我现在还记得你当时的声音,是那么柔美,那么动听: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吟罢,我闭上双眼,一身陶醉。

        颖听醉在其中,夫妻俩,她依靠着我,我半搂着她,静静的坐在床头。

        “颖,我念出这诗以后,你想不到他们的样子,真好笑,他们全都傻眼了。”

        “哼!看他们还敢不敢再作弄我相公!我的相公好有才华啊。”颖把小脸挤到我的大脸上,轻轻的摩挲着,好舒服。

        “不!不是我!”我坚决道:“是夫人您在帮助我,你我夫妻心心相印,才能如此默契!”

        “相公……妾身好幸福。”

        “所以我不敢将夫人冥冥之中帮我的诗作据为己有!”

        “那……?”颖呢喃着问。

        “于是词严意正的告诉他们,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我的夫人!是我夫人的大作!”我理直气壮。

        “啊!”颖跳将起来,一脸惊讶。

      第二十二章 蛊惑

        尽管有千百个不愿意,但颖还是接受了。毕竟她不能跳出去大喊自己的相公是个骗子。尽管我是骗子,身为骗子夫人的她也会极力的维护我,令我愧疚。

        短短几日里,王陈学颖大名在长安城已经是家喻户晓,其大作在贵族、士子中大相传抄,轰动一时,并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初唐时期,文人多用古诗体,即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大凡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古体诗不受格律的限制,每首诗句子可多可少,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句,几百句。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参差不齐的杂言都有。

        而我嫁祸与颖的《题雁塔》乃是新诗体成熟盛行时期的名作,前后近一百七十的差异。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发端于齐梁,成熟于唐代。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创建和谐家园】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虽然此时新诗体已很完善,但相对名作不多,此时的唐初四杰或在襁褓之中,或仍未形成胚胎,忽现此大作,怎能不令众学术泰斗目惊口呆,更何况作者竟然是一名女性。

        纯白胡子老爷爷手中捧着《题雁塔》一遍遍的默念着,颤抖着,老泪纵横。对一花白胡子爷爷颤声道:“这真的是出自一妇人之手?”

        花白胡子爷爷长叹一声,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后又痛苦的摇了摇头,神色凄凉,令人望之心酸。

        “观此作,豪放而不失细腻,借物抒情,却又气度恢弘,当世之绝作!我等纵横文坛数十年,却不如一女流,可悲,可叹啊!”白胡子爷爷激动万分。

        花白胡子爷爷不言语,伤心欲绝,唉声叹气。

        “宗师风范,开创先河,定会流传于千古!如此佳作,竟出女子之手,我辈还有何颜面存活于世?我竟能多年自封诗字双绝,可笑,可笑啊!”

        “此女子曾有一下阕流传,我等竟然毫无知觉,实在是大意了。想不到今日能出此大作,令我等汗颜。我,哎!”花白爷爷摇了摇头,一言难尽。

        长安,某士子【创建和谐家园】处。

        装裱好《题雁塔》高高挂于厅堂之上,众士人有摇头背诵之,有低头抄作之,有一见倾心之,有磨牙擦掌之……

        一文士端坐于众人前,洋洋得意,“众位,大家都观瞻好了?”听声音是九百九十九年人参兄。

        “那在下就要收起来了。”说罢起身将条幅摘下来,小心翼翼卷好,装进一个狭长的红木匣子里。

        “开眼了吧?什么叫诗?这才叫诗!”高姿态的环顾了一下众人。

        “兄台,不知王陈学颖是……女子吗?”一位士子想确定一下。

        “屁话!男的有俩姓么?什么话!”九九九兄唾沫飞溅。

        “兄台,您与这位大家是什么关系?”另一位士子问。

        “说来话长。”九兄点了点桌面,茶水立刻送到,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才女是我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好友……”眼神中柔情无限。

        “啊!”众人惋惜,惊叹,不解,难过。

        “啊什么啊?”九兄不喜欢自己说话时候被人打断,“王修王子豪的夫人!”

        “哦~”众人庆幸。

        “哪日我与蓝陵公主会与曲江……”九兄一脸神往。

        “啊!”众人嫉妒,羡慕,幽怨,愤恨。

        “啊什么啊?还有没有点教养?”九兄生气了“其间还有子豪兄,德昭兄,世人兄……。”

        “兄台,您说话一气说完成不?别老叫大家误会,弄的我们一惊一乍,讲故事也得敬业是不?”一位不满的仁兄提意见。

        “就是!”众人附和。

        “说什么呐?什么叫讲故事?这是事实!刚刚你们没看见啊?公主殿下的墨宝!昨个我才从公主殿下那借来的!”看众人已屈服于自己的气势,“算了,不和你们这帮少见多怪之辈一般见识。”

        “是,您别和我们一帮见识,您说您的。”一人出来打圆场。

        “刚我说哪了?”九兄一生气就忘事。

        “您说到于公主幽会啊!”忙有人提醒。

        “去!没个正经,我们是聚会!”九兄对这个倒不在意,“那日幽会……聚会啊,实在是文坛盛事啊!我们几位才俊共聚……你们神往吧?”

        “往!神往之至!”众人点头。

        “于是啊……然后啊……所以啊……后来啊……最后啊……”

        九兄滔滔不绝,众人点头不止。

        王府,后宅。

        “相公!”颖撒娇带抱怨。

        “夫人……”我没想到弄出这么大动静,一大早家里就来了六张请帖。看来颖这几天要忙活了。

        “妾身该怎么办?”颖焦急道。

        “请你就去呗!夫人不是也喜欢这种聚会吗?”我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可妾身觉得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

        “毕竟妾身是冒名顶替,心里觉得不舒服。”颖眉头紧锁。

        “夫人,你看着我”我深情的说,转身摆了一个某西服广告的POSS。

        虽然做夫妻时间不短了,可是每当这个时候,颖还是那么害羞。

        “颖,你爱我么?”我努力使我的声调充满那传说中的磁性。

        “……恩”颖不好意思的小声回答。

        “我也爱你!爱的很深。”我心中情意荡漾。

        “相公……”颖就是这样,她对这样的话毫无免疫力。

        “我的人,我的心,我的全部都是属于我深爱的妻子。颖,我是属于你的,一切都是。”我习惯了,我已经不感到恶心了。

        颖已经有点摇晃了,我忙把她拉到我怀里,让她靠好。

        “我的人是你的,心是你的,包括诗。”我循循善诱。

        “诗也是我的?”颖有点混乱。

        “肯定是你的,以后凡是我做的诗全你的!”我斩钉截铁道。

        “那有点不合情理吧?”

        “什么不合情理?你我夫妻一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就是情理!至于那些邀请,夫人愿意去则去,不想去也罢,但一定不要和为夫再分什么你我了,为夫心里听着难过。”

        “恩”颖点点头。

        “现在跟着我说,《题雁塔》是我作的。”

        “《题雁塔》是你作的。”颖还没有适应。

        “错!是我!不是你!”

        “是你啊!”

        ……

        “《题雁塔》是我作的”

        “《题雁塔》是我作的”颖终于开窍了。

        “好,一直重复,直到渴了为止!”我趁火打劫,不趁热打铁。

        “《题雁塔》是我作的……”颖进入自我催眠,我终于放心了,她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了。

        一时辰后,“颖,那些聚会你决定参加了么?”我问道。

        “去!怎么不去,我相公的诗就是我的诗,这么有面子的事情,怎么能不去!”颖已经觉得理所当然了。

        “好!”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为夫为夫人您自豪!”

        “相公……”颖正要说话,被进来的二女打断了。

        程初来了,在前庭等我。

      第二十三章 万事开头难

        程初此番是为马球队来的,告诉我球队开始训练了,要我前去上任,并替程老爷子讨要两瓶九花玉露。看在他人比较老实,并在曲江上坑了我几次的面子上,我答应了他的要求。

        颖很不放心,担心程初欺负我,交代府里的护院下午去程府接我,并一个劲叮嘱我要小心。呵呵,看来程初跳黄河也洗不清了。

        由于我几日的刻苦钻研,不耻下问,对马球规则章法已经了然于胸。(别问我问得谁,难道真要我告诉你我是从百度查的?那我多没面子)

        唐代马球与现代的马球区别甚大。现代马球每方四人,比赛一场有六局,每局7分半钟,比赛两局之间休息三分钟,中场休息五分钟,比赛规则也制定的相当完善,对参赛队员及马匹有严格的保护规则与措施。

        唐代马球是从吐蕃传入,当唐太宗听见有西蕃人打球时,觉得它有利于提高骑马技术(唐太宗十分重视骑术),也有利于克服“贵中华,贱夷狄”的弱点,便有“比亦令习”之举。“比亦令习”不但说明了唐太宗是一位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君主,而且也反映了在唐太宗以前,唐代长安城里除了西蕃人打球以外,再没有其他人骑马打球这一事实。“比亦令习”的结果,首开了唐人打球的风气,这标志着马球运动在唐代的兴起。由吐蕃传入唐朝的马球已设有球门,双方4-10人参赛。骑手盛装,骑骏马,手执4尺长头形月牙拐的藤杖,争击一枚朱红漆的圆球。马球后来被唐朝作为训练骑兵的“军中常戏。”因而“虽不能废。”

        如今长安马球运动盛行,象程家以及其他十一家球队虽都是王公贵族的私家球队,比赛采用各队10名参赛队员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球场内外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由于政策的鼓励和贵族的追捧,导致了众多的球迷与商家各种敛钱手段。

        但参赛队伍所得的好处并不多,从球员工资到训练、马匹各种费用皆由后台大老板一力承担,拥有一支马球队成为当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养一支球队的花销巨大,而贵族又不屑于商业,那么多的钱从那里来呢?仅仅是靠封邑和朝廷象征性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这点令我不能理解,我决心搞清楚其中的奥秘。

        程初身为长房长子,定能了解其中关键,于是我就将心中的疑问告诉他,很虚心的听他解释。程初知道我失忆,很详细的解释了其中关键,我矛瑟顿开。

        贵族虽然不屑与经商,但不代表不参与商业活动。实权贵族,如程家依靠自己的权势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各种方便,获取大笔酬金外还为各国商队提供庇护。行商最怕的是地方上的搜刮与刁难,打出程家的旗号是很有震慑力的,一般问题都迎刃而解,除非遇见不要命的大股马贼,那只能怪自己命不好。除此之外,投资实力商户获取不菲的股金也是绝好的选择,双嬴的局面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

        原来如此!程初的讲解在我已经准备混吃等死波澜不惊的心扉里投下了颗小石子,涟漪不大,但已经打破了平静。王家不能和程家比,贵族间的两极我俩家各占一头,但是……但是训练场到了。

        场地宽阔整洁,十七名队员非常精神,三十四匹马异常神峻,看来为了迎接新教头,他们刻意的彩排过。

        “小弟先介绍一下”程初给我引见球队的马术教练,一个短小精悍的中年男子,“这位是新来的总教授,王修王子豪。”“这位是球队的马术教授,程跃先生,两位以后多多亲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0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