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唐朝好医生》-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道抓着一个男子的手,对这男子道:“看你印堂发黑,本道爷算出你有大难啊!”

      这男子愁眉苦脸地道:“仙长,你算得真准,我可不是有大难嘛,家乡发了大水,从宋州逃难至此!”

      老道又道:“你这些日子总想吃肉,还想吃油多的肥肉,每当夜晚入睡之时,常常做梦梦到吃肉!”

      这男子讶然道:“仙长,你可真神了,怎么连我做的是啥梦都能算出来?”

      老道哼了声,一副仙风道骨的表情,又道:“看你的样子,以前总是想女人,但来了这里后,却是不再想了,就算漂亮女人坐在你的身边,你也不去看她一眼!”

      这男子叫道:“仙长,你太神了,我最近确是不想女人了,实在是没力气可想了啊!”

      王平安听着他们说话,忍不住摇头,要照这么个算法,我也能成大仙啊,这里的百姓都是灾民,自然人人有大难,衣食不济,自然会想吃油水多的食物,饥饿之下,都在为明天的事担心,谁能有心情想女人?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大数人还是正常地!

      老道得意洋洋地道:“道爷算得准吧!我还算出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次大灾之后,你再返回家乡,必能讨上两房媳妇儿,置办上十亩上好田地,以后衣食无忧,快活过日子!”

      这男子咧开嘴笑了,以后的事谁也不知,但人人都爱听好听的,老道的话算是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去了!

      王平安忽道:“仙长,你给我算一算吧!”说着,走上前来。

      ---------

      附:平安感谢书友xiaomaner和书友FCloud,感谢你们连续热情的慷慨打赏,平安还要感谢书友天星456789,感谢你的慷慨打赏,平安亦要感谢书友财总,书友木成三,感谢你们的热情打赏,平安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多谢多谢!

      咽炎药膳

      贝母桔梗饮

      配方:川贝10克,桔梗20克,白糖15克。

      制作:1.将川贝研成细粉;桔梗润透,切片。

      2.将川贝、桔梗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浇沸,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加入白糖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

      功效:润肺止咳,利喉消炎。适用于急、慢性咽炎患者夏季饮用。

      第一百零四章 道爷算得准吧

      老道看到人群外面的王平安,脸上笑容展现,对百姓大声说道:“各位乡亲请看,这是我新收的徒儿,现在巴巴的赶来给我磕头了!”

      他冲王平安一招手,道:“乖徒儿,快快过来,为师心疼你,你就不用磕响头了,小小地磕一个就可以了!”

      百姓们一起回头,见是王平安,连忙都起身,给他行礼,嘴里叫着平安小神医,态度又是恭敬,又是亲热。

      王平安向来待人客气,忙也还礼,进了人群,来到老道的跟前。那正被老道看手相的男子道:“平安小神医,你要出家做道士吗?”

      王平安摇头道:“没这打算,除非这位仙长给我磕头,苦苦哀求我,并代他的师祖收我为徒,那我倒还可以考虑一下!”

      老道听他调侃,却并不生气,反而笑道:“代我师祖收你为徒,那本道爷是收徒弟呢,还是拜师叔呢!”顿了顿,他又冲百姓道:“这孩子腼腆,私下里求我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现在有你们在场,他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乖徒儿,为师知道你脸皮薄,所以你就别当众给我磕头了,等没人时,你再使劲磕!”

      王平安不理他的“自作多情”,蹲下身子,伸出手,道:“仙长,你也给我算上一卦吧,看你算得准不准?”

      他这一蹲下,老道又“吃惊诧异”地叫道:“乖徒儿,为师不是不让你磕头嘛,你怎么非要磕头……嗯,这就对了,听为师的话好啊,等没人时再磕头,现在就不要磕了!”

      王平安身子一矮,在老道的嘴里竟变成了要磕头,随即又变成了听师父话,先别磕了!

      王平安哭笑不得,你还真会给自己找台阶下,这么一来,我反倒成了听话的乖徒弟!他嘴上也不饶人,道:“你给我算一算吧,要是算得准了,我给你两个馒头吃,要是算不准你就饿着吧!”

      老道嘿嘿一笑,抓起王平安的手,摇头晃脑地看了一下,忽然大声道:“乖徒儿,你印堂发黑……”

      “你看的是手,不是脑门儿!”王平安“好心”提醒他!

      老道呃了声,这小泥鳅不太好糊弄啊!他道:“从你的手相上看,你本有一场大富贵,可你自己非要把它往外推,所以你以后也就是个穷命了!”

      围观的百姓哦了声,都大为王平安可惜,这老道刚才给他们算命,算得可真叫一个准,说啥中啥,现在竟说王平安错失了一场大富贵,都为他可惜,平安小神医为人好,大家都希望他能有好的前途。

      王平安知他是在胡说八道,正要出口反驳,顺便给老道也算上一卦,可他还没出声,旁边的百姓却急了。一个抱着小孩的妇人道:“仙长,有啥法子能破解,让平安小神医再得富贵!”

      老道摸了摸乱蓬蓬的胡子,装模做样地道:“这个可难了,除非本道爷亲自出手,去乖徒儿家做上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方可化解此难。不过嘛,道爷最近太忙,抽不出时间啊。眼睁睁地看着乖徒儿日后要受苦受难,道爷这心里……难受啊!”说着他还揉揉了心口,对王平安“以后的生活”表示沉痛的伤心!

      王平安哼了一声,道:“那我问问你,你为什么说护城河有可能被填,还说日落之前官府就会出告示,你跟我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道向他使了个眼色,道:“你附耳过来,我说给你听,只说给你一个人听!”

      王平安将头凑了过去,老道在他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我胡说八道的,不可以吗?”

      王平安顿时一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见老道坐直了身子,大声道:“哎呀,道爷又算出新东西来了!”

      他两手齐出,紧紧抓住王平安的手,对百姓们大声道:“你们可知为何不少人生病?那都是因为护城河的关系啊,那里边有妖孽,不但要害我这乖徒儿,更要害你们!而破解之法,就是去乖徒儿家做上一场【创建和谐家园】事,这样才能消灾解难,除此一途,别无它法!”

      百姓们都是吃了一惊,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病源,那太抽象了,可一说护城河里有妖孽,却是人人都害怕起来,那护城河又脏又臭,说不定里面真的有妖孽呢!

      老道呼地站起身,松开王平安的手,跳上大石,大声叫道:“父老乡亲们,你们能忍心看着我这乖徒儿死掉吗?”

      百姓们齐声回答:“不能!”

      老道提高嗓门,又叫道:“那你们能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吗,被那妖孽活活吃掉!”

      百姓们叫道:“不能,当然不能!”叫喊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老道又叫道:“既然不能,便当杀死那妖孽。这是上天的旨意,我们必须遵从!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大伙齐心协力,这便反了吧……不不不,这便去我徒弟家做法事去吧!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

      王平安跳了起来,也叫道:“喂,你以前是干嘛的?”他的声音却被百姓们激动的声音掩盖了过去!

      百姓们叫道:“愿意,我们愿意和你一同去!”

      老道双手叉腰,威风凛凛,大喝道:“声音太小,我听不见!”

      百姓们更加激动,齐声大叫:“我们愿意,我们愿意!”

      “还是声音太小,我听不见!”老道再次叫道!

      百姓们被他煽动得更加激动,声震树林,无不大叫:“一起去,一起去!”

      老道一挥手:“事不宜迟,这便走吧,快快!”他跳下大石,一把拉过王平安,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道:“小泥鳅,今天道爷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煽动!想当初,道爷年轻时……哼,告诉你,拉壮丁,道爷是最在行的!”

      王平安心中大是惊讶,难道说这老道曾经在行伍里混过,要不然怎么会拉壮丁?啊,明白了,当初他一定是反唐的巨盗之一,大唐建立,所以他化妆成道人,便象宋朝的行者武松或者花和尚鲁智深那样,以出家人的身份为掩护,继续从事反朝廷的勾当!

      既然对方不是善辈,他自然不肯跟着走,他有大好前途,岂肯加入类似梁山泊这种黑帮组织!王平安叫道:“不要拉着我,我可不是壮丁……”

      老道一把捂住他的嘴,冲百姓们叫道:“保住我徒儿,就是保住大伙的命,咱们抬着他,去做法事,为大伙儿消灾解难,除去河妖,还我太平!”

      百姓们被他煽动得群情激动,纷纷叫喊着,要干掉护城河里的妖怪,他们将王平安抬了起来,冲出树林,向五里村跑去,不管王平安怎么反抗叫喊,全都无济于事,都被当成是河妖附体!

      老道跟在人群后面,笑眯眯地看着王平安,小样儿的,跟你家道爷耍心眼儿,道爷出来混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你连穿开裆裤的资格都没有呢!

      一群人刚跑到五里村,尚未进村,就见几个穿着官差服色的人,手里提着铜锣,边走边敲,一个官差叫道:“众百姓听清,今晚城门外放稠粥,先去先得,过时不候!”咣咣两记锣响,吸引百姓的注意。

      百姓一听有稠粥可放,无不大喜,顿时把除妖卫道的事放到一边,放下王平安,有的人就想往城门那里跑!

      老道来到王平安的身边,笑道:“知道为啥要放稠粥不,那是因为要让人出力气,此时天可没黑,你家道爷算得准吧!”

      --------

      附:平安感谢书友开心珞巴和书友木成三,感谢你们连续热情的慷慨打赏,平安还要感谢书友艾和平,感谢你的慷慨打赏,平安亦要感谢书友狂吠哈利,感谢你的热情打赏,平安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谢谢,非常感谢!

      止咳化痰药膳

      冰糖水果羹

      Åä·½£º¹ðÔ²Èâ25¿Ë£¬ÏÊèÁèË750¿Ë£¬Ãµ¹å½´10¿Ë£¬ºìÓ£ÌÒ50¿Ë£¬Çà¶¹35¿Ë£¬±ùÌÇ250¿Ë¡£

      ÖÆ×÷£º1.½«ÏÊèÁèËÏ´¾»£¬°þÈ¥ÍâÆ¤£¬ÍÚÈ¥¹ûºË£¬ÇгÉÁ££»Ó£ÌÒÈ¥¹û±ú£¬Ï´¾»£»¹ðÔ²Èâ¼ðÈ¥ÔÓÖÊ£»ÇඹȥƤ£¬Ï´¾»¡£

      2.锅置火上,倒入水适量,放入冰糖烧沸,至冰糖溶化,加入青豆、桂圆肉及玫瑰酱,最后放入红樱桃、枇杷,煮沸,离火,倒入大汤碗内即成。

      食法:一周三次,佐餐或单独食用。

      功效:消肿去毒,生津止痰。

      宜忌:糖尿病患者忌食。

      第一百零五章 牛正宏回来了

      王平安忽然问道:“你不会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吧,要趁大灾之年,聚集起人马来,然后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老道呃了一声,这小泥鳅怎么会往这方面想?哦,明白了,我这些表现确实有点象个造反头子!不过,这也不能怪我,本道爷以前确是做这个的出身,招兵买马,聚众造反,这是道爷的老本行啊,一不小心竟把以前的做派拿了出来,难免引人误会!

      老道嘿了声,拍拍王平安的肩膀,低声道:“你不会去告发道爷吧?”

      王平安立时摇头,道:“不会不会,晚辈从不多管闲事儿,你老人家爱干啥干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咱俩井水不犯河水,我是绝对不会去告发你的!”

      说话间,王平安的身子离得老道远些,而且眼神向王家大宅那里看去,只要靠近大门,他一声吆喝,王家的家丁就会出来,那个时候就都好说了!

      老道人老成精,是这年代的杰出人物,就算王平安再怎么聪明,从阅历经验上,还是要照他差着一截。老道手一伸,便拉住了王平安的手,笑道:“你个小毛驴儿,你一撅【创建和谐家园】,道爷就能算出你拉几个驴粪蛋子,你还是乖乖的跟道爷在一起,去城门口喝碗粥吧!”

      王平安只觉得这老道手劲奇大,竟然挣脱不开,有心想要大叫,却听老道大声道:“我这乖徒儿有话要和大家说,乡亲们安静一下!”

      百姓们听说城门口要放稠粥,无不兴奋,他们都是灾民,饥肠辘辘,听到这个消息本应该飞步奔去,免得去晚了稠粥放完,轮不到自己。但感念王平安的恩德,毕竟还要去王平安家里做法事嘛,所以大家一时半会儿的,都没有离开!

      现听说王平安有话要说,百姓们都安静下来,看向王平安!

      这个转折转得有点太快了,王平安正想着要怎么摆脱老道,没成想老道突然喊出这么一句话来,他稍稍愣了愣,还没等说出什么来,就这么眨眨眼皮的功夫,老道的下一句话就又出来了!

      老道大声道:“我的乖徒儿认识几个官场上的人,他刚刚说要随大伙儿去城门口,求当官的在粥里放些咸盐,免得大伙儿淡食无味,你们说我徒儿心好不好,你们要不要他去啊?”

      这老道糊弄百姓,煽动闹事的经验极其丰富,一句大道理的话没说,只说了句有关咸盐的话,立时把王平安推上了风尖浪口,直接到达顶端!

      百姓们听后,无不狂喜,如果粥里能加些盐,那可是太好了,这和淡不淡食的无关,关键是没有盐吃,全身就要无力,也更容易生病,所以能得些盐,那是再好不过了!何况老道说话时,故意称之为咸盐,还把“咸”字咬得极重,让人一听,口中就自然而然地感到那久违的味道!

      不等王平安说话,百姓们齐声欢呼,拥着王平安就往徐州城赶。老道一直抓着王平安的手,低声对他道:“乖徒儿,咱们一起去吧,这时候你可不能说不去,那样百姓会对你很失望的!”

      王平安情知非去不可,他叫道:“哪位好心,请去我家告知我爹娘一声!”他喊出话来,自有百姓前去报信,反正离得又不远。

      王平安哼了声,对老道说道:“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么花样来!”反手抓去,一把捏住老道的脉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别光你抓着我,我也得抓抓你!

      老道嘿了声,并不挣脱手臂,反而笑道:“好小子,看你唯唯诺诺的,想不到还有点刚儿!很好,道爷喜欢!”

      百姓们簇拥着王平安和老道,一起向城门口跑去,半路上又有无数灾民加入人群,越聚越多,待到了城门口,人已数千,加上门口早到的,足足有二三万人,百姓数量仍在增加!

      牛正宏站在城楼上,脸色乌云密布,而且乌云里随时都会有闪电击出,他是刚刚从洛阳赶回来的。这一路上他弃车不做,乘马狂奔,可紧赶慢赶,到底还是回来晚了,长安来的巡察大员已然来到了徐州。

      牛正宏此次赶去洛阳,为的就是和上司及同僚们商量,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钦差,宋州和汴州方向发生水灾,虽未祸及徐州,但百姓逃难,离了家乡,实际上真正的赈灾,不是发生在已成泽国的灾区,而是在附近州府,压力全要由他们这些地方官来承担!

      大唐建立不久,无论是在皇帝心中,还是在宰相们的心中,隋朝那天灾【创建和谐家园】引起的大乱,还历历在目,所以长安城里,没有人敢不把这次水灾当回事儿,派下的钦差更是一个瞪眼便杀人的强势人物!

      皇帝为什么要派下这么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钦差来,目地呼之即出,就是让他来杀人的,哪个官员要是敢不卖力赈灾,掉脑袋那是肯定跑不了的。所以洛阳留守连忙招集各州刺史,去他那里议事,刺史们做事不力,掉脑袋没关系,可那却会连累到他的,虽然留守大人手眼通天,可面对这次来的钦差,他也是无能为力,没法通融!

      刺史们更加害怕,到了洛阳后,正在商议应对之法,突然有人报告,在赶往洛阳的钦差车驾突然消失,钦差大人易容化妆,直接进入民间,探查灾情!

      刺史们无不大惊,钦差既然做出这种事来,想必不会是光要探查灾情,也是要考评官员的能力啊,而他们偏偏又都离了治所,跑到了洛阳,万一留守的官员赈灾不利,那这账岂不是要算在他们的头上!

      洛阳留守焦急之下,忙命刺史们连夜赶回治所。牛正宏也是心惊肉跳,不敢耽搁时间,骑上马没命地往回跑,等回到徐州,见本州已然开始放粥,百姓也无闹事的,这才放下心来。

      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众官吏,说在路过别的州时,有几个州府尚未放粮,估计着那几个刺史要有祸事,他本来还在担心徐州,可一回来,见竟然已经开始放粮了,行动迅速,非常叫人放心。他好生夸奖了一番众官吏,说他们做事果断干练,尤其是给这次放粥出主意的米远国,还有实际执行者常庆丰,所得夸奖最多!

      常庆丰受了夸奖,对王平安感激得五体投地,心中充满了憧憬,看来自己升官的日子不远了,真不知该如何答谢王平安啊!

      可没高兴多一会儿,突有人来报,说是钦差大人到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7: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