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岛周围全是厚厚的芦苇圈,老刘头改装船只的地方便在这座小岛上,小岛上平时很少人来,除了晚归的渔夫们会在小岛上搭的茅棚里过夜一次,其余时间岛上都是静悄悄的。
老刘头把地点选在远离茅棚岛的另一边,尽可能减少被人发现的机会,随行的几个帮手也都是家里木匠作坊里的老人。
小岛在夏季是候鸟们的天堂,在后世难得一见的鸟类,岛上到处都是。许辰等人的到来明显惊扰到了它们安逸的生活,人还在远处,小鸟们便振翅飞走了。
“这倒是个隐蔽的好地方,老刘,你选的地方不错嘛!”许辰夸奖道。
“公子过誉了,老奴也是曾经来过这里才想起来的。”
“好了,把船开出来吧!”
于是,在老刘头的指挥下,三艘简化版龟船便驶入少年们的视线。
少年们今日被许辰全体带出,连在鱼市收税的也被叫了回来,少年们便知道大哥又有什么大事要干了。
只是没想到居然会是战船!没错,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船只少年们只看一眼便判断出这是战船,虽然没见过真的战船,不过许辰在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也提到过。
看着那些暗黑色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墙壁和粗壮的撞柱,少年们突然间涌出一股热血沸腾的感觉。
看见这些的许辰有些欣慰,自己这些天的灌输还是有些作用的,终于把这群少年孤儿们教的有一些战士的味道了。
“你们以前老是跟我说,以后要当将军,要上战场。好!今天我就带你们提前来感受下战场的味道。要知道以后咱们的战场不光只有陆地,还有那广阔的海洋!甚至于水战要比陆战还要重要!那么就从今天开始你们迈向海洋的第一步!”许辰站在一块高地上对这些人进行动员,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慢慢的也有些感觉了。
“你们千万不要以为会游泳,会玩水,就能上船水战了!我告诉你们,差得远了!你们现在还只是在小小的东湖、抚河里面闹腾,等到你们以后到了长江,进入了那广阔无垠的大海,你们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渺小!”鼓舞完了就得泼一桶凉水让他们凉快凉快。
“从今天开始进行水战训练,对于你们每一个人我都会一视同仁,有本事,能做好的就上,做不好的就下,就这么简单!”
“好了,现在开始训练吧,第一个项目先学会如何划船,还有升降帆以及转向。”
说完后,许辰便将众人分成三组,一组操作一条船,都是一起吃饭锻炼过的兄弟,不存在什么生疏感。
……
别看许辰说起来简单,等到具体操作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困难重重。首先是许辰的指挥问题,许辰虽然看过很多书,上面也讲过一些古代和近现代的水战要领,可是等到真的指挥起来,才发现要做到得心应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便是众少年的配合问题,虽然都经历过鸳鸯阵的练习,船上的人也多是练习阵法时就在一起的同伴,可是水战和陆战毕竟相差过大。光是一个划桨的问题便让少年们头大,虽然都是水乡少年,平时也没少划过船,可是这么多只船桨一起划动要求浆手们高度的配合,必须保持在一个相同的频率才行。
看见在岸边不停打转的几艘船,许辰无奈的摇头,看来离自己纵横四海的日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啊!
第三十七章 郑泰的野望
接下来的几天里,许辰吃住都在小岛上。
第二次去徐番那里上课的时候,许辰他们便向老师提出这十几天就先不去上课了。徐番也知道许辰他们需要为长山岛之行做些准备,便由着他们去了。
利用练习水战之余的时间,许辰发动少年们把小岛上长年累月堆积下来的鸟粪收拾一空,又在岸边搭了几间茅屋。许辰准备把这座小岛当成自己以后的一个秘密基地,把一些不能为众人所见的东西都放到这里来,比如火药和玻璃。
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硫黄、木炭、火消,木炭和硫黄在豫章城里都比较容易获得,至于火消就要靠眼前这些粪便了。
火消的化学名称是硝酸钾。硝土和草木灰便是制取硝酸钾要用到的原料。通常在乡村的猪圈、厕所等处附近的泥土中,就一般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之后再通过硝化细菌的化学作用,就能生成硝酸。硝酸再进一步和土壤中的钾钙镁发生作用,就能生成硝酸钾和钙镁硝酸盐,这便是土硝。不同的土硝中硝酸钾含量都不一样,通常只有百分之几。
除了厕所、猪、牛栏屋之外,硝土一般还存在于庭院的老墙脚、崖边、岩洞以及不易被雨水冲洗的地面。硝土潮湿,不易晒干,经太阳曝晒后略变紫红色,好的硝土放在灼红的木炭上会爆出火花。
至于土硝的制作方法,许辰用的是当年八路军用过的方法。
首先,将硝土与草木灰分别研细碾碎,然后按硝土与草木灰八比一的比例称取原料,混合放入一个专门砌的大池子里。再放入大约七、八十度的热水,待水面堪堪浸过原料后,随后便进行搅拌抽滤。整个过程大概要持续一刻到两刻钟,最后去渣留水,得到的滤液就是硝水了。
再将硝水放入十个大瓮中,加热蒸发,这个过程就是俗称的“熬硝”了。加热同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粘底与飞溅。当水量被蒸发掉三分之二时,抽去柴薪,停止加热。取少量黏液滴在纸上,若见黏液缩聚成团状,即是达到要求。这时候必须立即趁热,然后再次加水抽滤。
最后待滤液自然冷却之后,再度抽滤一次,就可以得到硝酸钾晶体了。不过这还只是粗制的硝酸钾晶体,要想得到比较纯的火硝,还需要重新加热抽滤一次,将其中杂质去除。当硝酸钾晶体冷却重结晶之后,这种肉眼看上去与盐很相似的白色晶体,就是符合要求的纯火硝,这时就可以做为火药的原料投入生产了。
通过这种方法,许辰便能将这岛上厚厚的鸟粪变成作战的利器。只是这么大的动作想要不被发觉是不可能的,如何做到掩人耳目还是需要好好筹划一番的。
通过这些天的训练,少年们渐渐的开始摆脱生涩,操纵起船只来也变的顺畅了许多。通过几天的训练少年们之间开始出现差距,也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团队中也开始出现领袖,指导队员们的训练。
这也是许辰要达到的效果,通过少年们自己进行训练,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弱处,心甘情愿的接受队长的领导。这要比许辰简单粗暴的任命更加让少年们信服,都是年轻气盛的年纪,许辰不想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哪怕其中一个少年的心。虽然这么一来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过许辰要想走的更远,这个时间是必须舍得花的。
通过这几天的训练,每艘船上都出现了船长和船副,这也是少年们根据许辰讲的一些知识实用而来。
因为只是改装船,许辰也没打算用多久,也就没有给船取名,统一按照顺序编为一号二号三号。
目前一号船的船长和船副是陆浩和石磊,二号船是王铁牛和周康,三号船是郑泰和一个叫沈元的少年。
训练的最好的不是老二老三的船,而是郑泰他们的船,这个郑泰果然很有水战天赋。在许辰给少年们讲海洋和其他国家的时候,其余的少年露出的多是震惊和对那些奇闻轶事的好奇,而这个郑泰脸上震惊过后,露出的确是浓浓的渴望,还有眼神中火热的野心。
没有一个少年去怀疑自家大哥的话,哪怕是许辰告诉他们咱们住的这块大地是圆的,少年们也只是惊讶片刻便接受了。一方面是他们对这个神奇大哥的无条件信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什么正统的教育,天圆地方的圣人言语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他们接受到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自己的大哥,自然是许辰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记了。
这也是许辰今后身旁的亲信绝大多数都是孤儿少年的原因,虽说培养成本大了一些,周期长了一点,但是效果相当显著啊,而且孑然一身转移起来也方便。
在见过郑泰的野望后,许辰把他带到了后院的小黑屋里。
当屋内的灯光亮起,郑泰便被墙壁上挂着的一副巨大地图所震惊了,墙上的地图上画着一块又一块的大岛,用大哥讲的课来理解那就是大陆了,咱们的大唐也是在一块大陆上,就在地图的左上方一块最大的大陆的右边,用黑笔重重写下的“大唐”两字赫然显现出来。
郑泰在此之前也只是个孤儿,幼小的年纪限制了他的脚力,身无分文的他更是不可能出门远行,他这一生都只在豫章城和附近的几个县乞讨。自从听大哥讲过外面的世界后,他就对那遥远而广阔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朦胧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大哥说的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去遨游,去到那陌生的国度见识不一样的风情。
当他抬头看见墙壁上的那副地图,黄色代表着大陆,深蓝色代表着海洋,果然和你大哥说的一样,海洋是那么的广阔无垠,比大陆还要大的多,在看到这幅地图后郑泰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已经停止,脑海深处的念头再一次强烈的冒出来,而且这一次他感觉到的是自己离梦想是那么的近。他已决定此生的归宿便是在这无边的大海上了。
墙壁上的地图便是许辰按照记忆画出来的,在这里许辰真是要好好感谢一下高中的地理老师,那个变态的老师居然要求每个人准确画出各个大洲的轮廓还有洋流走向,以及中国每个省份的行政区划图,许辰累死累活花了好几天时间完成的作业,这个老师居然才给了七十来分。
还好在天宝年间的大唐,这绝对是当世最精准的地图,没有之一!
有了世界地图要做个地球仪也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了,去书画铺子请教了下老师傅,古时候的人也有为了娱乐而将图画贴在圆形物体上。尤其豫章郡更是陶瓷的故乡,烧好陶瓷再作画,那是富贵人家的做法,小户人家的作坊里面,便会把图画事先画好,等到陶瓷烧好后再一个一个的印上去。球形的陶瓷自然不会少见。
把地图画成圆弧形,从中间剪成两半往树瘤打磨成的圆球上一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就做好,再标上经纬度,许辰感觉自己做的绝对要比后世卖的那些地摊货要好。等到以后许辰把玻璃做出来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制造六分仪了,有了史泰龙版的越狱,人家用几根笔一副眼镜就造了出来的东西没道理自己造不出来。
记忆中的六分仪具有扇状外形,其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即地平镜,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即指标镜。六分仪的刻度弧为圆周的六分之一。使用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就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
等到六分仪一造出来,大洋之上还有谁是许辰的对手,【创建和谐家园】的那什么牵星术跟这个比起来简直就是垃圾。
等郑泰从震惊的状态下恢复过来,许辰便把地球仪和一本书递给了他,那是许辰这些天来总结的一些航海小知识和海战的要领,至于其余的一些国家风貌之类的,许辰会在给少年们讲课的时候一起讲授,今天这是给郑泰开小灶了。
“以后你每天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来这间屋子看书。但是只能记,只能背,不能把东西拿出这间屋子。切记!”许辰严肃的叮嘱到。
没办法,这间屋子里的东西实在太惊人了,虽然是自家兄弟也必须叮嘱好。
“大哥放心,我明白的!”郑泰也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大哥这么说的意思。
经过这些天的学习,郑泰果然没有让许辰失望,很快就掌握了水战的要领。他用数字给每个人都编了号包括他自己,将十几个少年人分成不同的小组,一组专门负责划桨,一人专门负责掌舵,另外还有升降帆的,操纵投石机的,扔标枪的,各司其职。
虽然以后这些少年都需要学习这些科目,但是现在为了效率只好专门化训练了。
在郑泰的榜样下其余两艘船也纷纷开始效仿。很快少年们便完成了基础训练,开始了实战演练。
许辰索性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郑泰,由他具体指挥。
于是乎,在郑泰的指挥下,三艘船分成两拨,郑泰他们以一对二开始了对抗演练,一时间水面上“烽烟四起”,三艘船在岸边的水面上开始了追逐,碰撞,接弦等等水战动作。
接下来的几天,少年们夜以继日的在岸边操练,因为八月的朔日马上就要到来了……
第三十八章 献策(一)
当人在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这句话对于现在的许辰等人来说十分的贴切。
七月里的最后一天,明日便是朔日了。
晚上,许辰叫停了少年们的训练,开始收拾东西,做着战前的准备。按照许辰对他们讲的,水战的起点不是交战前,而是船离开码头驶入航道的那一刻。
“大哥,明日你有把握说服县尊吗?”陆浩找到许辰,问道。
“应该难度不大,咱们的计划不需要他付出多少,即使失败,他也没什么损失,相反一但成功,他下一次的吏部考核成绩,就够他连升三级了。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他又是个见钱眼开的性子,没理由不答应的。当初订下计划的时候最难的一环反而是如何让他相信我们,现在有了老师的推荐,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许辰说道。
“这也是当初大哥去拜师的原因吧?”陆浩脸上带着笑意,家逢剧变的他早就放下了曾经的纯真,现在的陆浩没有觉得许辰这么做有什么不好。
“呵呵,是啊!当初光想着利用老师文学博士的官身,想着好歹也是县尊的属官,无论县尊与老师的关系如何,他都会乐于见到这件事的发生。另外老师名士大儒的身份也能为以后咱们的科考提供很多的便利,这便是当初我费尽心机也要拜师的原因了。”许辰平静的说道。
对于身边的几个兄弟,许辰一向是无话不说的,信任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是毁灭他却只要一颗怀疑的种子,只有坦诚相待才能更长久的保持这份信任。
陆浩理解的笑笑。
“只是没想到老师的来头这么吓人,你可是不知道李林甫的厉害,老师把他骂的那么惨,最后还能好好的活这么久,可见老师的来头也不小,这也好,能给咱们的方便就更多了。”许辰笑道。
“大哥现在倒是不怕被李林甫盯上了。”陆浩挪揄道,陆浩也不问许辰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既然大哥不说,一定有他的原因,信任是相互的。
“怎么不怕?可是怕也没用啊!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好在时间尚充足,咱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提升自己的实力。”许辰说道。
“对了,你们船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你不过去,石头一个人搞得定吗?”许辰问道,别看石磊长得人高马大的,平时也鬼精着,可是毕竟只是个还没到十岁的小屁孩,这些琐碎的事他一个人还真不让人放心。
“哦,这次来就是想跟大哥说这件事的,刚才我已经帮石头搞定了,只是我们这次是倾巢而出,此去长山岛,少则三五日,多则怕是要半月才回,人都走了,那家里怎么办?尤其是后院的东西,干系太大!老刘头要跟船走,还有要用他的地方,王掌柜的毕竟是个外人,都不合适!”陆浩疑虑道。
“这个……”这也是许辰想了很久的问题,少年们不能不带,这次的行动不比以往,只带一半人根本起不到作用。本来许辰的打算是把后院整理一下,将一些紧要的东西转移掉,再请王掌柜派几个可靠的伙计过来帮着照看下院子。现在听陆浩这么说,许辰也觉得有些不靠谱起来。
“老二,那你说怎么办?”许辰知道陆浩一定是想好了办法才来找他的。
¡°ÎÒÊÇÏë²»ÈçÎÒ¾ÍÁôÏÂÀ´¿´¼Ò°É£¬ÕýºÃäÞäÞÒ²ÔÚ¼Ò£¬Ò²Ê¡µÄÎÒÃÇ×ßÁËËýûÈËÕչˡ£¡±Â½ºÆËµ³öÁË×Ô¼ºµÄÒâ¼û¡£
“可是这么一来你的那艘船上就石头一个人,他应付不来啊!”许辰问道。
“这个,就让沈元过来吧,郑泰那里他一个人就够了,有沈元帮忖,石头那里就没什么也问题了。而且说实话,对这些战阵上的事,我还真的有些不太擅长,还是留下来看家把。”想来陆浩也是深思熟虑后才会提出这个意见的。
“这样也好,家里有你在我也放心。”许辰点了点头,“这一回的最坏情况预案就不用做了,有了老师的帮忙,安全上倒是不用太担心,全身而退问题不大,要是那群水匪不识抬举,我就送他们一份大礼,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大礼。”
……
第二日,清晨,阳光依旧明媚。
少年们身着统一的蓝色短衣短裤,标兵似的站在船上,迎面而来的微风拂动着他们的发髻,零乱舞动的青丝下面是一张张坚毅的面孔。
三艘看着比普通渔船要大一些的渔船,缓缓的从东湖驶入抚河。船上那些骇人的“装饰”早就拆除了,此时的船只看上去和普通的渔船没什么两样,只有等到需要的时候,它们才会露出它们的獠牙。
少年们听从许辰的命令,由郑泰领着先行前往赣水入鄱阳湖的地方等候,无论许辰今天的结果如何,傍晚都会前去和他们汇合。
少年们一路过去,享受着两岸市民们好奇的眼光,颇有些意气风发的味道,倒是冲淡了对未来有可能到来的战斗的焦虑,有的反而是一种淡淡的渴望。
八月的朔日,县尊大人排衙的日子。唐代的早朝没有明清时的那么频繁,只有每月的朔望两日召开大朝,平日里各官吏多是待在官属内办公。而在地方上,官吏们为了偷懒,有的连朔望的排衙也是能免则免。
只是豫章城为郡治所在,豫章县更是中心里的中心,吴县尊可不想顶风作案,让人寻了弹劾自己的由头。
时辰还没到,吴县尊便在县衙后院忙开了。
今天是排衙的日子,待会儿上大堂是一定要身着官服的,天高皇帝远的自然无所谓,自己这眼皮底下哪敢怠慢。早就将准备好的朝服在下人的帮助下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上了,虽说这已经是夏服了,可谁让这是南方呢!八月份的时候正是暑气正浓的时候,长安城也许还会有些清凉,可这豫章城简直就像是个大火炉。朝服才穿上,吴县尊的脸上便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来到大堂上,一众属官早已到齐。此时的排衙不像明清,有那么多的繁琐的礼节,倒更像是后世的座谈会,官吏们齐聚一堂,对前半个月的事情进行总结,再规划下下半个月将要完成的事。
会议进行的很快,倒像是走个过场,毕竟谁也不想穿着这么厚的衣服熬下去,有什么争论都会放到以后。
半个时辰后,会议结束,官吏们给县尊拜别后便离开了。本来按例还有一顿聚餐的,可是这么热的天里面,哪还有人愿意多呆,身在豫章城这等大城内,只要不是死板为官的人,谁又会缺这一顿饭。再者,和长官同桌吃饭本就是件难受的事。
吴县尊待到众人离去后,飞快的回到后院,三下五除二褪掉朝服,连喝数碗冰镇莲子羹才把暑气降下去。
“启禀老爷,徐博士在外求见。”门口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对吴县令说道。
“徐番?他来干什么?”吴县令对于这个前辈的事也了解一些,他这样的地位还谈不上去抱中书令的大腿,再者说这个徐番能活到现在,要是还不知道他背后有人,也就枉为官多年了。他们神仙打架,自己这小鬼还是别往上凑了。
于是,吴县令早就打定主意绝不参和,平日里对这个徐番也只是敬而远之,除了公事基本上没什么来往,此次徐番前来,所谓何事呢?吴县令想了片刻依旧不得头绪。
“去请徐大人在后堂稍候,老爷我换件衣服就来。”既然想不出来,那就见机行事吧。
“是,老爷。”
许辰一大早便跑到桃苑找到徐番,和老师一起来到县衙,在偏房内等候老师议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