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于是,一场酸雨过后,虫子重新恢复了健康。
但这件事情的根源却没有解决,那就是这些小白虫儿是如何出现的。
鉴于如今生活非常单调的原因,罗文稍稍捋了捋思路,就有了些许猜测。
他扫掉了蚁巢也有二十多个了,从来没见过蚂蚁身上有这种小白虫儿。而此前,虫巢也没有出现这些东西。
那么就说明是虫巢最近的某些变动,导致了小白虫儿的泛滥。
罗文想到了蚁巢中防止洞穴潮湿的木屑,这些木屑是蚂蚁们专门咬断植被树根,制造枯木,从上面钻取出来的。
以前虫巢中也有这些东西,但自从罗文搬出来之后,虫巢里的防潮工作就有些疏忽大意了。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最近虫巢里与之前不同的变动。
至于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很快,一些命令被传达了下去。
工蚁们将整个虫巢用蚁酸冲洗了一遍之后,从枯木上采集了许多干燥木屑运回巢穴。
一番布置之后,虫巢又与之前一样干燥舒爽。
此后过去数天,“白点儿”没有再出现,看来问题确实出在洞穴潮湿上。
问题解决,日子又回到了波澜不惊的状态。
数月后,虫巢的势力范围再次平推出去一百米左右。
与此同时,罗文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算是一个老问题。
当初罗文决定走出地底,扫平蚁巢,登陆地表的原因是偷运通道太长,工蚁们来回一趟收获和消耗不成正比。
所以,逼不得已,虫巢的生存模式由供养模式转变为了自力更生模式。
可当初那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如今,这个问题又再次出现了。
地盘的扩大,领地边缘距离虫巢已经接近五百米。
工蚁往返一次需要的时间太久,而且也要消耗非常多的能量。
这个距离已经是它们可以工作的极限距离了。
如果虫巢以后还要继续向外扩张,必须将这个问题解决掉。
于是,当初搬迁虫巢的方案再次被翻了出来。
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当初虫巢深藏地下,四周都是蚁巢,想要迁徙的难度和风险实在太高。
但如今,虫巢已经是这片区域的霸主,可以大摇大摆的从地表上迁移过去,风险基本没有,难度也不算太高。
计划敲定,正闲着没事做的罗文马上开始了选址工作。
最后,结合各方面考虑,新虫巢的地址被选定为距离边境线大概有五十米的距离。
这里有一段距离的安全缓冲,并且以后还能能以此为根基向外推进向外扩张。
不过,就算如此,这个问题也只是被暂时解决了,当以后再次向外推进四五百米之后,罗文又要重新面对这个问题。
到那时,这个问题就不是单单迁移巢穴能解决的了。
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第51章 观察
一时间,上万的挖掘蚁被率先召集了起来,赶赴新虫巢的施工地址。
后续又调集了两万多的工蚁负责后勤工作,它们需要运输食物,来保证挖掘蚁们的日常所需。
同时,它们还需要进行一些泥土的转移工作和洞穴的后期加固工作。
以前的虫巢都是罗文带头挖出来的,可现在他也是有了数万小弟的人,根本无需他这个最高指挥官亲自动手。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东西能威胁到虫巢。但它依然秉承了罗文一贯的苟且风格。
在地下三米处,挖掘蚁们建造了一处十分壮观的洞穴群。而这,只是用来当做中转站和障眼法的假虫巢。
真虫巢在假虫巢正下方三四米处,同样由一片绵延的洞穴组成,它与假虫巢之间只有一条通道连接,通道两头都存放有泥沙,可以随时将其掩埋封堵。
同时,在这里还常年驻扎一支由间谍蚁和挖掘蚁组成小队。
它们的任务就是在敌人侵入假虫巢时,将这条通道掩埋和布置诱导信息素,以此来保证真虫巢不被敌人发现。
罗文不觉得这是苟且,只能说是谨慎。
他这是防着崖壁上方的土黄蚂蚁,万一哪天脑子抽筋,碰到悬崖没有拐弯,直直得冲了下来,那么他这里就是率先被冲击到的目标。
虽然虫巢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距离土黄蚂蚁大军依然有着无法想象的差距,正面硬撼没有丝毫胜算,碰到了还是要以躲藏为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罗文早晚要报得当年之仇,咳咳。
虽然新虫巢的规模很大,但在数万各种类工蚁的齐心协力之下,还是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
老虫巢即将废弃,那么就不需要有太多顾忌,罗文亲自挖了洞下去,在工蚁们的帮助下,将母巢拖了上来。
母巢每天不知疲倦,不眠不休得吞食大量的食物,将它们转化成能量。
这些能量除了生产一些虫卵之外,剩下的基本都用于供给自身的成长。
在地下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的概念,真到搬运的时候才知道,母巢早已成长得比罗文还要大上许多,并且是圆滚滚的身材。
就连通道都扩充了数次,才勉强供其通过。
如果说罗文现如今有一个盘子的大小,那么母巢就如同一个大西瓜。
不到指甲盖大小的工蚁在它周围就如同一个个小不点儿。
无数的小不点儿在它周围爬动,上万只工蚁层层叠叠得在母巢底部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托盘状结构。
然后经过不断的调整,这个托盘渐渐开始挪动起来。
罗文没有参与进去,他作为虫巢的最高指挥和最高战力,负责搬运指挥和警戒工作。
数百米的路程,工蚁们经过了数次轮换,终于无惊无险得将母巢搬运到了新虫巢所在。
此后数日,主通道和母巢的房间经过了一轮拓宽工作。
母巢终于进入了它的新房间。
随后,主通道又被重新缩紧,恢复到之前的模样。
顺利得搬迁到了新虫巢,可惜无人与罗文分享喜悦。不过他早已习惯,适应了这种无人交流的生活。
虫群再次进入了平淡的发展期,休养生息,向外推进,剿灭蚁巢,消化地盘,周而复始。
数百个日夜交替之后,虫群再次即将达到它的扩张极限。
而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罗文也已经有了眉目。
方法就是开分基地。
这个想法他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并且已经做了很多实验。
最开始,他以蚁后的基因做模板,尝试孵化了几只虫巢版蚁后。
这些蚁后可以正常得从虫卵一路成长为成熟体,但是到达成熟体后却不会产卵。
后来又经过多轮实验,依然还是这个结果。
罗文苦思冥想之后,依然找不到问题所在,难道是母巢产出的蚁后有缺陷?
隐隐感觉这不是问题所在的罗文,开始通过观察蚁巢来寻求答案。
他圈养了一窝黑蚂蚁,并且杀死其中的蚁后和大部分成员。
缩小它们的规模,以此来更方便的观察新蚁后诞生、成长到产卵的全过程。
这窝黑蚂蚁不允许外出,每当它们有成员想要出去的时候就会被守在洞外的兵蚁赶回来。
每天由虫巢工蚁们将食物运送到洞穴之外供蚁巢所需。
而罗文则挖了一条通道连接蚁巢,并用他的身体堵住了通道口。
他的变色技能和信息素技能让他可以全方位的迷惑黑蚂蚁,他在蚁巢中就如同一块石头一般,没有任何一只黑蚂蚁会对他产生好奇。
为了保证不漏点任何的细节,他放弃了外出觅食。
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许多工蚁通过通道将他的食物送来。
他只需要转一个身就可以吃到食物,吃饱后,再将身体转回去。
自始至终,他的身体一直堵在通道口,以防止黑蚂蚁从这里逃出。
罗文已经做好了大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答案的获得出乎意料的快。
在蚁巢失去蚁后之后,工蚁们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从虫卵中重新孵化出了数只蚁后还有数只罗文之前没见过的蚂蚁。
蚁后成熟后,与那些新奇的蚂蚁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之后不久,这些新奇的蚂蚁就逐一死亡,无一幸存。
罗文偷偷伸出步足,粘走了这些奇特蚂蚁的尸体。
随后蚁巢内,数只蚁后率领它们各自的支持者们爆发了一场内部战争。
失败的蚁后被残忍杀死,它们的追随者则选择了投降。
一直到战争最后,只有一只蚁后存活了下来,它收获了所有剩余蚂蚁的效忠。
然后蚁巢进入了熟悉的节奏,产卵、培育幼虫……
其实在事件发展到中途的时候,罗文已经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可他实在的闲得无聊,索性一直看到了这场大戏的最后,权当解闷。
那些新奇的蚂蚁应该就是雄蚁,它们在那啥之后不久就会死去,所以一般只出现在蚁巢初期。
当初罗文卧底过的蚁巢都已经是最少数千成员的大型蚁巢了,所以一直没有见过雄蚁。
而母巢孵化出的蚁后不能产卵的症结就在这里,它们没有和雄蚁那啥过。
第52章 分基地
这是罗文一直没有想到的问题,是属于他的思想盲区。
除了没见过雄蚁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当初母巢生产虫卵可没这么多事,不用那啥,直接就能生产。
也许母巢也知道,如果它需要那道工序的话,可能它就长不到这么大了,早早得就会被罗文给弄死。