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发现,更加佐证了他刚才的猜测。
又过了片刻,黑蚂蚁终于把分支基地里的东西清空,大军带着战利品开始启程,罗文立刻尾随了上去。
这数千只红黑蚂蚁联军在行进路上,又汇合了一支其它方向过来的友军,合并成一支数量在一万以上的大军。
然后它们离开了虫巢领地,在途中又转向去灭掉了一座黑蚂蚁的蚁巢,搬空了里面的物资和幼虫。
这下黑蚂蚁们基本每只都携带了一些东西。
联军重新上路,这次没有途中转向,一路回到它们的老巢。
这里距离虫巢领地足有五百多米,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耸的土丘,配上那巨大的洞口,犹如一座火山。
数之不清的红黑两色蚂蚁在土丘上爬动。
刚刚返回的联军携带着物资鱼贯进入洞口,罗文却停住了脚步。
在没搞清楚红蚂蚁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寻找对方洞穴的。
里面情况不明,万一身份暴露,都几百上千的红蚂蚁围住下毒,他估计就要交待在里面了。
罗文潜入地下转了一圈,蚁巢在地下的结构非常庞大,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一座黑蚂蚁巢穴。
以红蚂蚁的体型配上这么大的巢穴,就算里面还有许多黑蚂蚁,那它们的数量也是相当的惊人,少说也在数万之上。
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就算虫巢目前拥有二十多万只虫子。但大部分都分散到各处基地,维持领地的运转,能抽调出来参战的也只有数万之数。
这还是不算运输补给的情况下,如果打成持久战,那么少说还要抽调一半来运输补给。
这场仗可不好打,不过以双方的习性,总要有一方出局才行。
罗文爬出地表,又尾随着几支队伍到周围侦查了一圈,中间还偷袭了几只红蚂蚁充饥。
通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红蚂蚁的习性更像是土匪,自身不事生产,以抢掠为生。
它们的数量远远不止在巢穴中看到那些。
它们在外有非常多的队伍,会跑出距离巢穴非常远的距离扫荡。
主要的攻击目标就是黑蚂蚁的巢穴。它们会直接冲入蚁巢,杀死其内的蚁后。
然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蚁后死后,它们就会获得幸存下来的大部分黑蚂蚁的效忠。
在杀死小部分不愿皈依者后,就会吩咐投诚的黑蚂蚁携带物资和幼虫虫卵。
红蚂蚁以两三千为一队,通常返回时会带回来数倍于它们的黑蚂蚁,这些黑蚂蚁被带回来之后。
除了照顾幼虫和在周边寻找蚜虫食物之外,还是红蚂蚁们的储备食物。
当初那批进攻虫巢分基地的红蚂蚁,也是因为没有在分基地收服额外的黑蚂蚁,所以导致人手不足,才会提前返回。
想到分基地中被带走的幼虫,它们估计已经凶多吉少。
虽然它们样子看起来很像黑蚂蚁,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它们是不会向红蚂蚁投诚的,而后果可想而知。
罗文心里有些沉重,不但是因为那些幼虫,还有这些得到的信息。
以这些天罗文看到的队伍来估算,单单红蚂蚁的数量就在十万以上。而还有多少跑得太远没有看到,那就是未知数了。
除此之外,还有数倍于红蚂蚁,数量更加庞大的黑蚂蚁。
它们虽然是俘虏,但从当初分基地那的情况来看,它们不但不会反抗,反而还会帮助红蚂蚁进攻。
更别说在它们的老巢里,因为红蚂蚁大多都在外抢掠。所以它们的数量要远超留守的红蚂蚁数量。
就这都没有丝毫反抗,看来这些黑蚂蚁已经铁了心追随红蚂蚁了。
他想了想,说不定情况还有变数,具体要等他回到母巢处,查看一下红蚂蚁的基因片段里有没有隐藏这方面的秘密。
情报收集得差不多了,罗文急忙开始返回,这次的情况有些危机,现在已经不是他要进攻红蚂蚁了。
以它们的规模,罗文暂时还没有能力消灭它们。
处理不好的话,说不定,还要被它们反攻过来。
一路疾行,避开几支红蚂蚁的队伍,罗文进入自家领地。
路上经过了一处分基地,派出数十支传讯队伍,命令各基地加强防守,遇到敌军马上向周围基地求援,赶走敌军后禁止追击。
不知道是因为母巢的成长,还有因为多种基因混合的结果,现在虫子们的智力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特别是蚁后,也许它们的蚁后模板自带智力加成,已经能够领悟比较复杂的命令。并且在虫群中的优先级很高,可以指挥工蚁和兵蚁。
罗文终于有了些排兵布阵的感觉,如果换成最开始黑二和黑三那种智商,打死它们也理解不了什么叫做各基地守望相助。
第56章 备战下
安排好前线的工作,罗文没有耽搁,又急急忙忙返回虫群大本营。
连同母巢后,经过仔细检查和对比,竟然没有在吸收的红蚂蚁基因片段中,找到任何有关可以让黑蚂蚁投诚的部分。
这是一个巨大的坏消息,罗文也有些发懵。
红蚂蚁征服黑蚂蚁不是靠着基因层面的才艺展示,难道靠得是人格魅力?
“这是在逗我?”
不管怎样,虽然搞不明白其中具体原因,但是结果已经注定了。
罗文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他开始着手调配新的工蚁面板。
原本他是想着将红蚂蚁的螫针加载到现有的工蚁模板上的,可结果是螫针与蚁酸溶液喷射系统竟然不兼容。
它们不但在尾部的位置有所冲突,就连储存螫针毒液和蚁酸溶液的囊腔在体内位置上也出现了重叠。
既然两者不可兼得,那么只能选择其一了,罗文陷入沉思。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那些红蚂蚁体型虽然比黑蚂蚁还要小一半。但它们专精打架,不事生产,从这些特征来看它们更像是兵蚁。
自己一直被它们的体型所迷惑,这么转换思维一想的话,红蚂蚁竟然是一种全员都是兵蚁的物种。
“难怪如此凶悍。”
想到此处,他随即以红蚂蚁的模板为基础,首先将它们的红色素基因换成黑色的,他的部队着装要统一。
然后除了抗酸装甲这种标配,又添加了弹射起步,强壮、几丁质护甲、鄂牙加强等基因片段。
调配完成的新兵种也是一种小型兵蚁,本能里全是战斗因子,不承担任何生产任务。
它们的个头与红蚂蚁差不多,但却比红蚂蚁更强壮,护甲更厚,鄂牙更大更坚固。
虽然这样使它们丧失了一点点的灵活性。但是有弹射起步辅助,这点小瑕疵完全可以被弥补。
罗文给它们起了一个朴素的名字——小兵蚁。
随后他没有停止,想了想,又调配了两种新的虫子。
一种是以蜘蛛为模板,添加了他自身的部分眼睛基因,黑甲虫的背甲基因和步足的几丁质装甲增强。
新兵种名为运输虫,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运输工作。
以蜘蛛为模板可以使它的体型长得很大。并且蜘蛛的步足十分灵活,移动速度非常快。
而加载的宽敞的背甲可以使它携带更多的物资。
虽然是后勤兵种,但它们的攻击能力也不容小觑,关键时刻,包裹骨甲的步足可以化为矛枪,在高分辨率的眼睛辅助下,扎穿敌人。
这套实战系统经罗文亲身尝试,十分不凡。
第二种属于纯后勤兵种,名为粘液虫,以普通工蚁为模板,添加伪装虫的粘液基因。
它们的任务就是配合运输虫,将更多的物资用粘液粘合起来,固定在其背部。
当物资送达指定位置后,再解除粘液,辅助卸载物资。
与红蚂蚁的战争,后勤必须搞好,它们也是以战养战的模式。
如果打成持久战,哪边先断了补给就会先完蛋。
不过想到数倍于它们的黑蚂蚁,这些都是它们的活体食物储备。
不但能当炮灰,饿了还能宰掉当吃食。
“真是麻烦。”罗文眯了眯眼,最好是能想个办法先搞它们一下。
但是现在先把备战工作做好,由于生产蚁后消耗能量过大,母巢只生产了五十只蚁后,然后全力生产三种新兵种。
新一批的蚁后孵化成长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之前,新兵种的生产智能靠母巢。
第一批蚁后由于没有新兵种的生产资料,罗文下令它们全力生产工蚁。
工蚁是虫群目前仅有的远程火力输出。
而且如果打赢了红蚂蚁,接收到它们的地盘,还需要大量的工蚁来开发领地。
所以,此时它们的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安排好后方的工作,罗文又急急忙忙返回前线。
他毕竟还是对虫子们的应变能力有所担心,还是亲自坐镇才能踏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传讯兵频繁奔波在领地中,将罗文的指令传达下去。
罗文多次亲身前往敌占区进行侦查,发现红蚂蚁们也在调动兵力,许多外出的队伍回归后都向双方的边境线开始集结。
大群红黑蚂蚁联军聚集,数量初步估算就达到了二十多万。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加。
它们沿着边境线周围扫荡,偶尔还会有小股部队突入虫群领地,进行骚扰偷袭。
两座分支基地由于地处偏僻,求援不及时,导致被剿灭。
而更多的分基地则是受到攻击时,援军及时赶到,将红蚂蚁驱离。
形势越来越严峻,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罗文这边,后方的新兵种逐渐成熟,从空中可以看到大批的运输虫迈着八支大长腿,从后方源源不断的前往前线阵地。
它们或背负食物,或背负着密密麻麻的小兵蚁。
小兵蚁由于体型较小,能量存储少,不适合远距离行军,由运输虫背负可以有效减少食物消耗。
由于兵力一直处于下风,虫群部队收缩兵力,多以防守反击为主。
而外面的广阔土地便成了红蚂蚁联军的猎场。
所以,它们虽然运输补给不及虫群,但还是能靠扫荡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
新一批的五十只蚁后终于成熟,它们乘坐运输虫,被专门的护送队伍送到前线,开始就地全力生产小兵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