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唐朝好医生》-第6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翻身上马,他喝道:“走,进城找医生去,待看完了病,本大人还要去找徐州的刺史,向他揭穿王平安的假面具!”说着话,打马便走。

      蒙氏兄弟忙道:“不错,王平安假仁假义,正该向世人戳穿他的伪善!”两人上马。赶着马车自后跟上!

      三人一车,向徐州城进发,走了不大会儿的功夫,便到了徐州城外。徐州新修了护城河,由于这条河很宽,所以不能使用吊桥,而是在河面上架起浮桥,就如同战争时期,有些军事重镇的防范措施一样!

      新护城河的周围又开挖了不少的小沟小渠,有进有出,这样可以保持河水的流动,不至于变成死水,最终变成老护城河那样,成为一个臭气熏天的死水泡子!

      他们在上浮桥之前,忽见一条小沟的旁边站着几个人,正在说说笑笑,其中一人竟是他们半路上遇见,并且问路的那个少年,这少年头上戴着草圈,身上穿着小褂儿,有点象个农家少年。

      而此时,这位农家少年的身边却站着几个衣着相当不错的人,这几个人围着少年,不停地说着话,似乎对这少年极是尊重,从他们的态度上看,这少年不象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倒象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小少爷一样!

      农家少年也看到了米小苗,他和身边的几个人说了句话,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这几个人立即笑呵呵地向他拱手作别,纷纷转身走了,而这农家少年则向米小苗他们走了过来。

      王平安见米小苗等人拉着马车,行色匆匆,却又人人脸上不悦,心下已然猜到,这几个人怕是去找自己看病的。只是半路上无礼,不屑和自己说什么,仅是问路罢了!

      别人找自己看病,可自己却正巧没在家中,人家心头不快,也属正常。王平安和赵璧不一样,他又不是纨绔子弟,自然没那么大的脾气,别人无礼,那是别人的事,谁家有病人,那么谁的心情自然糟糕,也不能因为说话语气不好,就要怪人家,从而不理病人。这种事赵璧干的出来,但王平安却是不会做的!

      王平安微笑着道:“你们去五里村,是因为车内有病人吧,是要去看病的?抱歉抱歉,让你们白跑一趟,其实刚才在路上,你们要是明说……”

      三人一车停了下来,蒙小恬不耐烦地道:“你这小子,当真罗嗦,我们去五里村办事,你道什么歉啊,多此一举!我跟你说,那个王平安……”

      “兄弟,莫要多言!”蒙大恬打断了弟弟的话头。

      他为人要比蒙小恬沉稳得多,对于路上碰到的那个纨绔子弟,他有一种感觉,这人不象是王平安,王平安名声极佳,人人称赞,如真是个假仁假义之人,那么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尉迟恭。

      可他一来没有证据证明那人不是王平安,又不想和米小苗顶嘴,所以一直也就没有明说,但听弟弟张口就要诋毁王平安,他却是要阻止的,事情没弄明白前,骂人太早,等弄明白了,再骂也不迟啊!

      蒙大恬道:“敢问这位小哥,你可知徐州城内,哪位医生的医术最高?我们确有病人,要找医生看病!”

      王平安哦了声,果然不出所料。他走到车前,道:“病人可是在车中,我略懂医术,倒可以为他瞧瞧,如果瞧不好,你们再进城不迟!”

      米小苗三人互视一眼,心中都想:“这人倒挺爱多管闲事儿的,但心肠却好,于传闻中的王平安有几分相似之处!”

      米小苗一摆手,道:“那你就看看吧!”说着,他翻身下马,走了过来。

      王平安打开车门,向里面看去,见里面是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他心想:“看这三人的打扮,应该是和这个乞丐没什么关系,是不小心撞倒了他?不管怎么说,他们能不丢下乞丐跑掉,而是带着他求医治病,这种做法还是正确的!”

      他将半个身子探进车内,对乞丐道:“这位仁兄,你哪里不舒服?哦,原来是脖子上生了脑疽。嗯,看部位,这算是‘对口’,这病可遭罪呢!你很难受吧?”

      王平安见乞丐要爬起身来,他忙道:“别动,别动,你就这么趴着吧!咱们先不看这个病,我先看看你是否有其它隐疾。来,我给你号下脉!”

      说着,他取过乞丐的一只手,为他号起脉来,并不嫌弃乞丐身上臭,也不嫌弃他脏,脸上更没有半点厌恶之色。

      乞丐平常总是遭人白眼,乞讨之时常常被骂,他生了这个病后,更是让人厌恶,见着他都躲着走。而他听说平安小神医待人和气,医术又高,给穷人看病不要钱,所以才想着去求王平安。不想半路上遇到,那个“王平安”却是一脸的厌恶,莫说给自己看病,连多看自己一眼都不愿意,还说了那番难听的话!

      他本来心情极是沮丧,对“平安小神医”深深失望,可忽然来了一位少年,为人极是和气,不但不嫌弃自己,给自己号脉,还一口道出病名,并且还好心地要看看自己是否还有隐疾,要是这个人是平安小神医就好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好人啊!

      心中所感,面对这样一个和气的少年,乞丐又想起自己的苦楚,忍耐不住,他竟然呜呜地哭出声来!

      第一百三十章 算是个人材

      见乞丐哭泣,王平安忙道:“莫要哭。你这病治得好的,并非太要紧的病,何必哭泣!”

      米小苗探过头来,看了一眼王平安,这少年人脾气倒好,如果他是王平安就好了!有了,如果非得领回长安一个人不可,那我何不领他回去,至少总比什么所谓的“平安小神医”要强上百倍。

      他又看了一眼乞丐,见乞丐后脖子上的那个大疮,心想:“这个病还不可紧,别说他疼,我看着都疼!”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脖梗子。

      号完脉后,王平安又给乞丐做了遍常规检查,这才道:“这位仁兄,你没有其它隐疾,要说身体,你还是不错的!”

      蒙小恬走了过来,哼了声,道:“他的身体还算不错?我看却是大大的错了,都趴在地上不能动了。怎能还是不错?”

      王平安回过头来,道:“他这病因为发在头部,所以很容易导致头晕,因头为诸阳之会,而脑又为髓海,所以疽发之后,毒邪内陷,易伤脑髓,从而导致神志昏愦而成险证。但实际上,只要把这个大疮治好,那么他自然便会恢复体力,又能行走如常了!”

      蒙大恬也走了过来,他却不象弟弟那样鲁莽,问道:“他这病是什么引起的,可是饥寒交迫所致?”

      王平安微微摇了摇头,道:“太具体的我可猜不到,我又不是神仙。但由于这病的病症十分明显,所以我倒是可以说出一二。估计这位仁兄总是睡在地上,潮气入体,而现在又天气炎热,湿热交蒸,热邪上乘,这病也就得了!”

      乞丐趴在车上,忽道:“小少爷,你是好心人,猜得也对。小人命贱如草,哪有床可睡。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街边对付一宿,这些日子天气反常,所以才得了这个病!”

      王平安叹了口气,轻声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唉!”穷困潦倒的人哪朝哪代都有,现实所迫,无可奈何。

      米小苗就在他的身边,王平安念诗的声音虽小,可他却听得清清楚楚,心头一震,忽地转过头来,两眼瞪得大大的,看向王平安!

      米小苗心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好诗句啊,这少年可不象个农家子弟,这般才情,这般心性,就算是在长安,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徐州……没听说过有这个人啊,仅单凭他这两句诗。就应当名震当地,那徐州刺史更是应当将他举荐给朝廷,可怎么从来没听宫里的人提起过?”

      王平安却没想那么多,他对乞丐道:“你自己没法回头,所以看不到这个疮,越看不到越心焦,以为是什么绝症。这个病看起来确实挺吓人的,它生在后脖子上,疮口正对着你前面的嘴,所以也叫‘对口’,现在这个疮已经发青了,想必是耽误了治疗……”

      他想了想,这个病如果放在现代,应当开刀引流,将里面的脓血放出来,但这个手术虽小,在现在却是不太容易做到,一来天气热,伤口容易发炎,二来就算是用针去挑,也不见得能将淤血全部排尽。可在这个情况,即使用药,而药又对症,病好起来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看病得因人而宜,这乞丐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如果病拖的时间太久了,他少人照料,很容易引起别的病来。说不定会就此送掉性命,所以不能用常规治法!

      历史上中医看病,各种方法都会尝试,有些尝试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义,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却很是骇人。

      这个乞丐患的对口病,古代不少名医都看过这种病,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说金元四大医家的朱丹溪,他也看过这种对口病,而他用的方法那是相当地“不够科学”了。他在治对口病时,竟然不用针去挑疮,而是使用蚂蝗,也就是水蛭,将蚂蝗放到疮口上,让蚂蝗去吸脓血,将脓血吸净,然后再开解毒的药,服了药后,这病便即治好!

      在一些武侠小说,或者评书戏曲中,也曾提到过这种方法。但不管怎么说,对于王平安来讲,他即没用过这种方法去治病,也没看到过别人用,所以他没有实际的经验!

      王平安心中有些犹豫,针对乞丐的具体情况,他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说着说着,就有些说不下去了,看着乞丐的对口。半晌无语。

      他心中想事,可别人却没有耐心等待,米小苗道:“这位小哥,你既然叫得出这个病的名字,又说得清病因,那么想必是有办法治吧?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不必有所顾虑,成或不成,都得一试才行啊!”

      王平安点了点头,不错,成或不成,可不都得试试才行嘛!他道:“有种方法可治此病,却稍稍有些行险。他这个病或许能用蚂蝗治好,让蚂蝗去吸食他的脓血……”他将方法说了出来。

      米小苗嘿了声,道:“这个简单啊,又有什么行险的了,被蚂蝗叮上几口,难道就能死人了,天下没这个道理啊!”他一摆手,冲蒙氏兄弟道:“你哥俩儿别光看热闹,赶紧去抓几只蚂蝗过来,本……我有妙用!”

      蒙氏兄弟在旁听得真切,连声答应,转身就去抓蚂蝗了。此处就在水边,蚂蝗可是不少,别说抓几只,就算是抓几十只来,也不是难事!

      王平安却道:“慢着慢着,你还没问过病人哪,这个法子得人家说行,才能用啊!”

      米小苗哼了声,心想:“一个乞丐罢了,就算是死了又能如何,也不过是往乱坟岗子一扔,连坑都不用刨,还能便宜野狗!”

      他瞪了眼乞丐,道:“听着没。这位小哥问你话呢,你敢不敢让蚂蝗叮上几口啊?”

      乞丐【创建和谐家园】两声,道:“小人命贱,被蚂蝗叮叮罢了,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少爷你尽管抓蚂蝗往我身上放吧!”

      米小苗笑道:“你看,根本不用问他的,有人给他治病就不错了,带敢挑三捡四的!”

      说话间,蒙小恬跑了回来,道:“蚂蝗来了,你看看这几只个儿头够大不,如果不够大,我再去抓!”他手上包着汗巾,里面放着几只不断扭曲挣扎的蚂蝗。

      王平安忙道:“够大够大了,再大就要变成妖怪了!”他用手帕包手,抓起一只蚂蝗,小心翼翼地放到了乞丐的对口上面!

      蚂蝗见血,岂有不大吸特吸之理,它可不挑食,完全不在乎血的质量如何,就算是脓血也得先吸个饱再说。蚂蝗叮住疮口,贪婪地吸食起来,不大会儿的功夫,这蚂蝗的身子越来越粗,显见是吸饱了脓血!

      王平安见差不多了,便脱下一只鞋,用鞋底子冲蚂蝗啪一地拍,随着乞丐的一声轻呼,蚂蝗掉到了地上。米小苗伸脚将蚂蝗踩死,一股脓血窜出,湿了好大一块地方!

      米小苗笑道:“临死还能做个饱死鬼,便宜这个家伙了!”

      王平安又取过一只蚂蝗,如法炮制,让它们给乞丐排脓,一直用了整整四只蚂蝗,对口的脓血才基本消除干净,大疮也瘪了下去!

      王平安见这方法好使,总算松下口气来,心想:“古人诚不欺我,这方法竟当真好用。不过这也就是在唐朝,如果是在现代,我要是敢拿蚂蝗去叮人,估计病人非得报警不可!”

      啪啪啪,掌声响起,米小苗笑道:“这法子还真管用,乡下人治病的土法虽然粗鄙,可却着实管用,这病可不就让你给治好嘛!”

      蒙大恬却道:“这位小哥,还没请问你如何称呼呢?”

      王平安听米小苗说话无礼,眉头皱了皱,他不太喜欢和这种目中无人的人打交道,如果不是为了给乞丐看病,他还真不愿意和米小苗这种人结交,摇了摇头,道:”乡下人,没个好听的名字,说出来怕你们笑话,就不要问了!”

      用蚂蝗吸食脓血,这方法看着简单,所以米小苗也没当回事。要是王平安一通辩证,然后开出几十味的药方,再加上稀奇古怪的药引,煎制方法难到掉渣,那米小苗非得立即拜服不可!

      但王平安看似“很随意地”就将病治了个七七八八,所以米小苗就他认为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乡下土法罢了。见王平安不肯说,他也就不问,一个乡下少年,有什么好稀奇的!

      王平安又道:“再服几剂解毒的药也就成了,药方并不难开,你们去城里找一家叫济生堂的药铺,药不贵的。这病养上小半个月,就能大好!”

      米小苗道:“成,那咱们这就进城吧!”招呼一声,上了马,带领蒙氏兄弟,向城里赶去,乞丐隔着车子,冲王平安叫道:“多谢小少爷……”

      过了浮桥,刚进城门,蒙大恬忽然道:“米主事,这人的病要是好了,你不还得去羞臊王平安么,不如带上那个少年,用他来羞臊王平安,岂不正好?”

      米小苗嗯了声,道:“刚才一忙乎,本大人倒是忘了,这小子还会念诗呢,算是个人材……”回头向后面望去。

      第一百三十一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头

      米小苗一回头,忍不住摇了摇头。只过浮桥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那个少年的身边就围了好几个人,这回是几个庄稼汉,和那少年说说笑笑,还比比划划地,看样子是在说怎么样种庄稼!

      米小苗心中叹气:“乡下娃就是乡下娃啊,上不得台面!和一些泥巴腿子混在一起,时间久了,自己也会成泥巴腿子的。嗯,有可能这少年本来就是个泥巴腿子!”

      摆了摆手,他道:“罢了,谁治好不是治。既然要羞臊王平安,那最好找个同行,这样当他们辩证起来,才有说服力。我看这少年不见得有胆子,敢和王平安那假仁假义的家伙辩证!”

      蒙小恬也道:“不错,说不定王平安使两个小钱,就能把他收买过去,到时反咬咱们一口,岂不糟糕!”

      米小苗笑道:“你说的这句话,倒是说得中听。确实是这么个理儿。”顿了顿,又道:“只要咱们表明身份,谁敢反咬咱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蒙大恬却道:“米主事,我们要羞臊王平安,如果提前表明身份的话,那就失去说服力了,会变成仗势欺人的!”

      米小苗想了想,嗯了声,道:“照你这么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呀!”

      蒙大恬做事比较稳妥,他给米小苗出主意,道:“我看不如这样,城外那个少年,不是介绍了家药铺吗,叫济生堂的铺子,咱们去那里找坐堂医生,让他开出解毒的药来,然后撺掇着那个医生,让他去戳穿王平安,这样岂不是更好!”

      米小苗在马上笑了,一拍大腿,道:“甚好,就用这个办法,同行是冤家,让医生贬低医生,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去。咱们在旁看热闹,这个方法大妙!”

      一边说着怎么修理王平安,一边赶路,打听之下,米小苗等人来到了济生堂的门口!济生堂生意还是那么的好,堂上等待看病的病人足有二十来个,男女老少都有,其中有两个是光开药的,他们拿的方子,就是王平安给开的。

      济生堂的坐堂医生很喜欢只抓药的病人,又能做他们的药材生意,又能看到王平安的方子,实是一举两得之事,甚至堂里还分出一个伙计来,专门招待这些病人,连抓药带记方子,活儿一个人都干了!

      来到药铺门外,米小苗下了马,慢慢走进了铺子,他看到一个发须灰白的老医生,正坐在屋角的桌后。给病人号脉。没有耐心等待,米小苗走到桌前,用马鞭柄敲了敲桌子,道:“劳驾,我说这位医生,要是有人脖子后面生了大疮,你会治不?”

      坐堂医生抬头看了看他,道:“没看到病人,我怎知会不会治?把病人送到铺中,诊费十五钱,如果出诊,城内翻番,出城再翻番,药钱另算。”

      米小苗嘿嘿笑了笑,道:“可不便宜啊,光让你看看,就得十五个钱。成,这个钱我出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扔到桌上。

      蒙氏兄弟也没闲着,将那名乞丐抬了进来,见堂内有张木床,估计就是让病人躺着的,上面还坐了两个人。蒙小恬道:“让让,没看着我们抬了人来吗!”

      他长得人高马大,说话的语气又横,病人谁也不愿意找麻烦,起身将床让了出来,他哥俩将乞丐放到了床上。

      铺子里的坐堂医生并非是成济生,但医术却也不差。把手头的病人看好,交待几句,便走了过来,查看乞丐的病情。

      看了几眼,坐堂医生便道:“这人生的是对口吧,里面的脓血呢,怎么没了,莫不是挤过这个大疮?如果挤过了,这个病就难办了,不但不能减轻症状,反而会加巨啊!”他指着乞丐的对口,摇头叹道。

      有病不怕,就怕不明医理的人胡乱处理,结果反而使小病变成大病,再治起来,就会困难许多。

      米小苗哈地一声,道:“处理这种小病小痛的,还用得着费力去挤吗?疮里的脓血已经被我用蚂蝗吸干净了,现在你只需开剂解毒的药,给他服了便是,别告诉我你不会开!”

      坐堂医生大吃一惊,叫道:“用蚂蝗吸出的脓血?你倒是真敢胡乱下手啊,这不是胡闹么!”他忙俯下身子。仔细检查起乞丐脖子后面的对口,又摸又按,甚至竟用鼻子去闻。

      看了好半天,坐堂医生这才直起身子,脸上已然全是惊讶,喃喃地道:“竟然真的有效……”他看向米小苗,很有点不相信的味道,说道:“竟被你误打误中地给治好了大半,这位小哥,你可学过医术,听你的口音似是长安人吧?”

      米小苗很是得意地嗯了声。他向来以自己是长安人为荣,点头道:“一些治病的小小手段罢了,就算是误打误中吧!”

      “小小手段?”坐堂医生摇头道:“这可不是小小的手段了,一般医生还真想不出这个办法。不过,最难治的部份你都治好了,剩下开个解毒的方子,你又何苦来找我呢,莫非是考较我来着?”

      说这话时,坐堂医生心中不满,这个长着娃娃脸,说话声音阴阳怪气的人,不会是来捣乱的吧,下我们药铺面子来的!

      米小苗哼了声,道:“就算要考较,也轮不到考较你!我问你,解毒方子,你会开还是不会开?”

      坐堂医生脸一沉,心想:“还说不是来考较我的,难道真以为我不会开解毒方子吗?这虽是险症,但危险已除,后续治疗我要是还不会,那成先生又岂能请我在此坐堂!”

      他走到桌边,提笔刷刷刷,连开了三个方子,扔给米小苗,道:“你说我不会开?好,这便一起给你开三个,你爱用哪个便用哪个!”

      米小苗拿起方子,看了看,忽地大笑道:“我就说嘛,这个病根本就不难治!老先生,你看你随手就开出三个方子,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你的医术比那个王平安,高上三倍啊!名医,果然是名医!”他为了挑拨,还特地挑起大拇指,称赞坐堂医生!

      同行是冤家。王平安如此有名,那么别的医生定会嫉妒,自己贬低一个,捧高另一个,这医生当是会感谢自己吧,岂有不加入自己阵营的道理!

      可出乎意料地,这坐堂医生听了他的话后,脸上不但没有露出半点欢喜之情,反而很惊讶地道:“你说什么?你说的王平安,可是平安小神医?他也给这人看过这个病?”他一连串地问了出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0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