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命运的抉择》-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季明,这位是?”

        “啊,忘了介绍了。史督师,这位是广东派来协助本官的儒生杨绍清杨公子。你可别看他年轻啊。他在海运方面的知识就连下官都自叹不如。祖润,这位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大人。”接过图纸沈廷扬介绍道。沈廷扬对于这个从广东来的年轻人十分喜爱。不仅是因为杨绍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更是让沈廷扬赞叹不已。在他看来杨绍清是个不错的栋梁可惜现在国家时运不济。否则的话他定将力保这个年轻人。

        “哦,是嘛。能得到季明的夸奖可不容易啊。”史可法抚须笑道。一边还仔细的大量着杨绍清。

        “学生,见过史督师。”杨绍清又行了一个礼。对于这个史督师的事迹杨绍清可谓是如雷贯耳了。他的清廉、他的刚正就算是在广东也是很有名的。特别是孙露还不只一次的向自己夸赞史可法如何的爱国。今天能亲眼看见本人杨绍清当然是有些激动的。

        “恩,杨公子年少有为。假以时日定是国之栋梁啊。不过,刚才本官听季明说公子是广东人可有此事啊?”史可法一听杨绍清是广东人立即联想到了今天早朝时的事。关于广东这些年所发生的怪事他也是略有耳闻的。甚至史可法还看过从广东传来的《香江评论》。本来对于这些边廷所发生的事他并不感兴趣。他认为那都是广东商贾们搞的把戏。唯一让他感慨颇多的倒是老朋友汤来贺竟然也会跟着这些商贾们参合进去。但是经过今天的早朝让史可法不得不重视起现在的广东。他急切的想知道在广东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大人。学生乃是广东新安人。”

        “听说这些年广东发生了许多变化啊。象是议会什么的。”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应该可以解开自己的疑惑。

        “回大人,广东地处偏远。许多地方都缺少官员。于是当地的士人乡绅便组织起来成立议会来帮助官府管理乡里。大人也看到了这些年各地都有流寇肆虐。惟有岭南地区安定得很。”杨绍清小心的回答着。

        “原来如此。”史可法点头道。确实这些年来广东政道清明,百姓安居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官府还能做到这点实数不易。于是史可法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么杨公子可曾听说过广东都司佥书孙露?”

        一听史可法提突然到孙露杨绍清吃了一惊。没想到孙露的名气那么大了。当下回答道:“大人所说的可是广州参将孙露孙将军?”

        “正是。听说她还是个女子。”

        “哦,祖润。你们广东有个巾帼女将军吗?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沈廷扬听到俩人提起女将军不禁也好奇起来。怎么说女将军在大明都是凤毛麟角的。

        “是的大人。这位孙将军虽然是一届女流却有着不输于男儿的气概。她不但操练民团抵御贼寇。还收留难民,兴办义学。广东的百姓都称其位孙大善人。”一说起孙露杨绍清不禁越说越兴奋起来。

        “看来杨公子对于这个孙将军很熟悉嘛。”看着杨绍清滔滔不绝的说着孙露史可法和沈廷扬都笑了起来。

        被史可法这么一说杨绍清才发现自己有些失态了不由的脸也开始发烧起来。不过这时沈廷扬忽然问道:“既然这个女将军是广州参军。那她是否掌管水师呢?”刚才史可法已经说过闽、粤两地的水师都会来。督饷江北水军的沈廷扬当然会在乎广东水师的战斗力。

        “回沈大人,广东的水军现在叫海军。确实由孙将军掌管。”杨绍清纠正道。

        “海军?” 史可法与沈廷扬异口同声的问道。

        “是的,那是因为广东的舰船都是仿造欧洲人,哦,也就是佛郎机人的海船建造的。故称其为海军。”杨绍清解释道。

        “佛郎机人?那么广东水师,哦不,海军是否配置了佛郎机炮了呢?”沈廷扬进一步问道。他知道佛郎机人的军舰上都是配有大炮的。

        “是的,每艘船上都有。”杨绍清老实的回答道。

        “那有没有红衣大炮呢?”一听说有佛郎机炮史可法立即就想到了这个时代明军所使用的另一种大炮。要知道当年袁崇焕袁督师就是靠着这种红衣大炮威镇辽东的。

        “红衣大炮?”杨绍清想了一下回答道:“大人,学生并不懂大炮。只是知道义勇军的大炮都是在佛郎机人的大炮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学生不知那是否就是红衣大炮。”

        “哦。”史可法若有所思的点了一下头。明军也曾仿造过佛郎机人的大炮可是效果并不好。袁崇焕使用的红衣大炮还是从佛郎机人那里买来的。不过有比没有好。他又问道:“广东现在这样的大炮多么?”

        这下可有些为难杨绍清了。这可是义勇军的军事秘密啊。他怎会知道。见杨绍清楞了一下。史可法也觉得自己问得太多了。这么一个儒生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心想相信总该有那么三、四门吧。到时候让广东官府送过来。毕竟这里比广东更需要大炮啊。突然史可法想起了什么不禁问道:“杨公子,你刚才说的义勇军是怎么回事啊?”

        “回大人,这义勇军乃是孙将军自己操练的民团。”杨绍清回答。不过在心里却嘀咕这可不是普通的民团啊。

        “哦,那么这个孙将军不但掌管水师还有自己的民团?”听杨绍清这么一说史可法不由的皱起了眉头。看来这个叫孙露的女人还有一支‘私兵’啊。和四川的秦良玉有的一比。不可小窥啊。

        “大人,明查当年广东也是流贼肆虐。孙将军就是为了保一方平安才会以商贾的身份训练民团的。”杨绍清连忙解释起来。

        “真没想到,广东竟会有这么一个奇女子。”沈廷扬赞叹道。他可不象史可法那样想那么多。

        “确实,这个孙将军很特别。”在杨绍清心目中孙露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此时的史可法却站起了身来回渡了几步又道:“杨公子,本官还有一事相问。”

        “大人,请讲。学生一定知无不言。”

        “杨公子老实说现在广东是否真的象报纸上所说的那样富裕?”

        “回大人,这些年广东兴办了许多产业。百姓中有不少人从商。从海外赚取了不少财富。”对于广东的繁荣杨绍清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么说,确实能筹到足够的粮饷咯。”史可法自言自语起来。

        “大人现在急需粮饷吗?”杨绍清问道。

        “今天早朝听闻广东会送一批粮饷来。本官只是想证实一下。”听到杨绍清的回答史可法安心了不少。

        “大人放心,相信香江商会一定会帮助官府筹集到足够的粮饷的。”杨绍清保证道。

        “香江商会?”

        “是的,这是广东最大的商会。家父是该商会的副会长。大人若是还不放心。学生可以修书一份给家里。”杨绍清知道史可法现在负责的江北防务关系着大明的江山所以他打算竭尽全力帮助这个史督师。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季明没想到你手下还真是卧虎藏龙啊。”得到杨绍清这样的保证史可法心喜若狂。

        “那里,那里。”沈廷扬也没想到杨绍清会有这么一个身份。怪不得那些同他一起来的广东儒生对他总是言听计从。

        “不过,不知从广东走水路到杭州需要多少时间?”定了定神史可法问道。

        “这个大约一个月不到吧。”现在是南季风期沈廷扬估摸着算了一下。

        “这个两位大人打算让广东的船只在杭州靠岸吗?”杨绍清插嘴到:“可是学生以为在这里更好。”

        “上海?”沈廷扬惊讶道。

        “是的,大人经过这些日子的勘察。学生发现上海吴淞口吃水较深广东的大船能在此地靠岸。而且这里又是长江入海口。水流较缓船只逆流而上一直能到南京。省时省力。”杨绍清指着地图解释起来。

        “恩,祖润说的有理。幸好那里已有一个军港了。那么史督师,我们就开辟吴淞口作为同广东的联系点吧。”沈廷扬点头道。对于吴淞口他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毕竟从小他就是在那里长大的。

        “好,就按照季明说的办。”史可法想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杨绍清的提议。虽然隐约间他觉得广东同马士英的关系非比寻常。但为粮饷也不得不这么做了。不过到时候北去的议和使团若是能和清廷达成协议的话。江北的防务无疑可以轻松许多。但是史可法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多尔衮在给他的信中彻底同南明政府撕破了脸。

      第四章 第四节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769

        当身处南京史可【创建和谐家园】忙于准备他的江北防线时广东的义勇军也完成了战前的最后一次大整编。到目前为止义勇军共有七个整编师和三支舰队。即王兴的义勇军第一师、游沛龙的义勇军第二师、张家玉的义勇军第三骑兵师、曹天琦的义勇军第四师(由原广东明驻军改编)、梁权可的义勇军第五师(由原广西明驻军以及当地土司部队改编)、李耀斗的义勇军第六师以及姚金的义勇军第七师。托马斯的义勇军第一舰队、李海的义勇军第二舰队、陈奇策的义勇军第三舰队。

        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了三个军团。其中每个步兵师配2个炮兵连。每个骑兵师配1个炮兵连。另外军团直辖三个炮兵连、一个辎重营和三个工兵营。这三个军团分别是:

        义勇军第一军团:孙露任军团长。由王兴的义勇军第一师、姚金的义勇军第七师组成。总共7个炮兵连、56门火炮、士兵二万余人。其中30门6磅炮、6门12磅炮、20门榴弹炮。

        义勇军第二军团:张家玉任军团长。由张家玉的义勇军第三骑兵师、曹天琦的义勇军第四师和李耀斗的义勇军第六师组成。并分别抽调一师的一个旅和二师的两个团及一个炮兵连到第二军团。一师和二师的空缺由新兵补足。总共9个炮兵连、120门火炮、士兵三万五千余人。其中72门6磅炮,18门12磅炮,30门榴弹炮。

        义勇军第三军团:游沛龙任军团长。由游沛龙的义勇军第二师、梁权可的义勇军第五师组成。总共6个炮兵连、42门火炮、士兵二万余人。其中28门6磅炮、4门12磅炮、10门榴弹炮。

        义勇军第一舰队:提督托马斯。军舰20艘、火炮800门。水手5200人。

        义勇军第二舰队:提督李海。军舰20艘、火炮800门。水手5200人。

        义勇军第三舰队:提督陈奇策。军舰80艘、火炮300门。水手8000人。

        至此义勇军战斗人员总共十万余人、火炮二千余门、军舰一百二十多艘。不包括李虎在关中地区的游击队。另有预备役、宪兵部队驻守广东广西两地共一万余人。并设立了战时参谋部负责后勤支持及情报收集。由总参谋长萧云和政务院总理陈邦彦负责。

        于是从五月起各个部队就开始到指定地点集结准备接受下一步的命令。而孙露也在七月底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并要求她立即北上勤王。不过在名义上还是由沈犹龙来督师广东诸军的。对于明朝这种死抱着文官统军的做法孙露很不已为然。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极大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当然袁崇焕袁督师是个例外。

        这些天从前方源源不断的传来了不少情报。孙露和参谋部的幕僚们也在时刻关注着北方的局势。李自成自从山海关之战失败后便带着部队展转于山、陕地区。而吴三桂部则在击败殿后的大顺军刘宗敏、李过等部后。奉命继续追击。并于五月初三,与大顺军后卫交战于定州北清水河岸。据说此战大顺军损失了两名重要将领。初五,两军又在真定激战了一日。双方互有胜负。最后大顺军终于摆脱了吴三桂部的追击由固关退入了山西。与此同时由于明总兵姜壤等人向清军投降致使大同失陷。六月,李自成率军攻灭太谷、定襄等地。留明降将驻守太原。将主力收归于陕西。

        不久前传来了南明政府已经派使节北上同清廷谈判打算划江而治的消息。如此丧权辱国的行为使得广东的官员们对于南明政府彻底的失望了。也使得他们更加团结在了孙露的身边。就连一开始并不信任自己的沈犹龙也有了180度的转弯。开始全力支持着义勇军的行动。总的来说现在的清军并没有得到多少优势,而义勇军同样也没有占取有利的位置。怎么部署、怎么打、打那里就成孙露等人首要考虑的问题了。毕竟孙露的目的不止是将满清赶回老家而已。她有着更远大的目标。

        孙露眼前摆放着的就是前几天她同参谋部的众位幕僚们熬夜想出的最新战略部署。这个部署可以说义勇军有史以来最为胆大的一个军事计划。它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广东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为了这个计划孙露没有少操心。于是众人收集了大量的情报并做出多种演练终于将这份计划修改完成了。想到这里孙露不禁揉了揉太阳穴。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使得她的偏头痛又犯了。女人在那几天特殊的日子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脾气也会相应的差许多。孙露总是极力的克制住自己。毕竟在现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作为领导者的自己必须在下属面前表现的冷静。“咳~~但愿到了阅兵那天能结束。”孙露叹气道。

        此时一个警卫员进来报告道:“报告司令。王军长他们已经到会议事了。问现在是否开始开会?”

        “好的,我马上就过来。”孙露整了整情绪拿起了桌上的计划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当孙露走进会议室时,今天到会的所有将领已经等在那里了。见她进来了便立即起立敬军礼。孙露也会回敬了个军礼然后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孙露坐下后扫视了一下发现所有的将军面前都放了一份材料于是说道:“诸位,想必已经看过萧参谋长的给的材料了。目前的情势应该还有回旋余地。在此我还要提醒诸位目前南京已经派使节团去北京同清廷求和打算划江而治。”

        孙露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了下面一片哗然。关于现在南京求和的事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几个广东官府的官员知道。孙露突然说出这个消息当然让底下的将军们吃惊不小。待到会议室渐渐安静后孙露继续说道:“所以,现在南京的军队我们是指望不上了。不过我还是要求诸位尽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李自成或张献忠等人。毕竟大家都是【创建和谐家园】。”

        “恩,不过真没想到南京如此快的就示弱了。看来朝廷对于辫子军还是很畏惧的。”四师师长曹天琦感叹道。作为原来明朝的都司他对现在南京朝廷的这种做法十分的失望。

        “其实,南京方面并没想到。他们这么做反而更会增加清军南下的决心。”张家玉开口道。

        孙露饶有兴趣的看了张家玉一眼等带着他进一步的论调。而其他将领也感兴趣起来为什么求和了清军却更加会向南进攻。

        张家玉顿一下继续道:“从六月份多尔衮发布的告示上来看。其实现在的满清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们钻了空子好不容易入了关当然不想再被赶回辽东去。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很怕的。就靠那么点人入了关万一南明和李自成联合起来赶他出去怎么办?弄不好血本无归的。就算不联合现在南明方面只要趁着清军与李自成交战之际出兵也能让满清喝一壶的了。可是现在南明方面派使节求和这分明是给清军吃了定心丸。清军在解决完李自成之后就会拿现在的南京开刀。”

        “那我们就该乘清军立足未稳时好好的教训他一顿。”王兴挥舞着拳头说道。

        “不过我们北上抗清途经各地的明军该不会在后面捅我们一刀吧。要是都象左良玉那样可就麻烦了。一边要打清军一边还要防着所谓的友军。”李耀斗担心道。

        去年李耀斗还只是三师的一个旅长。进入湖广地区战斗后他们先是同张献忠与李自成的联军交战于永州。并在永州城外的观音滩重创了张献忠部。解决了永州之围。之后他们又应湖广巡抚何腾蛟的邀请会同左良玉围攻被张献忠占领的长沙。当义勇军赶到长沙时左良玉在城外已经灰头土脸的好几日了。于是义勇军立即架起的大炮对着长沙城猛轰。事实证明这个时期的城池对于重炮的轰击并没什么防御力。次日夜里张献忠就带着部下从左良玉的防线那里偷偷溜走了。至此长沙城在被张献忠占领三个月后又回到了明军手里。不过让李耀斗气不过的是打仗时并没出多少力的左良玉竟然率先入城了。在城里大肆掳掠了一番。也让义勇军众将领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流寇作风”。为了抢地盘他还让人阻止义勇军进城。要不是孙露后来下了命令要三师退守衡州、永州一线。说不定三师还真会和左良玉干一场呢。

        “司令,按这上面说的。现在山东等地都没有驻军。我们何不趁此机会通过海军运输部队从山东登陆占领该地区。甚至可以趁清军围剿李自成军时从天津登陆直捣北京。”李海建议道。在他看来这是完全没问题的。凭借现在义勇军海军的实力没人能在东亚海域挡得住他们。

        确实!值得玩味的是现在河南、河北、山东的统治自大顺军出京西走后同时成为了真空地区。满清无心也无兵力去建立统治机构,当地的明官吏和百姓于是纷纷起来组织武装力量自卫。此时若是能挥军北上定能不费吹灰之力收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可惜的是孙露同样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该地区。以几万人的兵力想要完全占领这么大的地区必然会出现兵力分散的问题以及补给问题。到时候大顺军、南明军队以及清军必将矛头指向自己。这些问题孙露已经向陈邦彦等人解释过了。况且孙露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想法。那就是她想让清军进入这些地区。北方同南方不同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基础光靠宣传和扶植商人阶级是不能彻底改变这些地区的。只有让战争席卷整个中原让北方的蛮族破坏那里原有的一切。孙露才能在废墟上建立新的秩序和理念。更因为只有在危难之机才能让世人看清楚那些所谓饱读诗书的士绅所谓的嘴脸。

        可就在孙露正要开口时张家玉却分析道:“正如李将军所说的以海军的实力相信做到这点并不难。可问题是登陆之后呢。补给就是一大问题。沿海地区还好解决。如果部队继续深入呢。要知道这些地区同广东之间还隔着大片的南明控制区呢。而且这还是一片敏感地区。一旦我们进入该地区相信无论是清军还是明军都会很紧张的。到时候南京那里叫我们交出这些地区怎么办?若是南明同清军达成协议要我们将这些地区交给清军怎么办?交,还是不交。我们现在名义上还是听令于南京的不是吗?”

        听了张家玉的分析在场的众位将领都陷入了沉思。确实正象张家玉所说的那样现在广东与南京的关系是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了。相信在座的几位也不愿意听从南京的调遣。因此对付南明远比对付满清要复杂的多。而孙露则极其赞赏的看着张家玉。和其他将领们不同张家玉清楚的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个道理。他也明白现在的广东早晚是要和南明划清关系的。这也使得他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当然作为孙露她则有更高的目标。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同张家玉又是不同的。

        见众人不再做声孙露开口道:“所以诸位要明白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局势远比其表面复杂的多。目前满清还没有大规模的举动。到时候他们是主攻李自成呢?还是反攻南明?或是兵分两路。这在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我知道一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不可能南京那样沿着荆、襄、河南、江淮一条弧线洒豆子一般布兵。这是参谋部制定的一份作战部署。诸位看看,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说完孙露将计划递给了诸位将领。

        众位将领接过计划仔细的看了一遍之后。有的人惊讶、有的人扰头、有的人则皱起了眉头。确实这么一份计划是他们从没想过的。一时间许多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最后还是张家玉打破了沉默说道:“司令,这个计划很大胆。可是这样一来江淮两岸的百姓可要遭殃了。”

        “这个我知道。可这么做能一劳永逸。况且也只有那里才能发挥出义勇军最大的战斗力。战争要是一直拖下去的话遭殃的百姓会更多。”在效率与人道之间孙露还是选择了效率。

        看着孙露坚定的样子张家玉深吸一口气道:“好,那我们就赌这一把吧。”

        一旁其他的将领也坚定的表示支持这个计划。看着众人毫不犹豫的支持自己的计划孙露感到异常的欣慰。不过她也提醒张家玉道:“家玉,你们二军是这个计划中关键中的关键。到时候靠的就是你的判断。在这里我也只好送你八个字:暗渡陈仓、以静制动。”

        “暗渡陈仓、以静制动。”张家玉回味了一下这八个字点头道:“好,我会注意的司令。”

        孙露相信张家玉能明白这八个字的意义。于是她正色道:“相信给位已经知道各自在这次计划中的任务吧。王师长。”

        “到!”

        “我命令你率领一师于三天后随我北上勤王。”

        “是!”

        “其余各位会议结束后立即回自己的部队按照计划中的布置行动。”

        “是!”

        在布置完任务后孙露起身道:“此战关系民族存亡,还望诸君刻尽职守。”

        “是!”

      第四章 第五节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542

        1644年八月初三,义勇军第一师在广州四牌楼前举行誓师大会。广东百姓们还送来了一面绣有义勇军字样的军旗。沈犹龙和陈邦彦等人分别代表广东官府和广东百姓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不过两位老先生引经据典,华采四溢的演讲反到是没有孙露那毫无章法、白话连篇的战前动员来得让人鼓舞。

        看着台上的孙露每发一言下面的百姓和官兵就会传来阵阵欢呼声。沈犹龙深深的感受道眼前这个女人同他所遇到的其他军阀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在广东和广西孙露已经得到了民心和军心。而且她并不象其他军阀那样急于扩充自己的势力。而是一直小心翼翼的经营着广东这块底盘并且隐藏的着自己的实力。

        通过这次北上勤王的行动沈犹龙怎么都没想到现在的义勇军竟然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经历过台湾战役的他当然知道义勇军的战斗力。更让他吃惊的是广东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调集如此庞大的人力和财力。这也是沈犹龙先前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沈犹龙觉得广东发生的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孙露处心积虑经营广东那么多年难道为的就是这一天?若说她这是为了大明江山沈犹龙是决计不信的。以义勇军的实力当初孙露大可挥师北上救驾。就算抵挡不住闯贼也可以用海军将先帝救回广东。可是孙露却多次的推辞迟迟不肯出兵。而这次北上勤王她也只带了一个师。

        有意保存实力?还是想乘机扩展底盘?这个女人野心不小啊。若她是个男子沈犹龙或许已经效忠于她了。毕竟大明已经完了。现在的南京小朝廷也让他失望不已。可是孙露终究是可女子。在沈犹龙看来无论她发展得多强大终究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而已。拥有民心是一回事,让老百姓接受一个女主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想到这里沈犹龙不禁为未知的将来叹息不已。

        就在此时孙露也完成了她的战前动员。走下台的她看见下面的沈犹龙面色凝重以为他是在为南明现在的情况担忧。于是上前开导道:“沈大人可是在为北方的战事担心?大人,放心不日我们就将赶赴江南了。到时候相信凭借义勇军的实力定能助朝廷一臂之力。”

        “孙总兵说的是。义勇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本官当然很放心。这些日子孙总兵辛苦了。”沈犹龙打着哈哈道。毕竟现在自己还是要靠着这个女人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