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侯爷,来了。”
“那好,本座明天就去见他们。”说完左良玉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得意。哼,管你们是南京、还是广东。到时候我手里的这张牌一探就要你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四章 第十二节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639
明山西接天雷山脉,东连雪峰,四周群峰拥立,众脉蜿蜒。1644年的冬天这里迎来了一支特殊的军队。这支打着红旗的军队身穿奇异的彩色军服。穿梭于山岭之间让人很难辩清。为首的几个一个中年军官中一个上去更象是个文士的军官摇头晃脑的吟诗道:“缥缈浮岚重,游人咫尺迷……”
一旁的一个30来岁的女子疑惑的问道:“陈政委,你这是在唱什么歌啊?”
¡¡¡¡¡°¹þ¹þ£¬ËÚÍų¤¡£³ÂÕþίËûÄÇÊÇÔÚ×§ÎÄ¡£²»Êdzª¸è¡£¡±Ò»ÅÔµÄÒ»¸öò°÷׺º×Ó´óЦµÀ¡£
“梁师长,我可不知道你们汉家男人的把戏。不过陈政委唱的还真好听。”那女子“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老陈听到了吧。粟团长夸赞你唱的好。再来一首吧。”那汉子打趣道。不错,眼前的这支军队正是梁权可的义勇军第五师。那个虬髯汉子便是五师师长梁权可。那文士则是五师政委陈谷子。至于那女子就说来话长了。原来义勇军三师进入广西之后在当地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不但带去了大量的药品和生活用品。还帮助当地少数民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并表示承认当地土司原本的权利。甚至在广西的议会中给各个土司都留有了位置。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义勇军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在申甲之变后当地土司纷纷表示归附两广联盟。于是孙露决定趁此机会吸收少数民族土司部队组成了现在的义勇军第五师。而这个栗团长就是广西侗族的一个女土司。她的汉名叫粟铁花。
“让粟团长见笑了。这诗不是陈某所做。乃是前御史薛宣游明山时写下的。我只是有感而发而已。”陈谷子谦虚道:“各位可知这明山在熙宁年间宋神宗,曾封此山之神为顺应侯。也算是芷江的一处名胜了。”
“听陈政委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我们象是来游山玩水的。”梁权可苦笑道。原本以为会有大仗可打。没想到进了湖广之后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见。
“啊,梁师长。虽然没遇到张献忠的部队。不过我们也不能大意啊。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小心为妙。”陈谷子一脸严肃的告诫道。丝毫没意识刚才象游山玩水般拽文的正是自己。
“陈政委说的是。”对于陈谷子梁权可还是很尊重的。虽然在他看来陈谷子只是个文弱书生动不动就在那里拽文。但他也知道陈谷子是个有学问的人心思缜密。自己这个大老粗还真要有这么一个搭档才行。
忽然一旁的粟铁花对着他俩大叫到:“梁师长、陈政委。快瞧下面有一个侗寨。”
“哦?”梁权可连忙拿起望远镜一看果不其然。只见山下炊烟了了确有一个寨子。不禁赞道:“粟团长好眼力啊。”
¡¡¡¡¡°ÄǶ±¼ÒµÄµõ½ÇÂ¥ÎÒÔÙÊìϤ²»¹ýÁË¡£¡±ËÚÌú»¨µÃÒâµÀ¡£ÄÜÔÚÕâÀïÓö¼û¶±Õ¯ËýÒ²ºÜ¸ßÐË¡£
“命令部队小心前进不得滋扰周围的乡里。”收起望远镜后梁权可命令道。
“师长,我这么多人大摇大摆的从寨前走过。寨子里的人不紧张才怪呢。再说【创建和谐家园】和侗家…和侗家有些误会。我看还是让我先下去和寨子里的头领谈谈吧。”粟铁花原本想说有过结。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投靠义勇军了。这句话就硬深深的吞了下去。
“粟团长不必讳言。【创建和谐家园】的军队和官府过去没少欺压过岭南湖广等地其他民族。从大藤峡起义到荆襄起义都是因此而起。但就象我们孙司令所说的【创建和谐家园】从汉朝起便陆陆续续来到了这里。如今已经过去数百年了。【创建和谐家园】夷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兄弟啊。如今更应该同舟共济,荣辱以共啊。”陈谷子语重心长道。
听了陈谷子的话粟铁花不禁一阵感动。多少年来【创建和谐家园】总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些少数民族。可如今陈谷子这样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官吏竟然以兄弟相称。回想义勇军进入广西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粟铁花觉得这些【创建和谐家园】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于是她抱拳道:“陈政委放心。侗家人对兄弟最讲义气。”说完便带着几个随从下山去了。
于是当义勇军来到侗寨时已经有不少人围在门口了。许多人都好奇的打量着义勇军战士。还不时的指指点点。过了一会儿粟铁花便带着一个穿着短褂,赤足,披头散发的高大汉子走了出来。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背梭镖的青年。
“师长,这是这里的杨头人。杨头人,这是我们的梁师长。”粟铁花指着那汉子介绍道。
“杨通见过梁将军。”那杨头领知道梁权可是个将军连忙要行叩拜之礼。
“杨头人,不必行此大礼。”却被梁权可一把给扶住了不让他行此大礼。
那杨头领见梁权可确实象粟铁花所说的那样同一般的【创建和谐家园】大大的不同。(其实在装束上也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便将众人一起迎进了寨子。寨子里的乡民也热情的欢迎着义勇军的到来。虽然不少汉族士兵同他们语言不通。但互相用手比画一番后也能了解各自大概的意思。于是战士们有的送给他们鞋子,有的送给他们盐巴或糖等等礼物。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而梁权可等人则被引到了寨子中最大的吊脚楼中。
梁权可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寨子。虽然没有粟铁花的寨子大但规模也算不小了。在同那杨头人一番客气后梁权可拿出地图指着芷江问道:“杨头领不知你们这里离靖州还有多远?”
那杨头领一听他们打听靖州不由的眉头一皱道:“梁将军可是要去靖州?那里的人可不好惹啊。”
“杨头人说的是张献忠的人马吧。”陈谷子插口问道。
“这我不清楚。只知道他们自称是大西。怎么大明没了吗?”那杨头人一脸糊涂的问道。
“杨头人,大明还在。只不过遇上了些麻烦。我们就是大明的军队。”陈谷子解释道。
“你们是大明的军队?粟土司不是说你们是义勇军吗?”
“义勇军就是大明的军队。杨头人,靖州的那些人对你们怎样?”梁权可想了一下问道。
“不好,”杨头人摇了摇头道:“整天的抢东西,抢女人。我们都不敢去哪儿了。”
“杨头人放心。我们就是来将那些强盗赶出去的。”梁权可保证道。
“这你放心。我们可是有法宝的。”粟铁花神秘的笑道。
一旁的梁权可听她这么一说知道她又想看炮火表演了。于是便让炮兵在寨子外的空地上摆上了一门6磅炮。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乡民来看热闹。他们都好奇真个黑色的有轮子的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只听一声巨响。烟尘过后乡民们惊讶的发现寨子前的那个土丘竟然缺掉了一个角。当下又是拜神,又是祭祀的以为山神发怒了呢。当粟铁花向他们解释过后。侗寨的乡民便将义勇军奉若神明。而那杨头人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周围的寨子一定会助义勇军一臂之力的。
*******************************************************************************
襄阳城外炮火已经持续了三四个时辰了。让张家玉觉得难以想象的是在炮火停歇时他依然能看见城墙上有人影窜动。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义勇军对襄阳城发起了总攻。虽然已经得到白旺部被歼灭的消息但襄阳守军异常顽强的抵抗着义勇军的进攻。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依托着残余的水军襄阳城竟然顶住了猛烈的炮火。义勇军的炮火一度轰塌了部分城堞,但城中守军立即率兵民填修。不少襄阳城的老百姓在填补城墙时被炮火炸死。这让众多义勇军将领感到很是无奈。但这就是战争容不得半点的怜悯。
张家玉叹了口气放下了望远镜。都怪自己太自信了。毕竟这里是李自成的“襄京”和长沙不同。作为李自成在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又经营了这么久在襄阳百姓中所谓的“大顺”还是有一定威望的。况且襄阳守军已经放出话说一旦城池被破。“赤旗军”便会为了襄王朱翊铭被杀的事而屠城报复。对于屠城的恐惧使得不少百姓开始帮助襄阳守军抵抗义勇军的进攻。也使得战斗陷入了僵持之中。作为指挥官的张家玉必须立刻做出判断解决眼前的问题。
“张将军,原来你在这啊。这里离城池太近了要小心暗箭啊。”一个柔和而又爽朗的声音在张家玉的背后响起。
张家玉回头一看果然是沈云英。于是扰了扰头说道:“是沈将军啊。攻了那么久都没起色。所以等不急自己跑上来看看。”
“城里的流寇抵抗得很厉害啊。那些无知乡民竟然还帮助流寇。”沈云英接过了张家玉手中的望远镜也观察起了对面的情况。
“不可否认,李自成在这里还是有些威望的。”张家玉感叹道。
“哼,李闯妖言惑众,这些乡民愚蠢无知。”
“毕竟这其中许多的人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创建和谐家园】啊。”受孙露的影响张家玉对于李自成等人并不反感。
“【创建和谐家园】,多好的托词啊。难道一句【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抢劫。就可以到处作乱吗!他们这么做到最后老百姓还是在挨饿不是吗?结果皇帝是死了。可靼子也入关了。中原百姓的苦难更加深了不是吗?将军该不会是在同情他们吧?”沈云英霜着脸反问道
“那沈将军认为襄阳城破后。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屠城吗?”张家玉不置可否的看着越说越激动的沈云英。这些个事情他和孙露等复兴党骨干都讨论过。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下决心要另辟一条救国之路。但对于这些农民军他们一致认为决不能简单的一杀了之。若是那样的话他们和旧的明军就没什么分别了。
沈云英楞了一下。虽然她很仇恨这些流寇和贼民。可是真的要她屠城她做不到。微微的动了以下嘴唇沈云英终于赌气的将望远镜扔给了张家玉。她冷冷的说了一句:“张将军还是多注意注意对面的樊城吧。”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听了沈云英的话张家玉不由的心中一亮。他连忙抓起望远镜观察起了樊城。不错!在沈云英的提醒下张家玉发现比起坚固的襄阳城。对面的樊城更容易被攻破。而襄阳城与樊城唇齿相依。只要攻下樊城则襄阳城就可不攻而得。“好!就先打樊城!”张家玉在心中立即改变了作战部署。将重点放在了樊城。
于是在三十日义勇军分别从东北、西南两方向进攻樊城。并且烧毁了樊城与襄阳城之间的江上浮桥,使襄阳城中援兵无法救援,将樊城完全孤立。当天下午义勇军便炮轰樊城。打开了樊城西南角。鱼贯而入的义勇军同城内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算结束。樊城守将终因寡不敌众投火殉职。
樊城的失陷使襄阳形势更加危急。城中百姓的恐慌情绪也愈演愈烈。再加上缺少粮食和柴火寒冷的天气使得襄阳城中军民纷纷拆屋作柴烧。但义勇军并没有给他们以喘息的机会。在樊城被攻陷的第二天义勇军就由樊城攻打襄阳。并炮轰襄阳城楼,这一次的进攻彻底击毁了城中军民人抵抗的决心。襄阳南门首先被攻破。进入城内的义勇军并没遇到象樊城那样的全力抵抗。当日卯时,襄阳城终于就到了义勇军的手中。
1644年农历十二月初四义勇军攻陷襄阳。至此长达一个多月的荆襄战役终于拉下了帷幕。此次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共达十万余人。义勇军连下荆州、随州、襄樊等几个湖广主要城市。并歼灭了大顺驻守“襄京”的白旺部等主力。
义勇军的这一系列胜利极大的【创建和谐家园】了周围大顺军和大西军的神经。他们纷纷紧闭城池不敢再出来活动。而相对应的这些地区明朝的残余势力则开始跃跃欲试起来。各地的地主又组织起了民团不断的围攻那些防守薄弱的城池。
与此同时从广西赶来的义勇军第五师也在当地少数民族土司的配合下迅速拿下了靖州。逼近澧州。恰逢此时传来了襄阳失守的消息。犹如惊弓之鸟的张献忠再次发挥了他善于逃跑的本领。迅速将部队撤出了湖广固守四川。这样五师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澧州。由此整个湖广就只剩下了义勇军和南明两个势力。南明拥有长沙、武昌等主要城市。而义勇军则控制着襄樊、荆州等重要军事据点。为进军中原以及以后的淮海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 第十三节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468
当孙露率领着一师一路敲锣打鼓惟恐天下不知的来到江浙地界时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了。此刻的义勇军第二军还在湖广同李自成的部队陷入苦战之中。但由于通讯不便孙露并没有得到荆襄战役的进展情况。到达江浙的一师急需要补给于是孙露决定驻扎在杭州城附近等待从台湾来的补给舰队然后再北上南京。大概是受够了来自各地所谓的那些勤王队伍的骚扰一开始当地的百姓对义勇军很是敌视。一度还出现过杭州附近村庄的民团同义勇军对峙的情况。最后还是由香江商会驻杭州分号的掌柜以及杭州官府出面才摆平了这件事。幸好义勇军从头到尾都一直保持着最大的忍让才没有使当地民团出现伤亡。
为了改善同周围百姓的关系。王兴的一师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广东的优良传统。在进杭州城之后义勇军就立即贴出了写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告示以便当地百姓监督。起先并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不过很快的义勇军官兵就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是真的。他们不但帮助当地的民团维持治安。还多次教训了周围的那些所谓的“义军”。一时间周围大量的难民涌进了杭州地界寻求庇护。而当地民团也纷纷表示能加入义勇军。义勇军仁义之师的名号也被百姓广为传唱。甚至杭州官府还出面向孙露表达希望义勇军能就此留守杭州。但都被孙露婉言谢绝了。觉得事态有些不妙的孙露立即找来了王兴谈话。
“司令,你找我有事?”王兴潇洒的敬了军礼道。这些日子他在杭州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啊。特别是在教训了周围骚扰乡里的南明“友军”之后王兴的一师一下子成了百姓眼中的大英雄。
“王师长,你这两天很忙啊?”孙露故意问道。
“啊,是很忙啊。司令你不知道那些龟孙子有多麻烦。隔三差五就来乡里搜刮一番说是筹集粮饷。难道朝廷就不发他们粮饷吗。哼,来的时候个个都是么五喝六的动不动就是自己有几十万人。哈哈,真的打起来就焉了。前天我让三团带人端了其中一队的老巢。吓得那些龟孙子屁滚尿流的。发誓再也不敢进入杭州地界了。”王兴兴奋的讲述着这些日子同周围明军交火的情况。现在的王兴打心眼里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友军”了。这帮家伙连以前广东地主的民团都不如。吓吓老百姓还行,要是真的上战场可就有的好看咯。想到这里王兴担心的问道:“司令,难道我们真的要和这些龟孙子统一行动。到时候他们可是要拖我们的后腿的。”
“恩,是啊。这样的龟孙子怎么能和我们义勇军一起行动呢。有我们王大将军在就行了嘛。什么靼虏、李闯统统不是对手放几枪就行了吧。”孙露铁青着脸道。
“是,是啊。到时候就交给我们一师吧。一定…能…”刚才还兴奋着的王兴看着孙露不善的脸色洪亮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轻。最后象蚊子叫般的问道:“司令,你这是在批评我吗?”
“批评?我哪里敢啊。王将军可是杭州城的大英雄啊。”孙露端起茶幽幽的说道。
“司…司令,你别这样。王兴知道错了。”被孙露这么一说王兴耷拉着脑袋道。
“错?你那里错了?”孙露反问道。
王兴想了老半天楞是没想出个原由来。部队的纪律很好啊。这一点从周围百姓的反应上就可以看出来嘛。至于训练嘛。一师驻扎杭州后就一刻都没放松过训练啊。还有什么呢?于是苦着脸的王兴又问道:“是啊,我那里错了?哦,难道是不该打那些龟孙子?”
“咳,你总算明白过来了。”孙露放下茶杯道。
“可是,司令他们欺压乡里难道我们就不闻不问吗?”王兴理直气壮道。
“是。他们进入杭州地界搜刮百姓。我们现在驻扎在杭州那就要管。可是你让人抄了人家的老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王师长你要记住我们这次来是来北上勤王的。不是做救世主的。要注意我们同友军的关系。”孙露教训道。
“可是司令到时候打起来这些人更本靠不住啊。”对于孙露如此在乎那些“友军”王兴很不以为然。
“王师长,你要清楚虽然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不强。可是他们毕竟是这里的地头蛇。他们或许不敢明的和你来。暗地里在你的背后使扳子。到时候我们可是要吃亏的。”
“他敢,看我不收拾他。”王兴愤愤道。要是真有人敢这么做相信王兴一定会拧下他的脑袋。
“收拾?实话对你说。以后到了南京象现在这样的军队多如牛毛。江北四镇的那些人比土匪还土匪。你收拾得了一两个。你还能收拾后面的那一大群吗?到时候清军还没南下呢。我们自己倒先窝里斗起来了。”孙露斥责道。确实现在的这些南明军队就象是鸡肋。孙露觉得自己与南明军队就象是后世德军与意大利军一样。敌对的话,用一个师就可以消灭他们;中立的话,要用两个师防着他们;结盟的话,得用五个师保护他们。但现实的情况却让他们成为了义勇军的“友军”。
被孙露这么一说王兴的立刻觉得脸烧烧的:“司令,这次我真的知道错了。要不我带人赔礼去?”
看着王兴的样子孙露觉得又好气来又好笑。于是缓了缓口气道:“我看不必了。既然已经翻脸了就要做出样子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让他们不敢在后面耍花招。”
“是,司令。我一定照办。”王兴见孙露不再生气也稍稍缓了口气。
“不过,以后决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了。否则的话军法处置。至于底下的战士这方面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作好。我们虽然是百姓的军队。可是也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孙露正色道。
“是,司令!”王兴敬了个军礼转身出了房间。
训完了王兴孙露叹了口气翻弄着眼前的几份材料。这是特课前天送来的最新情报。由于前段时间义勇军行走于闽浙地区通讯十分不方便。直到义勇军进驻杭州之后孙露才收到特课传来的情报。不过其中不少内容已经是一两个月之前的事了。孙露连夜看完了所有的资料。说实话当看完这些东西后她的心久久的不能平复。有惊讶、有懊恼、有失望、有愤怒、有无奈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一般。
按照材料上所说的清军在十月中旬兵分两路。镶白旗一路西进追击李自成部;正白旗一路南下打算攻明。总兵力达十万余人其中大部分的兵力都是前明的降兵。清军真正的主力不过五万余人其中还包括吴三桂等部。孙露很难相信多尔衮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布置。用三万人马追击李自成;用两万人马南下对付南明。清军现在面对着的可是总数达百万余人的大顺军和南明军队啊。就算除去水分也有几十万人马啊。多尔衮对于两白旗的战斗力难道就这么自信吗。
在孙露看来这样的战略部署无疑糟糕的。事实也证明这么做让清军吃了个不小的亏。李自成不愧是李自成。孙露原本以为他经过山海关一战就再也没翻身机会了。可谁知大顺军在河南怀庆连打了数个漂亮的胜仗。使得多尔衮不得不急忙调集南下的多铎部转向支援西线部队。这么做的后果当然是使得清军南线的左翼完全暴露给了南明。不知现在张家玉进行得怎样了。要是早知道多尔衮会这么干。孙露就会让二军提前行动了。那样她就能趁机从侧面给清军狠狠的一击。很可惜错过了这次机会。可是南明呢?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南京竟然没有一点举动。
桌上的另一份材料解答了孙露的疑问。也使得她觉得异常的愤怒。这是上面写的是关于这段时期南京朝廷的种种活动。除此之外还附带了史可法等人的几份奏折以及两份重要的信件。从奏折上来看目前的南京内阁正忙着定从李自成诸臣的罪。以此来大力打压从北京南归的大臣。为此阮大铖入朝后还借作“顺案”之名,恢复了【创建和谐家园】东厂一时间南京又陷入了恐慌之中。明朝在北京和南京各有一个内阁。如今北京的内阁已经破坏殆尽南京内阁却完好无损。那些南下的北方大臣势必会威胁到南京内阁。也难怪马士英等人要忙着网罗罪名打击异己了。
而在军事方面南京方面可以说是毫无作为。整个内阁沉浸在求和的氛围之中。以至于使得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满清往往只要派一个官员在当地前明降军的帮助下就能收复一个州府。南明对此的反应竟然是承认了这些地区是满清的领土。连史可法都要求朝廷放弃这些地区来换取同满清的“良好关系”。若不是看了史可法的奏折以及后面的两封信孙露是怎么都不会相信这些话竟然出自史可法之口。也应为如此孙露终于看清了目前的局势。现在的南京内阁除了少数下级官员外没有“主战派”。可以说都是“主和派”。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最让孙露感到无奈的是那两封信。一封是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书信。另一封则是史可法回复多尔衮的书信。多尔衮在信中可以说是傲慢无比。多次的威胁史可法说要南下问罪。并表示决不承认南明的合法地位。认为南明是伪朝。更可笑的是他还威胁说要联合李自成南下。这摆明的就是色厉内荏。说明他多尔衮没这个实力。若是他真的那么厉害干嘛要拉上还在和自己死战的李自成一起来吓南明。可是史可法竟然将这点当真了。他的这封回信彻底粉碎了史可法在孙露心中的地位。她很难相信自己敬仰的史督师竟然会用这样的口气安抚多尔衮。他不但认为吴三桂的做法是真确的。还打算用“同仇之谊”来感动满清。
孙露忽然觉得自己很累。原本以为史可【创建和谐家园】对自己有所帮助。可是没想到竟然是这种情况。现在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同她所知道的那段历史相差甚远。难道自己所处的并不是自己那个时空的明朝。还是后世的那些教科书对于这段历史没有真确的还原呢?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各方的军事行动还不至于影响孙露先前大的作战部署。至于以后会发生什么变故也只有让张家玉等人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做出判断了。作为主帅的孙露只能做出整体的战略部署。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她不可能一一做出反应。局部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战法只能由各军的指挥官自己判断了。不过李虎那边还是要知会一声的。由于满清的作战部署出乎孙露先前的意料。(过高估计满清了。)所以考虑再三后孙露决定扩大做战目标。相对应的战略部署上也要稍加调整。现在李虎的游击队正在太行山附近活动。看来有必要通知李虎改变作战计划。
通过南京的种种现象孙露进一步深切的感到现在任何人都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手中的兵权才是在乱世中生存的真正王牌。孙露已经不再关心谁是“主战派”、谁是“主和派”了。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任何挡在自己面前的人都是敌人。
就在此时门外,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孙露收起了资料道:“什么事?”
“大人,程掌柜说是有要事求见。”门外的侍女道。
“程掌柜?”孙露皱着眉头道。香江商会杭州分号的程大掌柜现在找自己会有什么事呢?孙露已经通知过了香江商会的干部只要没有重要的事就尽量少来找自己。既然他急着找自己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孙露想了一下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程掌柜便被带了进来。他一脸恭敬的行礼道:“属下程贵福,见过会长。”
“程掌柜,请坐。有什么事情吗?”孙露抬头问道。
“这?”程贵福四下张望了一下在孙露的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
孙露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问道:“你能肯定是他?”
“是的,属下等人已经认真确认过了。”程贵福肯定道。
孙露起身渡了两步回头道:“通知他们。我同意和他们见面。”
由于1644年底到1645年四月间会有许多重大的事件。所以以后的几节柳丁会分几条线同时进行描写。时间上会有些出入。
第四章 第十四节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283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首诗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当年南宋朝廷“偏安”的思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江南地区的富庶。就算是在天下大乱之时苏杭地区仍能接受大量的南下难民以及供养庞大的官僚系统。在此基础上竟然还能让身处此地的百姓产生出安乐惬意的感觉。眼前热闹的场景就生动的证明了这点。此刻的杭州比起孙露四年前来的那次更加繁华了。大量从北方南逃的难民涌入了这个城市。他们中有农民、有地主、有书生、有前明的官员给杭州带来了异样的活力。
“真是不可思议的恢复力啊!”坐在轿子里的孙露在心中感叹道。可惜的历代南方的统治者们都没将这种恢复力用在军事上就是现在也一样。想到这里孙露放下了一旁的帘子靠在后面的软背上闭目养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